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退居二线,还有三年退休,为何不愿来单位上班,他是什么心态?

领导退居二线,还有三年退休,为何不愿来单位上班,他是什么心态?

公司的老领导临近退休了,就退居到了二线,公司仍然给他保留了办公室以及相应的职位,但是他每天只是来打个卡,不怎么露面,单位里很少见到他的身影了。

原来的下属经常找不到他,就好奇地问,“领导,你怎么不来上班了呢?这不是还没退休呢吗?”

他笑嘻嘻地回道,“来呢呀,每天准时打卡,只是呆着没什么事,我都出去溜达去了。”

他之所以不愿意呆在单位,按他的说法是呆着没事,其实是另有原因的。

物是人非,睹物思情,失落感很强他曾经是公司的一把手,公司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需要经过他同意和认可的。这样一个身居要位多年的人,内心是很骄傲的。

突然间,他不再是公司的掌舵者,没有了决策权,这种失落感是短时间内难以接受的。

人们常说,触景生情。如果他每天都呆在办公室,看着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场所,曾经这一切都是属于自己的,而如今却物是人非,难免会很伤感。

他曾经自嘲道,“看着曾经属于自己的办公室,自己职位突然间属于了别人,自己感觉就像被背叛 了一样,好比是自己的媳妇突然间成了别人的一样。”

或许这是一个很形象、很随意的一个比喻,但是你能感觉到他心里的那种失落感。

所谓眼不见心不烦,既然呆着不自在,那就干脆不来,这样最起码看不见,心里也就舒坦一些。

不影响别人决策,不给自己添堵他虽然退居二线了,但是余威尚存,很多下属还是念及旧情的,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会尊重他的意见和看法。

这种尾大不掉的现象恰好是新领导最忌讳的事,谁也不愿意别人把筷子伸到自己的碗里来,在新领导决策一件事的时候,肯定是希望员工都尊重自己的意见,而不是老领导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他干脆就避而不见,不参与任何事情的决策,这样就不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也不会惹得新领导厌烦,自己既然退了,那就退的彻底一点,不要有那种垂帘听政的想法。

如果你经常来上班,旧属来询问你的看法,那你是说还是不说?不说不给旧属面子,说了岂不就是又“参政”了?会引得新任领导不满。

曾经有一次,他早上刚到单位打完卡,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老部下找到了他,两个人就呆在办公室聊了会天。

老部下来的目的就是询问一下他自己以后有没有晋升的可能性,新领导来了以后,他自己的处境是不是有利,该怎么去做。

既然老部下都找到自己了,不说也不合适。他就简单地说了一下自己对公司的看法,以及对新领导以后发展规划的揣测。

提醒老部下,现在应该紧跟新领导的步伐,尽量不要掉队,现在竞争力很强,如果不努力可能就彻底没机会了。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就准备离开了。刚出门恰好碰到了新领导从门前经过,新领导看他们俩的眼光有点别的意味。

这就让他很尴尬,其实自己两个人什么都没说,却引得新任领导的猜疑,觉得他好像是人退心不退,还在参与公司的事。

这种尴尬局面不就是给自己添堵吗?因此,“缺勤”、“迟到早退”对于退居二线的老领导来说,或许是最明智的做法。

避免遭受“人走茶凉”的凄凉人都是比较现实的,你不再是领导了,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念及你的好,念你的旧,人走茶凉是普遍存在的。

以前见了你可能是低头哈腰,慈眉善目给你打招呼的下属,如今见了你可能是爱理不理,这种落差你看见了不难受吗?

曾经一个个都是围着你转的,如今见了你可能都是绕着走,这种转变你接受的了吗?

或许,别人在单位看见你,也是很尴尬,给你打招呼吧,觉得没必要;不打招呼吧,好像又有点不地道,那就干脆绕着你走,这总行了吧?

既然,你知道你可能不受待见,可能会遭受人走茶凉的凄凉,那你还赖在公司干嘛?要自找不痛快吗?

因此,领导退居二线后,不愿意来单位上班,就是有意减少别人对自己无形的伤害!

不入是非地,不做是非人职场是一个小江湖,也是一个是非地,勾心斗角是不可避免的。

既然已经退居二线了,那就不要再踏入这个是非圈了,也不要去做这个是非之人了。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如果你经常在这个是非圈内,就算你洁身自好,可别人是不会相信你的,会认为你还是有野心的,要不然你整天在这个圈子里面晃悠什么?

