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过没有,人类为什么一般只吃食草动物的肉,不吃食肉动物的肉?

1912年12月1日下午,我太爷爷和兄弟几人又饿又累,终于在山上打到一只土豹子,抬回家里给饿了几天的家人吃了些肉,大家都说好吃。吃饱后,豹肉还有不少。第二天再吃,几人都开始反胃,又恶心又想吐,豹肉怎么变得这么难吃……

其实当时正值是寒冬,豹肉并没变质,只是人类不喜欢吃食肉动物的肉,这是刻印在人类基因里的。听我慢慢分析。

先分析下自然界的肉食动物,看看别的动物是不是也不喜欢吃肉食动物。

捕食者能力越强,越只吃食草动物。能力相对弱的越是什么动物都吃,当然配套的是它们进化出了强大的消化系统

对比分析几种动物的食谱

1.老虎:老虎在山林生活,捕食能力强大,它的食谱大都是食草动物和杂食动物。

东北虎成年雄性个体体重一般在250千克上下,具有强大的捕食能力,主要捕食麋鹿、驯鹿、野猪、山羊、狍子,也有捕食人们养的牛羊的例子,饥饿又没有选择的时候也会捕食黑熊。

孟加拉虎成年雄性个体体重在220千克上下,孟加拉虎是脾气最火爆的老虎,也是最喜欢搏斗的动物,一言不合就开打。它的食谱主要是印度白肢野牛、野猪、山羊、山鹿,有时候也会捕食人们养的牛羊,要是饿的时候也会捕食黑熊。

印度尼西亚地区的老虎亚种,体型就小得多了,普遍在130千克上下,它们主要捕食野猪、山羊、林鹿、獐子这些动物。

老虎是各地区森林里的王者,在林间捕食,隐蔽地带多的林子和开阔草原不同,容易打伏击。林中生活的猎物不习惯季节性迁徙,数量比较稳定。所以在林子生活的老虎基本不吃腐肉。

2.狮子在草原生活,捕食能力强大,他们的食谱大都是食草动物和杂食动物。和老虎相比它对腐肉的接受程度高

非洲狮的雄性个体体重普遍在220千克上下,和孟加拉虎相当,它的猎物大都是是野牛、斑马、角马、疣猪、长颈鹿这些大型食草动物。

草原地带的食草动物和森林地带的食草动物生活习惯不一样。草原地带的食草大都是迁徙动物,会随着季节变化来回迁徙,旱季来了,草干枯的时候,当地的食草动物迁走后,狮子的生活质量下降了好几个档次。没有数量庞大的角马、黑斑羚等动物用来捕食,大部分食物变成了强壮的野牛和神出鬼没的疣猪。这时狮子就是捡到死鳄鱼也吃,实在饿急了把同类都能吃掉,就没那么讲究了。狮子的生活环境决定了它是吃腐肉的,但是不喜欢吃。

在雨季狮子是不吃食肉动物的,就是它们咬死鬣狗、花豹、猎豹,自己也不会吃的。放到旱季饥饿的时候什么动物都吃。

3.鬣狗因为没有发达的犬齿,对任何肉食几乎来者不拒。

非洲鬣狗和狮子花豹猎豹这些捕食能力强悍的动物一块生活在草原,它的捕食能力一般,能力不行就得靠一个强大的胃来弥补,它的胃酸厉害,寄生虫、腐肉都不怕,都消化在胃里。鬣狗群就是肉肉推土机,捡到的一切肉都吃掉,就是遇到落单的狮子也会一拥而上把它吃掉。鬣狗的能力和生存环境决定了它平时就喜欢吃腐肉。

自然界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善于捕食的鹰不喜欢吃腐肉,捡漏的秃鹫喜欢吃腐肉。整体上来看,猫科大都不喜欢吃食肉动物,犬科大都吃食肉动物。主要原因是猫科进化出了更灵活的体型,可以伸缩的爪子。总之是能力决定食谱,能力越弱越是什么都吃,你没有选择的余地。

