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母亲瞧不上父亲,这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母亲瞧不上父亲,这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l如果妈妈一直跟孩子抱怨自己的丈夫是一个不务正业,没有前途的混账男人,那么孩子(特别是女儿)可能会因此衍生出拯救者的心态,一方面同情母亲的遭遇;另一方面也厌恶和排斥疏远父亲,与父亲之间往往呈现出“敌对”的状态。

同时,如果爸爸在妈妈眼里是比较糟糕的男性,爸爸的功能在家里会被边缘化,女儿和爸爸会疏离。这样在女孩心中会形成对男性最原始的认知,有些女生不认可男人,实际上可能源自对妈妈观念的认同。一方面女儿会同情懦弱无能的爸爸,另一方面也会对爸爸怒其不争,这种矛盾直接影响了她以后与异性的亲密关系。例如,有些女孩,特别吸引糟糕的男性,原因在于她的内心有一个愿望,希望爸爸从懦弱变成强大,然后再由这个强大的爸爸来爱她。

而对于多数男性来讲,父亲是最早的榜样,超越自己的父亲是一种本能的愿望。但有些父亲根本不需要超越,例如在妈妈眼里或话语中很懦弱的父亲。如果父亲在孩子心里是一个懦弱的人,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没办法给予孩子强大的支撑或陪伴,甚至父亲不能保护自己,那么在关键时刻,也不能保护家人和孩子。这是父亲护佑功能的缺失。

一旦父亲的护佑功能缺失,他就没办法扮演好“父亲”这个角色了。就像一个不被我们认可的人,他所传递的价值观,基本不可能被我们接受,他的孩子多半会比较自卑。

父亲影响着女儿一生的幸福与自我认同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前不久刚离婚,离婚的主要原因是她对丈夫充满矛盾心理。一方面,她很享受保护软弱丈夫的状态,另一方面又憎恨他软弱不敢和别人竞争。她被老实、不求上进、没有生活情趣的丈夫吸引,却又嫌弃丈夫,内心更渴望有一个强大的、有力量的男性来支撑她的人生。她的上级就是这样一个人,做事雷厉风行,很有男性魅力。她每次见到上级都有点手足无措,不敢和对方有任何亲近的行为,而且越把丈夫跟上级比,她越嫌弃丈夫。

后来,我们聊到了她的父亲,她想起了几个重要的细节。

她妈妈是一个脾气比较暴躁的人,对身边的一切都不太满意。小时候,她妈妈对她非常严厉,对她的要求也很高。在她的记忆里,妈妈一直在抱怨丈夫,她觉得自己没办法依靠这个男人,心情很糟糕。当她妈妈在外面遇到一些事情时,她爸爸又没办法安抚,所以,她妈妈经常把怨气和怒气撒在她身上。她希望爸爸能阻止一下妈妈,保护幼小的她。可是,他没有。她恨爸爸的软弱无能。

她和前夫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看到丈夫在单位受委屈、被欺负的样子,她就忍不住想冲上去保护他、爱护他。后来,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爱上了一个和爸爸很相似的男人。同时,她的婚姻生活也复制了她父母的样子。

所以,父亲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女儿对未来配偶的选择,以及未来的婚姻状态,也影响着女儿一生的幸福与自我认同。

——by 胡慎之,微信公众号:hushenzhixl

如果母亲瞧不上父亲,这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父母的关系会影响都孩子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认知。

父母之间的不和谐、矛盾,会让孩子对未来的亲密关系产生恐惧。在这个题主诉说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强势母亲的表象,但根本上的原因还没有理顺。

我们需要知道,一,母亲为什么强势?为什么嫌弃父亲?两人之间的过往发生了什么?二,孩子可以尽量不介入这个纷争,或不要试图替代父亲去抵抗母亲的情绪。因为一对夫妻多年形成某个奇怪的畸形关系,却又不离婚,一定是有他和她之间微妙的平衡的。

