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箕踞”在中国古代是一种非常失礼的姿势?

为什么“箕踞”在中国古代是一种非常失礼的姿势?

“箕踞”,是一种坐姿,在古代用这种姿态示人,极为不雅,有侮辱人的意思,荆轲在刺杀秦始皇嬴政失败后,就是用这种坐姿,大骂秦始皇,以达到羞辱嬴政的目的。

中国是一个礼仪大邦,在中国的古代,有许多关于礼仪上的要求和姿势,尤其是在人们的各种动作上,从行、走、坐、站、立等方面,古人对此的讲究非常之多,仅“坐”这一项,就能分为四大类。

古代人对于如何坐,根据场合以及人物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坐、跪、跽、踞这几大类,每一类的姿势都不尽相同,在不同的场合,古人会非常严格的按照要求去进行相应的姿势。

而这其中的“踞”,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解释,就是“蹲”,但又与我们常见的半蹲有所不同,古代所指的“蹲”,是一种极为不雅的姿势,包括在《后汉书》中,就认为“踞”这个姿势,“与鸟兽无别”,可见古人仅仅是对于“踞”,就非常的鄙夷。

在“踞”的这个姿势本身就被鄙夷的基础上,又升级为“箕踞”,可想而知,那已经不是简单的失礼,严重的可是说是对人的一个侮辱。

那么,究竟“箕踞”是一种什么姿势,让古人如此有感失仪呢?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礼仪大国,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关于礼仪的非常之多,大到朝拜祭祀,小到衣食住行,都有相关一套的礼仪要求,这种礼仪,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更是古人对于自身极高的要求。

而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坐”这个事情,就会随时随地的发生,包括面对君王需要坐,面对同僚也需要做,亲人朋友闲谈依然需要坐,哪怕是独处,也需要坐下来,不然,一群人老是杵在那里,看着也不像话。

而古代的“坐”,可不是简单的一屁股坐下就行了,而是分为了坐、跪、跽、踞这几大类。

首先是坐,古代的坐,与我们现代的坐不同,类似于今天的“跪”,双膝着地,双足向后,而脚心需要朝上,屁股则需要和脚跟接触,同时上身直立,这就是古代的坐姿。

这种姿势,一般是用在朝堂之上或者面对需要尊敬的人时,如师长、父母等,是一种对人十分尊敬的姿势。

其次是跪,同样和今日的跪不同,是在古代的“坐”姿的基础上,同时身体需要前倾,伏在地面上,就是古代的“跪”姿,说白了,就是如同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中那种“拜”的姿势。

同样,这种姿势也是表达尊敬的意思,但较之“坐”,会表达的更为强烈,一般用于面对君王以及重要人物,才会使用这种姿势。

然后是跽,这个姿势,与我们当下的跪姿最为接近,和古代的“坐”姿有区别的是,屁股不能和脚跟接触,不能坐在上面,而是要和上身共同保持直立的姿势。

有个成语叫做“长跪不起”,这里面的跪,就是指这种姿势,因此,我们可以得知,这种姿势一般是用在惩罚或者祭祀时才有的。

最后就是踞,踞也可以称为蹲,但与我们半蹲不同的是,这种蹲,是屁股着地,双足也着地,膝盖弯曲上耸。

踞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弯曲双腿坐地上,这种姿势在古代十分不雅上文也讲到,《后汉书》对此批为如“鸟兽状”,这样的形容在古代是非常严重的,可见踞这个姿势,古人是如何的鄙夷。

单单一个“踞”,就让讲究礼仪的古人如此鄙夷,那么“箕踞”,就更让古人觉得不堪。

上文讲过踞的姿势,而“箕踞”,就是在踞的基础上,同时把两腿打开或分开,整个身体的下肢,呈现出一种类似于“簸箕”姿势,这就是“箕踞”这个姿势名称的由来。

本身踞就十分的不雅,而“箕踞”,就更为让人看着不舒服,甚至还有侮辱人的意思,古代的名士,如果看到这种姿势面对自己,分分钟就会气炸。

汉高祖刘邦在没有登基时,曾经接见过著名的谋士郦食其,当时刘邦对儒生这样的人十分瞧不起,因此在接见郦食其时,便在榻上“箕踞而坐”,在郦食其进屋后,看到刘邦如此怠慢,当场怒怼刘邦。

