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开国第一功臣刘文静,为何手握免死铁券,还会被李渊处斩?

说起刘文静,他和李渊、李世民这两位皇帝可以说是渊源甚深,我们可以先看一下他的背景。

刘文静,字肇仁,现在的陕西武功人,祖父做过石州刺史,父亲在隋朝时也是三品的官职,刘文静袭父仪同三司(正四品)。而在隋朝末年,被认命为晋阳令,归太原留守李渊节制,同晋阳宫监裴寂一起辅佐李渊。

看到这里,与刘文静之死相关的两个重要人物都牵扯出来了,一个是唐高祖李渊,而另一个则是这位曾经的好战友裴寂。

刘文静这个人是个很有谋略且有眼光之人,早就观察到隋朝没落的必然,也能看出李渊的志向。他会同李世民和裴寂一起鼓动了李渊起兵,有了进了元谋功臣之列。唐朝建立以后,刘文静被封鲁国公,还与尚书令秦王李世民以及尚书左仆射裴寂一起被下诏“特恕二死”,可以说恩宠极高了。

刘文静的死,既是因为自己的性格,也有政治斗争的需要,最终“特恕二死”也没能让他免于一死。

武德二年,刘文静酒后狂言要杀死裴寂,被失宠小妾告发谋反,高祖李渊听信裴寂谗言,最终将刘文静抄家处斩。刘文静临死前长叹:“高鸟尽,良弓藏。此言不虚啊!”

看刘文静之死,无外乎官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而已,这里面主要牵扯了两个方面的原因。

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得罪了裴寂,才招致了杀身之祸。

裴寂,字玄真,山西临猗人。裴寂一家家族显赫,历史上公侯宰相众多,算得上是名门望族。而且,在李渊起兵前,他跟李渊私交非常好,也参与了对李渊的起兵游说,李渊对他恩宠有加,封他为魏国公,尚书右仆射,对他是言听计从。而且每次李渊出巡的时候,都命裴寂留守长安,可见他对裴寂是何等的宠信。

刘文静和裴寂,也曾经是同窗战友,关系密切,不过那只是在起兵之前。随着时间推移,刘文静逐渐得不到李渊重用,而反观裴寂却是平步青云,一路摇摇直上,甚至李渊对刘文静还多出了一份嫌弃。同样一路辅佐李渊出来的人,待遇上天差地别,难免刘文静心生不满。

再有就是刘文静与裴寂朝堂之上也经常是意见相反,与裴寂大有水火之势,裴寂对他也是有恨意的。也正因为如此,在刘文静被小妾告发之后,尽管没有实证,尽管李世民求情,但都没有用,因为李渊最信任的裴寂进言“今若赦之,必贻后患”,唐高祖才下决心斩之。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皇位之争给他带来的政治祸患。

唐高祖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几个儿子关于皇位的争斗问题。虽然他一直中意长子李建成,而且早早的就册封了太子之位,但李世民却并不买账,认为自己功劳、能力远大于李建成,理应是皇帝继承人才对,他一直也在想办法壮大自己的实力,伺机取代李建成。

刘文静呢,不但同李世民交好,还长期在李世民手下任职,自然也会被认为是李世民一派的。李渊本就想着削弱李世民的势力,所以李世民去给他求情,不但没得到特赦,反而有可能促成了李渊决心的下达,而刘文静有可能就是这场皇位之争的一个政治牺牲品而已。

虽然李世民得皇位之后,也为他平了反,但时过境迁,人早已经死了,做的再多,也只是一种补偿了。

唐朝开国第一功臣刘文静,为何手握免死铁券,还会被李渊处斩?

