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也存在教育吗?和人的教育是一回事吗?

动物界也存在教育吗?和人的教育是一回事吗?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的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上学步入社会,孩子的最终走向都与父母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那么,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在自然界中的动物父母们也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后代成为一只合格的动物。

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就对动物们教育子女进行了研究,下面我们就结合论文来看一下:动物是如何教育子女的?它们的教育与人类的教育有什么不同?

动物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

对于任何动物来说,“活着”是最重要的,那么,如何能够更好地活着呢?食草动物要有及时发现危险的能力和极强的奔跑能力,食肉动物要有强大的捕猎能力,这样它们才能活得更好。

这种关乎生存的技能,一方面来自于动物的本能(基因),一方面就来自于父母的教育了。我们先来说食草动物,食草动物需要教孩子的技能比较简单,那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站以及食物的选择。

我们先来看一下食草动物的父母是怎么做的?

我们以非洲大草原上最著名的羚羊汤氏瞪羚为例,汤氏瞪羚是一种小型的羚羊,它们的主要天敌就是猎豹。

汤氏瞪羚虽然是群居动物,但是在生产前,雌性瞪羚往往会独自寻找一个隐蔽性相对较好的地方自己生产。当小瞪羚出生后,瞪羚妈妈会用嘴不断的去触碰小瞪羚,尤其是小瞪羚的腿部,这是一种刺激行为,能够帮助小瞪羚尽快的站起来。

在瞪羚妈妈的帮助下,一般小瞪羚会在出生5分钟内站起来,之后,在瞪羚妈妈的带领下,小瞪羚在出生后的15-30分钟能就会短暂的奔跑了。

此时,瞪羚妈妈带着小瞪羚依然会藏在隐蔽的地方,等到4周大左右时,瞪羚妈妈就会带着幼崽开始觅食了,此时的小瞪羚也可以吃固体食物了。在这个过程中,瞪羚妈妈会教孩子哪些植物是能吃的,该如何获取食物,比如如何刨挖植物的根部。

这样,在6个月后,瞪羚幼崽就可以自己在族群中生活了(雄性幼崽会被赶出族群,防止近亲繁殖)。

食肉动物是如何教育后代的?

食肉动物的教育要比食草动物更加的复杂,因为食草动物的食物是固定在那的,而食肉动物的猎物是奔跑的。在《科学》杂志的研究论文中,科学家们主要观察和研究了三种食肉动物的教育方式,它们分别是狐獴、狼以及猎豹。

首先是狐獴。狐獴又称猫鼬,它是中非地区独有的一种獴科动物,有着深色的皮肤和稀疏的毛发,被称为“动物界的太阳能电池板”。

狐獴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它们以家族为单位营群居的生活,有着极强的领地意识,一个族群平均由10只以上的狐獴组成。

狐獴属于纯正的食肉动物,其猎物主要以昆虫、鸟类、蛇类以及啮齿动物为主。与其他的哺乳动物一样,狐獴幼崽也是以母乳为生的,但是它们的哺乳期通常只有60天,而且在这60天里,还有十几天是奶与固体食物搭配的。

在断奶前,狐獴会带回来已经杀死的蚂蚱和蝎子给幼崽吃,等到断奶后,狐獴带回来的猎物就变成了活的昆虫,甚至是啮齿类动物。当狐獴把活的猎物交给自己的孩子后,它们会在一旁观察,看到猎物要跑了,它会立即抓住,如果是有翅膀的昆虫,它们会将翅膀扯掉,如果是啮齿类动物,它会与幼崽一起控制它。

等到幼崽可以控制这些猎物后,它们会带着幼崽去野外捕猎,在这个过程中,幼崽不但学会了捕猎什么样的猎物,还学会了捕猎的方法。

其次是狼。相比较狐獴,狼的教育方式比较的省事,在断奶前,它会让幼崽们一起玩耍,以此来锻炼奔跑能力。在断奶后,狼通常会带回老鼠来供幼崽们学习捕猎。等到1岁时,狼崽们就会跟随狼群一起狩猎了,不过在前期,它们通常会在高处看“大人”们如何的捕猎,然后再慢慢的去参与。