人言可畏,人心不古。退居二线了,那就远离是非地,这样就算别人背后嚼舌根,那你也听不到,不会给自己添堵。

江湖中流行金盆洗手这个说法,只要是退出江湖了,就不能在插手江湖事。职场中也是类似,既然退居二线了,那就不要再问职场事。

和过去一刀两断,重新开始既然已经退居二线了,就说明你这职场已经接近尾声了,没有什么作为了,那么就应该和职场说再见了,应该开始新的生活了。

人的一生不应该只有工作,还要有生活,还要有家庭。退居二线就意味着职场的结束,退休生活的开始,那么就应该和职场一刀两断。

只有忘记过去,才能拥有将来,和过去划清界限,重新开始。

领导退居二线,还有三年退休,为何不愿来单位上班,其实就是一种趋利避害的选择,做对自己有利的事,躲避对自己可能有害的事。

最后:人生路远,只有忘得干净,才能拥有将来!

领导退居二线,还有三年退休,为何不愿来单位上班,他是什么心态?

男性领导57岁退二线,独立办公室取消了,不安排实际工作了,也无法调度下属了,接任的领导也无法与你相处了,上下左右都希望你别来上班了,千万别掺和日常工作了,那么,换位思考一下,你还好意思来上班吗?如果继续坚持上班,对工作还指手画脚,没有人说他敬业负责,只有人说他“不懂规矩”。什么心态?自知之明、无奈、解脱、不好意思,等等,各种心态都有。

就拿某公司来说吧,曾经闹出群体矛盾来:

公司一直实行女中层领导50岁退二线,男中层领导55岁退二线,满周岁就宣布了,腾退独立办公室,交出工作实权,改任调研员(现在有的地方叫协理员,有的地方叫巡视员),可以回家“玩”了,薪酬待遇执行在职的80%,有的地方更优厚,执行在职的100%。中层到达年龄,都很自觉回家了。

后来,空降来的新领导发火了,这些老同志拿着这么多的薪酬,回家了,不干活,不像话!让他们回来上班。他们的办公室早已经腾退了,只能安排在一间大办公室。结果呢,新任的领导可能都是他们的副职甚至是下属,怎么好意思给他们安排工作?就算想发挥他们的作用,怎么能够指挥得动他们呢?他们在大办公室里扎堆,天天就是开牢骚大会。慢慢的,这个规定就没人执行了,单位领导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任由他们回家玩去了。

【一】领导人员到龄退职、改任二线职务,这是体系内的一项政策,普遍得到执行。

实行中高层管理人员退出实职、改任虚职机制的,不仅仅是公务、事业体系,在央企、国企体系内,也是严格执行的。地市、厅、局和相当职务的人员,正职60周岁退休,一般没有退二线的机制,副职58岁退二线。县、处和相当职务的人员,正职55岁或延长到57岁退二线,副职55岁退二线。乡镇、科和相当职务的人员,正职55周岁退二线,副职可能52岁就改任虚职了。

有人看不懂了,会有两个疑问:一是50岁到60岁,孩子大了,家庭负担轻了,身体硬朗,正是干事业的黄金期,怎么就让他们退出历史舞台了呢?二是为什么只让中层人员退二线,不让普通职员退二线呢?

其实,这个机制的实行,也是可以理解的。目前在中层管理岗位上的各级领导人员,很多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那个年代能上个中专就不错了,有些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大多数都是当年的老中专生。这一批人,现在正好50岁到60岁之间,形成了“年龄盖层”(也叫年龄钙层),压住了八零后、八五后的年轻人员。所以,体系内一般在“量化”性推进“年轻化”,简单点说,就是要求单位必须提拔年轻干部,甚至规定必须提拔40岁以下的正职、35岁以下的副职,必须是重点本科学历,出发点是改善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让队伍充满年轻活力。

那么,现在五六十岁的中高层人员,都是做出历史贡献的,人家又没有犯错误,凭什么让他们让出职位,腾退办公室?让他们退二线,本身已经牺牲了他们的利益。他们退出实职,也是出让了自己的利益。所以,单位一般都实行了“安抚”政策,退二线可享受80%的待遇甚至是100%的待遇。否则,没有优惠条件,这个群体是有强烈意见的。

【二】为什么退二线的领导不愿意来上班了?