人类是最强大的动物,站在食物链顶端,选择余地更大,所以一般人只吃食草动物的肉,不吃食肉动物的肉

人类的食谱主要是牛、羊、猪、鸡、鸭、鹅,这些都是食草动物或者吃饲料长大的。狗是人类驯化的第一个动物。狗是从食肉动物狼驯化过来的,为了适应人类的生活,狗比狼多了一个能力,狗可以消化谷物食品中的淀粉,狼不可以,狗也就成了杂食动物,和猪类似了。狗在古代就是用来当肉吃的,现在人类生产力发达了,吃狗肉的人少了。

在没有家畜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发达的大脑,会用工具的双手,决定了人类一直都是比较强悍的存在,那时候打猎活动就是人们的日常工作。在狩猎效率方面比人优秀的动物不多,包括老虎和狮子。人类的选择余地更多,自然是和狮子老虎一样,尽量吃食草动物。

以上都是生活现象的总结,都是表象。为什么人类和大部分捕食动物喜欢吃食草动物,不喜欢吃食肉动物呢?

重金属富集

食草动物直接吃草长肉,这样的肉比较健康。吃肉长大的动物,越是食物链顶端重金属越富集。矿物质在动物体内是必须品,岩羊"作死"到几乎垂直的大坝上攀岩,这种看着就让人心跳加速的视频大家应该都看过。

岩羊到悬崖峭壁上作死其实就是为了舔舐崖壁上的矿物盐。像野兔野牛它们平时吃草,也嫌弃草里的矿物质少,下雨后,地面凹陷的积水处被太阳晒干后,它们就喜欢在公路上舔舐地表积累的矿物盐。

在吃下矿物盐的同时自然就吸收了一部分重金属。草里的重金属含量虽少,食草动物吃很多草才能长大,它就像个重金属富集器,体能积累了一些重金属。食肉动物长大得吃多少肉啊,食肉动物更是重金属富集器中的富集器。所以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比,它们体内重金属含量高得多。当然首选吃食草动物,不吃食肉动物。

捕食食肉动物危险性更高

抓一只羊的危险性要比抓一只狼或者老虎的危险性小得多。食肉动物就是一只猫或者一只非洲平头哥蜜獾,你要是想抓住它们,一不小心就得付出被咬伤感染的代价,更不用说捕捉狼和老虎这样的大型动物了,最后到底谁成谁的食物还真不一定呢。我们那里前几辈,好些个猎人都折在山上的狼豺虎豹口里了。

肉食动物和食草动物数量不能比

自然界中经常看到食草动物,见到食肉动物的数量是非常少的,本身食肉动物就比食草动物数量要差至少一个数量级,就目标的多少看,人类也会形成喜欢吃食草动物的习惯。

成本高低不同

养殖牛羊,只要喂它们草就行了,要是养殖食肉动物,难道还得养些牛羊喂食肉动物吗?还不如直接吃食草动物呢,呵呵!

因为人吃食草动物是最划算的,进化的过程中基因会固定了人类的这个习惯

1.喜欢吃食肉动物会威胁群里。

如果一个群体里出现了喜欢吃食肉动物的人,不管是他自己去惹食肉动物还是用食草动物养殖食肉动物,本身就是对群体生存的一个威胁,这个群体就竞争不过别的喜欢吃食草动物的群体,早就灭绝了。

2.喜欢吃杂食动物在古代也是对群体生存的威胁。

中东地区形成的教条都不让吃猪肉,这是有内在逻辑的。其实在中东地带考古,发现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地层,出土很多猪骨头,说明那里以前也吃猪肉。

猪是杂食动物,只吃草不行,得喂一部分谷物。几千年前中东这片地区气候条件很好,最先出现了人类文明,后来沙漠化严重,粮食产量越来越少,必须抑制猪给人类抢谷物吃,最后都是以教条形势告诉大家不能吃猪肉,这是让大家共同遵守一个规则,保证更多人有饭吃。