刘文静为晋阳令时,与当时镇守太原的李渊成为了好友。然而又因为他和李密是姻亲关系,所以他很快就被隋炀帝杨广关进了监狱,也正是在狱中,他说服了李世民起兵反隋。据《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去狱中探望刘文静时,两人有了以下的对话:

文静曰:"天下大乱,非高、光之才,不能定也……尊公所将之兵复且数万,一言出口,谁敢不从?以此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过半年,帝业可成。"世民笑曰:"君言正合吾意。”

无论李世民先前是否有创业之心,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次刘文静的话无疑增强了他反隋的决心。后来李渊能在太原起兵,刘文静功不可没。

此后,刘文静跟随李渊父子南征北战,战功显赫。公元618年,大唐帝国建立,李渊为了感谢刘文静还有李世民和裴寂等三个功臣,特意给了三个人一份“免死金牌”,那就是“恕二死”,顾名思义就是他们可以免死两次,据《新唐书》记载:

始,高祖论太原首功,诏尚书令秦王、尚书左仆射裴寂、纳言刘文静恕二死。

然而刘文静刚得到这项特权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被李渊处死了,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刘文静之死不简单

刘文静为晋阳令时,裴寂为晋阳宫监。两人有了相处机会,一来二去就成了好友。有一天夜里,裴寂看到城外烽火连天,便向刘文静叹道:“咱俩贫贱至极,如今天下又这么乱,我们将在何处安身?”

刘文静听后赶紧安抚好友道:“只要咱俩齐心协力,何愁不会富贵?”

由此可见,此时两人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刘文静也一心想着裴寂。裴寂与李渊是旧相识,可是刘文静却更赏识李世民。据《旧唐书》记载,刘文静曾对裴寂这样夸赞李世民:

非常人也。大度类于汉高,神武同于魏祖,其年虽少,乃天纵矣。

然而裴寂听后却不以为意。后来李世民为了和裴寂结交,故意输了他许多钱,面对金钱的诱惑,裴寂才开始选择帮助李世民。

裴寂不如好友刘文静会识人,所以他一直选择跟随李渊。而李渊也非常仗义,对他非常宠爱,他建立大唐后曾对裴寂说:

使我至此,公之力也。

其实裴寂啥也没做,就是傀儡皇帝杨侑准备让位给李渊时,他劝说李渊接受皇位,仅此而已。

此后,李渊经常与裴寂同吃同住,每隔几天就赏赐财物,并且每天都往裴寂的府上送御膳。不仅如此,他对裴寂言听计从,两人还成为了儿女亲家。在当时,整个大唐没有人比裴寂还尊贵,据《旧唐书》记载:

当朝贵戚,亲礼莫与为比。

李渊太过宠爱裴寂了,甚至连他吃了败仗也不追究。公元619年,裴寂自告奋勇前去讨伐刘武周,谁知却丢盔弃甲,铩羽而归。李渊也只是责备了几句,对他仍然恩宠不减。

李渊对裴寂这么好,刘文静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最让刘文静受不了的是,同是开国元勋,而且自己的胆识和才能都强于裴寂,可是他却一直屈居裴寂之下。于是看不惯裴寂的刘文静经常在朝中和他作对,从此两人彻底决裂了。刘文静甚至对弟弟刘文起直言道:“总有一天我要亲手斩了裴寂!”

没过多久,刘文静家开始出现一些反常的现象,刘文起便找来巫师在家施行厌胜之术。

在古代,历朝的皇帝都非常忌讳厌胜之术,所以大臣们都是秘密地施行此术。恰巧此时刘文静的一个小妾失宠了,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哥哥。小妾的哥哥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为了避免惹祸上身,就把刘文静给告发了。

李渊得到消息后,让萧瑀和裴寂前去询问情况。李渊明知裴寂与刘文静不睦,却仍派裴寂前去,用意不言而明。

刘文静见到皇帝派人前来询问,他委屈地说道:“还不是因为皇帝太偏心,所以我才在家中说了几句怨言。”

只是短短的几句抱怨,李渊便诬陷刘文静有谋反之心。群臣知道刘文静落得了如此下场,都是因为得罪了李渊的宠臣裴寂,所以没有人敢出来为他辩护,只有李纲和萧瑀坚称刘文静不可能谋反。

