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临死前要把手串还给雍正是什么意思?

年羹尧临死前要把手串还给雍正是什么意思?

在《雍正王朝》第三十五集中,一代枭雄年羹尧因功高震主、位高权重、妄自菲薄,又违法乱纪,不守臣道,气得雍正爷咬牙切齿,也让雍正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在无可奈何之际,他只能拿年羹尧的妹妹年妃撒气,在年妃面前直逼其“卸甲”,雍正为什么会有此等莫名其妙的举动呢?这正是年羹尧口中发出“卸甲”二字的命令亵渎了天子之威。

年羹尧发令卸甲

年羹尧在西北打了胜仗,平息了青海罗卜藏丹津之乱,可以说是为大清立下了赫赫战功,解除了西北之患,也解了雍正心头之忧虑。

年羹尧立下如此功勋,雍正喜上眉梢。当他携大军凯旋而归,那时威风凛凛,雍正亲自到场迎接,大臣跪迎,朝延是给了他天大的面子和最高的礼遇。

年羹尧见到此情此景,他并没有收敛锋芒,皇帝亲自到场,他竟然骑在马上居高不下,身上的狂妄自大是膨胀到了没有底线。

在一旁的大臣孙嘉诚直接怒斥到“简直没有人臣之礼”,年羹尧在打了胜仗回京的入门之处就对雍正失了人臣之礼。

年羹尧失了君臣之礼

雍正在表面上并没有介意,但在心里却给他记下了一笔。接下来就是年羹尧的受封,皇帝赐了他一等公爵,加太子太傅衔,授予精奇尼哈番嘉号,赏穿四团龙服,戴三眼花翎。

并当场亲自将四团龙服和三眼花翎端给年羹尧,此时的年羹尧没有下跪谢恩,其他大臣见到是面面相觑,雍正表面依然平静的肯定着他功勋卓著,但在心里肯定是又给他记下了一笔。

之后便是将军觐见皇帝,雍正体谅几位将军天气太过炎热,并肯定了他们的战功,让他们当场卸甲凉快凉快,谁知这话一出,几名将军竟没有一人回应,把他的话当作了耳旁风。

而当年羹尧一发话,他们就立马响应执行,并跟皇帝说:“他们这些人在军营呆惯了,他们只知道军令,不知道皇上”。

年羹尧挑衅天大子之威

年羹尧这是在公然地挑衅皇帝的威严呀!雍正的心里此时是歇斯底里的翻滚,但他还是强忍了下来。

此时他知道,年羹尧不再是他的心腹,而是成为了一颗毒瘤,这颗毒瘤必须摘除,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雍正正准备徐徐图之,年羹尧这货竟然杀了雍正给他派去西北理财的孙嘉诚,狂妄嚣张自此,这也是在自掘坟墓呀,触碰到了雍正的红线,好日子也就到了头。

圣旨立刻到了西北大营,年羹尧直接被架空,副将岳钟麒上将军位,年羹尧被降为杭州大将军,之后的年羹尧是一路遭贬,直到降级十八级,是贬到贬无可贬。

年羹尧被贬

可年羹尧的那股傲气依然没有被浇灭,穿着一件黄马褂到处招摇过市,意在表明当今皇上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雍正本想饶他一命,因为他也不想背上一个杀有功之臣的骂名,可年羹尧一再作死,他只能如了其意,于是派李卫前去传旨,赐年羹尧自尽:

李卫:这是翠儿亲手给你做的。

年羹尧:(一阵急咳)圣旨呢?

