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兵到部队的第一顿饭吃的是什么?当时是什么心情?

还记得当兵到部队的第一顿饭吃的是什么?当时是什么心情?

“把对故乡的思念打进背包,从此我要坚强,不再流泪!”

这是我1990年12月入伍在火车站,写在日记本上的句子。30年过去了,这句话一直记着。从那以后,到现在,也的确没有流过一滴泪。

说句实在话,我当年的入伍目的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用想着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只是想着考军校,改变命运,吃上“商品粮”。后来在这座大熔炉里,不断地锤炼,才使我逐渐成长起来。

1990年7月份,高考因9分之差,与大学无缘了。1987年,考上了中师,却没有接到录取通知书。那时候 农村孩子,只有通过考学才能“吃上商品粮”。

不服输的我,在高三复读时,瞒着父母报名参军,直到体检合格,政审的时候,父母才知道我想参军。

我对父亲说:“放我走吧,当完兵,我再回来孝敬你们。”

随着一声汽笛,坐上绿皮火车 ,从西安出发,经过成都、昆明,两次倒车,到了新兵连。

大约晚上23:00被大卡车拉到新兵连的。吃的第一顿饭是一大盆米线。

从小到大在陕西,吃惯了馒头、面条,从来没有吃过米线。

碗里米线上飘着一层油,狼吐虎咽吃的时候,烫的我直跳。

从此,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晚上站岗放哨的时候不再害怕;瞄靶射击的时候不再发抖。

曾经在10天野外生存训练的时候抓蛇、抓老鼠,直接剥皮烤着吃过;驻训凯旋也有过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豪迈;野营拉练一手挑脚上的血泡,一手拿着馒头啃。

感谢火热的军营,让我从此不在流泪;感谢这座大熔炉,给我指明了人生的方向;感谢曾经的兄弟姐妹,让我在全国各地都有亲人;感谢云南那片热土,给了我4枚沉甸甸的军功章。

也让我拥有了人生的最高职务“班长”,战友重逢时,一声“班长”,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请叫我一声“班长”!

还记得当兵到部队的第一顿饭吃的是什么?当时是什么心情?

借参军第一顿饭说说我参军的经历。

也许我的参军经历在众多的战友眼中算是受人羡慕的,是因为一个新兵蛋子吃上了机关饭。

这不是想炫耀自己,只是想借此机会给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提个醒。

参军前 ,我是一名刚高中毕业被选拔为一名中学普通民办教师,特长是对写、画、说都不打怵,教学不到一年就被教育部门认可并获奖,选定我转过年去蓬莱师范进修,这意味着将从民办转为公办教师。