就在这时,李世民也沉不住气了,刘文静毕竟是自己的死党,他不出面求情就显得太不仗义了。

然而李世民忘了,皇帝最讨厌大臣与皇子们有私交,他出面求情只会让李渊更加愤怒。

果然,李世民的求情让李渊坚定了除掉刘文静的心,这时裴寂又添油加醋道:

文静多权诡,而性猜险,忿不顾难,丑言怪节已暴验,今天下未靖,恐为后忧。

李渊思前想后,认为刘文静不可留,一是因为他对自己心怀不满,二来杀死刘文静可以震慑李世民,让他低调做人。于是公元619年,年仅52岁的刘文静被判了死刑,死前他感叹道:

高鸟尽,良弓藏,果不妄!

这句话只不过是刘文静的一句气话而已,其实刘文静之死是大唐开国以来第一次诛杀功臣事件。这并不是因为他功高盖主而死,而是因为他的存在威胁到了大唐最有权势的两个人——李渊和裴寂。

至于那块“免死金牌”吗,他的使用权本来就在李渊手中。

然而李渊不知道的是,刘文静之死虽然震慑了群臣和李世民,但也让他们的父子之情产生了裂痕,这条裂痕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深,直到“玄武门之变”的发生。

李世民即位后裴寂的下场

公元623年的一天,李渊请裴寂吃饭,席间,裴寂突然向李渊请求告老还乡。

也许裴寂是有意为之,也许是害怕权力太大会对自己不利。但是李渊却没想那么多,他当即泪流满面,表示要与裴寂一同偕老。说完,立即加封裴寂为司空,赐食邑五百户,而且还派一名官员天天守在裴寂家门口,生怕他偷偷逃跑。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李渊对待裴寂还是很真诚的。裴寂才疏学浅,却能得到一位李渊的厚爱,他还是很幸福的。

然而幸福总是短暂的,公元627年,“玄武门之变”爆发,李渊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从此再也没有人愿意优待裴寂了。

贞观二年,李世民去南郊祭祀,命令裴寂和长孙无忌与自己同乘御辇,以示尊贵。这可把裴寂吓坏了,他知道自己毫无功劳,怎么能乘坐御辇,谁知李世民却说道:

以公有佐命之勋,无忌亦宣力于朕,同载参乘,非公而谁?"

李世民这句话将裴寂和长孙无忌做了鲜明的对比,他在向裴寂强调,长孙无忌对我李世民有功,而你裴寂,不过是对李渊有功罢了。

裴寂再不聪明也能听出李世民的话外音,他知道李世民一直在恨他,于是他每天都非常惊惧。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李世民终于找了个理由罢免了他的司空一职,还削去了他的一半食邑,并将他驱逐出京,遣返原籍。

裴寂年纪大了,他乞求李世民让他留在长安养老,李世民却数落道:“你资质平庸,完全是因为仗着我父亲的喜欢才有了现在的地位,而且我父亲在位时,你时常扰乱朝纲,只因念在你是故旧,不忍心依法处置,你能活着回到家乡,已经是万幸了!”

李世民说得不错,想想同是开国元勋的刘文静连命都没了,裴寂能够告老还乡已是万幸了。

同时,李世民也没有忘记老朋友刘文静,他让其子刘树义承袭了鲁国公的爵位,还将公主许配给了刘树义。

结语:刘文静之死是李渊做的一场秀,他为了巩固地位而有意为之。同样的,一向大度的李世民之所以将裴寂贬出朝廷,也是再向李渊发难,因为李渊一直居住在太极宫,已经登基了的李世民只能在东宫办公。

李渊也知道李世民的想法,于是贞观三年他主动提出了要搬离太极宫。

所以世间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皇帝对大臣动手,无非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唐朝开国第一功臣刘文静,为何手握免死铁券,还会被李渊处斩?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还未统一中国的李唐政权内部就发生了一件大事:时任尚书、开国元勋、晋阳首义的功臣刘文静,被斩首了,理由是谋反!一个堂堂的开国元勋、首义功臣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到底因为什么?