”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刘邦若是一定要讨伐无道的秦朝,那就不要用傲慢的态度来见长者。

刘邦也知道自己过于怠慢了,马上整理衣冠,将郦食其迎进来,共同商讨讨伐秦朝的大计。

刘邦只是因为不尊重人的“箕踞“姿势被人怼了几句,还有个人因为这个几乎丢了性命,差一点就被人杀了。

《史记》中,有篇《郭解传》,这个郭解是一个侠客,就是脾气大了点,只要碰到他,人们都会进行避让,但这偏偏有个人不服,不仅不避让,还“箕踞视之“,这可让郭解气坏了,马上找人问出这个人姓甚名谁,准备”杀之“。

只是一个姿势,就让这个郭解起了杀心,可见这个“箕踞“,是多么的失礼。

无论是郦食其,还是郭解,之所以“箕踞“让他们如此生气,其实这和他们所处的时代时人们的穿着有很大的关系,也正是在当时的时代之下,人们的与现代大为不同的穿着,才会“箕踞“这种姿势才会让人觉得无礼。

我们称衣服也为衣裳,在《说文解字》中,“衣”代表“裳”,但“裳”却不能代表“衣”,最早的“裳”,就是指简单的遮羞布。

在很早的古代,是没有如今的内衣的,人们在穿着遮羞的“裳”时,里面可是真空的,什么也没有穿,在这种姿势之下,与人交流时,就必须用双腿并拢、双膝着地的姿势。

为什么呢?试想一下,如果不并拢双腿,那么难免会走光,要知道古人在“裳”的里面,可是什么也没穿,是真空的,如果不这样,那就是一件十分失礼的事情。

别说古代,就是现代,家里来客人或者出门见人,最起码里面也要穿个衣服,如果仅仅穿了个外套就出门,以真空示人,也是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情。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古人们在坐下时,是一定要中规中矩,不可有丝毫的奇怪姿势的,而“箕踞“这个姿势,偏偏是两腿岔开而坐,这样的姿势,在只穿着裳的情况下,绝对是相当的失礼。

因此,在古代,人们在面对旁人时,都是以“跪坐”的姿势示人,这样就避免了很多尴尬,到后来,古代的服饰逐渐丰富,但大多是采用“上衣下裙”的设计,裙子里面还是没什么可穿,所以,依然还是的跪坐。

战国时,发明了“胫衣“,但是这种衣服,也只是类似于在两腿侧绑了一个裤管,总体还是没有遮挡太多,跪坐的姿势,还是十分必要的。

到了汉朝时,发明了曲裾深衣,基本上将全身都遮挡进去,但是这种衣服一般是“通身紧窄”,十分的紧身,别说“箕踞“了,就是蹲着也难受,也还是跪坐会舒服点。

一直到了五代后,人们开始习惯在椅子上坐着议事,那种席地而坐的情形也就越来越少,同时,各种贴身衣物设计也层出不穷,因此,“箕踞“这种姿势才逐渐的被人不那么反感。

时至今日,“箕踞“这种姿势已经不像古代被视为失礼那么严重,在老百姓之间基本上随处可见,但很多比较注意仪态的人,尤其是女孩子,还是对此比较在意的,毕竟这种姿势还是有一定的不雅之处,一个端庄贤淑的姑娘家,是不能用这种姿势示人的。

总结:

“箕踞“在古代是一种十分失礼的行为和姿势,在讲究礼仪的古代,由于衣服的设计与今日不同,因此,“箕踞“这种姿势就会造成十分尴尬的场面出现,如果用这种姿势示人,不仅失礼,还有对人侮辱的含义,这种情况主要存在与上古时代以及春秋战国之前,在汉朝之后,由于衣物的设计丰富,“箕踞“这种姿势逐渐的性质没那么严重,而在我们现代,虽然衣物较之古代更为时尚和丰富,“箕踞“也被大多数人接受,但是如果想随时随地的注意自身礼仪,这种姿势还是稍显不雅,尤其对于女孩子而言,更是不得体,因此,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要随时随地注意自身的礼仪行为,彰显华夏礼仪职之邦的风采。

为什么“箕踞”在中国古代是一种非常失礼的姿势?