当校长把这个事告诉我以后我坐不住了,那时候教师代名词是臭老九,我不想不到二十岁当一辈子教师。

于是,在部队冬季招兵时我背着学校悄悄报了名。

当年,在我本地招两个兵种,一个是北京卫戍区,另一个是野战部队。

卫戍区政委很看好我,想带我跟他走,只因为尺寸不足1.70被野战部队接收。

临过年快要放寒假了,接兵的到学校来看我,结果校长很生气,老师、学生都很惊讶,但是他们也都对我投来了羡慕的眼光,因为那时候人们很崇拜解放军啊。

春节后三月份入伍的那一天,我是在我们那时候叫县招待所,统一穿上了十分不可体的军装。

此时,政委递给我一张稿纸,通知我熟悉几遍,今晚代表新兵发言,并叫另一位老兵训练我走步、立正、稍息、敬礼。

到了晚上,新兵们列队进入礼堂,我在舞台的一侧,看着礼堂下面黑压压的一片,我的两条腿、两只手直打哆嗦,嘴皮子也感觉僵硬不好使了。

当大会宣布由新兵代表发言时,我还没回过神来,不知被谁推了我一把,才迈着不标准的步伐,用并不标准的胶东普通话,总算完成了任务。

第二天,我戴着大红花披着红绸带坐着车,领喊着向贫下中农学习的口号,来到了莱阳火车站。

中午时分,坐上了大闷罐绿皮火车,在漆黑的闷罐里不知咣当了多久,只知道是凌晨三、四点钟到了邯郸火车站,坐上了接兵的大解放到了军营。

天亮了,一阵急促的口哨声,我们出操,环周一看个个傻眼了,这哪是军营啊,明明是一道山沟沟和几排营房。

出操结束后,命令我们回宿舍带着茶缸再回到操场,此时几个战士抬出几个保温大桶,有米饭,有馒头,另一个桶是熬大白菜。

我是北方人,对馒头不陌生,我于是盛了一缸米饭,一吃就傻眼了,硬硬的、一粒粒的怎么吃也吃不进去,心想这就是我想象中又白又黏的白米饭么?老兵跟我说,这是二茬米饭,不是煮的是蒸的,我舀了一勺白菜汤,三口并做两口吃完了。

没吃够啊,这回我去拿了个馒头,一看黑乎乎的、一咬黏糊糊的,老兵跟我说这是南方二茬面粉做的。

后来我才知道,部队当时吃的都是存储多年的战备储备粮。

新兵训练摸爬滚打,整理内务,清扫卫生,写板报,演讲,领唱歌我样样都做在了前面,起到了副班长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到师部大礼堂看电影,我带领新兵连和其他老兵连拉歌,嘿!个个嗷嗷叫,歌声震天,特带劲、特兴奋。

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快要结束了,我几次回到宿舍发现原本我整理的平整的床铺有被触动感觉。

我喜欢写笔记,枕头边放的笔记本也被翻动过,老班长说有人看你字写的怎么样;在训练时也有几次看到几个穿着四个兜军装的首长注视着我。

后来,在新兵分配时,我唯一一个被分配到了师政治部,当了一个名广播员,电影放映员和政治部文化教员。

告别了二米饭真正吃上了黏糊糊的白米饭。

还记得当兵到部队的第一顿饭吃的是什么?当时是什么心情?

本人是1972年12月入伍的。那个年代,国家真的是一穷二白,国民生产总值非常非常低,每年的人均收入也就是100多元人民币。你想啊!老百姓都很穷,国家的军费开支能高吗?

我们刚入伍时的部队伙食费,福建地区是每天0.46元。这区区一点伙食费,其中粮食每天1.5斤合计0.20元,油盐酱醋和燃料合计0.10元,剩下的,0.16元是菜金。

这么一点点菜金搁在今天,什么也买不了,当年可是我们连队每个人吃菜的费用。分到一日三餐,早餐3分钱,中餐8分钱,晚餐5分钱。你还别不信,当年就是这样子。

连队里能够搞点生产种菜,还有猪圈养十几只猪,条件好的还能养牛和鸡鸭。可新兵连是临时单位,什么生产啊猪圈啊都没有,只有实打实的这么一点点伙食费。

伙食费这么低,伙食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记得到新兵连的第一顿饭是早饭,因为我们是头天晚上到达新兵连的。早餐主食是是一大桶米饭,一大桶大米粥,菜是一盆黑乎乎的雪里蕻。百八十人围着两个饭桶分别盛饭,然后拿着碗打了一点点雪里蕻咸菜。这就是我们当兵到部队的第一顿饭。

在新兵连的两个多月,早餐基本是雪里蕻、大头菜、萝卜干,如果吃上一次豆腐乳就不得了,连腌豆腐乳都汁儿都剩不下。午餐和晚餐基本就是圆白菜、白萝卜、大白菜等等,很少吃到肉,更不要说吃到鱼和鸡蛋。

新兵连生活非常艰苦,但也有开心的时候,那就是过年。

当兵的第一年的春节是在新兵连过的。记得那天都年三十下午了,伙房里仍然冷冷清清,没有一点过年的气氛。直到快三点了,乌龙江边一声汽笛响,我们新兵连的上级单位通信站的汽轮缓缓靠岸,从站部拉来了过年的猪肉和一些菜肴。