1、 时期经过

刘文静那段时间估计是心情不好,古人也比较迷信,于是便找了一个巫师作法祛妖。巫师喜欢装神弄鬼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偏偏又有一个家人告发了刘文静,对他请巫师祛妖的事情做了一番添油加醋的描绘和别有用心的解释。所有描绘和解释最终指向的目标就是——谋反。

这个告发者是刘文静的一个小妾,估计是没有得到相应的恩宠,从而诬告其谋反。李渊即刻将刘文静逮捕,随即判定其谋反,当年九月初六,刘文静被斩首。

如此重要的大臣真的是谋反吗?这无非就是一场政治斗争罢了。

2、 刘裴之争

李渊从晋阳起兵的时候,身边的左膀右臂,一个是刘文静,而另一个就是裴寂。这两人对大唐开国所作的贡献可以说难分伯仲。但是从私交上来说,裴寂和李渊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所以于私上,李渊自然而然的就偏向了裴寂。

事实证明,裴寂的官职一直压着刘文静一头,这让刘文静十分不满。在接受审讯时,刘文静也说出了自己的怨言,就是这些怨言,让李渊最终决定要杀了他。在李渊看来,怨言就是个不良的开端,就会造成日后的谋反。但其实满朝文武都知道刘文静根本不可能造反,李渊杀刘文静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用意。

3、 结交秦王

当时,为刘文静求情的人之中,最努力的要数秦王李世民,也正因为如此,李渊必杀之。

原来,刘文静当时已经是秦王帐下的头号辅臣,是李世民在政治上最为得力的助手。早在晋阳起兵前夕,刘文静和李世民就已惺惺相惜,关系非同一般;到了武德元年七月,李世民任元帅西征薛举时,刘文静则是元帅府的长史;同年十二月,李世民官拜太尉,兼陕东道行台尚书令时,刘文静再次担任陕东道行台左仆射。可以说,刘文静现在不只是天子李渊的尚书,更是秦王李世民的死党。

皇子与外臣结交,从来就不是什么好现象!李渊深知这点,他对太子李建成还是非常看重的,而且自古以来废长立幼时皇家大忌。李世民是自己的亲儿子,平定乱世还需要他,李渊自然不会怪罪他,那么只能是刘文静当这个替罪羊了。当时主理刘文静案件的负责人正是其老对头裴寂,很明显,李渊早就暗下杀心了。

另外再说这个所谓的丹书铁券,刘文静有没有丹书铁券,我不知道。但却是得到了李渊“恕二死”的特权,也就是相当于有两张丹书铁券。但从流传下来的丹书铁券来看,这玩意对于“谋反”罪是不能免死的,而历史证明,皇帝要杀这些功臣,其罪名多数都是“谋反”,所以说,丹书铁券和空头支票没啥区别,最多是一种荣誉而已。

刘文静之死是大唐开国以来第一次诛杀功臣的事件。这个事件无疑给新生的大唐王朝抹上了一层不祥的阴影。同时,这个事件也在在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之间刻下了一道深深的裂痕。这道伤痕在武德九年之时彻底崩裂。

唐朝开国第一功臣刘文静,为何手握免死铁券,还会被李渊处斩?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李渊长安称帝后,表彰跟随他太原起兵的17位“元谋功臣”,其中李世民、裴寂和刘文静获得两次免死机会,另外14位获得一次免死机会,由此可见刘文静的功劳。

刘文静具体有哪些功劳呢?

