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进入三年级后成绩出现波动,该如何应对?

很多孩子进入三年级后成绩出现波动,该如何应对?

1、阅读量少的理解力跟不上

到了三年级语文学科的难度增加,对孩子独立思考的要求提高,比如阅读理解的题目,一二年级,孩子可以在文内找一找答案,但到了三年级,要求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动脑筋分析。平时阅读量少的学生,明显理解力就跟不上,有时候题目还来不及做。

2、孩子平时拖拉的容易掉队

到了三年级语文内容难度加深了,孩子一时转不过弯来,加上平时写作业磨蹭,课堂上的作业来不及做,做了还有很多错,需要纠错,作业也就越积越多,拖拉的习惯,到了三年级对学习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3、粗心大意的男孩子

到了三年级,相对来说,男生的马虎特性会凸显出来,可能是男孩对题目没有理解,总是先入为主,或者没有深入去理解,浮于表面。粗心大意在一二年级出现没有被重视,养成了坏习惯,到了三年级就爆发出来了。学习知识不是目的,培养能力,养成好习惯才是根本,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正确认识、解决孩子学习中的问题,才能将父母喊在口里的“学习能力提升”落到实处。

很多孩子进入三年级后成绩出现波动,该如何应对?

年后开学第一次考试,就会让家长们看到三年级现象,一部分孩子在三年级上或许还不明显,但是到了三下,就会通过第一次测试表现出来。

语文试卷基础题丢分,阅读理解丢分,作文丢分,这三大类稍微差一点点,就是八十多分。

基础题加把劲,还能拿点分,课文背一背,课后习题做一做。

但是阅读理解是需要功夫的,不可能练习几篇短文就会答题。因为阅读题在一二年级就要打好基础,会找短文中最基本的信息。

到了三年级,找对信息以后还要会分析,重新组织语言,语言要能够紧扣题目回答,答题还要完整。

这都不是一日之功,可能有些孩子一直在阅读,但短文题依旧丢分,那是因为阅读必须达到有效阅读才能起作用,无效阅读,读得多走马观花,没看到点子上。

建议有需要家长点我头像进去看我的阅读课怎么教的。可以参考下。

最后作文,有些孩子作文动辄扣五分,八分,一写就跑题,词不达意。有些孩子写出来不仅仅是文通字顺,词藻华丽。

那些高分作文,满分作文,一是需要天赋,二是需要训练。所以,三年级现象其实从二年级就能看出来了。

二年级掉尾的孩子如果不抓起来,三年级上或许还不那么明显,到了三下,拭目以待。

成绩好的孩子自然有成绩好的原因,请看到别人家孩子背后家长和孩子的付出。

许多二年级孩子已经开始学习小作文,这是二年级下册小作文课第一课,所以,三年级现象只是一部分孩子。现在大部分家长能够认识到,已经开始抓起。

总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孩子学习方面真的需要未雨绸缪。

很多孩子进入三年级后成绩出现波动,该如何应对?

许多孩子进入三年级后,成绩出现下滑或摆动,这是带普遍性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有教学内容本的原因,有三年级孩子自身的原因,有学校教育管理上的原因,也有家长方面的原因。

一、从知识跨度上来看,整个小学学习阶段,知识跨度最大的是一年级。这是众所周知的。但第二跨度大是三年级,这许多人不知道,甚至有些小学校长教导主任都不知道!三年级除了语数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加难外,尤其是语文,三年级开始要写真正意义上的作文!作文难不难?不要对三年小学提此问题,我只要对考公务员的人提此问题,他考试十拿十稳吗?况且,一二年级他们只写过话,现在要写日记,要写作文,这势必导致有些孩子无所适从。还有,三年级考试科目增加,新增英语。中国学英语,由于缺乏学习环境,总总感觉到味道怪怪的,有些人总感觉到很难记住!像本人就是这样。如果英语好,应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考个研究生是不成问题的。就是英语这个杀手锏一出现,就什么也不是了!可三年级小朋友要学英语,尽管要求不高,难度不是很大,但同样是在本来就加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难。所以,教学内容决定了三年级成绩易波动或滑坡。

二、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孩子们已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方法。甚至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思维定势。这好比,一是一横,二是二横,三是三横,但错误的思维惯性就四是四横!三年级的学习就恰恰进入了这个“四是四横”的误区!必须过了这个误区才会好转!总之,孩子们对三年级的学习内容加宽,深度加大,缺少预判,结果,不小心,成绩就滑坡了。

三、学校管理上的疏忽。由于有些管理者管理水平不高,业务生疏,只知起始终结年级重要,只知一年级难教,不知三年级难教!受农村过去相当长时间师资力量薄弱的习惯影响,低年级教师有的自己真的不会做高年级题目,所以把水平高一点的安排教六年级!现在这种情况应该有很大程度的改观!其实三年级远比六年级难教。三年级应安排得力的老师主教。

四、家长对三年级的孩子可能成绩摆动或滑坡缺少预判。没有防微杜渐。

很多孩子进入三年级后成绩出现波动,该如何应对?

三年级现象是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出现的一个词语,是两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三年级的课程增多,难度加大,需要孩子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和高效完成作业;第二,很多父母超前教育,导致一二年级孩子书本内的知识学过,从而不认真听讲,自我学习习惯较差。

应对三年级现象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但,总体上来讲,就是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有几点:

1、提前学习要有度,避免学太多,课堂孩子开小差,或者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接受情况,适当学习,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积极性,提高自信心,即“自己表现好的会更愿意去学”。如,一年级教会孩子50以内加减法就够了,其他的乘法,除法等再大一点再教,否则,都会了,上课他怎么愿意认真听,认真做呢?更加让人揪心的是,很多孩子幼儿园大班就学分数了,你让他再认真学习十以内加减法,她会专心吗?根本不需要啊~

2、避免只教知识,不教思维方式。很多孩子“后劲不足”,是总是走巧,走捷径。比如,不多阅读,多积累,却学习一些应对写作的技巧;简单的让孩子背算数口诀,,缺乏了早期实物练习,数数等的积累,直接教凑十法...殊不知,背口诀学会的只是算术,但早期的数数,摆弄雪花片,小珠子,数小棒,学会的是数学思维,对数字的拆分,组合等。

3、习惯培养优于学习成绩。如,当天晚上准备好自己第二天的书包,衣服;写作业不图快,而图质量;握笔姿势正确;放学先写作业...这些看似小的习惯,如果都是家长帮着做,早晚都会出问题

4、跟老师多沟通,多互动。这个是很多家长做的不够的地方,觉得老师不找你,你就不用管,你想,一个班级三四十个孩子,老师哪里有空每天沟通,但家长可以主动一些,定期跟老师聊聊,看看孩子哪些地方需要注意,配合提高的,平时多留意,把小问题纠正了。

5、关注孩子的优势潜能,少跟其他孩子比较,多跟孩子过去比较。因为,比较就会有我比你好或者我不如你的结论,无形中增加孩子压力,尤其是当孩子不如他人,我们把重点放在弱势上,容易说教、批评...形成不够积极的亲子关系。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用~

程铮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