为什么合资车的外形设计以及内饰设计感觉还没有国产车好?

为什么合资车的外形设计以及内饰设计感觉还没有国产车好?

合资汽车的外观内饰设计与整体技术水平会越来越差

问:

  • 为什么感觉合资车的设计水平越来越不如国产车?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类似的问题还有合资车的性能、配置、质量表现为何越来越不理想,反而是曾经水平略差的国产汽车实现了反超;其实问题的答案很简单,简而言之有两个因素,其一是合资模式的弊端,其二是合资车的“思维模式”落后了。

对于喜欢外国品牌(包括西方文化)的汽车用户而言,似乎提到合资汽车联想到的首先是外国品牌,对于其合作造车模式是完全不理解的;合资车就等于“洋车”,这是个不能否认的事实。然而合资模式是有很大弊端的,比如某品牌为两家企业合营,股比为50:50,那么这两家车企就都要保证有合理的单车利润,否则也就不赚钱了。

汽车的制造成本大致为40%-50%的“硬成本”投入,40%左右的税费,10%左右的利润;合资汽车还可以加入品牌溢价,这是个非常不合理的利润点但在特殊的阶段中必然会出现。不过重点在于合资车的利润率要翻倍,税费成本不能变,那么早期的品牌溢价就是“利润加成”了。然而随着国产汽车的崛起合资车也不得不放低姿态,随即而来的就是价格战,很多合资车的价格已经拉低与国产汽车相同,在中高端阵营中有相当一部分合资车的价格更低。

低价格等于压缩或直接去掉了品牌溢价这个利润点,剩下的是常规的10%的利润空间,这无法满足合资企业;最终只能压缩“硬成本”来提高利润率,车辆的品质当然会比较差。

“硬成本”有很多类目

包括:

  1. 研发成本(涵盖设计)
  2. 车辆硬件
  3. 设备损耗
  4. 人工成本
  5. 营销成本

等等。

合资模式要从所有方面进行成本压缩,所以合资车的问题不仅仅时减配,研发的投入降低、营销成本的投入增加或维持不变,结果只能是技术的不进步。可以说国内知名的合资汽车品牌的营销投入都是巨大的,近两年的最高标准是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预算)超1000亿,奔驰、宝马、丰田、本田、日产、现代起亚等诸多知名企业都是年度数百亿的投入,重心放在“研究市场”上,还有多少投入能用于研发?

为什么合资汽车品牌的性能会越来越弱,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呢?其实这些车的品质并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还会有些小小的提升;但是同期开始普及的是电驱汽车,使用的是基本没有保养项目、不碰撞则不会损坏的三电系统,电驱系统与原始的内燃机驱动系统相比,故障点就少了一大堆。说白了就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动汽车没有什么好坏的,而内燃机与变速箱必然会有老化、磨损、异响、漏油、排气系统堵塞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在曾经看来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合资汽车存在、国产汽车也存在,那么沾点“洋味”的合资车就比较容易接受了,国产汽车也容易被双标;然而在绝地的实力碾压下,但凡有些底线也无法再去双重标准。

电机还具备起步即可爆发最大扭矩的恒扭矩特点,极限转速可以达到燃油动力顶级车型的方程式赛车的18000rpm,低扭爆发力超过柴油机、功率极限超过汽油机;电机没有磨损和高温的问题,以转速直接调整车速又跳过了变速箱,直驱模式会非常平顺。这种车只要驾驶过就很难再接受燃油车还,而合资车却还在以燃油车为核心。

究其原因是西方合资车企的傲慢,状态就像是大清的慈禧对大马金刀的迷信,这些外国汽车制造商坚持认为内燃机才是主流,中国汽车工业推动汽车电动化是行不通的;然而中国个人汽车用户市场的消费者很聪明,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已经很强,所以合资车的“坚持”会显得咩有意义,被淘汰当然也是必然的结果。

在一系列外国汽车制造商回过来味之后,此时国产汽车已经用十年的时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球电驱系统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就在中国;所以合资车已经没有翻盘的机会了,现在也只是在“后燃油车时代”努力挣扎一下,最终能留下来的几个品牌怕也是主动低端车了,这会是中国汽车市场未来的品牌格局。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青云 分类:其它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