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方便面要是到了古代适合作为军粮吗?

现代人们常吃的方便面如果到了古代战场,那绝对是战场上的“神器”,军粮在古代战场上可以说是特别重要的补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可是古战场的名言。

古代军粮的来源

古代军粮并不丰富,都是五谷杂粮制品,根据时期不同吃的东西也不一样,秦汉之前以小米为主,也就是粟,汉代开始扩大小麦的规模,普通人家都吃的是麦粒直接做成的饭,粗糙难咽,富贵阶层才能享受到面粉,可以吃到面条,馒头,面饼等面粉制品,此时水稻只有南方有,产量也有限,玉米花生红薯这些高产量的农作物直到明朝才引进到国内,军粮一般都是吃一些耐放,即食的制品,比如明朝的米饼,大米煮熟晒干,吃的时候用水一泡就行了,锅盔,非常硬的面饼,但耐保存,盐这种东西就不要想了,古时候盐多金贵常看小说的朋友都知道吧?

假如有方便面

方便面这种东西放在古代那是绝对的美食,古时候的东西是不如现在好吃的,味精这种东西20世纪才发明出来,盐这玩意儿更是贵重无比,平时战士们根本吃不到什么盐,哪怕是个将军,战场上的伙食也好不到哪去,就是干粮就着水,方便面这种东西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泡了吃,非常的方便快速,古战场上吃东西最要紧的是填饱肚子,哪管什么影响不影响,你觉得方便面没营养那是和现代的伙食比,放古代战场上,这种东西耐保存,方便食用,味道又好,那绝对是战场上最值钱的东西。

踅面:古代的方便面

这种面是韩信发明的,陕西合阳小吃,当年韩信讨伐魏王豹时候路过此处,屯重兵于黄河岸边,战况危机没办法做饭,为了解决部队的伙食问题,韩信命人将军中面粉烙成薄饼再切成条,吃的时候用滚水煮一下就好了,这种食物就这么一直流传了下来,传说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这种做法非常符合古战场对待伙食的解决方法。

现代方便面要是到了古代适合作为军粮吗?

方便面到了古代肯定深受欢迎,军队官兵更是拍手叫好。

如果康师傅穿越到古代,肯定会大发横财,军队有了方便面肯定能够多打胜仗,完胜对手。

之所以这样说,那是因为古代军队的后勤保障实在太难了。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拿破仑说,军人是靠胃打仗的。

提起古代的那些波澜壮阔战争,我们眼前首先会浮现出明晃晃的盔甲,弥漫的烟尘,和那些手持弓箭长矛的呐喊者冲锋陷阵的战士。

但是人们往往会忽略了,在金戈铁马后面,那些在烈日和严寒中,在坎坷的小道上,推着独轮车和木制的“平板车”疲惫不堪、举步维艰的百姓。

古代没有火车、飞机和汽车,也没有宽阔的公路,只能靠奴隶和农夫推着这些小车支援前线,满足士兵们的吃饭需求。

没有了后勤保障,孙武、吴起也打不了胜仗。

古代后勤保障到底有多难,难得超乎想象。

李广利二伐大宛国的时候,出动六万步骑,后勤部队出动多少?

“牛十万,马三万匹,驴、橐驼以万数赍粮”;后勤和前方作战达到3比1以上。

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后勤兵的数量开始下降。隋炀帝第一次远征高句丽的时候,出动三十军兵马(左右二十四军,御营六军),每军2.5万人,其中骑兵4千、步兵4千、辎重8千。后勤兵和作战人员的比例是1:3.

但是别忘了,后勤人员少了,车辆上的骡马也是要吃东西的,没有粮食寸步难行,一个牲口的消耗,比几个人的消耗量都大。

不仅如此,这些后勤人员跟随部队出去之后,种庄稼的就少了,粮食就要歉收了。

关于后勤补给的确切情况,我们不妨看一下宋代大科学家沈括的说法。

在他的《梦溪笔谈》中,比较详细记录了宋朝军队的后勤保障情况:“人负米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人饷一卒,一去可十八日。”

什么意思呢?

