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老年,母亲多投奔儿女,为何很多父亲却没地方去?

步入老年,母亲多投奔儿女,为何很多父亲却没地方去?

这完全就是我一个伯爷目前生活的状态:伯娘跟着大儿子到镇上照顾孙子孙女,伯爷却留在村中,住着几间破烂的房子,和另外两个打着光棍的儿子一起下地干活。一个快80岁的老人了,还要下田地种粮食、庄稼、种菜,平日忙完地里的活,还要为那两个未娶妻的儿子洗衣做饭。驼背驼得严重,看着都要弯到膝盖上了。

伯爷家有4个儿子两个女儿,4个儿子中,大儿子和三儿子已娶妻,而二儿子已经40多岁了,没钱没房没存款,看着是娶妻无望了;最小的儿子呢,却是一个好吃懒做,整天睡大觉,村里人都很少有人见过他出门。如今也有30多岁了,以他目前的情况,想来也是很难娶上媳妇了。

而伯爷是一个话不多的人,小时候我们住在同一所祖辈留下的大房子里,我们家的厨房和伯爷家的厨房正是面对面,中间相隔不到两米宽,两家人做什么饭菜对方都是一清二楚,连夫妻间发生些什么争执,也是没有秘密的。

记得有一次,听见伯娘特别大声在骂伯爷,骂了很多脏话。而伯爷却是一言不发,只是在厨房里默默地烧水煮饭。也许是伯爷逆来顺受的态度更加激怒了伯娘,伯娘不但没有收敛,反而说出更加难听的话,说伯爷是个没种的,连女人骑到他头上拉屎都不敢吭声。

小时候不懂,只觉得这个伯娘太凶了,而伯爷太可怜了。后来听说:伯娘在当年相亲的时候,看中的并不是这个伯爷,而是伯爷的哥哥。可是,不知伯娘出于什么心理,明明没看中伯爷却还是嫁给了伯爷。

可能在伯爷心里也明白伯娘对他并没有好感,但在当时,除了伯娘自身条件不错之外,伯爷再想娶一个如伯娘这样的女子的话,根本不可能,而且,能不能娶到媳妇还是个问题。

所以,伯爷才会在没有选择的余地的情况下,还是娶了伯娘为妻。也许是因为心理上的自卑,和怀着感谢伯娘为他生儿育女,伯爷一直都让着伯娘,无论伯娘再怎么攻击他,他都从来没有回嘴过。

后来,还听村里老人的说伯爷是一个命不好的人。年轻的时候,怕老婆,为了养家养孩子,田地的活他都全包了,而且,还是背着孩子在田地里干活。而伯娘,什么活也不愿意做,还要等伯爷干完活回来给她做饭。

还说:伯娘一直嫌弃伯爷长得丑,没出息,几个孩子出生后,伯娘天天诅咒几个孩子,还说恨不得把他们都掐死,通通都埋山上去。

而伯爷一直都任劳任怨,家里家外的活全做完,不过,依然换不来伯娘对他的一个笑脸。更过分的是:伯娘还给伯爷带绿帽,证据就是他们的小儿子。

村里人都说:他们的小儿子长得和村里开杂货店的老板一模一样。而这老板还是和我们同一个姓的,他不但有妻子,还有两个女儿。

伯爷虽然遭受着大家异样的眼光和嘲笑,但还是把这个小儿子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在养大。也许那时候还不流行离婚,也许真的是伯爷比较懦弱,所以,他们一直维持着夫妻关系和父子关系。

如今,他们就这样从争争吵吵的几十年过来了,孩子们也长大了。那个从小被伯娘诅咒着的大儿子,不但靠自己娶妻,还是我们村第一个在镇上买房的人。

后来,伯娘就被接到镇上帮儿子照顾孩子,而伯爷,还像以前一样,起早摸黑地干活。虽然做了爷爷,可他的生活基本没变。唯一有变动的是:伯爷的地里种更多菜了,常常捎菜出来给伯娘和孙子们吃,而他到大儿子家也像是赶集一样,把菜放下就走了,连水都没喝过。

而伯娘,照顾了大儿子家的孩子再到三儿子家的,而三儿子却在县城里买了房子。所以,现在,伯娘又住到了县城里。

听说,伯爷原先建的几间平房,现在也漏水,特别是客厅,漏水很严重。本来打算修补一下的,可是,经过询问,修一下屋顶的都要好几万块,而他实在拿不出这笔钱。

两个打光棍的儿子,别说挣钱,一日三餐还要他养着,而他也不好意思向两个成家的儿子张口,所以,一直只能将就着住。

去年回家时发现,伯爷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而他的背就像骆驼的驼峰一样,高高地隆起。我们和他打招呼,他好像要很吃力才能抬起头,才能看得见我们。

看着他明明也算是儿孙满堂,却活得还不如一个孤寡老人。

以前一个和他关系比较好的村长,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帮他申请了低保。后来,这个村长被撤下来后,他的低保也被取消了。听说是被举报的,说他儿子都在城里买房,却还能享受低保的待遇,明摆着是靠关系。