李卫:(毕恭毕敬地呈上圣旨)

年羹尧:(接过圣旨,挑出了一串佛珠)狗儿,替我把这个还给他。

说完这句话之后年羹尧声泪俱下,男人有泪不轻弹啊!此时的年羹尧竟然嚎啕大哭……

李卫传旨年羹尧

年羹尧掏出的这串佛珠他到底有什么来历呢?这串佛珠叫“十八手串”,是由18颗主珠子、2颗大气佛头、1个佛塔、1个坠角组成的手串。

看似简单的一串佛珠其背后的寓意可并不简单噢,它代表着佛教的十八界,即六根,包括:眼界、耳界、鼻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六尘,包括: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色,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这串珠子可是佛教的宝物啊,雍正由于喜欢佛经,所以对这串佛珠也是爱不释手,并成为了他的贴身之物。

就在年羹尧被外放做官时,雍正将这件佛家圣物赏赐给了年羹尧,因为年羹尧对其表了忠心,而雍正赐珠是回赠了一份信任,同时也是表达对年羹尧的深深期许。

年羹尧在早期并没有辜负厚望,在九子夺嫡时帮助胤禛登上皇位,并在西北屡立战功,由此他也成为了雍正身边最信任的重臣。

要不是他自己居功自傲又怎会落得个如此凄惨的下场呢?他在临死之前将那手串还给雍正又是何意?

年羹尧还手串

赠佛珠代表着君臣情义的开始,还佛珠代表着君臣情义恩断义绝

雍正从赠佛珠的那一刻开始,就妥妥帖帖地收服了年羹尧的心,他们之间的深厚情义也正是由这一串佛珠开始,雍正给的是百分百的信任,年羹尧表的是百分百的忠心。雍正登基之后,对扶持他上位的那些大臣是十分的器重。

对张廷玉、隆科多、年羹尧等人给予了嘉奖,特别对年羹尧是格外的看重,他不仅了娶年羹尧的妹妹为妃,还让他担任了手握重兵的封疆大臣,做了西北的大将军。因此年羹尧成为了雍正最倚重的大臣,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

年妃被逼卸甲

雍正放心将整个西北军务的总指挥权交到年羹尧的手中,并且还给予了先斩后奏的特权,这证明他宠信年羹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搞得年羹尧这小子都忘记自己姓年了,他开始专权跋扈、滥杀无辜、无视朝廷法度,藐视皇威,对雍正的话充耳不闻。

雍正在历史上本就是一个多疑的皇帝,年羹尧此举是让他大为不满,再加上朝中大臣多有弹劾,雍正拿年羹尧开刀。

年羹尧想着他的赫赫战功,又怎能心服,雍正每处罚他一次,他都要抗议一次,直到最后被赐自尽,他依然还要拿出一串佛珠出来还给雍正。

这串佛珠也是他功勋的见证啊!他曾为了雍正的霸业而赴汤蹈火,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还佛珠也是他与雍正之间在君臣情义上做了一个了断,意在表明,我为你做了很多,你也确实给了我很多,我做错了,你杀了我,从此恩断义绝,互不相欠。

佛珠还情义断

年羹尧:还手串代表在雍正面前承认了错误

年羹尧被赐死之前,他到底有没有悔意呢?雍正曾经对他的一份期许和信任是彻底地被他辜负了,本是一手好牌却被他打得稀巴烂。

其实在死之前从他的表现来看,他是并不想放下自己的那一身傲气的,他更不想向雍正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他早点放低姿态,在雍正面前低头认错,或许他的结局又会是另外一种呢!

年羹尧违背初心

可他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是抗议,在口头上更是嘴硬,在李卫面前也是直问赐死的圣旨,没有半点儿想要服软或是承认错误的样子,不过他在接过圣旨时,却从衣兜里掏出了一串佛珠,交给李卫,并让他还给雍正。

之后便嚎啕大哭起来,这哭声意味着什么呢?在哭声中隐藏着他的一份忏悔之意吧,看似他是为了自己的即将结束的人生而哭,实则他是间接地向雍正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是他辜负了雍正对他的期望,既然辜负了,已经是覆水难收,手串也只能物归原主。

年羹尧自掘坟墓

年羹尧:还手串求念往惜之情,饶恕家人

年羹尧捅了这么大的娄子,雍正若不念情义,那么杀他全族人也是不为过的。李卫在去给年羹尧传圣旨之前,他的老婆翠儿曾向他提出“你能不能上个折子保他一保”,李卫驳回她老婆道:“妇人之见,明着告诉你吧,换了其他人,十条命都没了”。