出征的时候,士兵自己可带五天的干粮,每个民夫最大负荷是背六斗米,这些粮食一共可维持一名士兵十八天生活需要。

但是走到九天的时候,民夫必须要回去再运粮食过来,(他回去需要九天,再回来赶到原地还需要九天)才能在士兵粮食快吃完的时候,及时赶到。

这就是说如果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士兵在行军中必须要停下脚步,要想部队一直前进,就要增加后勤人员比例。

所以在春秋战国军队作战中,如果要出动十万军队,后勤人员至少七万人,占去三分之二,能够上阵打仗的士兵只有三万人。

《孙子》上说,军粮“取用于国,因粮与敌;掠于饶野,三军足食。”

最好是自己带军粮,不行的话就抢敌军的,再不行就抢当地百姓的。 

 这样一来,百姓也不是傻子,他们老远就会把粮食藏起,来个坚壁清野,让军队饥肠辘辘。

再说了抢百姓的粮食,会造成人道主义危机,遭遇百姓激烈抵抗,就会失去民心,因此抢百姓粮食也是下策。

因此很多将军都是因为军队没有粮食功亏一篑、功败垂成,抱憾终身。

三国时候,蜀国高级将领魏延曾向诸葛亮提出一个从子午谷出发偷袭曹魏的作战计划。

延曰:“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粮食问题如何解决呢?“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

可是诸葛亮否决了这个计划,理由是你只带十日干粮,百姓那里抢不到粮食怎么办?进攻受挫之后部队回去之后没有粮食了又怎么办?可见,不是魏延计策不可行,是因为后勤保障无法解决,“子午谷奇谋”只能流产。

那时候如果有了方便面,这事就好办多了。方便面保质期至少是三个月,一个士兵带上一箱方便面(60袋X100克,重量6公斤)可以吃20天,来回干粮就有了。即使把饭量增加一倍,只需要带上两箱就可以了。

古代地下水位高,绝大多数地区不缺水,士兵的就地取材可以烧水泡面。

再以吴蜀夷陵之战为例,刘备当时进攻吴国的兵力是五万,算上后勤人员至少十万,战争进行了一个多月,每个士兵带上两箱方便面,后勤人员都不要了,行军速度也大大加快,可以在吴国毫无防备的时候出现在吴军面前。

即使需要后勤人员,因为有方便面,重量比粗粮减少至少两倍,也就能大大减少后勤人员数量。

为了增加军事行动的保密性,接近敌营的时候,士兵就可以吃干脆面(直接可以食用的一种方便面),不烧水能吃,连炊烟都没有,就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现代方便面要是到了古代适合作为军粮吗?

答:对于现代人来说,方便面已经是一款非常普及的食品。而以发明者日本人安藤百福的话说,方便面的诞生,就是“饥饿催生的灵感”。而放在经常被“饥饿”困扰的古代战场上,无论运输还是食用“都方便”的方便面,乍一看去,似乎就是“制胜法宝”。

因为古代战场上的一个“常见难题”,就是粮食。

首先一个,就是粮食的消耗量惊人。以管子的说法:“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殚”。也就是在生产落后的春秋时期,打一仗就要做“耗光十年粮食”的准备。放在后面那些农业发达的王朝里,打仗当然未必有“耗光十年粮食”那么夸张。但即使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宋明清等朝代,“军粮”这事儿,也是从不轻松。

比如在公认“稻米流脂粟米白”的唐代巅峰时期,一旦爆发战争,粮食供应的压力都常极重。“贞观盛世”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就打到了“辽东仓储无己,士卒寒冻”的地步。明初朱元璋收复辽东的战役,战事一线平推,五个月里俘虏北元军队及家属25万人,却消耗了一百二十万石粮食——相当于当时明朝岁粮收入的二十分之一。这巨大消耗,放古代战场上,都算是“吃得少的”。

哪怕到了科技生产更发达的近代战争史上,“粮食消耗”也通常是大事。比如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为了打这场“国运之战”,初步实现“殖产兴业”的日本,几乎把日本境内的粮仓都掏空。但战事才持续了五十多天,迫近平壤的日军就濒临断粮,许多日军部队“军官仅喝两碗粥充饥”,还有的师团“师团长也数日没有米吃”。以日本学者藤村道清的话说,因为“苦于粮食不足”,攻击平壤的日军,其实也就只能坚持两天了。

