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频繁换工作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频繁换工作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频繁跳槽的人后来都不怎么样!

他们为什么会频繁跳槽呢?在江湖上频繁跳槽的人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跳槽涨薪”派,另一派是“老子不爱了”派。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两派人物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态,以及他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在江湖上有所成就。

跳槽真的可以涨薪吗?

涨不涨薪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公司是不是极缺人,二是老板看中了你的平台还是你的能力。

1.公司极度缺人,可能给你涨薪

之前在创业公司带团队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种问题,因为公司小,业务在不断扩张,人手不够真的很着急。这时候老板就会从上到下的催着招人,什么亲戚朋友,只要懂点业务知识的就都拉来。恰巧你在这个时候来面试,公司一看还挺专业,那肯定给你工资高高的,就怕你跑了。

然后呢?

然后公司渐渐稳定,人力资源进入了一个良性模式。这时候老板就会开始考虑员工质量问题了,当初急匆匆把你招来,现在就要重新审视一下你的能力了。

所以到最后还得“打铁还需自身硬”,能力强的留下,能力差的只能被“优化”掉。

2.公司看中你以前的平台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公司看中你以前平台的经验。很多老板都喜欢从竞争对手那里挖人,原因很简单,就是想从你那里得到一些你以前公司的信息,以及你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思路,可能对他们都很有价值。商场如战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然后呢?

然后他们利用完你的价值之后,发现你又无法为团队做出新的贡献的时候。无非两种结果,被辞退或留下来做一条咸鱼,第二种可能微乎其微,没有公司愿意养闲人。

所以到最后还得“打铁还需自身硬”,能力强的留下,能力差的只能被“优化”掉。

综上所述,跳槽可能会涨薪,但频繁跳槽就有点风险大了,请自行诊断。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你只寄托于跳槽来涨薪,那你得多逊啊。

一不爱了就要跳槽吗?

很多人跳槽的原因是不喜欢这份工作了,想要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记得有一个新闻,一个小伙两年跳了8次槽,问他原因是什么,他说想要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到底什么是理想的工作呢?他也说不清楚,反正就是自己干着舒服的呗,最终这位小伙子也没能找到这样一份工作。

很多人都像这个新闻里的小伙子一样,我猜他们所谓理想的工作,无非就是:活少钱多离家近。这是出来工作吗?简直就是在找一个养老院。

这些人频繁跳槽背后真正的动机我觉得有二:

  1. 没有清晰合理的职业规划,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2. 不想走出舒适圈,他们只想从一个舒适圈跳到另一个舒适圈,一遇到点困难就想跳槽。

有些槽必须要跳出来,但有些槽根本没必要跳。跳槽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目的,自己想得到什么。如果只盯着高薪和舒适,那你的职业生涯只会越跳越窄。

让自己变得更有实力,才是职场上最酷的事,到那时候不用你自己跳,别人也回来挖你。以下是给“跳槽狂人”的两点建议:

  1. 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想好自己想要什么,并向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尼采曾经说过:“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一种生活。”找到了方向你就会忍受工作里的挫折,不断向前。

  2. 系统学习,在你的领域深耕。浅尝辄止的去频繁换工作,不如深耕一个领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系统学习这个行业内的技能,总有一天你会闪闪发光。

总结:频繁跳槽只会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越来越窄,与其这样不如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学习一下本领域的知识、技能,长远深耕,积累经验,让自己更有价值。

欢迎关注@汤扶摇,分享职场干货,和你一起成长,升职加薪不是梦。欢迎点赞、留言。

那些频繁换工作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这个问题好像是为我打造的吧!我本科毕业4年半,换了8份工作,最短的工作干了半个月,最长的工作干了15个月,有的工作是我主动辞职,有的工作是我被辞退。

来分享下我这些年来的曲折又心酸的职场故事吧,希望能博大家一笑。

Part1:在上海,月入2000元是种什么体验?