这证明年羹尧犯的事是非常的严重,雍正也到了非杀不可的地步,从李卫的口中我们可以知道,年羹尧能够活到如今,这已经是皇恩浩荡。雍正已经是用他的功与情再相抵扣了。也就是说念了他的功,也记了他的情。

年羹尧有违君臣之礼

年羹尧在年家那一定是家里的顶梁柱,再者说他还有一个年妃妹妹在雍正的身边呢,他自己死了之后,倒是一了白了,可这些活着的家族人呢,怎么办?受到他的牵连已经是无可避免,他的年妃妹妹从“卸甲”的那一次开始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他在临死之前还手串的这一举动,也意在求雍正念在往日的情份和功劳上,放过和善待他的家人,当然这话要他说出口,他是断然不会说出口的,因为他的那股傲气让他拉不下面子。而这一手串也解了他最后的那一份难为情。

年羹尧遭投诉

试想当雍正看到李卫呈给他的这一串佛珠时,他也定然会感慨万千吧!当初的那一份信任,当初的那一份忠心,将君臣二人牢牢地串在这一串佛珠之上!而如今期望被辜负,君臣之义断裂,佛珠也还回来了,可佛珠却不再是原来的那串了,性质变了,变得面目全非,一切都已经回不到原来的起点。年羹尧也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委婉地表达的自己的悔意。雍正会领悟到年羹尧的意思吗?年羹尧还佛珠之举,雍正他当然看得明白,只是愿不愿去看明白就看他的心意了。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年羹尧临死前要把手串还给雍正是什么意思?

在《雍正王朝》里,年羹尧被赐死前,拜托李卫为他做了最后一件事:将一个手串还给雍正帝。这个手串有什么特别寓意?年羹尧为何这样做?小小手串,却大有深意。

其实,这个手串(戴手腕的念珠)是雍正帝还是皇子时,当时还没什么权势的年羹尧外放任官,他走马上任前,向主子四爷胤禛府上辞行,四爷亲手送给年羹尧的。

当时临别送手串的场景,四爷问年羹尧:最近在佛经上有何感悟?年羹尧说:奴才只知道主子就是菩萨,而奴才永远做一个护法金刚。应年羹尧索要请求,四爷遂将贴身携带的一串念珠,送给了年羹尧,以示期许和信任,并也意在警勉年羹尧:之前江夏镇杀戮太重,以后多些慈悲之心,好好干。

作为被四爷寄予厚望的心腹,年羹尧不负众望。不仅在康熙帝晚年的“九王夺嫡”中,是助四爷胤禛成功登上皇位的重要功臣,而且在西北掌兵屡立战功、平定西北多次叛乱。

年羹尧一度成为雍正帝的红人宠臣,官拜抚远大将军,是雍正帝的铁杆亲信、左膀右臂。甚至后来,雍正帝让年羹尧统管西北四省军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势熏天!更有甚者,雍正帝自诩要和年羹尧做一对“千古君臣”典范,宠信程度和亲密程度,无以复加了。

我们先来说说年羹尧的发家史,以及如何从辉煌走向灭亡的。

年羹尧:一个进士的发家史

年羹尧,1679年出生于安徽省,清朝康熙年间生人。年羹尧是进士出身,康熙三十九年中进士,然后走上仕途。康熙四十八年,升任四川巡抚,而后成为封疆大吏。年羹尧凭借出色的能力和表现,官位一路飙升,从四川巡抚到四川总督、川陕总督。雍正帝继位后,命年羹尧接管在西北的大将军王十四阿哥兵权,成为抚远大将军。随后,还被加封为太保、一等公。

公元1723年,年羹尧奉命掌管西部的一切军务大权,实权大过当时其它的所有军官,西部地方的官员均听命于年羹尧。1723年年底,年羹尧奉命平定罗卜藏丹津动乱,战争持续两年,年羹尧巧妙的运用战术横扫全场,大获全胜,从此声名鹊起。