写在最后:

一切食肉动物在遇到饥荒的时候,不但吃食肉动物,就连同类相食都是经常发生的。

人类之所以形成了基本都吃食草动物的习惯和爱好,吃食肉动物就觉得反胃,那是我们打败了那些吃食肉动物不反胃的人群,生存繁衍到了现在,最后把这个习惯写在了基因里。

人类是不养殖食肉动物作为家畜的,如果现在你身边有吃花豹、狼等野生食肉动物的人,你要晓得他其实就是被我们的祖先打败的群体中遗留下来的个别坏基因在作祟,法治社会你不能怎么着他,但是请拿起电话果断报警吧。最后问一下,你吃狗肉会反胃吗?知道为什么吗?欢迎留言谈论。

你想过没有,人类为什么一般只吃食草动物的肉,不吃食肉动物的肉?

谢邀。

在当下,人类可以说是世界的主宰者,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而且现在的人只有不想吃的,几乎没有吃不到的。肉在我们的食谱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说必不可少。但是,我们回想一下我们吃的肉,大都是食草动物,很少会有食肉动物。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人类的食谱

所有的生物诞生之初,都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在不断的变化。人类也是如此,人与现存的大多数动物一样,都是杂食性动物。这种食性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啥吃啥”,不会因为只吃某一种食物而灭绝。回看一下已经灭绝的动物,大多数的都是纯食肉动物,一旦没有足够的肉吃,它们就可能灭绝。

人类的食谱中几乎囊括了大自然中所有的生物,从植物到动物,人类为了生存几乎没有不吃的。在现代的生活中,人类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肉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有些小伙伴已经到了无肉不欢的程度。

我们日常吃的肉类很多,比如鸡、鸭、鱼、猪、牛、羊等等。在所有我们人类日常吃的肉中,除了猪是杂食性动物外,其他的大都是食草动物。那么,为什么人类选择的肉大都是食草动物的肉而不是食肉动物的肉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人类为什么不吃食肉动物?

我认为人类不吃或者很少吃食肉动物有三个原因。

01 危险性

早期的人类并没有先进的武器,他们与凶猛的食肉动物比邻而居,随时会面对食肉动物的威胁。所以,即使现在刚出生的小孩没有见过狼等野兽,当听到这些动物的名字时,也会感到害怕。举个例子,小时候许多小伙伴肯定都听过“不要哭,外面有狼”等类似的话,当听到这些话时,没见过狼为何物的我们会停止哭泣。这就是基因的原因。

所以,相对来说,捕杀食肉动物比捕杀食草动物危险性要高很多,即使是在有武器的今天。

02 驯化的难易程度和繁殖能力

我们现在吃的肉类,大都是来自于已经驯化过的动物。而驯化这些动物的就是我们的祖先,再驯化之初,我们的祖先肯定把所有能接触的动物基本都驯化过,但是只有我们现在经常吃的这些动物是最好驯化的。而在所有很难驯化的动物中,食肉动物占了大多数。

所以,相比较而言,更好驯化的动物无疑就是食草动物。

其次就是繁殖能力。我们看现在经常吃的食草动物,它们几乎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比如我们最长吃的猪肉,猪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它每年能生两胎,每胎都在五只以上,多则十几只,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肉。

而大多数的食肉动物往往一年只能生一胎,一胎的数量也仅有1-2只。

所以,从长期发展上,并不利于我们对于肉类获取的稳定性。

(可以“单杀”人的狼)

(一头猪一年的“产量”)

03 投入和产出比

投入和产出比是人类选择吃食草动物最大的原因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简单的例子,猪和牛羊之类的动物,它们几乎只吃草料就能长的白白胖胖的,轻轻松松就能长到几百斤。但是食肉动物则不同,它们吃的是肉,比如狼,一头成年的狼一次能吃下7公斤左右的肉,但是它最大的体重也就在80公斤左右(北美灰狼),而且生长周期还长。也就说,你给食肉动物吃掉200公斤肉,它的体重还达不到200公斤,这明显的就赔了啊!