最后是猎豹。猎豹教育孩子的方式与上面两种动物基本相似,但是有一点是不同的,因为猎豹是靠速度吃饭的,而速度的训练需要从小抓起,所以在猎豹幼崽断奶后,猎豹会带回猎物,只不过这些猎物并不是活的,而是死的。

此时,猎豹妈妈会咬住猎物拖着跑,让自己的孩子在后面追,这样在高强度的训练下,猎豹幼崽一旦学成,就可以追高速奔跑的羚羊了。

动物的教育与人的教育的差异

虽然动物和人都需要教育后代,但是二者的教育还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的,因为动物教育自己的后代,更像是在传授技能,这让幼崽能够更好的生存。但是,人类父母的教育更像是在塑造一种性格和建立感情。

我们举个例子,羚羊让自己的幼崽尽快的站起来,是为了更好的躲避天敌,从而在优胜劣汰中尽可能的保留下来,而人让自己的孩子站起来,其实是一种互动,因为即便你不教孩子,他也能站起来,这与生存无关,反而与情感有关。

其次,在所有的动物中,人类的孩子与父母共处的时间应该是最长的,这也与情感的维系有关,因为在自然界中动物幼崽长大后通常是与父母分开的,有些分别还是一辈子,有些分离还是父母主动将孩子赶走的,之后,孩子的生死与自己无关。

而人类不是的,孩子从出生开始,父母的心就系在他身上,这是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的,而原因就是感情的不断维系。

因此,在我看来,人类父母的教育更像是一种感情维系中的修正,而动物父母的教育更像是一份工作,就是按部就班的教给了孩子东西后,就不再过问了。

总结

任何的动物都需要教育下一代,但是动物的教育更像是在传授技能,就像上学时老师讲授知识一样,而人类父母的教育其实是维系感情的一种表现,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模式。

不过,相比较而言,虽然野生动物长大后不管孩子死活的行为有些冷血,但是这对于动物父母来说,反而是件好事,因为它们可以无牵无挂,而人类就恰恰相反了。

动物界也存在教育吗?和人的教育是一回事吗?

动物也有“教育”,信不信?

比如深山里的猎豹,如果自己的幼崽到处乱跑,会将幼崽叼回来,并对幼崽呲牙,或者用爪子“惩罚”幼崽,这应该也属于“教育”。但是这种“教育”,与人类的教育具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我们人类的教育,是社会活动的一种形式,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引导人的身心发展。但是动物没有这种属于高等生命的思维,自然也就没有基于主观意识的社会活动,也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教育。虽然动物的一些生存技能可以传递,但这些不过是动物的自然本能,还谈不上是教育。

任何动物,都会爱护和保护自己的幼崽,这是本能的需要,属于先天遗传所固有的反射活动,是适应生存环境的一种手段。而人类的教育,早已经摆脱了那种最基础的生存需求,是人类有意识地意识到的一种社会需求。人类对后代的关爱,不是广义教育的出发点,也不是人类进行这种社会活动的推动力量。

动物没有语言,更没有文字,它不会将自己的生存经验进行总结,并向幼崽传递。但是人类却不同,人类有思想意识,有语言、有文字,能够把自己的社会经验积累、记录和总结,便于向同类传递。由于语言和文字的使用,使得人类对于一些隐性的“可会意不可言传”的“隐形经验”,变成可以表达的“显性经验”。

如果我们把前面所说的猎豹对着幼崽呲牙的动作称之为“教育”,这种行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幼崽适应“险恶”的生存环境。而人类的教育,是建立在主观意识的基础上,超越了适应环境和解决生存问题,把适应环境,提升到改造环境,把解决生存问题,提升到自身发展的高度。

总之,人类教育是具有社会性和目的性,动物不存在这种意识,这就是人类教育和动物的所谓“教育”的本质区别。

浦 口 分类:情感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