年羹尧:走向巅峰,危机重重

在雍正帝胤禛即位之初,皇位还坐不稳定,当时十四阿哥胤禵,是对新君雍正威胁最大的人。因此,他就让与自己亲信年羹尧接替十四阿哥,做了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一出去就打了好几次大胜仗,这让雍正帝更加信任年羹尧,渐渐地给了年羹尧很大的权力。

可是,年羹尧恃宠而骄,专横跋扈,自我膨胀了。王公大臣见年羹尧,都要跪地迎接;选拔官员称“年选”,而且插手外省官员任免,作威作福,贪污军饷,僭越礼制,生活奢靡。年羹尧还有专门的厨师团队为一个人服务,白菜只吃菜心那一点点,其余的全部扔掉。结党擅权,暗中扶植亲信,企图建立起自己的党羽势力。

甚至发展到后来,年羹尧在雍正帝面前奏事,无人臣之礼,跋扈之态昭然若揭,搞的雍正帝的君王权威和尊严受到了严重挑衅和伤害,而且很多次把雍正帝气得咬牙切齿、差点吐血....

其中有一个件事。关于两个字:卸甲!

雍正帝到年羹尧处巡视军队,天气太热了,雍正帝也是体恤士兵,金口玉言说:将士们,卸甲吧。可是没有一个士兵有动静,年羹尧大手一挥:卸甲!众将士排山倒海,纷纷卸甲。

这一次,深深伤害了雍正帝的帝王自尊心,当场默不作声。回去后,气急败坏的雍正帝,拿年羹尧的妹妹年妃撒气降火,怒令年妃“卸甲”(将衣服脱了个精光....),然而疯狂蹂躏,临幸败火。可怜的年妃强忍泪水,丫根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年羹尧:功高震主,兔死狗烹!

诸多事情让雍正帝对年羹尧越来越疏远,一直发展到了雍正帝忍无可忍,年羹尧最终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雍正帝开始打压年羹尧,官位一降再降,从抚远大将军降到杭州将军,一直降到一个守门兵。沦为守门兵的年羹尧,依然傲然自立,还公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故意穿着雍正帝曾御赐的黄马褂“炫耀”,招摇于市,意在“无声抗议”,表现雍正帝对待功臣、兔死狗烹。

这一下,雍正帝忍耐到了极限,派李卫前往赐年羹尧自尽。

年羹尧:送还手串,恩断义绝!

年羹尧在死前,与小牧童下了一局棋。心如死灰,并取下手串,让李卫还给雍正帝。

那个手串叫“十八珠手串”。

清朝顺治帝笃信佛教,从顺治起,佛教开始在清宫流行,顺治帝让满朝文武佩戴珠子,所以满清贵族上层戴珠子的习惯,也是由顺治开始。

雍正帝也继承了祖宗习惯,也喜欢研究佛经,他还是一名佛教居士,而这串珠子在佛教里的含义就是很信任和很喜欢的意思,表达了他对年羹尧的信任和欣赏。

一直以来,年羹尧觉得雍正帝赏识他,当着他的面流露自己的心声,就觉得雍正把他当兄弟。只是年羹尧到死才明白过来,在君王的面前,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和兄弟甚至是亲情,和君王的感情,永远胜不过巨大利益。

可是,当雍正帝要杀他时,他已经失去了雍正帝的信任。所以,年羹尧把珠子还给了雍正帝。

这样做既是想向雍正帝表达自己的悔意,表达他没有忘记雍正帝对他的信任,也始终记得雍正帝的恩情,但此刻却要君臣恩断义绝了....希望雍正帝 念在他生前为国家立过功劳的份儿上,放过他的家人,善待他的族人。

手串,是君臣之间多年感情的信物。君臣携手多年,此刻痛下杀手。年羹尧此举,也透漏出了一个将死之人最后的悲凉!

【撰文:峰子哥;点关注 趣史随时得到!】

年羹尧临死前要把手串还给雍正是什么意思?

