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发明以前,过去农村红白喜事,吃不完食物打包用什么袋子?

塑料袋发明以前,过去农村红白喜事,吃不完食物打包用什么袋子?

我是一个70后,小时候最高兴的事莫过于能够被大人带着去吃席,当时我们这还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吃一席饱一集”,可见当年人们对吃席的向往和酒席的丰盛。

不过当年的酒席除非是自家的实在亲戚,否则小孩是捞不着去的,因为那样会被人笑话,也是一种失礼的表现,毕竟当年人们都不富裕,小孩占一个位子多少有些不合适。

当年的酒席我们这里讲究“四碟八碗”,也就是一共12道菜,其中的大菜也就四样,也就是鸡、鱼、肉和排骨,其它菜基本都是一些本地的特产或者农家自家的食材。

记得我小舅结婚的时候,从年初开始家里就张罗这养猪和养鸡,就是为了年底结婚时摆酒好用。当年农村的喜事基本都放在腊月举行,因为这个时候属于农闲时节,而且天气冷食材和剩菜也不容易坏。

当年人们吃席别看生活都不富裕,但是绝对没有像现在这样菜一上桌就打包的,或者结束以后抢着打包饭菜往家带的。当年的酒席人们吃得也多,不过按照中国人的传统礼节,只要家里摆酒席肯定会让客人管够吃,因此预备的都会丰盛一些。一般农村的喜宴不是结婚当天才开始,而是从头一天就要把食材处理好,把桌椅板凳和碗筷等收拾出来,这在当年叫做“落桌”。落桌这天主要招待的是帮厨的人和婚礼上帮忙的人,以及一些自家远道而来的亲戚。

塑料袋发明以前,过去农村红白喜事,吃不完的食物打包用什么袋子?

一,过去农村红白喜事剩菜的处理方式

①.过去参加红白喜事的来宾没有自己动手打包,都是由主家来处理这些剩菜,这些剩菜会根据干湿程度和耐放程度归拢到一起,不能吃的喂自家养的牲口;能吃的会放到一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折箩”,这些折箩会由主家拿着小盆给亲朋好友送去,尤其是有长辈没来参加酒席的,这些折箩会去给送点,这叫让对方“沾沾喜气”。

②.当年的人食量都特别大,因此酒席上的饭菜基本所剩不多,因此基本上可打包的剩菜不是很多。

二,过去的人别看穷,但是穷的有志气

①.塑料袋的出现基本是在八十年代末才大量使用,以前人们买菜基本都是用塑料筐或网兜居多,不过参加酒席的人是没有自带家把什来装菜的,因为当时的人都比较讲究思想觉悟和志气,贪小便宜和占公家便宜的人会被人唾弃和瞧不起的,当年的风气就是如此。

②.当年的人一年也参加不了几次酒席,因此参加酒席受到邀请会感觉是特别有面子的事,因此即使是农村也会把自己家里最好的衣服穿着去赴宴,而且在酒席上基本都端着,别说是打包剩菜,就是吃饭的时候也很斯文,就怕被人笑话“像八百年没吃过”一样。

农村酒席打包在没有塑料袋之前是没有这个习俗的,基本都是由主家来分配处理,当年的人都比较爱面子和懂礼,因此没有主家发话是不会有人主动去打包剩菜的。

塑料袋发明以前,过去农村红白喜事,吃不完食物打包用什么袋子?

打包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生事物,叫:吃不完兜着走。

以前(改革开放以前包括旧中国)人们请客吃饭是中规中矩的。

请人吃酒席之人必须要向人家发出邀请帖,帖子上写明请客人的姓名,请客人赴宴的事由,请客人赴宴的时间,地点。最后还要写上:“恭侯大驾光临”字样,以表邀请人的恭敬。

赴宴人,接到邀请赴宴秉帖之后(是主人家亲自送达的),不但要准备好礼物,而且还要准备好各种穿戴。

宴席,宴席上最讲究的是位置,客人,陪客都要分主次,各人有各人的位置,如果一乱就要闹大笑话。

就位后主陪要按顺序敬酒,酒过两巡才发筷子,这时才开始在主陪相让下动筷子吃菜,宴席是很规距,主客之间是很客气的,

水席如果开始上热菜,是要把大部分凉菜撤下去的,然后上一个热菜,撤下去一个以前上的已经吃过的热菜,这样桌子上的菜品很少,主客只是享用,没有人想着要打包,因为那样是很丢人现眼的事情。谁也不想在那种场合出丑。

现在已经没有规矩了,很多宴席岀现了壮观的抢菜大战,菜上来还没有吃就被抢走,现在的人已经没有了羞耻心。

以前主人家的剩菜折在一起,给左邻右舍送一些。

塑料袋发明以前,过去农村红白喜事,吃不完食物打包用什么袋子?

我是襄阳微闻,谢谢邀请,我觉得这提问有意思,但又不准确。

一是有意思。塑料袋在我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使用,只是用部分商品包装。真正在农村大量使用是九十年代以后。

二是不准确。九十年代以前农村红白喜菜品不是跟丰富,没有打包这一说法,既使有剩菜也是由主人家来分配给亲友。当时,都是用搪瓷盆装着送过去的。

塑料袋发明以前,过去农村红白喜事,吃不完食物打包用什么袋子?

正确的说法应当是红事白事,红事是喜事,白事是丧事,而不是红白喜事!

不说白事,就说红事吧,就在过去,别说没有塑料袋,就是有塑料袋,农村办红事也是用不上塑料袋的,因为,在过去农村的红事,没有吃不完的食物,所有的食物,都会一扫而光的,农村过去的生活,是很困难的,在我们东北老家的农村,办喜事的宴席,有两种标准,一个是六顶六,一个是八顶八,六顶六就是六个盘子的菜加上六个碗的菜,八顶八就是八个盘子的菜加上八个碗的菜。

那个时候的碗不是农村用常用的大碗,而是农村常用的中碗,那个时候的盘子是一种比较浅的盘子,因此碗与盘子中的菜也不是很多的,而那个时候宴席的菜基本上也是没有肉的,一张桌子坐10个人,当一碗菜或者一盘子菜上桌之后,每个人一大筷头子就会夹光了的,甚至有的人还没等伸筷子,碗或盘子就没有菜了,也就是说,这十二个菜或者这十六个菜上完之后,所有的碗或盘子都是吃的光光的,连吃都没吃饱,哪里还没吃不完的食物呀!

更有甚者,当时还有“搂席”的,所谓搂席,就是一碗菜或者一盘菜上来之后,还没等大家都夹完之后,搂席者端起碗或者盘子里的剩下的菜,啪的一下扣在自己的饭碗里,这样恶劣的搂席行为,也会影响别人的情绪,既然你能搂席,别人也就跟着搂席了,这样做,也是因为农村太穷太困难了,就是这样的情况,连吃都不够吃,哪还有吃不完的菜呀!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小小的我0906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