如果不是当时清军主将叶志超骨头发软,丢下城池撒腿跑路,把这座坚城以及城里的粮食“白送”给日军。饥肠辘辘的日军别说打“国运之战”,恐怕早就统统饿瘫。这番痛惜怅恨,今日回味起来,依然能深味“粮食消耗”对于战事胜败的意义。

而比起粮食消耗量来,古代战场上同样困难的,更有粮食的运输与储存。比如宋神宗年间,北宋对交趾的自卫反击战争,作战部队动用了十万人,运粮民夫却动用了四十万。就这还严重不够,以至于进入到崎岖险恶的西南山地后,宋军不得不一路购买水牛,既用于平日驮载粮食,缺粮时还可杀牛充饥,这才算解决了军粮问题。这场杀得交趾国王上表请降的“宋越熙宁战争”,背后是与战场一样艰苦的运粮路。

粮食的储存,有时更是大难题,比如明代震撼东北亚的“万历朝鲜战争”,虽说入朝作战的明军“背靠大后方”,且明王朝先期就在边境上屯足粮食。可由于朝鲜北部阴雨绵绵,朝鲜运粮官员一个个玩忽职守。大批粮食要么送不上前线,要么送来了也都“霉烂”。于是,当明军收复平壤后,前线将士就到了“军中无一束草”的地步,单战马就饿死了一万六千多匹。可怜恶战后的明军士兵,竟都要自己进山林里挖野菜充饥……

这场今天还被看做“明王朝最后荣耀”,重击日本扩张野心的战功,却是数万明军饿着肚子打出来的。甚至如果运粮储粮都“给力”一点,这场前后打了两次的战争,也根本不用拖那么久。

而且就算粮食保障充足,“用餐效率”更在古代战争中意义重大:越是险恶的战争,双方越是要瞪圆眼睛侦察对手。“做饭”这种“动静很大”的事儿,也是判定彼此虚实的重要线索。明朝洪武年间,名将蓝玉出击北元,在对手北元“天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远遁漠北的迷局下,蓝玉果断决定打一场长途奔袭。十五万精锐明军悄然行军,就连做饭也是“穴地而爨,毋见烟火”,终于默默捕捉到了对手,打出了团灭北元八万精锐的“捕鱼儿海大捷”。

“悄悄做饭”这事儿,放在战场决胜阶段,就是这么重要。

而且很多时候,战场兵贵神速,“先打仗还是先吃饭”也常令人纠结:大英雄戚继光军事生涯里的“花街大战”就是如此。当时戚继光的戚家军为“逮住”倭寇主力,空腹急行军七十里抵达花街,本想着清晨到了就能先吃个饭,没想到倭寇也快到了。是“先打”还是“先吃”?战士们都闹情绪了,幸亏戚继光一番慷慨动员,向大家保证“亟须灭贼,而后会食”——打完倭寇咱一定开饭,这才激励得将士们眼含热泪,把倭寇杀得鬼哭狼嚎,有惊无险打赢。

综合上面几种情况,那些能够“经消耗”“易运输易储存”“烹饪食用简单”的“战场食品”,对于战争胜败,其实有着重大意义。所以中国历代军事名家们,也常在“战场食品”上大动脑筋:唐朝年间时,唐军士兵的口粮往往就是“干粮”,这种“干粮”里既有大麦小麦等粮食,也有小豆豌豆。宋代以后,各种的“酱菜”“盐肉”也在在军队里普及起来。比如“瓮菜”“酱瓜”“脯肉”等食品,都是宋元明清常见的“军用食品”。

而比起这类古代“军用食品”来,“技术含量”更高且食用运输更“方便”的方便面,那显然是好得不能再好。甚至倘若能够穿越到古代,给诸葛亮等悲剧英雄们供应足量的方便面。多少段中国历史的拐点,恐怕都要改写。

但更重要的事实是,在古代战场上推广方便面,哪怕是早期最“初级”的方便面,都是个严重不靠谱的事儿。抛开制作环节的“科技差距”,一个“原材料”放古代,就严重不现实:食用油。

在方便面发明者安藤百福的回忆里,当年为了研发方便面,他不惜血本准备了直径一米的炒锅,外加大量的食用油,每天变着花样“炒面”。最后还是从日式油炸食品“天妇罗”里得到灵感,借鉴“天妇罗”的烹制方法,他把浸过汤汁的面条放在油锅里反复烹炸,终于得到了轰动世界食品界的方便面——无论诞生过程,还是食品本身,都是相当“耗油”。

而这样的“耗油”,放在古代社会,就成了大难题:古人日常饮食生活的一桩苦事,就是“缺油水”。虽说古代的食用油,既有动物油也有植物油,诸如“猪油”“麻油”等油料,历代花样丰富。但放在平民百姓家,那是真缺。比如清代小说《儒林外史》里,胡屠户就哀叹自己女儿(范进老婆)“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结婚十来年,竟都吃不上几次猪油?