新兵们争先恐后地帮助炊事班把东西拉到食堂,顿时,原来冷冷清清的伙房开始热闹起来。只见人声鼎沸,烟雾袅袅,热气腾腾,刀声阵阵,香气弥漫,沁人心肺。终于,在伙房老兵们的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下,年夜饭出锅了。这是我们在部队的第一餐年夜饭,这是我们来到新兵连第一次围着桌子站着吃饭(平时都是端着碗蹲在操场上吃),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在新兵连敞开肚皮招呼大腕肉菜。

年夜饭好像有红烧猪肉、肉丸子、油炸带鱼、骨头炖海带等等,至少7、8碗!在食堂昏暗的油灯下,只见新兵们个个争先恐后、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一扫而光。那一次的年夜饭,一生难忘。

还记得当兵到部队的第一顿饭吃的是什么?当时是什么心情?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那年十月底,我们穿上了崭新的65式冬装,成了当年的一名冬季新兵。

从我们家乡到服役的部队,先是坐了三天三夜的江轮顺江而下,然后到武汉转乘火车到师部,再从师部由团里派解放牌大卡车接我们到新兵连。

换完军装的第一顿饭,是在武装部吃的。餐桌十分丰盛,每桌都有十多个菜,鸡鸭鱼肉,应有尽有。许多从郊区入伍的农村籍战士暗暗欢喜,以为今后部队生活都是这个水平。甚至有好些农村战士,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丰盛的饭菜。我那时十六岁多,年轻气盛,仗着自己对部队的了解,直接讽刺同年入伍的战友,想顿顿这样吃?你想得美!由于那时刚换军装,大家相互之间都不认识,结果被几个战友群起而攻之,指责我不懂部队,不要呈能,他们可是有什么什么熟人在部队上,伙食怎样怎样好。我一听就知道,他们说的,那可是部队团以上首长才能享受的小灶。见他们说得头头是道,我也懒得和他们争论。

此后在路上,要么由接兵排长带着下馆子,要么是在船上或火车上吃旅行餐,伙食都还算不错。

到了师部天已经黑尽了,感觉天上下着小雨,四周漆黑一片,完全看不清周围的的情况。几个干部打着手电筒,让我们上了团里派来的解放牌大卡车。在新兵里面,我个子最矮,排在队尾,也就是最后一个上车。车上铺着稻草,大家全都挤在里面,我坐在大厢最后面。后面没有拉挡布,感觉小雨不停地往我身上飘。

一路上,许多人都感觉很饿了,接兵排长说放心,这个时候新兵连肯定已经做好了饭菜在等大家了。有人问,新兵连做的饭菜是不是和在武装部吃的是一样?当时我心里暗暗好笑,你就做梦去吧!但接兵排长却说,按道理为了迎接你们,新兵连应该会组织会餐。言语之间,似乎并没有否认伙食会跟武装部一样的意思。我当时暗暗诧异,难道这个部队的伙食会开得比我们那里的部队好?又有人问排长,什么是会餐?排长说,你们在武装部吃的那种,就叫会餐。大家似懂非懂,又是一阵暗自欢喜。

到了新兵连,新兵连的连长、指导员、排长、班长,还有比我们早一两天到的新兵都等在那里,热情地帮我们拿背包拿行李,带我们到各班。进屋一看,全是睡地铺,只是在地上砌了一圈砖,里面铺上了稻草,这就算是我们的“床”了。全班只有班长一个人,有一张铺凳和铺板搭成的床。早来的新兵在班长的指导下,帮我们铺好了“床”。就听一声哨响,传来值班排长的口令:“开饭”!我从挎包里掏出洋瓷碗和筷子走了出去参加集合。

大家到齐后一看,除了我以外,全都空着手。新兵连长过来,见我怀里抱只碗,就对我说,一看就知道你是部队子弟,知道部队不发碗,就自己带了碗。其他战友一脸懵逼,什么?部队连碗都不发么?那个年代,部队除了一次性发一个漱口杯,和每年发一条毛巾外,其他的,象脸盆、饭碗、牙膏、牙刷、肥皂盒等等,全靠自己购买。这时,新兵排长让大家回去拿漱口杯来代替饭碗。至于筷子么,就让早来的新兵去折了一些竹枝来充当筷子。

