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五菱模式”,值得复制吗?

新能源汽车的“五菱模式”,值得复制吗?

新能源汽车的“五菱模式”很难复制也不宜复制

五菱汽车近两年近乎经历了一个V型的转折,面包车销量整体下滑,曾经月销量轻松突破5万台的宏光再无法热销;但是随即打造的宏光MINI EV微型电动汽车却异军突起,一度实现月销量破三台车,成为销量最高的电动汽车。

这个转折让很多车企看到了“救命稻草”,于是纷纷推出了类似于宏光MINI,甚至几乎复制设计、续航和价格的山寨车;可是能够预测到的是没有一个能够成功,五菱依靠宏光MINI也并非长久之计。

为什么这么说呢?

宏光MINI的热销有两个因素,次要因素为不错的设计,核心因素是足够低的价格;起售价仅仅2.88万就能买到能上牌的汽车,这在曾经是不能想象的,即便有也是看起来完全不像样子的江南奥拓TT之类的车。所以宏光MINI才会备受关注,但一分钱一分货的硬道理难道消费者不懂了吗?价格如此之低的车肯定是没有品质可言的。就算外面看起来不错,实际上也是个绣花枕头。

但是五菱汽车就不用担心,因为这个品牌的定位本就非常低,打造的车辆一直以价格低廉的微型车为主;而五菱的营销投入又非常大,长期以来的营销包装使其具备了“神车之名”,即便车辆的真实品质一点点都不神奇,甚至比普通的竞品还要差一些。

五菱打造的低价车“应当不会差”,相信大部分选择宏光MINI的用户都有这样的观点,这是宏光MINI能够热销的核心因素;但随着前提具备高皮质的车辆逐渐被消费者接触与认识,比如销量增长中的科莱威和e-Star,包括价格悬殊不大的欧拉猫系列,只要这些车的销量达到某个平衡点,宏光MINI的未来销量走势也就不会多理想了。

所以五菱新能源模式很难甚至无法复制,缺了一个相同的“品牌人设”是大问题。

假设由前提在电驱技术领域有权威标准的车企打造类似的车,热销后的结果是什么?

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定位,有些打造快销车、有些主攻中高端、有些打造奢侈级的车辆,低中高端的定位其实一直都很清晰,只有近些年技术进步飞速的国产汽车的部分品牌依靠实力强行拉升的定位。

而具备更先进的技术、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的车企,其定位往往都不会低,打造的主力车辆至少会是10万级别起步,定位更低的车辆则会通过子品牌制造或不参与;那么这些车企如果打造与宏光MINI的同级车,破坏的就会是整个品牌形象,势必会影响其他车辆的销量。

所以不是所有车企都适合去造宏光MINI,会去山寨五菱新能源模式的车企不是经营艰难就是同样定位不高;而出现问题的原因当然是缺乏先进的技术导致车辆缺乏竞争力,主攻的车型都没有造好,去造“各自的宏光MINI”又能造好吗?加之主力车型存在的各种问题已经破坏了品牌形象,下探定位造这样的车就更会令人质疑了。

这就是五菱新能源模式不宜复制的原因,复制好了则整个品牌定位再也拉不上去了,复制败了则会落下个“连五菱都不如”的评价;其实此类车辆最终都有可能被定义为“微型低速电动汽车”,成为定位低于标准汽车的通勤车,一旦国标执行则此类车辆的品牌将处于更尴尬的境地。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请你叫我彭于晏 分类:其它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