一是缺乏独立的空间。其实,有些退二线的领导回家也没有什么事情做,还是愿意来上班的。如果保留他的独立办公室,他还是可以坐在办公室里看看报纸的。很多单位都有免费的食堂,他们还可以吃完饭,再溜达回家,省得自己做饭了。单位有什么福利,他们都知道,也不会错过。但是,有些单位办公室资源紧张,就会让退二线的领导腾退独立办公室,安排在调研员活动室里,一般情况下,他们无法接受这种落差,基本上就没人再来上班了。

二是保持自知之明。领导人员退二线,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组织行为。单位都会找他们谈心谈话,做好思想工作,让他们“愉快”地交出实职。单位跟他们谈话,很认真地给他们提出了要求,不要干涉新任领导的工作,不要议论新任领导的工作思路,不要习惯性地安排工作,打乱部门的工作运行。其实,也就是让他们“回家”吧,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他们都是领导人员,能不明白吗?

三是有利于单位开展工作。假设你天天来办公室上班,给单位会造成很大麻烦。开会,不叫你,你有情绪。叫你吧,你坐在哪里?你坐在台上,新领导不好讲话;你坐在台下,心里又不舒服。给你安排工作,你不愿意出力;不给你安排工作,你可能会觉得别人轻视你。让你发言,你又不了解情况;不让你发言,你又抱怨别人不给你发言的权力。你来上班,就是一个“麻烦”,你不来上班,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三】如何发挥退二线群体的作用呢?

让五十多岁的领导退二线回家玩,其实,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他们身体硬朗,精力充沛,经验丰富,阅历深厚,要专业有专业,要能力有能力,不让他们发挥余热,对单位也是一种损失。所以,很多单位都在探索“退二线人员”的管理办法,有一些做法还是不错的。

一是让管理人员改任专家岗位。在央企和大型国企,都实行了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三支人才”成长通道管理机制。比如,部门经理到了55岁,让出实职,改任专家,待遇不变,承担课题任务,可以做到60岁退休。这种措施,得到了很多中层人员的欢迎,一是有事情做了,二是薪酬福利保证了。

二是让退二线人员承担调研任务。有些单位实行离岗调研和在岗调研两项选择,离岗调研,就是让你回家;在岗调研,就是让你承担调研任务,根据调研质量给予一定的奖励,增加你的收入。这两项选择,给了不同中层的选择空间。家里不差钱的,需要带孙子的,可能选择回家了。家里差钱的,没有家庭带孩子任务的,可以选择在岗调研,发挥余热,增加收入。

三是让退二线人员进行指导和检查。有些单位把有经验的中层退二线人员组织起来,让他们充当安全监督员,到处去检查;让他们充当考核员,定期对下级进行考核;让他们充当指导员,指导基层开展政工建设,让他们有事情做,又能发挥他们的优势,同时还增加他们的收入。

四是让退二线人员进行成果研究。有些央企都成立了安全文化、党群政工、企业文化等研究所,聘请一些中高层次的领导人员担任研究员,对企业的传统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形成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可以享受较高的成果奖励。

领导退居二线,还有三年退休,为何不愿来单位上班,他是什么心态?

领导退居二线后,很少到单位来,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就是“上级无要求,部门不希望,个人没意愿”。

一、上级无要求

领导为什么要退居二线,明明还可以干三年才退(各地规定不一定,四年五年甚至六年的都有)。就是因为你已没有提拔的希望了,再干下去也是原地踏步,没有多大意义了。那就让你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但还是享受原来的待遇,把这个领导岗位让出来,让其他的同志有机会提拔。作为一名距离退休没有几年的领导干部,退下来也是可以的,反正待遇不变,工作也轻松了。年轻干部也希望领导退下来,以便腾出领导职数让他们依次提拔。

作为一名老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了,组织上能安排什么岗位,什么工作呢?不是领导干部了,重要的工作一般也不作安排了,安排一般科员的工作也不太合适。这个难题就交给了退二线领导所在部门的领导。部门领导也不好不安排工作,结果就变成了让其协助部门领导负责某方面的工作。其实,这个工作一般是不需要协助的(上有领导,下有工作人员),只是做做样样子而已,这是没有工作量的协助。因此,退下来的领导,来单位也是没有工作可做的。