大家排队来到炊事班门口,在昏暗的小瓦灯光下,每个人在行军锅里打好了饭,只见炊事班长端出一盆水煮白菜分舀给大家,这时许多人都在犯嘀咕,说好的会餐呢?怎么就是水煮白菜啊?连一点肉都没有!还好,分完第一个菜,炊事班长又端出来了第二个菜,这一盆看上去全是瘦肉,有点象是我们家乡的凉拌“核桃肉”。可炊事班长舀菜的手,就跟现在网上流传的“学校食堂大妈”的手一样,舀小半勺,手还抖一下,只剩几片才倒在你的碗(杯)里。打完第二个菜,我看那架势,知道应该不会再有第三个菜了。就端着碗走一边去蹲着开始吃饭。可其他战友还拿着漱口杯围在那里。炊事班长是河南人,说了句,“尻,去吃饭啊!围着我弄啥呢?”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只有两个菜,才失望地分开吃饭。“尻”这词,当时许多战友并不知道是啥意思。都听成了我们的家乡话“敲”,并不觉得是骂人的话。

我蹲在一边,心想,菜虽不多,好歹有肉,管他的,先把肉吃了再说,谁知一口下去,噗的一声喷了出来。这哪是什么肉,分明就是用盐和酱油制成的萝卜片,而且咸得一塌糊涂,就听其他几个战友也呸呸地,感情他们的想法和我一样,也把萝卜片当肉啦!哈哈哈哈。大家一阵嘻笑,实在太咸了,没有找到开水,见有一锅米汤,里面还有些菜叶子。没有水,喝米汤一样解渴。谁知舀来一喝,味道怪怪的,噗的一口又喷了出来,我去,喝到泔水啦!炊事班长跑出来吼道:尻,你们胡说八道什么?这就是汤,哪来的什么泔水?原来,那里的部队做汤,都是用面粉来煮的,还要放几片菜叶子,看上去象米汤,喝起来却完全是两码事。大家就这样吃完了到部队后,难忘的第一顿饭。

第二天一早起床时,我惊奇地发现,我们班长竟然穿的是棉衣棉裤,里面还套有绒衣绒裤。要知道,在我们家乡,十月底十一月初可还是穿单衣的季节,有时中午还只能穿衬衣。我问班长,你咋这么怕冷?棉衣棉裤都穿上啦?班长说怕冷?你自己出去看看。我穿条内裤就跑了出去,只见外面白茫茫的一片,下雪了。原来,昨天晚上我在车上感觉的绵绵细雨,竟然是在飘雪。这下我学会了炊事班长的那句话:我尻,真Tm冷!赶快把棉衣棉裤翻出来穿上。

此后新兵连三个月,除了分兵时的最后一顿饭吃了一次肉以外。九十多天时间里,硬是没有沾半点荤腥。中间有一次改善生活,还只是吃了一次馒头。为了抢到馒头,我还被挤进蒸笼里去转了一圈。这件事,我在头条问答“当兵时都吃什么饭,你在军营吃过的最好吃的饭是什么饭”中曾有讲述,在此就不多说。

说实在,那时当兵,条件虽然艰苦,但生活却十分有乐趣。下次有机会,再给大家分享当兵时的趣事。

还记得当兵到部队的第一顿饭吃的是什么?当时是什么心情?