所以,选择食草动物而不是食肉动物,最主要的就是投入和产出比。

(牛吃的是草,但是挤出的是奶,产出的是有很高营养价值的牛肉)

(要吃狼肉,必须要付出几倍的其他动物的肉)

04 稀有性

无论在什么时期,食草动物的数量都会大于食肉动物。因为每一头食肉动物都需要大量的食草动物来支撑。甚至有许多的食肉动物专门以某种食草动物为食,一旦这种食草动物的数量减少,它就会面临灭绝的危险。

所以,在稀有性上,食肉动物永远比食草动物要高很多。

(非洲大草原上成群的角马)

综上,对于人类来说,无论是从安全性还是持续性还是投入产出比上,食草动物都比食肉动物要高很多。所以,人类吃的肉大都来自于食草动物,而不是食肉动物。

你想过没有,人类为什么一般只吃食草动物的肉,不吃食肉动物的肉?

其实主要就是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食物链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比较低,最高只有25%。越是处在食物链顶端的动物,消耗的资源越多。但是他们提供给更高级食物链的能量是相同的。简单点说就是,假如你养了一只老虎为了吃肉。老虎每天吃两只鸡,一年就是700只鸡。每只鸡两斤,就是1400斤肉。按照食物链能量转化,老虎最多获得350斤肉的能量。而你再吃老虎,也就是能获得大概不到100斤肉的能量。但是跨过老虎,直接吃鸡你就可以获得350斤肉的能量。在不考虑享受层面的条件下,肯定是吃鸡更划算。

另一个原因是,重金属和毒素积累。虽然食物链能量传递只有25%,但是由于重金属的特性。基本能保留80%到100%。也就是越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重金属积累就会越严重。还用上面鸡和老虎的例子说。假如每100斤鸡肉里含1克重金属,那么350斤鸡肉就是3.5克,但是同样350斤的老虎肉里面,就含14克。因为350斤老虎需要吃1400斤的鸡。对于人来说都是350斤肉。为什么不吃的健康一点呢?所以现在越来越多追求健康的人开始吃素也是这个道理。

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你想过没有,人类为什么一般只吃食草动物的肉,不吃食肉动物的肉?

我们人类是整个大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环,与整个环境息息相关,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人类差不多现在巳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不管是食草的或食肉的动物,都逃不过被人类食用的命运。

什么是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通俗地讲,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就像一条链子一样,一环扣一环,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简言之,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而动物又分肉食性动物、杂性动物和草食性动物三种

人类为什么只吃食草动物的肉,而不吃食肉动物的肉?严格来讲,这种说法不够严谨的,这是因为:

  1. 由于生态系统环境的变化,一些食肉动物没能逃过生态环境的变化而被淘汰掉了,也就是自然选择而消失在自然长河中。如恐龙没能适应环境而绝迹。
  2. 由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动物肉类需求也越来越大,而猎取动物的能力越来越强,几乎没有动物能逃脱被人类食用的命运。如兽中之王的的老虎,骨头就被人们用来泡酒治风湿,虎皮被用来制成皮衣,导致老虎数量急剧减少,以致于成为被保护动物。
  3. 但人类对肉类的需求不断加大,人们不得不想办法增加肉类供应。而食草的动物就被选中,如猪、牛、羊食草类动物,能通过增加草类和各种饲料的供应而满足人们的需求。表面上看人类只食用食草类动物肉,而食肉一类动物被人们吃得几乎灭绝。
人类在食物链的顶端,很少有动物能逃脱被人类食用的命运,包括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草食性动物。只不过肉食性动物量少,又在食物链的中上部分,又不够吃,才被迫作出食用食草动物的选择。

你想过没有,人类为什么一般只吃食草动物的肉,不吃食肉动物的肉?

