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菜市场买猪舌头不能叫猪舌头?

猪舌头不能叫猪舌头,往往会代之以其他名字。从南到北自古以来,都有这种类似的说法。主要是“舌”通“折”或者“蚀”,预示着身体损伤或者做生意亏本,所以人们都在刻意规避。

但是随着近些年时代发展,除了广东地区还比较坚持之外,其他地方也没有那么忌讳了。

前两天我回洛阳,我妈说她说话有点吞口水,而且说话时总觉得舌根硬硬的。我就跑到我家附近的菜市场里,直接问老板来条猪舌,也不说什么口条,招财,顺子一类的黑话了。

新鲜的猪舌拿回来,加一点丁香,当归煲成汤,专治口舌打结。而且每年我家都会买点猪舌回来腌成咸猪舌,吃起来弹弹的,特别有韧性。就是加工起来比较麻烦,舌头的那层舌苔必须要刮干净,否则会苦。

而在广东,还在恪守着这种传统。

老广把舌头叫脷。牛舌头叫牛脷。猪舌头自然就叫猪脷了。

(所以说,安吉丽娜朱莉的真正名字应该叫安吉丽娜·猪舌头?)

要我说,老广倒是自己说的痛快了,你考虑过牛莉和安吉丽娜·朱莉的感受吗…

很多年前我在广州的酒店里实习,刚去啥也不懂。给老师傅端菜的时候,随口来了一句“这猪舌头卤的好棒”…结果可想而知,被老师无一通教训,下次就再也不会忘了。

主要是因为舌头的舌,和粤语的“蚀”读音相近,舌头就变成了蚀头…你舌头舌头的叫,等于天天骂人家亏本。对于好讨彩头的广东人来说,他能饶过你吗?

更有意思的是刚去广东的时候水土不服,一嘴大燎泡,天天昏头昏脑的。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居然说了句:伸条脷出来比我睇下…好嘛,连人舌头都不能叫了,只能叫人脷😂。

最后说点有意思的

广东是古汉语保存的最完整的一个地区,粤语也完美的保留了古汉语中原雅言的九声六调。所以对雅言在生活运用中的语言避讳,也做到了极大保留。

比如丝瓜,按照粤语发音类似于输光。这明显太不吉利了。怎么能输呢?当然要赢,但是赢也不好听啊。那就只能叫胜了!所以丝瓜不叫丝瓜,而叫胜瓜。在这里我就想抬个杠——为什么竹丝鸡就不改了呢…

再比如我们在很多地方电线杆子上随处可见的“有空房”,但你在广东也是绝对看不到的。因为在粤语中“空”和“凶”同音,谁能把自己的房子当成凶宅呢?所以,在广东你往往能看到的都是“吉屋出租”,因为吉凶是对立的嘛。

是的,固有的文化习俗和语言艺术,让粤语就是这么有趣。

本回答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笔者长期更新美食相关深度文章,现在关注我,可以使您成为餐桌上的灵魂人物。

为什么菜市场买猪舌头不能叫猪舌头?

谢谢邀请。其实正如这个题目下不少答案所说,国内不少地方并没有这样的限制,购买时该叫什么就叫什么,猪舌头就是猪舌头,并没有什么不能叫的。但是也的确有部分地区会有这个忌讳,这也算是地方特色了。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发音的问题,“舌”字的读音与“折本”的折一致,在生意人耳朵里,“折本”是听不得的,谁做生意不想多赚钱呢,大家都不想亏。所以为了避免这个忌讳,大家会给猪舌头专门起个另外的俗称,如有些地方叫口条,有些地方反其道而行之,更是称作“赚头”,意思就是大赚特赚。

其实类似的传统文化很有意思,因为独特的发音从而产生很多独特的文化,如果一个外国人到中国来,生活时间短肯定摸不着头脑。前些年新闻说有一种菜叫“发菜”,快被吃绝了,其实本身也没什么独特的营养价值,就是名字谐音“发财”,于是大家蜂拥而至,你说被起了个吉利名字导致快被吃绝了,找谁说理去……

为什么菜市场买猪舌头不能叫猪舌头?

同意覃仕勇先生的回答。补充一下:

1. 粤人忌讳多。再举例:“干”意头不好,故“猪肝”改说“猪润”,多好!

“猪手”有讲究,只用前脚。后脚才叫“脚”只管走;前脚则称“手”,抓与拿,拟人化。粤菜标准菜式“发财好事就手”,自然用材为髮菜、蚝豉、猪手。“就手”——唾手可得、手到擒来;“就脚”——容易、方便到达、落脚。

现在普通话的“买单”,实为粤语“埋单”之近音,意思都贴切。有账单欠钱不是好事,尽快了结“埋”了;还钱把单“买”回,普通话也正确。

有心学粤语的,尽可以大胆地跟广东人学着说;广东人也都开始学“煲冬瓜”(普通话)了。记住:别问广东人“食完饭没?”那有耶稣“最后的晚餐”的忌讳。认个有钱的广东“干爹”,记得要说“继(近于音“开”)爷”——“继”好过“断”吧?

2. 粤语的声调至少有五个以上,与音乐的调式比较吻合,所以用粤语读古诗近乎于“唱”诗,这是古汉语的魅力之处。“猪脷”、“猪润”及“猪手”的“平仄”读音,远悦耳于“猪舌”、“猪肝”及“猪脚”的“平平”读音。

有说有笑,开心就好!

双双 分类:美食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