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时,秦始皇三次拔不出剑,真是因为剑太长了吗?

荆轲刺秦时,秦始皇三次拔不出剑,真是因为剑太长了吗?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

前段时间在河北,和妹妹一起去了位于燕赵大地的易县,也就是荆轲的家乡,这里有很多以荆轲命名的地方,像荆轲公园。据当地的传说,荆轲信心满满的去刺秦王的时候,一看到秦王,从鱼肚子里拔出剑来刺向秦王,秦王只是看了他一眼,那种王的威严就流露出来,让荆轲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寒颤,手抖了一下,没有刺中秦王。让秦王逃了,围着柱子跑了几圈。荆轲也被人抓住了,后来死在了异乡。

才有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万里长城的一系列壮举。想想秦始皇背负着这么大的重任,怎么可能轻易的被人刺死呢!

荆轲刺秦时,秦始皇三次拔不出剑,真是因为剑太长了吗?

剑太长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这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当时有人喊了“王负剑”,秦始皇才在紧要关头拔出了剑。

汉画像石上的“荆轲刺秦王”考古发现了一些汉代的以“荆轲刺秦”为主题的画像石、画像砖中对当时的情景做了非常细致的刻画,或许可以作为参考。

上面这两幅画像石的构图基本一致。画像石的中心处是一根柱子,柱子上还插了一把剑(实际上应该插一把匕首)。柱子的左侧就是秦始皇,手里举着一把长剑,剑所指的方向便是荆轲,荆轲此刻已经被秦臣紧紧的抱住了,气氛很是紧张。在荆轲的身后跪着的应该是秦舞阳,秦舞阳身旁还有一个匣子,樊於期的头颅以略带搞笑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可以发现上面这幅画像石的构图与上两幅基本一致,细节上也很接近。基本都定格在“掷匕中柱”这一精彩瞬间。

文献中“荆轲刺秦”的记载在《史记·刺客列传》、《战国策·燕三》、《燕丹子》文献中都有“荆轲刺秦”的相关记载。概括来说,这个故事:

主要人物:秦始皇、荆轲、秦舞阳、秦侍卫。

主要道具:燕国“督亢图”、樊於期头颅、秦始皇的长剑、荆轲的匕首。

主要情节有“图穷匕见”、“王负剑”、“掷匕中柱”。

因此,汉画像石、画像砖上所表现的正符合文献上的记载。《大秦赋》里也正是这么设定的,算是很还原了。秦始皇既然身背秦王剑,为何没能在第一时间防御呢?推测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三:

其一,秦王剑确实是长剑,但是又不够长。参考春秋战国时的青铜剑,如著名的青铜宝剑“越王勾践剑”,剑长为55.7厘米。推测秦王剑的长度应该在50-70厘米,或者比这还要短。这个长度从肩膀处够是不太好够到的。若是从腰处拔剑,剑又太长了,总之长度应该是很尴尬的。

其二,荆轲刺秦实在出乎秦始皇的预料,危急关头,一时间很难反应过来。所以,秦始皇的大臣才会急呼:“王负剑,王负剑!”

其三,荆轲可能武艺、气力远远强于秦始皇,因此秦始皇根本无暇反抗。所以,秦始皇拔不出剑应该不只是因为剑太长,而是多方面的因素。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历史,欢迎点赞关注分享!

荆轲刺秦时,秦始皇三次拔不出剑,真是因为剑太长了吗?

荆轲刺秦时,秦始皇三次拔不出剑,真是因为剑太长了吗?很显然,剑太长确实是一个方面的因素,但绝不是唯一一个因素。

秦始皇的佩剑长度。

关于秦始皇的佩剑是哪把,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但最有可能的就是太阿剑,因为李斯《谏逐客书》中曾写道: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当然还有另外的说法认为秦始皇的佩剑是鹿卢剑,不过如果按实际推论,秦始皇的宝剑必不是一把,很有可能会有很多把,毕竟古代的宝剑不是用来砍人的,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那么,荆轲刺秦时,秦始皇究竟是佩戴的哪把?很有可能是太阿,荆轲是代表燕国献土地的,这是属于高规格的外交,秦始皇当然会比较重视,那么作为身份象征的宝剑,自然是越威风越好,而太阿正是这样一把剑。

根据西汉的史料记载,秦始皇的佩剑约长7尺,换算下来大概有162厘米,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嘛,即使耍威风也不可能用那么长的剑嘛,根据西安兵马俑士兵的佩剑可推论,秦始皇的佩剑大概在81-94.8厘米左右,不过即使这个长度也影响到了危机时刻的拔剑。