除了鱼类外,人类很少吃食肉动物的肉,我们平常吃的肉类要么是食草动物,要么是杂食动物,很少直接以食肉动物为食,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人类之所以不吃食肉动物的肉,其实有3个主要原因:

  • 猎食食肉动物比较危险
  • 能量传递是有上限的
  • 重金属的富集效应

猎食食肉动物的危险性

任何动物在捕食猎物的时候,都会优先选择安全系数比较高的猎物,比如:老虎之所以不捕食狼,而是捕食牛、羊等食草动物,是因为狼具有攻击力,老虎如果以狼为食,那么即使付出再多力气,也无法满足自己每日的能量需求。

人类虽然具有智慧,可以设置陷阱、使用弓箭等远距离攻击食肉动物,但是人类攻击食肉动物获取的能量,和捕食食草动物获取的能量,几乎一样。

比如:人类食用500kg的老虎,和食用500kg的牛获取的营养价值几乎相同。然而人类吃老虎,相对于吃牛,更易感染病毒。

这是因为牛是食草动物,它的食物是植物,即使植物身上携带病毒,也不会轻易传染给动物,比如:危害植物界的黄枯病,很难造成动物感染。

因此,人类食用食草动物相对而言比较安全。

但是食肉动物的食物是动物,如果它吃的食物携带者病菌(有可能携带病菌,但不发病),将有可能造成食肉动物也感染,甚至会升级,如果人类以食肉动物为食,那么将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病毒泛滥。

也就是说,如果人类以食肉动物为食,不仅在捕食猎物时更易遭受攻击,而且还存在病毒感染的风险。

能量传递有上限

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能量来源几乎都来自于太阳能量,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一部分能量,而动物由于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能量,只能通过植物来获取能量,比如:食草动物吃植物,食肉动物吃食草动物。

也就是说,能量沿着:太阳——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路线传播。

我们要知道,能量在传递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产生大量耗损,比如:牛吃100斤草,也不能长10斤肉,就是因为大多数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不能100%被下一层级利用。

因此,就造成了植物数量>食草动物数量>食肉动物数量。(地球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生物大灭绝,之所以每次大灭绝之后都能恢复,就是因为每次大灭绝时植物灭绝的数量和种类都较少,能够为动物提供足够的能量。)

也就是说,食肉动物是食物链的顶级,不存在比食肉动物更高级别的动物。人类和其他食肉动物一样,都属于食物链的顶级。

而食物链顶级的物种,数量都远远小于食草动物。比如:一片70多平方千米的森林,可以养活2000多只鹿,150多只野猪,300只左右的羊,但是只能养活3-5只老虎。

如果人类以食草动物为食,那么一片70多平方千米的森林完全可以养活100多口人,甚至更多;然而如果人类以食肉动物为食,那么一片70平方千米的森林连1口人都无法养活。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人类才不吃食肉动物的肉。

重金属富集效应

在自然界中,会存在着一些天然重金属,这些重金属随着河流冲击,流入湖泊、土壤之中,再经过植物吸收,聚集在植物体内。而伴随着食草动物通过吃植物,食肉动物吃食草动物,就这样重金属逐渐富集到食肉动物体内。

假如:1株植物会储存0.1g重金属,那么牛体内可能存储1g重金属,老虎体内可能存储着10g重金属。

也就是说,如果人类以食肉动物为食,那么重金属很有可能会超量,导致人类生病或者其他症状。其实除了重金属,还有塑料颗粒、其他污染物等会聚集在生物体内,生物所处于的食物链等级越高,越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人类食用食草动物更安全。

总结

人类之所以不吃食肉动物的肉,从安全性上来说是因为:食肉动物更具危险性,但古人其实也没少猎杀食肉动物,除了因为食物竞争外,还因为要获取食肉动物的皮毛等。

从能量传递上讲:食肉动物数量更少,不能满足人类对肉类的需求。再加上食肉动物的肉容易造成人类感染病毒,所以人类很少吃食肉动物的肉。

从重金属富集角度上,食物链顶级的生物,重金属富集的越多,所以吃食草动物比较安全。

你想过没有,人类为什么一般只吃食草动物的肉,不吃食肉动物的肉?

