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待遇怎么样?值得去考吗?

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待遇怎么样?值得去考吗?

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除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工资还高一点,管理岗位(包括领导)和工勤岗位工资都一般,更不用说编外人员了。编外人员的工资,也就是社会平均工资或者稍高一点,正式职工有的福利奖金祖什么的,编外人员领不到,也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实在没有什么值得费心思的。再说了,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还用考吗,即使是考也是做做样子吧?

1、劳动关系:事业单位没有直接的用人权,管理人员的管理使用权限在组织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包括编外人员的使用权都在人社部门。编外人员包括人事代理、合同工、临时工、劳务派遣工,都是由人社部门负责统一招聘、招考,或者指定劳务派遣公司,统一聘用后分派到有实际需要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使用。也可以授权用人单位自行招聘、自行管理、自行供养,这主要是指有经营收入的公立医院,或者有专门经费的其它事业单位。

2、工资待遇:《劳动法》虽然规定了“同工同酬”,但实际上正式职工的工资待遇有保障,编外人员的工资,是由人社部门、财政部门根据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统一核定的,只是稍微比平均工资高一点。大多数地区缴纳“五险一金”后,到手也就两千多一个月。正式职工享受的工会福利、住房补贴、交通补贴、年终奖等,编外人员也是领不到手的。即使有,也是一星半点。

3、发展前途:编外人员没有什么发展前途。

4、工作稳定性:原来,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包括合同工、临时工,几乎能干一辈子,工龄二三十年的很常见。现在机构改革,单位的后勤服务职能要么由专门的机构承担,要么推向社会、推向市场,由政府购买服务代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精简人员第一个精简的就是编外人员。即使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幸存,下次指不定什么时间改革,又被下岗,根本没有什么稳定性可言。

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待遇怎么样?值得去考吗?

既然都考试了,为什么不努力去考个正式编制,非得考编外岗位?

机关事业单位现在聘用编外人员,只要使用财政资金,按程序必须报财政、人社部门审核同意后,才能对外招聘。招聘的岗位类似公益岗,一般都是从事辅助性工作,录用后签订聘用合同,合同三年一签,到期自动终止重新招录。部分表现出色的,经单位综合考核可以续签。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只要经过公开笔试、面试考核录用的,和编内人员一样都享受基本的五险一金待遇,但工资水平比较低,基本上相当于正式人员的一半,甚至更多。

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线城市为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8级职员,每月收入扣除五险两金及30%的绩效后,实际到手三千五左右。而临时聘用人员扣除五险一金(有的没有公积金)后,实际到手一千八九,有的两千出头,差不多是正式人员的一半。这只是月收入的差距,除了这部分收入,正式人员还有餐补、物业补贴、各项工会福利以及年终的考核性绩效、奖励性绩效,这部分收入总计平均到每个月也有两三千。也就是说,事业在编人员每月实际收入有六七千,而非编人员除了到手的那两千,其它所有的待遇都不能享受,相当于正式人员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差距。这个差距还是低的,如果是在东部地区,因为工资基数比较大,编内和编外的差距可能还要大。

事业单位非编岗位作为过渡可以尝试去考,比如有些人想进体制,一下子又没考上或者找到合适的岗位,可以通过类似的临时聘用岗位先行过渡,一来解决吃饭问题,二来也可以增加多体制工作的了解,便于下一步考试。如果想长期干,不推荐。

现在机关事业单位逢进必考,反正都是要经过笔试面试,横竖要过考试关,为什么不努力一把考个公务员,再不济也考个事业单位,为什么一定要去考要钱途没钱途、要前途没前途的临时聘用岗位?

肖弘城 分类:其它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