箕踞在古代的确是一种非常失礼的坐姿,举个简单的例子,十分讲究礼教的孟子就曾因为妻子在家中箕踞,便要把她赶回娘家。

据《韩诗外传》记载: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

话说有一天,孟子回家,看到妻子一个人在家踞坐,估计是看到她走光,反正就是心里很愤怒。就去找母亲告状说:“母亲大人,我对妻子很失望,她一点也不讲究礼仪,我要把她赶回娘家去”。孟母便问他如何得知,孟子便说亲眼所见。孟母便说是孟子无礼,进屋之前要先敲门,就为了不让别人没准备就迎客。最终孟子自责,不再提赶妻子回家的事情。

那么箕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坐姿呢?简单来说,箕踞就是臀部着地,两脚伸前并张开,两膝微曲的坐着,形似簸箕。这种画面感其实现在随处可见,毫不夸张的说,不管农村还是城市里,你只要往有人群坐着的地方一瞄,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这样的坐姿。但在古代,如果有人箕踞而坐,就会被看成没有教养的人。因为在秦汉之前,古人是没有穿裤子的习惯。

古人下身穿的是什么?

古代人的衣服很是繁杂,一点都不如现代的衣服方便舒服。刚刚说到,秦汉之前是没有裤子的,准确来说,是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军制政策之前,古人所谓的裤子跟我们现代的小孩子穿的开裆裤可一较长短,都是裸露着裆部,但比现在的开裆裤还露的多,古人管它叫做“胫衣”。

“胫”在古代名词解释为小腿,那么“胫衣”顾名思义,可以解释为穿在小腿上的衣服。因此胫衣只有两个单独的裤管,穿的时候绑腿上,自然没有裤裆部分。如果非要那现在某件衣物作为参考的话,可以把它想象成夏天女性爱穿的丝袜。

那么在古代成年人总不能就穿着“胫”出门吧,要知道那会所有人都十分注重礼义廉耻,这种不雅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出现的。于是便有了“裳”,裳可以解读为一种衣裙,它的主要功能遮蔽下体:

据《易经》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也就是说,那时候我们的老祖宗,不论贵贱、不分男女,都是穿衣裳的。因此衣裳更准确的说法应该称为“上衣下裳”。

现在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古人大多都喜欢跪坐着,除了硬件条件不满足(没有凳子没有椅子)只能席地而坐外。此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因为跪着坐,然后再盖上裳的话,自己的某些隐秘部位,就被很好的遮盖住了。

箕踞亦是对人的侮辱

但是跪坐又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跪坐久的人,腿肯定会抽筋。但作为古人必备的修养,即便抽筋了也得跪坐,表示对人的尊敬。如果无法忍住,选择臀部着地,双腿伸开,也就是上文说的箕踞。那么不可排除可能走光以外,还会被对方认为是一种挑衅,更是侮辱:如荆轲箕踞大骂秦始皇。

话说图穷匕见事件后,荆轲知道刺杀秦王已成败局,索性他倚靠着宫殿里的石柱,箕踞大骂秦嬴政,这也是一种找内心的自我平衡:虽然不能杀了你,但是至少能恶心下你。

《史记· 刺客列传》:“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司马迁单独把荆轲这种坐姿写出来,可见在当时,箕踞的确是一种侮辱,或许就跟韩信受胯下之辱一样会被后人记住很久。

所以箕踞这种坐姿在古代不但不雅而且还有可能激怒对方,也说明了一点,在如今看来随意拼凑可以掩体之物,在古代都是需要时间去演变完善,都有着一段独特的历史。

为什么“箕踞”在中国古代是一种非常失礼的姿势?