在看到这个题目之前,你是否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那就是人类为什么不吃食肉动物的肉?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回答,我们简单看一下食物链就知道了。

食物链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即“熵”)不会减小。这个定律也被称为熵增原理。

我们举个例子,我们知道人类是由原子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在一个孤立系统内,人类的原子排列顺序会逐渐由有序,走向无序,最终迎来死亡,这个过程就是熵增。如果还不理解熵增,其实你想一想房间就可以,一段时间不收拾之后,就会变得很乱。

而自然界对抗熵增的途径,则是通过吃熵比自己小的食物,排出无序的熵,来抵抗熵增过程。简单来说就是人类通过吃食物来获得能量,抵抗死亡

其实不止人类,所有的动物都是如此,通过吃熵比自己小的食物来维持生命,在这样的安排下,自然界形成了一条食物链,食草动物——杂食动物——食肉动物(简单的食物链模型)。

可以说,动物的能量来源最底层就是植物,而植物的能量来源,则是源于阳光。

消费者、生产者

在大自然中,生物的种类繁多,各自在自然界中扮演着不同的功能,根据他们的功能,我们可以把这些生物分为三类: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产者是指能够以无机物制造营养物质的生物,比如: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为自己提供能量。

而消费者是指以其他生物或者以有机物为生的生物,同时又根据他们所吃食物的不同,分为初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人类和老虎、狮子一样,属于最高等级消费者。

不知道你看完这个图片之后,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以人或者老虎、豹子为食的消费者出现呢?

其实这是因为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到更高级的消费者,食物链中的能量在不同生物之间传递着,但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效率并不是没有损耗的,一般来说能量在不同消费者之间传递一次,仅能传递10%-20%的能量,因此食物链存在着顶端,这也就是为什么没有出现以人或者老虎、豹子为食的更高级消费者。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常说自己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那么我们人类为什么不以老虎、豹子为食呢?

其实答案刚刚已经讲过了,就是因为能量在传递时会有损耗,每一级的生物只能传递自身10%-20%的能量。如果人类以食肉动物为食,那么供养食肉动物的能量,比供养素食动物的能量要大的多。

我们举个例子,100亩地的饲料可以供养10只牛,但10只牛只可以供养1只豹子,从能量的传递来看,人类直接吃牛所获取的能量,比吃豹子要获得多得多。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吃食草动物是有原因的。(鱼类除外,人类不管什么鱼都吃)

除此之外的其他原因

1:食物富集效应:我们知道,有些有毒物质是无法被动植物排出体外的,只能随着食物链一级级富集到人体体内,比如一株小草含有有毒物质浓度很低,但并不影响小草的生长,而兔子由于吃的草比较多,因此有毒物质会在兔子体内进一步富集,等到老虎把兔子吃掉之后,毒素又进一步富集。因此人类如果直接以食肉动物为食,那么由于富集效应,人类更容易生病。

2:危险性:远古时期人类狩猎工具简单,捕食食草动物的危险性远远低于食肉动物,因此人类会从事危险程度更低的狩猎行动。

我们也吃食肉动物

其实,现在人类也吃食肉动物,除了鱼类之外,很多鸟类也是食肉动物,比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就是以昆虫为食的食肉动物。在两广地区,人们吃野味时,很多鸟类就成为了人们的盘中餐,早些年非典据说也是因为吃野味所传染的。

除了鸟类之外,人类还吃蛇、有些地区还吃果子狸、狗肉,但这些只是小部分人,大多数日常生活的肉食来源,还是源于鸡鸭鹅牛羊猪等。而野味,尤其是国家保护动物,大家一定不要吃,轻则面临牢狱之灾,重则野味身上往往含有不明寄生虫和病菌,容易引发个体生病。

以上就是人类为什么以食草动物为食,很少以食肉动物为食的原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Jay²⁰²²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