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如何做才能避免宝宝误吞异物和有毒物质?

家长该如何做才能避免宝宝误吞异物和有毒物质?

日常可能被孩子误吞误吸的东西,一定要尽量规避

1.家里的小物件。孩子学会爬后,要把家里的小物件收好,如曲别针、钥匙、掉在地上的药片等。

2.危险的食物。对孩子来讲,那些能在腹中停留时间较久的食物都有危险。比如坚果、硬糖、口香糖、瓜子、果冻、爆米花、葡萄等。

3.硬币。硬币表面会被孩子胃肠道里的黏液腐蚀,使硬币上的氧化锌等化学物质挥发,对孩子的身体有很大伤害。

4.珠宝和小装饰物。小宝宝喜欢五光十色的珠宝,项链、耳环、戒指等,幼儿对小装饰物感兴趣,要将它们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5.纽扣电池。会腐蚀内脏,是非常危险的,用过的电池要放到回收箱里,回收箱要放在孩子找不到的地方。

6.打破的温度计。大家通常会认为孩子误食温度计流出的水银液体会很危险,其实和它相比,温度计破碎的玻璃更要引起注意。因为水银可以顺利地排出体外,而玻璃会伤害消化道。

一般小宝宝多会出现误吞以及误吸的情况,误吞属于消化道问题,而误吸属于呼吸道的问题,所以应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当如果孩子把异物吸进呼吸道,最明显的表现是:强烈地、刺激性地呛咳,或突然出现憋气、喘不上气来等,需及时送医院处理。

在紧急情况下,父母要学会做以下处理(海姆立克急救法):小宝宝可用倒立拍打法,让孩子头朝下趴在父母腿上,用劲拍打他的背部;大点的孩子,可用推压腹部法,从孩子的肚子向上用力推压。这样的紧急处理,孩子可能会把卡在喉咙里的异物吐出。3岁左右宝宝较易发生呼吸道异物。这个年龄的孩子独立性越来越强,活动范围增大,口和手的配合动作很灵活,拿到他想要的东西并放到嘴里,这些动作对他来说太容易了。再加上一些诱因,如吃东西时说话、大哭、突然跌倒,或躺着吃东西等不良的习惯都容易将食物误吸到呼吸道。

宝宝误吞的急救措施

不该进入消化道的物品误吞孩子把异物误吞到消化道,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症状,所以父母一般很难发现。如果异物滞留在孩子的消化道里,就有危险。尤其是一些带钩、带刺、太大、太重的异物(应及时送医院,以防感染)。把异物误吞到消化道里,孩子可能会出现口水增多、吞咽困难等现象,甚至因感染引起发烧等并发症。通常被孩子误吞到消化道的异物会在2~3天内自动排出体外,这期间可多给孩子吃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韭菜、芹菜,并检查孩子的大便,确定异物是否排出。

家长该如何做才能避免宝宝误吞异物和有毒物质?

您好,这个问题有崔玉涛育学园来为您回答,点击上方关注,查看更多相关问题哦!~

1. 给宝宝买玩具和衣服的时候,要尽量避免有细小物品。要定期检查上面的纽扣、螺丝等细小物品是否松动,防止脱落后被宝宝误吞。

2. 避免让宝宝接触到容易误服的物品。比如拉链、硬币、玻璃珠、电池、笔帽等等。除此之外,家里的药品要妥善安置在宝宝接触不到的高处。

3. 3岁以下的宝宝,尽量不要喂花生、瓜子以及其他带核的坚果类食物。宝宝进食时不要让他乱跑乱跳,以免跌倒时将异物吞入,也不要惊吓、逗乐或责骂宝宝,宝宝大哭大笑时也容易引起误吞。

4. 注意孩子的反常表现,如果你发现孩子有吞咽困难、呻吟、干呕、流眼泪、呼吸困难、剧烈咳嗽、面色发红发紫、抽搐等表现,那么他很有可能是吞了异物。注意判断孩子误吞了什么,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尽快就医。

5. 家长除了做好预防措施以外,平时也要教育宝宝不要把除食物以外的东西塞到嘴里,要告诉宝宝,这么做很危险,千万不能这么做。

家长该如何做才能避免宝宝误吞异物和有毒物质?

家长应该和孩子采取多沟通多交流的情况,告诉孩子哪些是不能触碰的,哪些是不能放在嘴里的,尤其像一些高危的异物,有尖锐的,还有纽扣电池,还有像化学性、腐蚀性比较强的液体,那么家长就要把这些高危的异物把它收藏好,尽量不要让孩子碰触到、找到这些东西。”

家长该如何做才能避免宝宝误吞异物和有毒物质?

小儿中毒是儿科急症中常见的病种之一。儿童意外死亡监测结果表明:1~4岁儿童因中毒死亡位居意外死亡的第三位,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患儿家庭带来巨大打击。

小儿中毒与周围环境、家长对小儿照看不周、药物或毒物放置不当等因素有密切关系。造成小儿中毒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小儿好奇心强,年幼无知、不能辨别有毒或无毒物。婴儿往往拿到东西就放入口中;幼儿常误以药片为糖丸吞服;学龄前期儿童,活动范围更广,接触毒物机会更多。他人投毒及因学业紧张、家长责骂而自服毒物的也时有发生。小儿机体尚未发育成熟,更易受损害。常见的急性中毒包括,食物、有毒植物、药物、化学药品等中毒。

当发现儿童行为异常、无故哭闹、嗜睡、昏迷时应考虑是否中毒了,特别是发现药物或有毒物丢失或缺少时更应考虑中毒的可能性。

小瓜不吃鱼233 分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