战国时,一个女子在房间里“踞”,丈夫推门而进,看到妻子的“姿势”,马上要休妻,这个男子就是孟子。

这一天,妻子独自在房间里休息,因为没人就“踞”,孟子进门看到后,很生气,跟母亲说要休掉妻子,好在母亲也是明事理的,帮助儿媳说话,说是孟子无礼,突然进门也不打招呼,孟子这才打消了休妻的念头。

孟子为何对“踞”这么生气?因为在古代,“踞”是非常失礼的,今天说的箕踞,跟“踞”相似,同样也非常失礼。那么,为什么“箕踞”在中国古代是一种非常失礼的姿势?有三个原因。

“箕踞”会走光?

箕踞的姿势是怎么样?臀部坐在地上,两个腿向前伸,或者张开,像簸箕一样,而孟子妻子的踞应该是蹲着的姿势。

有一天,孔子去找老朋友原壤,看到原壤在“箕踞”,就用杖敲打了他的腿,还骂了他一顿。可见,无论男女都不能随便箕踞,因为容易走光,这跟当时人们下身穿的衣物有关。

古代下身穿“裳”,它是从远古的树叶、兽皮之类,慢慢演变发展而来的,而裳的作用主要就是“遮羞”,其次才是保暖。

秦汉之前,在裳之下,人们穿一个“小内裤”外,外面大多只再套两个裤筒,用带子系在腰上,还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裤子。

在还没椅子之前,人们大多席地而坐,采用的是跪坐的姿势,双膝着地,臀部坐在脚上。坐的时候,在地上铺上席子,用“镇”压住席的四角,避免席卷起来,也在旁边放有“凭几”,类似一个窄窄的小凳子,可以靠着缓解疲劳。

这种跪坐姿势,可以让下身穿的“裳”很好地发挥作用,将腿完全包裹,而“箕踞”这种姿势,则会让有些地方逃离裳的包裹,容易走光。

然而,并不是“箕踞”就一定会走光,毕竟人们那时候穿的是拖地的“裳”,走路都要撩起裳,防止绊倒,我认为只是稍微伸直腿,没那么大的动作的话,也不一定就会走光。

在商朝的时候,“箕踞”也是很常见的姿势,因为在殷墟的人刻造像中,有很多“箕踞”的姿势,甚至“蹲踞的与箕踞的远比跪坐的多”。因此“箕踞”失礼,应该是周朝才规定的。

《世说新语》:“卫君长为温公长史,温公甚善之。每率尔提酒脯就卫,箕踞相对弥日。卫往温许亦尔。”

卫君长跟温公私下相见,都是随意“箕踞”,可见说是失礼也是要在正式场合,关系好的朋友私下见面,也可以不用过分讲究。那么孔子跟孟子看到别人“箕踞”,也是在私下,为何那么大反应?

其实,孔子跟孟子反应这么大,也不仅仅是因为走光,而是有更深刻的原因,下面我们会说到。

箕踞像猩猩?人兽之别

战国时,荆轲刺秦失败后,靠着柱子“箕踞”,大骂秦王,这个姿势对于君主是非常失礼的,表现出荆轲的不屑。

汉朝时,沈景被任命为河间相,去拜见河间王,河间王“不正服,箕踞殿上”,沈景不行礼,觉得他很无礼,不认他为王,后来河间王惭愧去换了正服,沈景才行礼。可见“箕踞”不仅是对君主,君主对大臣也是无礼的。

三国时,显赫后的钟会来拜访嵇康,嵇康仍然“箕踞而锻”,如此失礼让钟会记恨,可见对地位高的人,“箕踞”很无礼,容易招惹麻烦。

因此在正式场合,无论对谁,对上级还是下级,“箕踞”都是非常失礼的,坐有坐姿才有礼,当然也跟人的价值观念有关,像庄子就都不在意,庄子在妻子的丧礼上,仍然“箕踞”,这也是庄子跟儒家思想的冲突。

而古代对正式场合的“坐姿”如此讲究,也是因为这是人与禽兽的区别。

考古学家李济先生说:箕踞则是人身上尚未褪尽的所谓“一副猴相”

