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母亲尚在),丧事所收礼钱应该如何分配?

父亲去世(母亲尚在),丧事所收礼钱应该如何分配?

我公公去世的时候,没有写帐单,六个子女,谁收到的礼金就是谁的。等到葬礼结束了,婆婆把大家叫到一起,小姑子给算了一下帐,总共花了多少钱。又问了一下又没有额外的花销,谁都买什么了,花了多少钱?婆婆把这个钱又都给出了,就连来回打车的钱都给报销了。等于是公公去世没有让大家花钱,反而还收了礼金。

父亲去世(母亲尚在),丧事所收礼钱应该如何分配?

父亲去世,母亲尚在,丧事所收的礼钱应该如何分配?不用分配,也不需要分配,丧事所收的礼钱全部归母亲一个人所有。

以后亲戚朋友家有红白喜事,需要送礼,自己的亲戚朋友自己负担还礼,不要想母亲的钱。

母亲老了,应该有子女赡养,天经地义。

父亲去世(母亲尚在),丧事所收礼钱应该如何分配?

我母亲去世时,丧事礼金由我这个儿子掌管。事后,我让我儿子,女儿,外甥三人在礼金账簿上用不同符号画出他们同事朋友所赠钱款,汇总后把各自人情钱分别给了他们,我妹妹和外甥女除了她们自己赙金外,人情钱不多就没给她们。丧葬费用基本上算是我出了。

父亲去世(母亲尚在),丧事所收礼钱应该如何分配?

父母在,家就在。你这情形,父亲才刚走,母亲还在,就开始计较这些,估计这个家很快也就散了。

我很支持这个女儿的做法,所收的礼钱不用再做任何分配,不管多少全部留给母亲。

父亲走了,以后的大部分时间,母亲都是一个人独自生活。年龄大了,如果她身体好一些还好说,如果身体不好,以后就有罪受了。

少来夫妻老来伴,久病床前无孝子,以后的日子可想而知。

如果老母亲有退休费也还好说,起码以后的生活还有点指望;如果没有,这个钱更应该留下了,关键时刻,可能还能帮上大忙。

不要说,谁的人情冲谁的账,那这份人情是怎么来的?难道不是你的老父亲用老命换来的吗?不是他撒手人寰,你能收到这份礼钱吗?

你也不要说,收的礼钱是你的人情,将来要还人情还得你出钱,这话就不要再说了,说出来会被人骂的。

为人子女,连这点情分都没有,连这点小事都计较,你的父母也算是白养了你一场,不知道给你行情的亲朋好友们又会怎么想呢?

我爷爷81岁去世,比奶奶早几年,他也算是高寿,算喜丧。

我们这个家族,人丁兴旺,爷爷奶奶四子一女,儿孙总共16个,算是儿孙满堂,非常圆满。

那时候我还在上中学,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只模糊记得,爷爷去世,家里连唱三天大戏,还有西洋乐队的歌舞表演,很是热闹。

那几天,几乎每天深夜,父亲伯父他们送走客人,都会坐在一起商量事情。大到出丧当天的行程安排,小到每天的一日三餐宾客们是否满意,还有每天的收入支出情况,都会坐在一起合计合计。

收礼有专门的先生收,礼堂设在老宅子大门外面。简单的一张桌子,两把凳子,一支毛笔,一个账簿,一个碟子里倒满的墨汁,还有很多裁好的挽联。

人来人往,不管是村里的亲朋好友,还是外地来的宾客,都是来了先到灵堂,上香磕头,随后才是上礼。

村里的人都好说,街坊邻居的,都好记。还有很多外面来的宾客,他们一般都是好几个一起来,也不会每个人都等在先生旁边上礼,一般都是上完了香,和主事的家人简单聊几句,再和家里有人情往来的具体人一起交谈。

他们的礼金也都会提前写在一张单子上,姓名,金额,总合计数目,钱和单子一起交给家里人,再转交给收礼先生登记。

农村的丧事一般都办的很隆重,更何况我们这样的大家族,细枝末节都很注意。一连七天,天天如此,直到最后,爷爷入土为安,才算彻底告一段落。

记得那天下午,送走了最后一个客人,我们这些小辈们拿着大扫把打扫卫生,从大门外到后院,每个角落都不放过,彻底打扫了所有地方。

晚上了,全家人聚在一起,在奶奶的屋子里讨论着事情。

奶奶很满意,说是多亏了这些儿孙们,爷爷的丧事办的很好,爷爷一辈子也算没有白活,也算风风光光的走了。

父亲叔伯们拿着纸笔,把这几天所有的收支花费全部又都合计了一遍。

由于我们家人口众多,爷爷是医生,一辈子救死扶伤,治好了很多人,叔伯们在当地威望也高,儿孙们也有几个都在外面混的风生水起,所以,最后算下来,爷爷的丧事,除过所有的开销,还赚了不少。

还剩下这么多钱怎么办?这个钱怎么分配呢?

奶奶说,大堂哥和三堂哥都在外面,这些礼金很多都是他们的人情,抽出来一部分给他们,剩下的给几家平分了吧!