村里人虽然觉得伯爷可怜,但也有人眼红他明明都有儿子在城里买房,却还能享受到多数人享受不到的国家待遇。

所以,他的低保也没了。

而如今,伯爷就印证了村里人说的话:命不好。

如果4个儿子都已成家的话,还可以分摊或共同赡养老人。可是,现在最尴尬的是还有两个儿子未成家。而伯爷也是一直跟着两个光棍儿子生活。另外两个儿子就觉得:父亲一直帮老二和老小干活,赡养父亲就应该是这两人的义务。

在另外两个已成家的儿子心里,一直都是母亲在帮他们照顾孩子,母亲在为他们付出。所以,母亲才是他们赡养的对象。

村里人都说伯爷:你当初为什么不去照顾孙子?如果你去照顾孙子了,还会落得今日的地步吗?

伯爷说:那两个是儿子,这两个也是儿子,他们成家了我还能放心一点,这两个没成家的,我就想多帮一点,希望他们也能争争气。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这都是命吧。

伯爷的事让我觉得很心酸,同时,通个伯爷的事,我认为妈妈投奔儿女,而父亲却没地方去的原因是:有些父亲比较老实,他们心里想到的都是妻儿,希望把好的给妻儿,从来不会为自己考虑。另外,这应该也是多数农村老人的一个普通现象。哪怕儿子已经长大成人,甚至比父母还要高、还要壮实,可做父母的还是觉得儿子需要自己的照顾与付出。

到最后,不但把自己榨干了,儿子也更废柴了,真是可怜可叹可悲。

而从伯爷的不幸中,我觉得:所有的老人都应该为自己多考虑一点、多自私一点。别把所有都给了儿女,如果遇到的都是一些不懂感恩的儿女,哪怕你把自己榨干、哪怕你的儿女可以组成一支篮球队,也是枉然。所以,趁自己还不太老的时候,把身体养好,多做一些有利于健康的事,如果条件允许,记得为自己存一点养老钱。

就像我们厂的清洁工,她虽然只有一个女儿,但是,女儿嫁的家庭还不错,自己做生意。可是,大姐还是出来打工,为自己购买了社保。

她说:“谁有不如自己有,我自己手里有钱,我就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再说,女儿再亲再有钱,你不问她要钱的时候,当然对你好。但是,当你老了,总问她要钱,她还要伺候你,时间长了,她肯定不喜欢,那时候,矛盾不就来了吗?”

大姐还说,买了社保,到老了走不动了,还有一份养老退休金,生活还有一点保障。

另外,她还为自己买了一个养生壶,平时非常注重保养自己的身体,她说:现在不把身体养好,你挣再多的钱都是白搭。

我觉得大姐的心态非常好,她一直都没想过要靠别人过日子,而是早早就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好打算。就像她所说:没有牵涉到利益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当然好。一旦牵扯到了钱,再好的关系都会被破坏。

所以,老人想要晚年生活得有质量,除了靠儿女之外,自己身体健康、手里有钱才是硬道理。

步入老年,母亲多投奔儿女,为何很多父亲却没地方去?

这种事在农村太正常了,有的甚至还付出生命的代价。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前段时间,一大早接到大哥的电话,说二叔公不在了,明天就要出纸,问我回不回去,如果不回去的话,他帮我带礼钱回去。我愣了愣,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大哥说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二叔公其实不老,才六十出头,只是他的辈份大,印象里,身体挺好的,怎么就没了呢?我说出我的疑问后,大哥答道,吊脖子自杀的。这一下,我刚刚残余的瞌睡,一下子完全醒了。

二叔公以前就住在我家隔壁,我们两家以前走得挺近的,我小的时候,常跑去他家玩,二叔公常开我的玩笑说,长大了给他做儿媳,不过每一次都被二奶怂了回去,死老头子,你就睁着眼睛闲扯吧,这不是乱了辈份吗?

二叔公每一次都哈哈大笑道,死老婆子,谁让你只给我生了两个小子,这不是眼馋闺女了吗?

二叔公和二奶的感情以前一直是村里的传奇。村里那些人,闲着没事聚在村中心那棵大树下扯闲,他们扯的十有八九,聊的都是二叔公和二奶的闲话。哎啊,你们知道吗,昨天晚上,我去地里浇菜水,你们猜,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大牛背着他媳妇从菜地里回来。奶奶的,他这媳妇到底有多金贵啊,都舍不得让她走路,要背回来。哎啊,你这个算什么,我去他家串门,还见他给她媳妇洗脚的。

村里人扯这些,男的都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仿佛二叔公丢了天下男人的脸似的,而女的呢,聊起这些事,全是一幅酸溜溜的样子。

二叔公和二奶奶生了两个儿子,他们挂在嘴上,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得趁苦得动,给儿子们苦点媳妇本。他们是我们村里最舍得吃苦的人,按照村里的人说,二叔公和二奶奶是最见不得钱的人,只要给钱,什么脏活累活,他们都愿意干。所以,他们的勤劳也给了他们回报,他们是村里最先盖起楼房的人,盖房的时候,我跑去凑热闹,二叔公还美滋滋地说,一楼他们老俩口住,二楼和三楼,两个儿子以后各住一层。

而前不久我们村,成为棚户区拆迁,听说他家那幢楼房补得了二百多万,按说好日子来了,二叔公怎么就想不通自杀了呢?