1997年12月入伍,和新兵战友们坐了快2天的绿皮火车,转了几个省终于到了湛江,再从湛江某码头乘搭大船到了海南岛。在海口军人招待所住了一夜,终于在第三天到了美丽的三亚某海军基地。新兵战友们大多都是第一次出门,像似刚从笼子里飞出的鸟儿般突获自由,加上沿途美丽的景色,大家都是叽叽喳喳谈论不停,一路上当然都是开心加愉快。

但大巴车开进了基地,大伙看到基地大门穿着水兵服,挎着钢枪站岗的警卫以后,气氛瞬间变严肃起来。车内本来还说说笑笑,当时硬是安静了下来,大伙都有些紧张或不安地观察着基地内各处营房,还有营房外面和路边那些穿着水兵服的老兵们,当然当时我自己心里也是极为忐忑不安的。

汽车在基地某机关办公大楼停了下来,大伙下车列队,再点名分好新兵连,然后再登上早己经在一旁等着我们的一辆解放牌大卡车,解放车七拐八拐,终于拉着我们到达了等待我们许久的新兵连,当然新兵连内成片成片长势凶猛的杂草也等待我们许久了。

热情的新兵连班长们把我们迎下了车,有帮我们拿行李的,有问我们是哪里人的,总之都是笑眯眯的,态度特和蔼可亲那种,让我这颗忐忑的心终于放松了一点点,当时甚至还误会了这里的班长像大哥哥般对人真好(开训后才明白自己是有多么的单纯)。但最让我吃惊的是,来接我们的班长中,怎么还有女兵班长?后面才知道自己有点小幸运,我所分到的新兵二连是男女新兵混搭的,一二排男兵,三排女兵,画面你们自己想像。

班长们把我们把行礼安置好以后己是中午一点多,列好队带我们二十多个新兵来到了食堂,一个特大号冒着热气的锅摆放在食堂门口,锅里盛放的是面条,拿着新分发到手的碗盆打好面条,看着这小盆黄汤面条,上面还飘着几小块之前从没吃的午餐肉,心里想着应该不太好吃。果然,面条刚第一口入嘴,只有一小股咸味,好像面汤里只放了盐和一点酱油,简直是难吃!特难吃!从没吃过这么难吃的面条,但又不敢吭声。看着一起来的新兵小伙伴们也都表情各异地吃着,因为新兵班长之前说吃多少,打多少,不许剩!自己也默默地将一小盆面条吃完。这就是我们到部队的第一顿饭!!!当然接下来正顿就是一荤两素一汤,但当时的伙食也不太美好,一个班坐一桌,班长也在内。荤菜里面就那么几片肉,夹了一块肉就不敢再去夹第二块。

新兵连的日子是数着过的,每一天都似那么漫长,训练量大,吃不饱,还睡不好!总想着太辛苦,赶紧熬到新兵训练结束下老连队。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回忆起来,新兵连的日子是美好的,每一天都似那么的美好!无悔青春,深爱水兵蓝!

还记得当兵到部队的第一顿饭吃的是什么?当时是什么心情?

65年12月从萍乡坐货运列车到株洲县淥口站,到新兵训练驻地已快吃晚饭了,班长把我们领到宿舍后就听到吹哨子集合吃饭。大米饭加上四盆菜,全班十二个人抢着吃,狼吞虎咽,不一会菜就光了,只有大盆里还有饭。四个菜都有辣椒,其中有一盆是青椒炒肉丝,一盆黄芽白炒肥肉片,还有二盆素菜。这样的饭菜在家里过年都吃不到,经历过六十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直到来当兵,从未吃上全是大米的饭,也没有放开肚子尽量吃过,所以到新兵训练营地吃的第一歺饭是我从记事起的最丰盛的晚餐。要问我还记得当时的味道,真的还没有品尝就到肚子里了,现在想起来只有二个字(好吃)。八十年代后当兵的人替会不到我们现在看来是笑话,是故事的传说中的心态。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许多事都记不清了,但改变我人生的当兵岁月中的事刻骨銘心,永在脑海。从那以后再也不愁吃不饱了,再后来没有下饭菜还愁吃不下饭了。少年时代梦想能吃饱饭还是遥远的事,所以一直以来,虽然待遇不髙但知足,感恩社会主义制度,社会发展,改革开放让我们的子孙有一个衣食无忧,和平安宁的生活环境。

一一风荷举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