1、“太原起兵”直接策划者

刘文静是晋阳县令,李渊是晋阳留守,裴寂是晋阳宫副监。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世民看出刘文静胸有大志,便与其谋划起兵之事,两人怕李渊不同意,便找到了刘文静的好友裴寂,而裴寂与李渊交好,三人一同导演了“晋阳宫女陪酒事件”,促使李渊同意起兵。

2、协助太原起兵

起兵不是儿戏,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为了获得晋阳民众的支持,刘文静伪造了隋炀帝诏书,宣称要征募晋阳民众远征辽东,隋炀帝三次亲征高句丽,丧师百万,晋阳民众惶恐,对隋炀帝愈发不满。

其次起兵还需要军备物资,刘文静再次伪造诏书调晋阳宫内物资,引起了晋阳副留守王威、高君雅的怀疑,刘文静便在李世民的指使下,诬告两人谋反,解决了两人,为李渊起兵扫除最后障碍。

3、出使突厥稳定后方

自隋朝以来,突厥为祸北方,晋阳地处北方,时刻受突厥人威胁,一旦起兵逐鹿中原,如果突厥人从后方突袭,后果不堪设想。刘文静献策,带着李渊的亲笔信出使突厥,表示李渊向始毕可汗称臣,而且将来攻下长安后,城内的财宝全部归始毕可汗所有,以此稳定了突厥人。

如此大的功臣,还享有两次免死的机会,怎么就被李渊一刀砍了?这还要从刘文静对李渊和裴寂的不满说起。

建国之后,李世民被授予尚书令,裴寂授予尚书左仆射,刘文静授予纳言,纳言是中书省长官,地位和尚书左仆射相同,均为宰相,但是排名裴寂第二,刘文静第三。这让刘文静不爽,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功劳在裴寂之上,只是李渊更加亲近裴寂而已。

后来刘文静跟随李世民讨伐薛举,兵败后被削职为民,但是反观裴寂,被刘武周击败,连晋阳都丢了,却什么事都没有;更让刘文静不满的是,他再次跟随李世民讨伐薛举,获胜后恢复了爵位,却仅仅被授予民部尚书。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为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包括民部(后来避讳李世民改成户部),刘文静是民部尚书,裴寂是尚书省长官,裴寂成了刘文静顶头上司,这让心高气傲的刘文静如何能忍?

因此曾经的好友变成了朝堂上的敌人!两人在朝堂上针锋相对,裴寂支持的刘文静就会反对,裴寂反对的刘文静就会支持,但是刘文静的政治情商不如裴寂,朝堂之上支持裴寂的越来越多,刘文静快成了孤家寡人,更加郁闷。

有一次刘文静在家喝闷酒,越想越烦,借着酒劲脱口而出:“定要斩杀裴寂。”正好被一旁伺候的小妾听到,小妾平时没少受刘文静虐待,心中不满,便把这句话透露给其兄长,让其举报刘文静要谋反。李渊下令捉拿刘文静审问,众人都不相信刘文静谋反,独独裴寂不咸不淡地说了一段话:

“文静多权诡,而性猜险,忿不顾难,丑言怪节已暴验,今天下未靖,恐为后忧。”

意思是刘文静能力很强,为人又很腹黑,现在已经表露出对大唐的不满,如果此时赦免他,难免他不会叛逃到其他势力,比如王世充或者窦建德,到时候将会成为大唐统一天下的强敌。

李渊听了感觉很有道理,本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原则,也不管当初自己赐予的“免死两次”的特权,下令斩首,抄没其家产。

不得不说裴寂为人狠辣又老道,李世民等人尽力表述刘文静的功劳,也不如他抓住皇帝的心理,一招致命。

唐朝开国第一功臣刘文静,为何手握免死铁券,还会被李渊处斩?