秦王嬴政佩剑的方法。古代的佩剑方法有三种,抱剑,按剑和负剑。

抱剑是彰显身份的一种姿态,就是端坐着左手握住剑身,剑柄一直到前胸部位,按剑则是左手握剑,右手握住剑柄,这种姿态一般是表示自己态度的不满。

而负剑则是把宝剑甩到屁股后面,其实前面两种都是不实用的佩戴方式,因为是根本拔不出剑的,想要拔出剑,只能采取负剑的方式,因为这样才能甩开右手拔出剑来。

荆轲行刺时,秦王定是坐着无疑,那么他的佩剑方式应该是抱剑,这样才能显示出秦王的威严嘛,既然是这种方式,那么嬴政拔不出剑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后来,嬴政和荆轲绕住而跑的时候,嬴政来不及或者干脆就没想起来把剑转为负剑,直到嬴政的御医高喊:大王负剑,大王负剑,秦王政才如梦初醒,改为负剑,然后顺利拔出宝剑,一个回身横扫,直接砍断了荆轲的一条腿。

飞鱼说:荆轲刺秦时,秦王嬴政三次拔不出剑,剑长只是一个原因,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秦王佩剑的方式,再说了,古代佩剑并不是为了砍杀敌人,能腰间佩剑的非富即贵,周围保镖一大堆,也用不着自己亲自动手嘛,而真正上阵杀敌的士兵也不会拿剑,而是长戟。

宝剑在古代只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就像现在有钱人开跑车一样,那些跑车一般都是坐两个人,论拉货和载人,一个五菱能顶得上多少辆豪车,我都不敢想。

不过话说回来,嬴政能在荆轲想要生擒自己,而挣断袖子,脱离荆轲的控制,这种应急反应能力还是很强的,尽管情急之下没有拔出佩剑,但也没有让荆轲追上,不得不说,当人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爆发出来的能力,都是超乎想象的。

读历史,写历史,我是飞鱼说史,欢迎关注,让我们一起探讨春秋战国那些事!

荆轲刺秦时,秦始皇三次拔不出剑,真是因为剑太长了吗?

秦始皇拔不出剑,还真是因为剑太长了,另外,刺杀突发,情况非常紧急,难免慌乱,动作更容易变形。《史记》描写荆轲刺秦这一段的场面简直堪比电影,如在眼前,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荆轲刺秦失败之后,秦王没有怒,荆轲也未怕。

“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这么近的距离,如果真是一手扯住了秦王的袖子,另一只手的匕首就刺过来了,按理说秦王应该是难以逃脱,荆轲必定是一击即中。

但是秦王嬴政既然能开创伟业就绝非庸材,他的反应也非常敏捷,“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秦王躲开了,荆轲当然不会放弃,于是两个人开始你追我跑,“秦王环柱而跑”,“荆轲乃逐秦王”。就在秦国宫廷的大殿之上,两个人展开追逐战。只看文字已经让人觉得摒住呼吸静待接下来的发展。

秦王有剑抽不出来,因为剑太长,着急了以手搏之。最精彩的是秦王抽剑而击,荆轲被八创之后的表现。荆轲被八创之后,左股已断,因为腿断了丧失行动力,基本等于俎上肉了,于是“荆轲废”。用徐夫人匕首最后孤注一掷,这是抱着必死的绝心,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也不肯放过最后的机会。

看到自己事败,知道自己必死,荆轲的表现是“倚柱而笑,箕踞而骂”,这个人物的光彩夺目在这两句话的描写中立刻焕发出来。事败的荆轲给人的感觉反倒是轻松的,反正给我的感觉是这样。有种睥睨天下,谁能令我青眼有加的意思。易水送别的感觉很沉重,秦廷事败反倒轻松。大事已定,反正我已经做了我该做的事,感觉荆轲真是提得起放得下。

整篇里荆轲给人的感觉就是做事决绝,从无悔意。易水送别头也不回,奉图上殿临危不惧,倒不一定是因为荆轲过于自信,认为自己一定会成功。正相反,荆轲是因为无所思,无所欲。刺秦就是刺秦,专注于此,不忧于前,不虑于后。

荆轲和秦王都是孤注一掷的人。最后被大骂的秦王没大怒,只是“不怡良久”,谁也不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最后秦王左右杀死荆轲,也许并不是因为荆轲本人,是因为要一统天下的雄心不可更改。

荆轲刺秦时,秦始皇三次拔不出剑,真是因为剑太长了吗?