谢谢邀请!由“邸晓居MBA侃历史”,谈谈我的看法: 雍正帝把年羹尧大将军赐死,他会痛哭流涕? 把雍正帝赐给他的手串还给了雍正帝。

分析一下在雍正初年的时候,年羹尧起到了两个很大的作用;

一,作用就是在雍正帝登基的时候,替代了当时的大将军王十四阿哥允禵的位置。

四阿哥胤禛对十四阿哥胤禵当然不放心了,十四阿哥胤禵手握军权,还是让大舅哥年羹尧去当抚远大将军比较好。

二,就是雍正元年的1723年,青海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年羹尧受雍正帝的指派,当然要去平叛,一战功成,所以雍正对他极其欣赏。

雍正帝是一个非常懂得帝王术的人,对于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大将军王职位,又手握重兵在外的臣子,虽然是曾经的家奴,他还是情尽笼络。

但他的手段也很寻常,首先是加官晋爵,这在汉人当中非常罕见。另外就是给予年羹尧各种各样的信任,比如说陕西乃至整个西北所有的军政大权全部下放给年羹尧。

还有就是雍正帝各种给钱赏赐,雍正还用快马加鞭的方式把广东进贡的荔枝赐给年羹尧,这享受不一般,年大将军似乎疯迷了,依然摆着大将军的谱。

年羹尧穿戴御赐的黄马褂,接受着过往官员行人的参拜,真正是把自己当了王爷了!有人向他行礼,年羹尧充耳不闻。

当他在静静的听着远处牧童唱的一首歌谣的时候,似乎羡慕牛儿牛儿坡上的时光,田园绿野好风景,一方黄土一方天,山又高来水又长。

听着这首动听的歌谣就像是年羹尧自己的挽歌,年羹尧听得入神,细心揣摩着歌词的意义,年羹尧心里不禁想到:是啊,这漂亮的风景,怕是只要牛儿能自在的享受了,而自个即将化作一捧黄土,可是我年大将军在青海之功呢?

年羹尧在牧童的眼里,这个肮脏的男子可是个莫测高深的人。 作为江苏巡抚的李卫来了,李卫此行的意图就是向年羹尧传达雍正帝的圣旨:赐其自杀,此刻李卫是否想到了什么?

这李卫和年羹尧是旧相识,同为雍正皇帝藩邸的奴才,年羹尧看着这位从前的兄弟,能不哭吗,痛哭流涕。

他应该已料到这一天,可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了,他才明白,他还不如那个放牛娃。 他是真正放下了吗,一切怨恨的心情一股脑的涌上心头,自个赴汤蹈火,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为了你雍正能坐稳皇帝位吗?

现在催命鬼来了,年羹尧死不瞑目。 怨恨的泪水尽情落下,他摘下了戴在自己手上的“佛珠手串”,他要还给雍正,这手串是当年雍正所赐,我此刻交还给他,表达了年羹尧和雍正帝恩断义绝。 就这样,年羹尧在嚎啕大哭之后自尽了!(以上图片来自影视资料)

请关注《邸晓居MBA侃历史》欢迎网友们一起互动、评论、留言必回复!

年羹尧临死前要把手串还给雍正是什么意思?

就着电视剧《雍正王朝》来回答。年羹尧因为江夏镇事件颇得康熙皇帝和四爷胤禛满意,被提拔为四川巡抚,临行前,年羹尧向四爷胤禛要了一件东西,就是胤禛常戴在手边的佛珠手串儿。胤禛是信佛之人,佛珠手串是念佛寄托常用之物,年羹尧为什么要它?

是不是当下属的人都有这样的嗜好,总爱向上级讨要一个什么贴身的玩意儿带在身边,到处显摆一番,说的是上级与自己的关系如何如何,说的是有东西在身,如同随时可见的感情,说的是自己是哪个哪个队伍的人,不一而足。像年羹尧这样的人,也要这么做一番吗?