其实,刘文静被杀一事,还要从他与裴寂的矛盾说起。

刘文静和裴寂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当初在晋阳的时候就经常在一起彻夜长谈。那时,民众对荒淫无道的隋炀帝非常不满,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反抗隋朝的起义军。有一天,裴寂不由地向刘文静感慨道:“现在到处都在打仗,哪里有我们的安身之所啊!”相比于焦躁的裴寂,刘文静显得冷静地多。

看着不知如何是好的裴寂,他不慌不忙地回答道:“老兄,不用这么悲观,现在这种状况正是你我二人展现才华的时候。你我二人满腹韬略,岂能终生长困于此?”胸怀大志的刘文静,一心想要寻找一位值得自己辅佐的主公。他见李渊的儿子李世民举止不凡于是极力结交,并为李世民谋划了晋阳起兵一事。

从此,他成为了李世民帐下的智囊,为李渊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作为好朋友的裴寂,自然也被刘文静拉到了李渊这一边。李渊登基后,刘文静和裴寂都获得了很多赏赐。而裴寂因为与李渊私交很好,在朝的待遇甚至还在刘文静之上。

李渊每次上朝的时候,都坚持让裴寂坐在自己身边。有事召裴寂的时候,李渊也从不直呼其名,而是亲切地称其为“裴监”。刘文静看在眼里,心中很不是滋味,于是,向李渊委婉地劝说道:“太阳和万物是有分别的,否则太阳怎么能普照万物?陛下的身份何等尊贵,怎么能和臣子坐在一起呢?”

李渊听了之后不仅没放在心上,还笑着回答道:“这有什么,光武帝和严子陵一起睡觉的时候,严子陵还把脚放在光武帝的肚子上呢。朕虽然遵从天意做了皇帝,但不会忘了以前的老朋友。”看到皇帝对裴寂如此回护,刘文静越想心中越不忿,对裴寂慢慢有了敌意。

从此之后,凡是裴寂支持的事情,他总是想方设法地反对,两人就这样从朋友变成了政敌。但是,不管他对裴寂如何不满,皇帝还是一如既往地信任裴寂,这让刘文静愈发恼怒了。后来,有人告发刘文静谋反,李渊命人前来审问。本来,李渊此举只是走走程序,并不是真的怀疑刘文静有反叛之心。

不料,刘文静借着这次机会,将心中的不满全都发泄了出来。

他理直气壮地说道:“我和裴寂从皇上起义之初就投靠了过来。当时,他做长史,我做司马,都差不多。后来,我跟着皇上南征北战,做的哪一点也不比裴寂差。但是,裴寂现在成为了皇上身边的红人,住的是豪宅,享受的是群臣之首的待遇。再看看我,我为大唐竭尽全力,但住的房子破旧不堪,吃的用的哪一点能跟裴寂比?两相对比一下,我不能不感到失望。因此,有时候酒后说点醉话,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李渊听了之后火冒三丈,当时就想将刘文静打入大牢,按谋反罪处置。李世民、李纲等大臣得知之后赶忙为刘文静求情,他们不停地诉说刘文静立下的功劳,说的李渊也有点动摇了。犹豫之下,李渊不禁唤来了裴寂,想要听听他的看法。

裴寂知道自己与刘文静之间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于是,咬牙进言道:“刘文静此人才能卓著,而且向来有冒险的举动。陛下如果赦免他的罪过,恐怕大唐的天下将会被他颠覆。”李渊听了之后点点头,于是,下达了处决刘文静的圣旨。

刘文静的死虽然令人惋惜,但平心而论,与他自身的争强好胜也脱不了干系。刘文静和李世民关系密切,朝野上下对此一直颇有微词。大臣和皇族结交,本来就十分敏感,可他还随心所欲地发表不当言论,怎能不引起李渊的猜忌?当他触及皇帝的逆鳞时,不管多少个免罪金牌都救不了命了。

直到贞观三年(629年),已经继位为帝的李世民才为刘文静平反,追复其官爵。到了天宝六载(747年),刘文静获得“配享太庙”的殊荣,灵位被放入高祖庙庭。 直至大中二年(848年),唐宣

宗将三十七位功臣的画像挂在凌烟阁内,刘文静也位列其中。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