二、部门不希望

领导退二线前,是这个部门的负责人,他有自己的工作思路,有自己的工作方法,部门的工作安排部署由他说了算。大家可能都习惯了听从他的安排。领导退二线后,新任的领导也会有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有些难免要改变原来的工作安排,一些同志的分工可能还要调整。退二线的领导如果在单位上班,对这种安排部署发表点意见,可能就会影响工作推进,影响新领导的威信。

因此,部门的新任领导是不希望退二线的领导来上班的(有的表面可能会说些客气话,希望经常指导、批评,实际上是不希望来的),更不希望他插手部门的工作。退二线领导识趣的话,与其到单位被人嫌,还不如不去更好,反正待遇也不少。确有必要去单位上班,比如说召开全体工作人员的会议,组织政治学习,部门开展什么活动,或者单位要求部门全体人员必须参加的事情等,部门相关人员会电话通知他来。

三、个人没意愿

作为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领导,有的还是愿意继续在岗位上做点事的,但由于年龄原因,由于组织安排,要退下来了,也是不得已的。此时,自己的一些工作设想、工作目标还没有完全完成,新领导到任后的安排,如果与自己的设想有不符之处,肯定就想提点建议,不提吧,心里不舒服,提吧,新领导会觉得你对他有意见,跟他唱对台戏,加上部门的人原来都是你的部下,他们不知是听你的还是听新领导的,也很为难。让自己为难、让新领导为难、让原部下为难的事,你还有意愿去做吗?眼不见心为净,个人也就没什么意愿去单位了,自己找点喜欢做的事做就行了。

如果退二线的领导,早就因身体或精力等方面的原因,想退下来休养一下、轻松一点了,那么退二线后,他就会想着好好休养一下,使自己各方面情况得到好转,以好的身体、好的精力迎接退休。加上上面所说的原因,他也就没有太多去单位的意愿了。

以上是个人意见,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领导退居二线,还有三年退休,为何不愿来单位上班,他是什么心态?

退居二线,还有三年退休,即便不是领导,如果是你的话,你还会每天朝九晚五去单位上班不?所以说,这种心态其实很正常,没啥特殊的,因为人的本性就是如此,有可能升职加薪的时候,工作干起来必然有劲,升职加薪无望的时候,整个人也基本上蔫了。

这一点在体制内单位表现的更为突出,因为体制内单位的上班族,整个职业生涯都在不断追求进步和高升,这不仅是实现个人价值和成就事业的需要,而且最关键的是最后你爬到什么级别,跟你退休以后的待遇息息相关,比如正厅级退休的领导还有看文件的权利,正科级就没有这种待遇。

另外,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因素,体制内单位论资排辈的现象历来被人们所诟病,虽然五十多岁即将退休的老领导,用官方的说法,当然是希望这些老领导继续发挥余热,做好传帮带工作。

可是,几乎所有人心里都清楚,老领导不挪位子,年轻人哪里有机会?年轻人没有机会,谁还会卖力干工作?所以聪明一点的老领导,不是他不愿来上班,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继续待在单位的必要了,早一点挪位子,心态放好一点,说不定反而能赢得大家的尊重!

总之,我相信很多退居二线的老领导,并非不愿来上班,实在是没必要去上班,尤其是再过几年就退休的老领导,大多数想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让年轻人多去表现一下,自己图个省事省心,或许还能赢得最后一点声望,岂不更好!

领导退居二线,还有三年退休,为何不愿来单位上班,他是什么心态?

张局长前年退二线了,退二线后,张局长几乎没有来过单位,就是发福利也是让我给他送到家里,不愿意来单位。

我是张局长一手提拔起来的,跟着张局长十几年,由一般人员到科长,再由科长到副局长,都是张局长帮忙提拔成的,可以说张局长是我政治生涯中的贵人。

不忙的时候,我喜欢约张局长喝杯茶,张局长不喜欢喝酒,我也不善长,喝茶正合我俩心意。

在我的楼下,有个30平的车库,由于小区内空间大,停车方便,车库一般不放车,于是就简单装修了一下,放了个茶台,没事的时候约个朋友喝杯茶,聊聊天,十分惬意。

张局长不至一次的给我说过,退二线后,可不愿意去单位了,总觉得心里怪怪的,见了熟人及下属没话说,不去也罢。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一是尽管单位里还给张局长留着一间办公室,但是张局长和新局长见面还得打照呼,还得客气;再说张局长也没有什么具体工作了,去了影响人家工作,少去为佳;