人是由古猿发展而来,而猩猩跟猴子这些动物,就常常会“箕踞”,却几乎很少有跪坐的姿势,而人类的“跪坐”也就是与他们不同的地方,是人兽之别,这也是人类的一个发展,而如果还是“箕踞”,就像猩猩猴子,是有修养的君子无法忍受的。

箕踞放纵了本能,不符合礼节的限制

《礼记》记载:立毋跛,坐毋箕。

从周朝开始,就规范了礼仪举止,无论坐、站、行、走、吃等,都要遵守礼仪,就拿坐姿来说,“箕踞”是人的本能坐姿,显然比“跪坐”舒服多了,而礼节就是限制人的本能的。

礼节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就是对人一些野蛮的本能进行限制和规范,通过礼节来教化和规范人民的意识,通过礼仪,让人在内心也严肃起来,毕竟随意散漫的举止,显得人内心的不恭敬。

孔子特别崇拜周朝的礼,因此儒家对礼十分讲究,上面提到的孔子与孟子对“箕踞”的反感,也可以理解了。

了解之后,我这种坐没坐姿、站没站姿的人,在古代很难混下去啊,你们平时都是什么姿势呢?

参考:《李济文集》、《史记》、《礼记》、《论语》、《古人的坐姿和坐具》等

为什么“箕踞”在中国古代是一种非常失礼的姿势?

古代有个很舒服的姿势,只要古人一用,大家都会很生气,甚至很愤怒。

这个姿势就是屁股坐在地上,两腿张开,膝盖弯曲。在古代,这种姿势被称为“箕踞”。意思就说,坐起来样子像簸箕一样,中间凹下去,两头翘起。

虽然这个样子在我们看起来比较滑稽,但是因为古代没有我们现在的这种凳子,无法坐在凳子上,因此这种姿势,应该也算是人体一个非常舒服的姿势。

(箕踞坐姿的陶俑)

可是,在古代,如果某个人采用了这种姿势,别人看到了,一定会非常生气。

当年,白胡子老头郦食其去见刘邦的时候,刘邦就这么坐在地上见他。当时郦食其非常生气,说,你不想诛灭暴秦获得天下吗?为什么这样侮辱长者?还别说,刘邦当时就是想侮辱郦食其。因为刘邦特别看不上那种戴着高帽子的儒生,而郦食其正是一副儒生的打扮,因此刘邦就用这个姿势来故意羞辱他。后来他看见郦食其语出不凡,才重新换过姿势。

同样是刘邦,还采用这个姿势对付过他的女婿张敖。当时刘邦想削藩,便准备从女婿那里下手。他到张敖那里去做客,虽然张敖对他非常好,但是他就用这个姿势,一边吃喝,一边大骂张敖。他这样做,就是要有意羞辱张敖。张敖这个人脾气好,忍住了,可是张敖的下属忍不住,组织了一场暗杀活动,差点把刘邦杀死。

刘邦用了这个姿势,让张敖的部下气愤得要冒险造反杀刘邦,可见他们对这个姿势多么愤怒。

还不只是刘邦。当年荆轲刺杀秦王的时候,由于没有杀到秦王,反而被秦王连砍数剑。就算荆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箕踞以骂”。很显然,他就是要用这个羞辱的姿势,来表达他对秦王的蔑视。

史书上还记载了孟子的一件事。他的老婆曾在床上,采用了这个姿势。说起来,床上是睡觉的地方,床上采用这个姿势,当然是最合适的做法。可是孟子却觉得这个姿势无礼。可见就是在床上,也不允许采用这个姿势。

(荆轲刺秦王)

那么,既然这个姿势这么舒服,为什么古代却认为这个姿势是最无礼的,一旦做出来,就让人非常生气和愤怒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怎样的姿势,古人才认为是最好的。

