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后总有些漏尿,这个正常吗?

生完孩子后总有些漏尿,这个正常吗?

不正常,但生完孩子这种情况较常见,这是由于怀孕以及分娩导致盆底肌肉松弛,产后劳累盆底肌没有恢复好导致的,出现了轻度的尿失禁。建议家长尽快治疗恢复,以免漏尿情况进一步加重。

据统计,孕期妇女25%-55%有尿失禁症状,产后3个月34.3%的人有产后漏尿的情况。之所以有这种情况出现,其实都是产后盆底肌松弛惹的祸。这时家长可以过坚持凯格尔运动来增加盆地肌肉的强度,缓解漏尿的症状。总结出来就是两个重点:缩肛和缩阴,家长也可以在排尿的过程中尝试憋尿,感受到需要收缩的肌肉后进行练习。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 把注意力集中在收缩骨盆底肌群上 比如憋尿法,通过尿一半突然憋住来感受盆底肌的存在,能把尿憋住的肌肉就是盆底肌。

2. 循序渐进地坚持 可以选择在床上或者地上,找个舒服的姿势平躺着做。先收缩盆底肌5秒, 重复 4~5 次,之后逐渐延长至收缩 10 秒再放松 10 秒,重复 10 次以上,每日三组或四组,至少坚持 8 周以上,可起到明显缓解的作用。

同时针对您漏尿的情况建议去面诊医生,必要时可进行药物治疗或者专门的盆底康复治疗来改善症状。如果漏尿情况明显甚至持续加重的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家长要知道通常从孕期就可以开始做凯格尔运动了,这个动作对于孕妇与产妇都非常有帮助。可以预防压力性尿失禁,还可以帮助盆底肌肉恢复,预防盆腔脏器脱垂,增加幸福感。

生完孩子后总有些漏尿,这个正常吗?

亲,这叫做盆底肌功能障碍,再次说明当妈妈不容易。

这是因为:弹性纤维是盆底结缔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女性盆底肌肉由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赋予组织器官弹性,弹性蛋白作为构成弹性纤维的主要组成部分参与组成细胞外基质。弹性纤维的重塑及其相关成分的变化对维持女性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娩时产道的扩张,以及难产、胎儿头围偏大、产程延长、产钳操作等可使盆底肌纤维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受到不可避免的牵拉,膀胱尿道后角发生改变,部分尿道横纹肌失去神经作用,盆底肌支持组织减弱,盆底肌肉强度下降,不仅容易导致产后尿失禁,还伴有尿急、尿痛等,病区盆底肌肉松弛会造成对兴奋点的敏感下降,影响产后性生活质量。

所以生完孩子的女性会出现压力性尿失禁(SUI),严重的会出现盆腔脏器脱垂(POP)

1.压力性尿失禁(SUI)是指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大笑、运动等)是发生尿液不自主流出的状态。尿失禁影响患者生活质量,SUI使许多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带来很大压力。女性SUI的病因与妊娠、阴道分娩及分娩损伤、年龄、运动、盆腔内肿物、妇科手术史等因素有关。

2.子宫脱垂患者常自觉会阴处有坠胀感,常伴腰背酸痛。有膀胱刺激症状和排尿困难,严重者阴道有异物脱出,立位或屏气使异物可增大,平卧时缩小或回复。

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但不能完全治愈。治疗要趁早,一般呢分娩后42天要对整个盆底肌功能进行完全的评估,产后三个月是做盆底肌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

治疗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纠正,解决解剖结构的异常,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其临床症状的目的。但是手术疗法并没有使受损伤的盆底肌肉、神经得到真正的纠结,且其长期疗效上不满意。

2、非手术治疗主要有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疗法及电刺激疗法。

盆底肌锻炼是指有意识地对以对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以加强盆底肌肉及尿道肌肉的力量,提供其对压力作用的反应性收缩力,这种方法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对产后大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效果不理想。

电刺激疗法:是采用仪器进行神经生物电兴奋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将电极探头放置在阴道内,通过传递不同的电流强度,刺激盆底神经,使盆底肌肉有规律的收缩。

曹颖ilil 分类:健康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