二是张局长到单位里也没有什么具体工作,在办公室里坐着也无聊,去别人的屋里聊天,影响工作不说,弄不好还会产生矛盾,和这个近了,和那个远了,东家长,西家短的也不好;再说他以前是领导,别人和他聊天多少有点放不开,拘束的很,聊天不自在;

三是在位时,在工作上难免达不到一些人的要求,得罪了一些人,见面后不方便,省得大家不愉快,不去更好;

四是张局长家里的事也多,平时在家做饭,收拾一下家务,到点了还得接送孙子孙女,忙的很;用张局长的话来说,退二线了,正好忙家里的事,也挺好的。

当然我想好多领导退二线后都不愿意去单位,也可能是趁身体还行,找了个第二职业,都在忙自己的事吧,这也说不准。

在那个山头唱什么歌,到什么地步讲什么事,这是规律;再有二年,我也退二线了,到时候也好好规划一下,把余生过好。

领导退居二线,还有三年退休,为何不愿来单位上班,他是什么心态?

我们单位的副职领导,55岁退居二线,办公桌仍然保留,但不安排工作。工资、绩效和福利与之前一样;单位有聚餐的活动,仍然通知他们参加,坐的位置与之前一样;我们见到他们,称呼与之前一样。也就说,人家不上班与来上班没有差别,又有谁愿意主动奉献呢?

首先,这是一种从众的心态。每个单位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退居的领导可以不上班,待遇不减一分。那么,轮到哪位上二线时,当然就要享受这种特殊的待遇了。既体现自己曾经是领导,继续过把官瘾;又能分担家庭的劳动,如帮助子女照顾小孩、做饭、接送上下学等;更加整天与已退休的打成一片,打牌、钓鱼和旅游等。

当单位有聚餐活动,邀请他们参加时,到单位转转,与接任者和老部下抽抽烟、喝喝茶、聊聊天,然后喝点酒回家,这样多惬意啊!

其次,这是发挥余热的心态。按道理讲,退居二线的人员,应该继续上班,为单位的发展发挥余热,贡献力量,只是工作量可以适当减轻。

然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有的退居二线人员,是很辛苦的发挥余热,但不是为单位创造价值,而是为自己增加收入。

老王原是某人社局的领导,退居二线后,立马被一家民营的养老机构聘请为总经理。养老机构看中老王身上的资源,可以套取政策红利;老王看中的是50万年薪。你说老王愿意去原单位上班吗?

只可惜商场如战场,当二年内把老王身上的资源挖掘的差不多时,养老机构果断以业绩不佳为由,将老王解聘。此时的老王也没有了在职时的脾气,想想自己毕竟挣了100万,连忙向人家说谢谢。继续另寻下家发挥余热!

再次,这是避免尴尬的心态。所谓退居二线,就是交权了。如果还继续上班,无非就是坐在办公室内喝茶看报,如果勤快的还可以打扫办公室。最多还有就是其他同事不忙时与其聊聊天,当有工作时,通常来一句“你先坐会,我把事情处理下”,就把老领导凉在一边,这不尴尬呢。

还有,谁在职时没有一二个有陈见的同事,要是这样的同事故意找老领导说几句风凉话,老领导还得赔上笑脸打招呼之类的。而不上班,偶尔遇到了这样的人,采用主动打招呼问侯的方式,以前的事也就不会再次尴尬了。

另外,退居二线人员继续上班,当员工与接任者发生不愉快时,故意找老领导评理。老领导如果从公平正义出发,不免要指出接任者的不是,这会尴尬;如果昧着良心说瞎话,老员工又会不满意,甚至讲些不中听的话,这也会出现尴尬。

如果退居二线人员,在任时真的是呕心沥血,任劳任怨,到点后不上班还能理解。问题是有些领导在任时就是个摆设,甚至没有出过什么业绩,到点后,也可以享受这样的特殊待遇,多多少少总有的不应该、不合理。你觉得是这样吗?欢迎留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kobejay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