2014年,当时在上海一家单位实习,实习工资2400,但是因为自己要租房子,房租扣完在加上吃饭,基本就是穷光蛋了。再加上公司里有个超级毒舌的女博士,我就离职了。

当时我觉得打工就是别人安排我干啥,我安心听话就好了。

后来跳槽到一个包吃住的网络医疗公司上班,负责撰写网站的医疗文章,到手工资平均2000。

有一天上班路上,我看到一位帅哥拿着最新款的苹果6接打电话,戴着最新款苹果手表,苹果6当时是世面上最贵的手机,大概要5000多,我要攒3个月才能买一个。

当时,我很羡慕那些使用苹果手机的”有钱人”,我那时用的是1000块钱的安卓低端手机,和一群大专生住在阴暗潮湿的公司宿舍里。

虽然这份工作工资不高,但是我却意外交到一位很好的朋友,那时候他收入比我高,我们经常一起在华师大中北校区约跑步。

在干了不到半年后,我又离职了。这次厉害了,我选择了离开上海,去杭州发展,买完去杭州的火车票,银行卡的钱只剩下3位数。上海的消费实在太高了,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可是赚钱似乎和我无关。

而且,和一群大专生住在一起的后果是:他们的业余时间竟然都在打游戏!我也受他们影响,没事就打游戏。

现在我知道,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用个成语总结我的2014年,那就是眼高手低。

Part2:杭州我来了!

来到杭州,我没花几天功夫就找到了工作,一个家装公司的老板请我去写软文,一月工资4500,但是每月只发我3000,其余的1500放在年终奖里发。

现在想起来,这个公司的老板明显是在套路我,如果我提前走了,每个月就少了1500块钱。

还好我和那个老板沟通有问题,在入职不到20天后他把我炒了,理由是我写的软文他很不满意。

当时我在写软文上确实是一个菜鸟,因为经验不足,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老板其实都希望找一个专家,帮他处理某方面的难题。不过当时他给的工资,是不可能招到专家的。

2015年初,我又顺利找到一家电商公司写文案的工作。

虽然说是文案,但是基本啥活都干,什么微电影拍摄协助工作,公司活动文章、品牌软文、H5策划、电商宝贝详情页文案,公司视频拍摄剪辑、新媒体活动文案···

当时我以为自己是全能型“人才”,后来我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是。

我们原先部门有3个人,后来走了一位,就只剩下我和主管。后来我们部门的业务进展不顺利,我也被转岗到其他部门,其他部门的老大嫌弃我做事情不细心,叫人事把我劝退了。

就这样,我又失业了,而且是连续两次被辞退。

总结这两次的工作经验:一方面,是我在某个领域的经验不足、也没有什么学习的计划,甚至有点自负。比如在第一家公司写软文写的很差劲,比如在第二家公司缺乏营销创意。

另一方面我没遇见很好的领导,他们也给不了我什么有用的指导,全凭我摸索。

我想,这是大部分小公司的通病:公司根本不会培养新人,或者说他们也没有能力培养。

放大点说,这也是我们目前大学教育的通病:重理论,轻应用。

所以,我建议,每个刚刚走上社会的人,最好先去大公司或者是明星创业公司锻炼一年,因为在大公司,他们能给你的不仅仅是一份工资,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沟通能力。

其次,除去学历,精准的简历是求职大公司的敲门砖。

找工作千万不要海投简历,应该有针对的应对某个职位修改简历,一份很“漂亮”的简历在求职时候很容易获得好公司的青睐。

(如果你有修改简历的需求,我可以免费帮你。)

被辞退之后,我玩了一个月。钱快花光后开始找工作,但是工作真不好找,因为我的每份工作时间都不长,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

因为这个原因,我很难找到工作,换句话说:我在劳务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这是最致命的。

也许你好奇我为什么不在在职的时候寻找机会,我可以告诉你,因为我很懒。

Par3:我要转型!