如果题主已经25岁,最好的选择,一是尽可能去了解你母亲和你父亲之间发生了什么。查到根源,解开心结。二是离开家庭居住,远离他们俩的纠纷,让自己慢慢建立以自我感受为中心的生活。

通常中年妇女和丈夫争吵,无非是在三个方面不如意:物质——家庭贫困,主要靠她努力支撑,丈夫懒怠无能,她自然会很愤怒。二是性生活,丈夫出现了身体机能问题,两人性生活已经完蛋了,妻子会有怒火,不便明说,转移到家务琐事上。三是年轻时丈夫没有善待妻子,到老了,妻子逐渐有一些家庭权力了,开始撒气。

孩子不必在这个冲突里替某一方代言,要紧的是过好自己的生活。

如果母亲瞧不上父亲,这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在现实的婚姻中,有相当一部分夫妻属于妻子瞧不起丈夫的,经常会当着孩子的面训斥、嘲讽、挖苦老公,我们管这样的女性叫强势女人。长期生活在这样家庭的孩子,不管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会在心理上受到创伤,甚至会影响到性格、脾气、对异性的态度,以及结婚后的幸福与和谐。

从题主描述的情形来看,你害怕成为母亲这样的人,你应该是女孩子,我想给你几点建议,供你参考:

第一,了解你母亲的成长经历,分析她为何成为强势妻子。你母亲的性格与脾气与她所在原生家庭,从小到大受到的影响有关系,还与受教育的程度有关系。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母亲的成长经历,你姥姥家的家庭环境,以及你父母当年是经人介绍还是自由恋爱。每个时代都会有恋爱与婚姻的特殊印记,就如他们如果不是自由恋爱,而是经人介绍而结婚,可能婚前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就草率结婚了。而婚后你母亲才发现,她嫁的这个男人不是她理想的男人,但是木已成舟,无法改变。因此,她会从心里一直带着不满情绪生活,处处瞧不起你父亲,甚至不回避在孩子面前发泄她对你父亲的不满。

第二,有你母亲做一面镜子,你成不了她那样的人。从小你就目睹母亲对父亲的种种强势和不满,我相信你特别同情你的父亲。有这种同情在你心里潜滋暗长,说明你内心充满了善良,你会下意识提醒自己——不要成母亲那样浑不讲理的人!因此,从你内心来讲,你已经很早就从心里清楚自己将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如你所描述的,你是一个性格挺好的人,看来你已经成为一个性格温和之人,并且明事理。因此,你不必有任何顾虑,担心你会成为母亲那样的人。

第三,和你父亲有空悄悄聊聊,他为什么愿意受那份窝囊气。在婚姻家庭关系中,有些夫妻一辈子都会保持一种对待彼此的脾气,就如你母亲对你父亲的那种火暴不讲理的脾气,但是你父亲不是忍受20多年了吗?他是因为什么原因,愿意忍受在你看来的那份窝囊气呢?只有从你父亲嘴里说出来,你才能了解真正的原因。但是有一点必须要和你强调,只要夫妻彼此相爱,彼此有相互很强的心理依赖,怎样对待对方,用什么脾气与态度对待,会形成一种风格,但又不会影响婚姻的稳定性。

第四,你需自信去恋爱结婚,不需要矛盾与纠结。到了该恋爱结婚的年龄,你就大胆去体验和尝试,这可是人在年轻时最美好的经历呢。你就是你,你母亲就是你母亲,她的性格与脾气影响不到你的恋爱,只要你和男朋友将来真心相爱。而你,进入恋爱期后,可以经常把你母亲做为反面教材,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成为那样的人,就可以了。因此,自信面对恋爱与婚姻,当你结婚成家后,就离开了父母,也用不着受母亲强势性格的影响,也不需要为父亲而心怀不忍,他已经习惯了,过属于你自己的幸福生活即可。