我和我哥回去给二叔公上纸,才进门,就看到二奶奶在那里哭天抹泪的。想想,他们的感情,也替二叔公想不通,他怎么就舍得丢下二奶奶自杀了呢!

后来在聊天中,才得知,原来二叔公走上自杀这条路,跟兄弟分家有关。这次棚改,他家补得二百多万,按照大虎和二虎兄弟的想法是兄弟俩平分,然后两个老人一家一个,但是两个老人具体跟谁,就引引起了分歧。

二叔公年轻的时候,身体很硬朗,但岁数上去了,之前花力气干活留下的旧伤,开始频繁发作了,尤其是以前替人家盖房子抬石头,伤到的腰,基本每月都会发作几次,严重起来时,连下地都下不了。所以,兄弟俩都觉得二叔公是负担,都在争着要二奶奶,二奶奶年轻的时候,有二叔公一直呵护着,现在虽然上了年纪,但做饭,接娃,干家务等等,还非常得力。

兄弟俩都打着各自的小算盘,压根就没有考虑老人的感受,为了争二奶奶,差点大打出手,二奶奶提出,把钱分成三份,她和二叔公单过,等他们百年以后,兄弟俩再来分这笔钱不迟,但是兄弟俩看着分成三份,要少分许多钱,都不愿意,一致只愿意分成两份。

这一样,一方面他们争二奶奶,差点大打出手,对二叔公又推来推去,一向刚强的二叔公一时想不开,就走了上吊自杀这条路。

叔公和二奶奶的悲剧,其实在农村不是个案,许多家在老人的养老问题了,都有着这种情况发生,许多老人相伴一生,到老了,却被迫分开……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大家对于老人养老持个什么看法,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步入老年,母亲多投奔儿女,为何很多父亲却没地方去?

真经,自己家是解放区,自由自在心花怒放。女儿家是敌战区干啥都要小心。儿子家是交战区时刻都有开火的可能。老了不要乱跑自己家最好。

步入老年,母亲多投奔儿女,为何很多父亲却没地方去?

因为妈妈会做饭、会洗衣服、会带孩子、会做家务,孬好都能对付,不讲条件,绝对服从。所以,孩子都喜欢妈妈。爸爸就不行了,既不会做,还讲条件要求这个,要求那个,所以,多大多数孩子不太喜欢爸爸。爸爸是享受型的,妈妈是受累型的。

步入老年,母亲多投奔儿女,为何很多父亲却没地方去?

步入老年,妈妈多投奔女儿,为何很多父亲却没地方去?

这只能说明现在的人一个比一个自私,一个比一个实际。

首先,妈妈成功投奔女儿,是女儿忙不过来,她是为了让妈妈帮她带孩子做家务,并不是女儿多么孝顺妈妈,多么喜欢妈妈,她是有利可图。

妈妈做惯了家务,她的风格女儿也早习惯了,于是,女儿就把妈妈请到家里使唤,让她带孩子做饭洗衣服,这样,女儿既不用拿保姆费,也被伺候的舒舒服服,也不用和婆婆相处,还有了“婆婆不帮我带孙子,我老了不管她”的借口,一举多得。

第二,有的妈妈投奔女儿,她是为了躲清净,为了躲避帮助媳妇带孩子做家务。妈妈去女儿家,心甘情愿为女儿带孩子做家务,这样,她就不用和媳妇相处了,对儿子和媳妇的事,眼不见,心不烦,免得伺候媳妇和孙子,这样,她心里舒服,觉得媳妇对她的不好她都得到了报复,她要告诉媳妇:“我不伺候你,我老了也不用你管。”

第三,有的妈妈投奔女儿,完全是在了躲避她自己的老公,目的就是不和老公相处,有的甚至是为了滴溜老公,让他没吃没喝没人伺候。

有一个邻居,她跟着女儿在城里住,她就说她不想和老公在一起,她出来就是不想伺候他,还说“饿死活该”,她可能一直恨她老公,不想伺候他又不想离婚,就在女儿家躲着他。

第四,步入老年,不能干活没有收入的男人,不再被儿女待见,他不像女人一样可以做做家务带带孩子,他只会吃,只会玩,儿女不待见他,他当然没地方去了:儿子和媳妇是不能跟的,弄不好要挨骂;女儿那也不能去,他不干活光吃饭会被女婿讨厌,再加上他年轻的时候欺负过老婆,所以,他只能孤零零一个人挨到老了!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老人,有利用价值就被儿女利用,一旦没有了利用价值,那是到哪都不被待见的。

ziyou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