荆轲刺杀秦始皇的时候,秦始皇急切之间拔不出剑来。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得很详细,我们曾经按照他的描述做过这方面的实验。

当时参与这个实验的大约有十几个人,都是我们武馆里的师兄弟们。我们使用的刀剑有汉剑、唐刀、武士刀,还有一把太极大剑。那把太极大剑是双手剑,长度比一般的刀剑要长出不少。

为了防止刀剑从鞘里脱出,刀剑一般都有个部件和鞘卡的很紧。只要不是事先有所准备,在近距离有人突然冲过来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能够拔出剑来。

先把刀剑从鞘中推出,事先做好了准备。在这个时候,在有人冲到面前的时候,较短的刀剑基本上都能拔出来。

较长的刀剑则是有人能够拔出来,有人没能够拔出来。有弧度的武士刀拔出的速度要快于笔直的唐刀。

而那把太极大剑,则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拔出来。的确是太长了。

以上是把刀剑系挂在腰上的情况。后面我们换成把刀剑拿在手中。

先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还是没有能够把刀剑拔出来。不过呢,有些人用没有拔出的刀剑格挡,功夫好的还能用没有拔出的刀剑攻击。除了几个人人被匕首刺中之外,大多都能保证自己不被匕首刺中。

事先准备好之后,除了那把太极大剑,其它刀剑都能拔出来。这里面有弧度的武士刀拔出的速度最快。有个学过居合道的师兄,拔刀速度更是奇快,可以反杀手持匕首的那位。

拔剑速度慢的几位师兄弟,在格挡几下之后,也能把刀剑拔出来。只有那把太极大剑,始终无法拔出。只有一个师兄好象是甩掉了剑鞘,就算是拔出来的吧。

最后我们把刀剑系挂在腰上,手持匕首的那个在后面追,我们一边躲避一边拔刀剑。除了较短的刀剑之外,就没有几个人能够拔出来。

在这个时候,就连把刀剑从腰上解下来也做不到,当然也就别提把刀剑放到背后了。

从以上的实验来看,秦始皇之所以拔不出剑来也是合理的。

第一,秦始皇事先没有把剑推出,由于剑簇或者吞口与剑鞘太紧,导致急切剑拔不出剑来。

第二,秦始皇的剑是系挂在腰间。如果剑是在手中,拔不拔出剑来,都能与手持匕首的人搏斗。秦始皇的剑很长,即使不拔出剑来,用来对付匕首威力也是很大的,不会被追得到处乱跑。

第三,秦始皇不停地躲避荆轲,在极速地跑动过程中很难拔出剑来。

从司马迁的描述中来看,荆轲已经抓住了秦始皇的衣袖,突然袭击都没能刺中秦始皇。这种情况除了荆轲的确太菜之外,那就只能证明荆轲所说他想生擒秦始皇的话儿是真的。

司马迁记载的“负剑”,不知道是不是把剑放到背后。如果“负剑”是放到背后的意思,那么这段记载就有点儿问题了。

秦始皇把剑系挂在腰上,急切间剑都拔不出来,就更不可能把剑从腰上解下来了。既然从腰上解不下来,又怎么能把剑放到背后呢?

就算是把剑从腰上解了下来,那时直接拔剑更方便。那么长的剑放到背后去拔,就更加拔不出来了。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荆轲刺秦时,秦始皇三次拔不出剑,真是因为剑太长了吗?

剑太长是原因之一,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

首先做个小小的纠正,有些吹毛求疵了,那时候的嬴政还是不是秦始皇而是秦王。

关于秦王三次拔剑不出的说法开始是很受人怀疑的,因为在战国时代的冶炼技术还不是很高深,一般的青铜剑长度都在70厘米长度一下,比如著名的越王勾践的宝剑是55.7厘米长,加上8.4厘米长的剑柄也不足65厘米,这么短的剑怎么可能拔不出来呢?

还有就是王负剑其实也是很有意思的,有古文翻译解释是把剑背在背上拔出来,这个其实很扯的,因为背着剑更难拔出来,是需要更长的臂长的,而且,要把宝剑背到背上更是麻烦事,因为宝剑在腰间是有固定的,取下来很不容易,因此说这个解释也是错误的,语文老师们也是需要长点心了。

后来在出土的秦朝青铜剑时人们发现了端倪,因为秦国的冶炼技术是高于其他诸国的出土的秦朝青铜剑可可以长达81-90厘米,因此这个长度还是不短的。秦剑比当时的青铜剑要长是一个原因。但是笔者认为这不是主因,不到一米长的宝剑正常人还是可以拔出来的,除非是天生胳膊短的人。

那么主因是什么呢?这个绝对是笔者独家发现,那就是战国时期人携带宝剑的方式和后来的不一样,后来是宝剑悬在腰间,拔剑的空间很大,而在战国时期人们是把宝剑插在腰间,有近一半的长度是在身前的,这时候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拔剑。还是看看下图就明白了。

王负剑的意思是,笔者认为是将宝剑的剑鞘从腰间正常的位置顺着腰带向后推,那样就增大了拔剑的空间。独家看法,不知道你们是否认可?

喵鸽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