不过,只要努力找工作,机会总会是有的。因为我在前一份工作里有接触过企业的新媒体,我就把如何经营企业新媒体的经验写进我的简历里,再加上一些数字强调下我的个人能力。

正是因为简历比较有针对性,我就被一家零食公司看上了。我的新领导是做广告出身的,他也不懂新媒体,但在文案以及设计方面绝对是专家。

然而,因为他也不懂新媒体,然后公司本质上还是一家电商公司,一切以销售为核心。公司当时的新媒体策略还是以导流到电商为主,并不能想出一些高级、可持续的玩法。

在那家公司,我暴露出另外一个很致命的问题:我和团队的成员的沟通有问题。主要是团队里全是女生,就我一个男生。男生和女生在思考问题上很不一样,这也导致了我和一位女生在沟通时候经常发生意见不一致的情况。

后来,人事找到我,说我不能很好地适应团队氛围,在试用期最后一天,她告诉我,我的表现不能转正。

在杭州的第三家公司,工作了90天,我又被辞退了,时间是在2015年的末尾。

总结下这次工作失败的教训:加入一家公司,一定要和同事搞好关系,千万不能因为个人原因,影响了团队的和谐,否则团队也容不下你。

不过那个女生在我现在看来,完全就是占了性别和先入为主的优势,作为新人,特别是你的地位还没有树立起来,千万不要和老员工发生矛盾,否则领导会先考虑开掉你。

在证明自己的能力前,千万不要让自己的脾气大过本事,有委屈请憋着。

整个2015年,我基本就没好好工作,要么是在找工作,要么就是在被辞退的路上,周而复始。

那一年,我的最高月收入是3800多,毕业已经一年半,因为穷,平时的娱乐就是宅在家里打打游戏。

2016年,我进入了一家自媒体公司上班,月薪5000,三个月后调薪到了6000,我心里很开心。因为月薪刚刚过5000,这意味着我除去房租和日常开销,有余下的钱可以买买买了。

那一年我发现,人一旦手头有些闲钱,就开始考虑精神方面的享受了。

比如我那年买了一大推书和kindle包年会员,音乐app的vip会员,在去上海的火车上,我用kindle看完了冯仑写的《野蛮生长》,元旦节的时候,还去苏州玩了两天。

这家自媒体公司,陪伴了我度过整个2016年,在2017年元旦节过完没多久,我就主动辞职了。

因为我觉得在这家公司我的创造力已经耗尽,除了工资外,它已经不能给我惊喜和进步了。

总结我的2016年,一边是充实,一边是进步。

2017年,我加入一家杭州小有名气的自媒体公司当运营,但是因为我在薪资谈判上没有经验,导致错失了涨薪的机会。在这家公司干了15个月,公司迟迟不给我涨薪,而且工作内容我也不大感兴趣,所以今年夏天也离开了。

总结我的2017年,出错不断,工作能力见长,但是收入却在负增长。

因为杭州的这两年房价、房租、物价飞涨,工资不增加就等于降薪,我不想消费降级,所以选择辞职。

2018年夏天,我离开公司,面试了很多家单位,有很多单位觉得我不错,但是不能给我我想要的薪水,都被我一一拒绝了。

现在,我找到了工作,到手收入在1万出头。

我是江少,一个喜欢裸辞的90后,别告诉理想是啥,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

那些频繁换工作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我和我身边的朋友大都2-2.5年跳一次,到目前为止,工作和生活上都还不错,都有进步。

01

首先,我觉得现在职场环境是接受2-2.5年跳一次的。这个时长,不会让招聘公司觉得在一家公司的时间太短,存在不稳定因素。

至于短于2年,就我面试的经验来看,除非有过硬的理由,比如,上家公司搬家路途太远、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等,否则招聘公司还是会有一些考量的。

