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和教师编的区别是什么?

事业编和教师编的区别是什么?

事业编和教师编的区别是什么?

教师编分了两种,一种是九年义务制中小学校教师、高中教师使用的编制,这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教师”编。一种是除九年义务制中小学校教师,其他学校教师使用的编制,包括幼儿园、职校、大学教师使用的编制。职校、技校、大中专院校使用的编制,是普通的事业编制,和其他专业技术类事业编制没有什么区别。管理模式、供给渠道、分类方式等,都是一样的。

下面专门说说中小学教师使用的“教师编”。在编制使用中,机构编制部门专门给中小学教师(包括高中)划分了一类编制类型:教育专项编制。教育专项编制属于事业编制,是事业编制中,专门用于中小学教师的编制类型。目前只供中小学教师使用,从今年开始也将幼儿园教师纳入其中。也就是说,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中学,在青少年儿童成长的这15年中,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才有资格使用“教育专项编制”。

教育专项编制和普通事业编制一样,都是由机构编制部门核定使用、管理、监督,由财政统一供养,但和其他普通事业编制也有不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教育专项编制,是由机构编制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管理的编制。行政编制、事业编制,都是由机构编制部门专门管理的,其增加、减少、核定、撤销、调剂等,全部由机构编制部门作主,机关单位只有使用权。用人单位和主管单位,只有在核定的编制内进行人员调配,不能超编进入,不能混编混岗。教育专项编制由机构编制部门按标准核定后,统一移交教育主管部门,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分配使用。也就是说,教育主管部门是教育专项编制的实际管理部门,编制部门反而起的是备案管理、监督使用的作用。

2、教育专项编制是唯一可以随时增减变化的编制。教育专项编制按“师生比”标准核算,目前小学、初中、高中师生比标准分别是1:19、1:13.5、1:12.5,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也可以配合“班师比”综合考虑,尤其是农村中的的“村学”。普通事业编制核定后,基本不再变化,机构改革以后,还要求保持2012年核定的基数,只减不增。而教育专项编制三年一大调整,一年一小调整,是根据实际需要和核定标准进行增减变化。学生数增大了,编制就增加了;学生数减少了,编制就减少了。是编制中,唯一可以调增的类型。

3、教育专项编制更有保障。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探索,由省级财政保障教师工资经费,保障的对象,就是使用教育专项编制的中小学校教师。教育主管部门还要求,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不能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收入水平,这一措施,在今年必须落实到位,否则就会被追责。近期,教育主管部门还专门发文,对发生拖欠教师工资的省份,要严肃追究相关部门责任。从这些具体措施来看,教育专项编制的保障作用越来越强,这也是和普通事业编制区别最大的地方。

事业编和教师编的区别是什么?

教师编分普通事业编和教育专项事业编。普通事业编一般为大中专院校、高职高中类学校教师使用,与其他事业编没有本质差别。教育专项事业编为中小学教师使用,系事业编制的一种,但在编制数额、管理关系等方面又与其他事业编制存在明显区别。

一、管理关系不同

普通事业编由机构编制部门负责统筹,按照单位工作实际需要定岗定编,按照2012年底数实行限额管理,目前阶段原则上是只出不进,确需增加编制的,在总盘内调剂。也就是说,普通事业编制现在基本上不能增编扩编。而教育专项事业编实行的是动态管理,每两到三年根据学生人数等进行调整,由教育部门提出方案,报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同意后允许适量增加编制。在管理关系上,普通事业编制是单向管理,即机构编制部门直接统筹管理,而教育专项事业编制实行的双向管理,教育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增编或减编方案,最后报机构编制部门审核。

二、经费保障不同

教育专项事业编制由财政和编制部门重点保障,在经费和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不论改革或发生其他情况,原则上不允许删减教育专项编制,或占用教育专项编制相关经费。而普通事业编制不同,很容易因为政策或经费的变动受到冲击,比如自收自支类事业编制,按照事业分类改革要求,原则上要求在2020年底完成改革,剥离编制脱离体制,不再列入事业范畴。这是教育专项事业编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三、未来趋势不同

前面说了,教育专项事业编不可能受到冲击,而普通事业编可能因为改革受到影响。比如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和高效,按照改革要求,将取消教师和医生的编制,实行备案制管理。再比如生产经营类和部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因为分类改革要求也将改企,剥离事业属性,人员实行合同制管理,等等。未来普遍事业编制将进行更大规模、更彻底的深化改革,很多在编人员会受到波及,而教育专项事业编无论怎么改,改什么,基本上与它都没什么关系,稳定性比一般事业编制要强。

正比例函数 分类:其它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