就看看被学者漆侠列为“古代生产马鞍形高峰”的明朝,就知古代老百姓“吃油”难不难:明代的食用油,有“猪油”“豆油”“麻油”“菜油”等各类。其中“麻油”最为贵重,“猪油”其次。范进老婆十来年都吃不上几次的猪油,明代时通常是徽商们常吃,普通老百姓家能吃上的,也就是黄豆榨出的“豆油”。“油价”的高低,往往和猪肉价格关联,甚至明代一些贫困地区,连“豆油”都很难吃上,都是用米汤来炒菜,美其名曰“米油”。

所以参考下明朝人解缙那句名言“春雨贵如油”,说的不止是“雨贵”,更是“油贵”。

古代“食用油”为何这么贵?首先一条,就是“原材料”贵。作为“动物油”原料的家畜,古代饲养规模有限,作为“植物油”原料的各种农作物,古代种植规模也有限。比如“麻油”的原材料芝麻与胡麻,宋代起才开始普遍种植。“菜油”的原材料油菜本长在西北高原,明代才推广全国。每一种“原材料”,都是曲折的普及过程。

值得一提的,就是花生。虽然现代生活里,“花生油”不稀奇,但放在古代却是珍品:明朝中期时,花生才传入中国,清代雍正年间时,才普及到北方,一直到乾隆年间时,种植量也很有限。有钱人宴席上摆盘花生?那都是相当撑场面的事儿。至于用花生油炒盘菜?放“康乾盛世”年间,那就是“土豪菜”。

倘若要是再用花生油,炸出供千军万马食用的“方便面”?那更堪称“战场奢华大餐”。好吃不好吃两说,国库铁定给掏空!

与原材料一样“受限”的,还有榨油工艺的限制。发展到明清年间时,中国传统的榨油工艺已经成熟,水磨车、油梁等榨油工具大量普及,各地的油坊也形成了完备的榨油工艺。宋宇的论文《元明清时期油脂研究》里,就记录了传统的“油坊”:在完全复制古代工艺的秦岭老油坊里,经过碾磨、蒸制、沉淀、过滤等三十多个工序,每天苦干九个小时左右,才能榨出一百斤油来。“出油”如此难,焉能不贵?

也正因明清年间这完备的传统工艺,“榨油业”也成了当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明代“榨油重镇”浙江嘉兴石门镇,一个镇子里就有二十家油坊,每个工人每天的“最低工资”两分银子。所以说,在明清年间倘若给千军万马装备方便面?不止“原材料”开支巨大,单这“人力成本”,也是一笔无比巨大的开支。摊上哪个不怕花钱的皇帝,必然都连呼心疼。

“方便面适合不适合做古代军粮”的问题,本身没有可操作性,却也可以做为一个角度,看到古代从军事到经济生活,多少有趣的真相。

参考资料:张远《中国古代战争成本思想简论》、廖德清《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陈梧桐《洪武皇帝大传》、戚其章《甲午战争史》、卢厚杰《唐代财经问题与国家治理研究》、范忠义《戚继光评传》、顾宏义《天裂:十二世纪宋金和战实录》、黄如一《铁血强宋》、宋宇《元明清时期油脂研究》、周跃健《饥饿催生的发明》、秋良《漫谈古代食用油》、武晓燕《明万历抗倭援朝战争初期的几个问题》、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漆侠《宋代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梅朝荣《读 金瓶梅 品明代社会》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现代方便面要是到了古代适合作为军粮吗?

军粮品种很多,各种罐头肉菜具全,己经够方便了。方便面做军粮不方便,开水就成问题,做为旅游食品还是可以的。

羁绊 分类:美食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