另外,太过短时间的频繁跳动,也不利于经验的积累。尤其是看重项目经验的岗位,就更加不利了。

02

为什么我和我身边朋友大都会选择2-2.5年跳一次呢。原因很俗,因为工资。

每次面试,我都会直接问HR,贵司每年的薪资涨幅是多少呢。很不幸,我们这个行业很多公司不存在每年涨工资这种事,除非升职会加一点。

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一家公司2年都不能涨工资,那么不要说其他什么,就是每年货币贬值的速度,就足够让你的工资开始落后于市场价了。

不跳,第3年进来的新人,就可能工资比你高。

03

跳槽也是需要勇气和能力的。跳一跳,有利于保持这股勇气。

我见过不少能力很强的同行,本身工资不算低,但是如果愿意跳,不说特别多,至少1.5倍于原工资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一年又一年,还在原来的位置上。问起原因,除了觉得工资过得去以外,更重要的是对陌生环境的恐慌。

在原公司待很久了,一切都熟悉了,很有安全感。到一个新公司,一切要重新适应、开始,太累。

可是现在,很少有什么人能在一家公司待一辈子,与其到时候被推着出去,不如在有精力的年龄里主动跳一跳,保持弹跳力。

04

总结: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只要不是随随便便没有计划、随波逐流的频繁换工作,那么根据自己的计划、有目标、有阶段性的换工作,大抵都还不错,都可以慢慢的接近自己的职场设定目标。

那些频繁换工作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频繁换工作的人后来都被工作抛弃啦。

5年前,我的团队引进一个下属,大学学历,年龄和我差不多,简历上明显的显现他之前的公司的规模不大,而且工作的时间都不长,作为当时年少轻狂的心境,让我有点看不起他,但是由于当时团队因为缺人而工作难以开展,也就尝试用下。果然,不到一个月,这个哥们就提出离职,理由觉得自己有点大材小用,对于这种结果算是我意料之中的,面对他的离职申请,我劝都没劝,直接签字同意。因为,他在我的心理已经归纳为那种眼高手低,频繁换工作的人,前途有量。

果然几年后,当我负责全盘管理的时候,我在行业群里,顺便发了个招聘职位,谁料一个QQ号出现我的信息提示里,还竟然说曾是我下属,并且向我打听下岗位情况和需求情况,我搜索自己的职场圈竟然没有想起来,后来让他发份简历后才知道是哪个?然后我问他目前在什么行业待,得到的结果和当初的想法一致,他还是不断的跳槽,虽然目前在一家物流公司做什么经理,但工作不久觉得不适合想换工作。出于好奇,我打听了那家公司,事实验证5年前的他和5年后的他除了年龄的差异,忠诚度依然没有,其他没有太多变化,即使薪酬水平还比不上我目前的下属。

通过这个案例,我是想告诉大家,合理的跳槽可以有助职业的提升、阅历的增长、身价的增值,但频繁跳槽的结果只能是被很多企业HR排斥在外,失去很多就业机会,也就是所谓被工作抛弃。

奋斗的小强2018专注于职场疑惑解答,欢迎大家关注。

那些频繁换工作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这山望着那山高。人挪活,树挪死。

这些都是对频繁换工作,也就是经常换工作的人的看法。这也是职场上,目前较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年轻人群表现的更为普遍。本人参与很多场的招聘会上,了解到一些求职人的简历,可以看出频繁更换工作的人很多。为什么会有越爱越多的人频繁更换工作?那些经常跳槽的人,后来在职场上发展的如何?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这种情况:

01

职场上,频换换工作的人有哪些特点

我们在职场上发现有一部分总是频繁更换工作的人。我们发现这部分人的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

特别是有些刚毕业的人群。刚开始迫于就业的压力,临时先找一份工作。很多是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岗位。特别是勉强去了一些和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岗位。这种情况下,进入企业只是临时打算,边干边继续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也就是职场上常说的“骑马找马”的现象。

二.个人能力相对比较强的人

在职场上频繁更换工作的人,并不是自己的能力不行,被迫要继续更换工作,而是一些认为个人能力较强的人。这类员工,一般有比较强的业务技能,在企业里很快就能得到体现。也就是企业里的精英人群。但有些这类能力较强的人,一旦在企业里感觉到不如意,就会很容易产生跳槽的想法。比如薪酬待遇不理想,得不到晋升等。认为自己只要有能力,到哪里都是一样。