堂哥们死活不要,叔伯们也不同意,他们商量后一致打算,还是全部让奶奶自己留下。

奶奶还是不同意,她说她都这么大岁数了,也没几年活头了,身边放那么多钱也不安全。

最后,大家一致商量,整数还是暂时留在奶奶名下,数额大家都知道,由大伯给奶奶存成固定存折,奶奶保存。其他的零头,奶奶可以随时支配,想怎么花都可以。

在爷爷走后的6年时间里,那个固定存折从来没有动过,一直都在奶奶的柜子里锁着。

6年后,奶奶去世。遵照奶奶的意愿,那个存折由大伯取出来了,添到奶奶的丧礼中去。

所以,针对题主的问题,父亲去世,母亲尚在,丧事所收礼钱该如何分配?我的回答就是:

老人一方去世,一方尚在,所收礼钱最好不要有任何分配。不管多少,全部留给在世的一方。

父母在,家就在。不要在一个亲人才刚去世就去惦记这些东西,真的很让人心寒。

不管谁的人情往来,都是因为逝者才有的。逝者为大,作为子女,这最后的恩情还是送给在世的亲人最好。

如果因为金钱搞的家里乌烟瘴气,水火不相容,真的不好,逝者能安息吗?在世的一方,眼看着家庭四分五裂,能心安吗?

有家,才有爱,家在,爱就在,不是吗?

这就是我的回答,你又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父亲去世(母亲尚在),丧事所收礼钱应该如何分配?

我认为丧事费用不少,所收礼钱应该首先把丧事费用去过。应该所剩无几,有的还不够,不够由子女补上,如有剩余的钱,就交给母亲生活用。一般丧事费用很大,除非你过得很简单,随礼的人又多,才会有结余。兄弟姐妹不应该为几个礼钱闹不愉快。

村里有一家兄弟两个,老大生活条件不行,老二有钱有势。父亲去世,老二要大操大办,老大不愿意,最后协商让老大不出一分费用,丧礼费用全老二出。丧礼办得很隆重,因为老二有很多有钱有权的朋友,礼钱收了很多。事后老大认为父亲葬礼所收的礼钱,应该兄弟两个平分,老二不让,认为大家都是冲他才来随的礼,而且不是一个小数目。哥哥既然丧礼一分不出,就不应该分钱,兄弟两个闹得不愉快,找来很多人评理,大家都认为首先把葬礼费用刨过,然后把剩下的钱留给母亲,最后兄弟两个接受了这个方案。我们这边有很多人不是这样的。有的人家是办丧事的费用是由子女们承担,尚在的老人不参与费用分摊。最后剩下的礼钱冲谁来的谁拿走。

其实亲情才是最重要的,亲兄弟没有必要计较那么多,父亲葬礼有钱的多出点钱也无可厚非,钱留给母亲也很好,母亲以后生活费就不用子女操心了,不然母亲以后的时候费还不是要子女拿出来。现在给母亲留点钱也是给母亲今后生活的一个保障。兄弟姐妹好商好量。没有必要为钱亲人之间失和气。

父亲去世(母亲尚在),丧事所收礼钱应该如何分配?

我把我地已经是形成了一种规章制度的处理方法,和网友们共同进行讨论和分享,看看这样的处理方法对还是不对?

关于农村办丧事收的礼金,在我地以前把老人送出去以后,再处理的时候引起兄弟之间打架的现象不断发生,有的为了分礼金的问题闹得从此兄弟之间,不再来往的事情也非常的多。可是这种情况在我地再也没有发生过。

关于农村办丧事收的礼金问题,现在的社会情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是现在农村办丧事随份子钱已经是成了一种风俗习惯,只要老人去世出殡的那一天,象我地可以说基本上是家家户户都会去随礼金。

可是去随份子礼金的人,他们不是对准的是去世的老人才去随份子钱的,而是对准的兄弟之间的某一个人随的份子礼金钱,等到以后去随礼金的人家中老人去世办表事出殡的那一天,并不是兄弟之间两人个人都去随礼金,而是谁的互相之间有社会来往关系的情况下,兄弟之间只有一个人才会去随礼金,因为是兄弟之间的社会上的亲朋好友互相关系人员并不平衡,这才是办丧事收的礼金不好处理的根源。

现在我地的处理方法是,凡事兄弟之间社会关系上随的礼金,因为是去随礼金的人要中午要吃宴席,还要发一盒烟,过去是发一块七八尺长的一块白布,现在改为发一条白毛巾,把这些都折算成钱,扣除以后剩下的钱,谁的亲戚朋友社会关系上的人就归谁。

并且是在办丧事帮忙的人在收礼金的时候,就已经是问清楚了是谁的亲戚朋友朋友关系。

作为是兄弟之间共同的亲戚,收的礼金就象题主说的,父亲去世了,母亲还健在,这些礼金钱全部留给母亲作为平时的零花钱。

我地现在处理办丧事收的礼全,用这种处理方法,现在我地好象是已经是形成了一种制度,无论是谁家老人去世,有兄弟的都是这种处理方法,兄弟之间再也没有发生过争吵,打架,闹矛盾的现象了。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