以上几点建议,不知道这位姑娘是否感觉我说的有道理呢?如果你还有什么顾虑,可以用私信的方式在头条中留言。

如果母亲瞧不上父亲,这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首先感谢邀请。

在我周围,有很多家庭是这种情况,有亲戚家、朋友家、有咨询者。我的闺蜜和他爱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

闺蜜出生在高知家庭,是一个有主见有能力的漂亮女生,从小好强的性格让她成为了一个学习和事业上的佼佼者。由于家庭条件和自身条件优秀,所以在择偶时她给自己设定的条件也比较高,那就是各方面一定要比她优秀。到了我们这一群伙伴们都结婚生子了,她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男朋友。在家庭的催促和周围的议论中,她终究没能坚持自己的标准,在35岁时找了一个虽然各方面比他稍差一点,但对她十分爱惜的人结婚了。

婚后,她越来越感到丈夫的能力比她差太多,随着孩子的降生,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时,各种问题就越发明显。比如:婚后丈夫不想再深入学习,工作基本上是吃老本,所以升职加薪都不如她。丈夫的父母是一般干部,给他们小家庭的资助远远没有她父母多,丈夫更愿意做一个“家庭妇男”,照顾她和孩子,这些和她原来的“比翼双飞”的想法相差太远了,于是她开始抱怨,觉得自己不值,以至于对丈夫越来越不耐烦。于是她经常会当着孩子的面斥责、嘲讽、挖苦丈夫,丈夫也自愧不如,对她也越来越迁就,心甘情愿地全盘接受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离婚,反而也找到了一种平衡,他们的婚姻就这样坚持了下来,他们的两个女儿也在她对丈夫的各种抱怨中长大、出嫁了。

他们的大女儿性格比较温和,在家的时候比较心疼爸爸,经常会劝解妈妈对爸爸别太苛责,有时会暗中帮助爸爸对付妈妈。她嫁给了自己的同学,两人虽然不是很出类拔萃,但也旗鼓相当,过着平淡的日子。

他们的二女儿,有点闺蜜的风范,好强,优秀,在家的时候就觉得爸爸窝囊,没本事,她找了一个各方面比她强的男人结婚了,婚后她既欣慰丈夫的优秀,又担心掌控不住丈夫,以至于焦虑、躁郁,脾气越来越大,引发家庭矛盾升级,在孩子一岁多的时候离婚了。

从这个家庭的情况大家也可以看出,母亲瞧不起父亲,对孩子的影响的确是很大的。长期在这样家庭里生活,孩子都会在心理上受到影响,甚至是创伤,会影响到他们的性格、脾气、对异性的态度,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和异性相处的关系,结婚后的家庭是否和谐、幸福。

这样家庭的孩子,有可能会瞧不起父亲,会有替代父亲角色的心理,想要与母亲共同承担起这个家庭;孩子也可能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退缩、逃避。如闺蜜的二女儿。

孩子也可能会有同情父亲的心理,与父亲一起对抗强势的母亲;长大后有可能会嫁一位比较弱一点的男性,以完成拯救父亲的渴望。如闺蜜的大女儿。

其实,不仅仅是这样一个问题能对孩子造成影响,原生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孩子在家庭角色上的学习对象,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会影响孩子日后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现。

心理学家荣格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才不致将原生家庭一些负面的影响带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做为子女,我们要适当地多学习一些东西,从更多角度看待过去,过去不仅有痛苦,也有快乐。如果总是执拗地想着过去负面的事,就很难记住美好的事。而且我们要正确地看待父母在和我们相似的年龄中,经历了怎样的过去,要尝试理解父母的痛苦。

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经历同样的苦痛,很多人在成为父母的时候都希望自己和父母不一样,然而太多数人却不自知地变得很像自己的父母。

原生家庭我们无法选择,也无法逃避,我们更应该在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中找到成长的方向,而不是重复错误。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心理知识的学习,专业的咨询去修正、完善自己,让孩子不再重蹈我们的覆辙。

我也希望能够和朋友们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让我们每天都能离快乐再近一点点。

青云 分类:健康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