在古代,认为最有礼节的姿势是“坐”“跪”这些。我们来说说这个“坐”。古人的“坐”和我们现代人的坐是不一样的。我们现代人所讲的坐,是屁股放在凳子上。可是古人所讲的“坐”,则是双膝并拢着地,同时脚尖着地,屁股落在两个脚后跟上,双手放在膝盖上,身子保持竖直。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姿势是一种非常不舒服的姿势,为什么非常不舒服呢?因为着地的部位是膝盖和脚尖。膝盖上都是骨头,着地肯定硌得痛。同时脚尖都是一些脚趾头,全身的重量压在脚尖上,脚尖怎么会舒服呢?还有,这个姿势,必然让双腿蜷曲,而这也造成血脉不通,让双腿发麻。所以,肯定也很不舒服。

(古代的”礼坐“)

那么,为什么这个姿势让人很不舒服,却在古代推崇备至,而“箕踞”这个姿势让身体很放松,却受到责难呢?

这一点,我们得先理解礼教的本质。

实际上,礼教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为了束缚人的。

礼教是从西周开始建立起来的,而西周也是奴隶制最成熟的时候。西周建立礼教,目的就是要规定社会的等级制度,让社会保持稳定。最主要的,也就是让奴隶不准反抗,要坚决服从奴隶主的统治。

既然礼教的做法,本来就是为了束缚人,而不是为了让人舒服。因此,礼教的各种礼节,自然就是最繁琐的,同时也是最让人不舒服的。“坐”这个姿势,就是一种对身体的压制。采用这个姿势,除了不舒服以外,还有就是让自己对别人更加没有攻击性。约束自己而缺乏攻击性,当然就是礼教所要达到的目的。

我们来看“箕踞”这个姿势。这个姿势肯定是让人很舒服的,很放松的。人采用这个姿势,站起来也容易,因此对自己的约束就很少。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这个姿势中,双腿是张开的。张开了双腿,实际上就是露出了人体的隐私之所在,或者说把隐私对准别人。人类对生殖器官的态度,经历过一个奇怪的历程。最原始的时候,人类会进行生殖崇拜,张扬生殖器官。但是到了礼教社会,与生殖密切相关的人体身上的部位,反而被严格约束,并且被认为是“不洁的”“下流的”。因此,当一个人“箕踞”的时候,放开两腿,因此就成了对别人的侮辱。

因为具有这样的侮辱性,因此古人就很反对采用这个姿势了。

(参考资料:《周礼》等)

为什么“箕踞”在中国古代是一种非常失礼的姿势?

“中国古代没有裤子(连裆裤)”大概是服饰史领域,传播最广的谣言伪科普,商周时期人们衣服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穿在上身的称为衣穿在下身的称为裳。裳其实是围裙掩住下体,在裳的里面人们腿上只穿着两只今天像袖套一样的裤子,没有裤裆也没有裤腰,只用带子连接系在腰上叫“胫衣”。之所以得此名是因当时裤子只遮住胫部而膝盖以上部位则完全赤裸。为了隐藏这种不雅,们通常在腰部加一条类似围裙的服饰。

那个时候的汉族人穿衣服的习惯是上衣下裳。裳即是裙,“裳”在最初,只是将布裁成两片围在身上,到了汉代,才开始把前后两片连起来,成为筒状,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裙”。裙子里面一般只穿一件“胫衣”,跟袖子差不多,用带子连接系在腰上,没有裤裆也没有裤腰,膝盖以上部位则完全赤裸。

《史记》也记载了刘邦自己踞床接见郦食其,郦食其见了不拜,仅作长揖,还批评刘邦:“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刘邦自觉有愧,忙站起来,整理好衣服,请郦生上坐。《孟子自责》一文说:孟子见妻独自在房中随意坐着(踞)休息,认为无礼,孟母反责他(孟子)没有“问孰存”,反是孟子无礼。