三.喜欢不断变换工作环境的人

职场上有些人,不喜欢总是呆在一种工作环境。时间稍长,就会产生厌倦的心理状态。需要通过改变不同的工作环境,才能进入积极的工作状态。这类人群目前是年轻人居多。

四.自己有创业目标,希望到不同的企业或者行业学习经验

一少部分还没有进入职场,就有自己创业的打算。只是想去到不同的企业或者行业就职,就是为了学习创业的经验。所以,这一部分人会频繁的更换工作。只要自己创业的经验成熟,就会选择离职,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

02

频繁更换工作人,大部分人后来的发展情况如何?

我们通过对以上频换更换工作人群的特点分析,可以大致了解到后来的发展情况。

一.到35岁左右的年龄界限,开始趋于稳定

我们在职场上发现,一些企业招聘中,对于经常跳槽的人,是有保留意见的。如果,不是个人专业技能特别强的人,被录取的可能性相对会小。所以,我们在招聘条件上,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年龄上就是35岁左右的比较受欢迎。这一部分人群其实很多是频换跳槽的人,但最后成家立业,经历的企业也很多,最终稳定了下来。所以,频繁跳槽的人,后来大都是停留在35岁左右,才真正开始自己的职业发展定位。

二.频繁更换工作的,后来出现两种极端的职业发展情况

我们发现频繁更换工作的人,最后的职业发展呈现两级分化的现象。一种是不断的更换工作,最终没有的职业技能,经验的沉淀。也没有得到企业的重用,一般的企业在用人上,比较倾向于企业的老员工,也就是企业认为忠诚度较高的员工。这一类人后来无论是技能,还是工作单位都不是很理想。也就是比较平庸的职员。另一种虽然频繁更换工作,但后来稳定下来成为企业的精英。这类人主要是个人能力很轻,并且是有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频繁的更换工作,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经验,最终到一个理想的企业稳定下来,成为企业里的精英人群。

三.频繁更换工作的人,最终选择自己创业

频繁更换工作的人,后来自己亲自创业的人群也很多。主要是自己经历多次工作后,发现一直没有自己适合的职业发展。有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重新找工作越来越难。最终选择自己创业。另一种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本来就有自己创业的目标。条件成熟后,果断的选择自主创业。

总结:

通过我们对频繁更换工作人群的特点分析,这类人员后来的发展轨迹是,到35岁左右开始稳定下来。有的成为平庸的企业员工,有的成为企业的精英人士。其中一部分开启自己创业之路。

(完)

友情提示:本文为个人原创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谢绝转载。

那些频繁换工作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跳槽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种 有明确的目标,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

跳槽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自己。哪个好?哪个不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要看哪一个对实现你的目标更有帮助。

第二种 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为了逃避当前所处的工作环境而离开 ,这就是通常说的裸持。通常情况下都是因为工作不顺利,或者看不惯领导的作风,也有一些是因为和同事相处关系不融洽等等。

这种情况下的跳槽本质上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盲目从零开始的跳槽方式结果只能重头再来。而如果找到一个可以复用自己60%以上能力的工作,那就等于是接着以前没有走完的路,重新找一条更加快捷的路往下走。

工作当中特别需要打造一种可迁移的能力。一种可以让自己随时离开的能力。这样跳槽的时候才会有更多选择的空间。不慌不忙,从容应对。不顾忌自身能力储备贸然离职,看似很洒脱,结局往往很惨痛。越跳越差,越跳越不知道干什么。

跳槽不是目标,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

以上总结归纳以下两点:

1 明确目标,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而不是为了逃避现实

2在工作中要打造可迁移的能力。跳槽选择工作时,尽量选择那些可以复用自己能力的工作,把“沉没成本”降到最低。

要满眼前程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