年羹尧是胤禛府上出去官职最大的奴才,注意,他到底还是个奴才,所以,注定他这辈子只有通过不断博弈上位。因为国库追欠中表现持重,他被老八胤禩盯上了,在老八的推荐下,当上了四川提督。这是一个价值变现的机会,在老四与老八之间,年羹尧处于一种特殊的境地。对胤禛而言,手下干才不多,对老八而言,举手之劳在于拉拢人心,这恰恰给了年羹尧一个崛起的机会,正如胤禛上台后,除掉年羹尧的时候说:许与不许,都在朕一念之间。年羹尧的投机心理占据了大半。

江夏镇的事情,年羹尧虽然心狠手辣,但是屁股上的屎都由老四揩了,张廷玉的一顿教训,很显然还是引起了年羹尧的足够注意,要知道,像张廷玉这样的人,没有皇帝的认可,是不会随便开口,既然张廷玉开口了,便可以证明,康熙皇帝没有面见年羹尧,不是因为真的很忙,而是借张廷玉批评年羹尧“戾气太重”。很多人在这点上都以为这是张廷玉的话,错了,应该是康熙皇帝的话。

年羹尧当然不是傻子,自然是知道张廷玉虽然官职比自己高,不会轻易批评与自己无干的官员,这是张廷玉的一贯作风,所以,当张廷玉一出口的时候,年羹尧显得十分谨慎。要不是因为有四爷胤禛顶着,也许年羹尧会显得更为小心拘谨。

不要以为年羹尧真的就丧失了理智,“滥杀无辜”几个字他还是背不起的,只要康熙皇帝或者老四胤禛一句话,他同样有可能丢了脑袋。年羹尧虽然胆子很大,但是头脑并不傻,在老八和老四之间,他可以选择博弈,但在康熙皇帝和老四之间,他只能选择自保。

年羹尧深知屠灭江夏镇事件的后果,况且老四胤禛竟然没有追究他吞没几百万两银子的事,这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这样的警示对年羹尧这样的人来说是具有相当约束力的,所以,在临行四川之际,他找到了四爷胤禛,并投其所好的要了胤禛手上的佛珠,其实是为了寻求一项保证,担心江夏镇事发淹没了自己。

当然,以年羹尧的野心,江夏镇事件只是其中一件事而已,他不可能仅仅只考虑这一件事,此去四川当巡抚,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再等着他做,是否都与九子夺嫡有关,是否都与康熙皇帝有关不得而知,但是如果这样的“定时炸弹”多了,年羹尧也就只有粉身碎骨的份儿。

有了这串佛珠就不同了,等于给自己上了一道保险。当胤禛问他“你悟得了什么”的时候,年羹尧说“做四爷的护法金刚”,其实哪里是给胤禛做护法金刚,是让胤禛做他的护法金刚啊。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他也确实做了一段时间的金刚,直到杀了孙嘉诚那一刻,年羹尧开始走下坡路。该来的事总是会来,都说年羹尧死于飞扬跋扈,死于阻碍新政,死于结党营私,也对,但他也死于胤禛的那串佛珠,不是么?

他以为,有了那串佛珠,就可以求得一尊“真佛”,就可以求得一世的保佑,就可以求得雍正的永久庇护,这种想法,实在太过荒唐。

雍正对刘墨林讲佛理的时候讲了一个故事,最后问“什么是佛”?“求人不如求己”,这才是佛家的真意,可见这与年羹尧当初的回答大相径庭,护法的金刚纵然是佛身,但是你求他也是枉然,只有求得自己,才是悟透了佛法,这也就是胤禛当初所说的“佛法无边”啊。

年羹尧错误的将那串佛珠理解成了佛祖,他心中的佛祖就是雍正皇帝胤禛,以为有佛祖在,自己就在,可以同呼吸共命运。殊不知佛祖其实就是自己而已。

李卫和翠儿给他做的断头饭送到的时候,年羹尧才真正明白,佛珠戴在手上依然只是一串佛珠,没有理会到佛法的真谛,也就是一串无用的珠子而已。

有人说这是年羹尧幡然悔悟,悔不当初,其实错了,因为年羹尧曾说过“要死也得轰轰烈烈”,他幡然悔悟的是没有理解雍正所说的佛理——“求人不如求己”。所以,将珠子还给雍正,也算是一种另类的交代吧,不知道雍正收没收。

帅帅会飞🕸🕸🕸 分类:其它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