看来,古人认为“箕踞”是失礼的行为也是分场合的,并非是一概而论。当着外人的面、长者的面,或者公共场所,箕踞是失礼的行为,甚至还很严重。如果是在自己的家里,没有外人,怎么舒适怎么坐,并不会被认为是失礼。就像是以前的“膀爷”,也只是在公共场所才会被认为是不文明。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能都是“正襟危坐”,孔子大骂原壤显然是过于“上纲上线”了。秦汉以前,除了礼仪性质的坐外,还有不少生活化的坐法,在非公开场合有蹲踞、箕踞等姿势。蹲踞与箕踞相对舒适、自由,是古人较为随意的休息性姿势。“蹲踞”是脚底和臀部着地,两膝上耸,就是“蹲着坐”。“箕踞”是怎么个坐法?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称,“箕踞,则臀着席,而伸其脚于前。”就是两腿伸直拉开,呈八字状,看起来似簸箕。原壤的“夷”,应该就是这种坐姿。

所以在中国古代会客时,随意“箕踞”而坐是非常无礼的,这就跟今天会客时赤身裸体还时不时搓脚丫子一样恶心。所以在当时的社会生活里,一般只有在心情比较放松,一个人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坐法”。

为什么“箕踞”在中国古代是一种非常失礼的姿势?

题主好!中国是礼义之邦,古人非常讲究礼数。坐有坐相,吃有吃相,凡事不合规矩,则被认为僭越了礼法,会受到鄙视和谴责。"箕踞"是一种极随便的坐法,其姿势为两腿平伸,上身与腿成直角,形似簸箕。今天看来再正常不过了,可是古人认为有他人在而箕踞是对对方的极不尊重。这种情形和现在"翘二郎腿“是一个道理,试想一下,假如有一位长辈或者领导从你面前走过,你翘着二郎腿,他(她)会认为你傲慢无礼,不懂“人事”。《史记.刺客列传》:"(荆)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而骂",这儿荆轲的坐相就是箕踞,背靠柱子,两腿伸直坐在地上骂秦始皇,表现出荆轲视死如归,桀骜不驯的性格。《陈书.侯安都传》:"(安都)日益骄横,……及侍讌(同假字,宴)酒酣,或箕踞倾倚。”这儿安都酒喝高了,两腿伸直,(靠墙或其它东西丿身子倾斜坐在地上,古人认为这是酒高乱性,不礼貌的行为。所以,《礼记.曲礼上》说“坐毋箕"的道理。

古人席地而坐

古人席地而坐,地上铺张席子坐在上面,席也是睡觉的地方,所以有"寝不安席"之说。古人对坐很讲究:两膝着地,两脚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脚后跟)上。现在的朝鲜、日本还保留这种坐法,古装剧里经常出现这种坐法。如果将臀部抬起上身挺直的话,就叫长跪(又称跽),也是对别人尊敬的意思。《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同厢)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眥(眼眶)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按剑而跽是一种下意识的准备自卫的动作,因为项羽原来是坐着的(古时坐法丿,看到樊哙发怒而立,项羽迅速起身握剑作长跪状,用以自卫。知道了古人对坐的要求,就不难理解"箕踞"是一种失礼行为。

鸿门宴

很多网友认为箕踞失礼的原因,是和古人的着装有关,因为古人的衣服是分开的,衣指上衣,裳、绔、裈(kun昆)均指下衣。裳指裙子,绔和现在的裤子不同之处是没有前后裆,只有两个裤筒,类似于现在的套裤。绔是富家人的穿戴,也叫胫衣,有"纨绔子弟”一说。穷人穿的叫“穷绔",也叫裈,也是前后开裆。若仅穿胫衣裏以围裙,箕踞而坐的话,也许会春光乍泄,但是古人也穿短裤,叫犊鼻裈,因其形似犊鼻而得名,和现在的裤衩(裤头)一样,《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乃令〈卓)文君当炉,相如身自著犊鼻裈,涤器于市中"。本来犊鼻裈是穷人穿的,司马相如穿上行走在大街上,这是在出老丈人卓王孙的洋相。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

弄清楚古人的着装,看能否和姿有无关联?前面提到“箕踞"是古人坐的一种姿势,比较随意散慢而不拘小节,在古人看来,是一种傲慢无礼的行为,跟人的着装关系不大。而这种不规范的行为上升到思想意识层面,就是践约了礼制,成为不尊重人的行为表现,故为人所不嗤。

《礼记》

图源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剑如_初兮君如故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