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为什么以前常见的甲鱼基本都绝迹了?它们都去哪儿了?

在农村,为什么以前常见的甲鱼基本都绝迹了?它们都去哪儿了?

上小学那会,每天需要步行去学校,在必经之路上有一个野塘,大约有10*30米见方,从春天开始一直到秋末,每次中午经过那里总是能够看到几只甲鱼慌忙的跳入水中,我和几个同学试过小心翼翼的接近,但是甲鱼总是在我们离它超过5米时遁入水中,只留下水面上的一串气泡(由大逐渐的变小变密集)。

除了这个野塘,在我们村子南边有一条宽5米左右的河,河的两岸也经常能够看到甲鱼。但是,如今再去那个野塘和河里几乎看不到甲鱼的身影了。

那么,问题来了,曾经常见的甲鱼(野生)为何如今很少能看到了呢?它们都去了哪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简单地来了解一下甲鱼

甲鱼学名鳖,从广义上说,龟鳖目鳖科下约30种爬行动物都称为鳖,包括了中华鳖、山瑞鳖、斑鳖等等。而狭义上的鳖是单指鳖科鳖属下的中华鳖,它是我国最常见的鳖,除了青海、西藏、新疆和宁夏这些海拔较高的地方外,它们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

中华鳖除了在越南部分地区有一定的野生种群分布外,其他野生种群均分布在我国。鳖主要栖息在水流相对缓慢的江河、湖泊、水库之中,由于它们属于变温动物,无法调节自己的体温,所以从春天开始它们会在艳阳高照的正午爬到水域两岸晒太阳,这个行为一直会持续到秋天。

不过,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到了秋季,鳖就很少出现在水面上,除了晒太阳,它们通常都在水底待着。到了冬季,鳖则会找一个泥潭钻入泥下,进行冬眠。当然,这个泥潭必须要保证冬天不会上冻,不然鳖就会被冻死。

因此,鳖通常会在有一定的水位下的泥潭中冬眠。不过,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鳖是用肺呼吸的,冬眠的它们在水下的泥潭中是如何呼吸的呢?此时,就用到了鳖的一个特殊器官-副膀胱,在鳖泄殖腔的两侧是副膀胱的位置,平时这个副膀胱很少会使用,但是在冬眠前,由于鳖的新陈代谢速率下降,身体需要的氧气也比较少,这时副膀胱就能用水中直接过滤氧气供给全身。

鳖的繁殖能力也是很强的,它们通常4-5岁性成熟,每年的5-8月是它们的繁殖期,在繁殖期,鳖可以多次产卵,一个繁殖期可以产下10-30枚连。在产卵时,鳖会选择岸边的沙土地,挖一个浅坑,然后将卵排在里面并且掩埋起来。

综上,鳖(甲鱼)是一种既能离水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的爬行动物,它们生性小心谨慎,一旦有风吹草动就会遁入水中,再加上它们擅长在水下泥中藏匿,所以鳖的生存能力是很强的。再加上其繁殖能力比较强,这才使得鳖成为了江河湖泊中常见的动物之一。

生存能力强、繁殖能力强的鳖为何如今很少见了呢?

虽然鳖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都很强,但是鳖的卵通常是产下之后就地掩埋,让其自行孵化,此时许多杂食性或者肉食性动物就能通过气味找到藏卵地,而且鳖在孵化后进入水中自保能力也很差,水里的一些鱼类,比如黑鱼,轻松的就能吃掉它们,所以,鳖的后代能够成功长大的也就1/3。

正是因为大自然生态链的约束,鳖的数量才一直比较的稳定。但是,这个稳定被人打破了,下面我们从三个角度来说一下:人是如何让鳖从随处可见变为“易危物种”的?

第一:人为的捕杀。

甲鱼在我国食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也就是说距今至少2000多年前,随着历史齿轮的转动,甲鱼的“滋补”越来越受人追捧,所以以甲鱼为主要原材料制作的菜肴也越来越多,也正是因为这样,在近代甲鱼的养殖业才能够兴起。

虽然养殖甲鱼目前在市场上比较常见,但是野生甲鱼的“热度”一直没减退,从以前人们的自给自足,到后来的收购,野生甲鱼的捕获量越来越多。就这样,甲鱼的数量开始逐渐地减少。

第二:野外水体的减少。

在农村生活的小伙伴可能也发现了,比起我们小时候,现在的小河、池塘越来越少了,而这正是甲鱼的主要栖息地。那么,这些水体为何会减少呢?其实也与人类活动有关。

首先,地球上所有的水都在水循环系统中,但是,随着工厂的林立,必然需要更多的水来运作,此时这个自然循环就会被打破。其次,汽车尾气、各种与人有关的气体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使得许多地区干旱频发。

这使得一些小河、野塘都干涸了,失去了栖息和繁殖地的甲鱼自然也会减少。

第三:污染。

记得小时候,山都是一片绿色,小河里的水也清澈见底,随着我们慢慢地长大,原本翠绿的山变得光秃秃,原本清澈的河也变得浑浊不堪。而导致河水水质变差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是人类生活垃圾,如果你去到野外看到一条河,那么人类制造的各种塑料垃圾就会映入眼帘,这些塑料垃圾不但污染了水质,一旦被水生生物吃掉,甚至可以带走它们的生命;

第二就是工厂的污水了,虽然我国大力治理工业污染,但是在农村许多地方污水入河还是屡见不鲜的,有些工厂也会将污水排入偷偷打的井里,这造成了整个地下水脉的污染,不但河流的水质受到了影响,就连我们喝的井水也不再甘甜。这些水污染也是甲鱼的一大杀手。

写在最后

甲鱼(鳖)曾经是我们非常常见的一种动物,但是由于污染、水循环被打破以及千百年来人为的捕杀,它们野生种群数量在不断地减少,时至今日,只有在一些很少有人类活动的水体中还能看到它们自由晒太阳的身影。

当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不仅仅是甲鱼,燕子、黄鼠狼、甚至是蝉都越来越少了,由此可见我们的环境已经差到了一定的程度了,此时的我们应该重视起来,从我做起,保护大自然和野生动物,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在农村,为什么以前常见的甲鱼基本都绝迹了?它们都去哪儿了?

以前小时候村里面的甲鱼确实特别的多,记得那个时候我家的院子里有一条小沟渠,这条沟渠当时并不是用来排生活废水的,而是家里用来放置甲鱼的。每年的三月份春种农忙时节也正是甲鱼在田间出没最为频繁的时节,每当这个时候爷爷隔三差五的总能在田间捉上三五只甲鱼。由于家里的甲鱼实在太多,爷爷不得不将多余的甲鱼放在小沟渠里放养。

有些时候我就不是很不明白,为什么家里小沟渠的甲鱼都成堆的放着,爷爷每次在田间看到甲鱼的时候还要将它们捉回家来?后来有一次奶奶在家里做甲鱼肉的时候,爷爷告诉我这甲鱼(草龟)它并不是什么好东西,首先甲鱼它特别喜欢吃稻苗而且破坏力极强。其次甲鱼闲的没事在田间到处的打洞,稻苗包浆期间你想给田里灌点水根本就关不住,一夜之间水都给它漏的干干净净。

为什么以前在农村随处可见的甲鱼现在却不见了踪迹?这些年它们到底都去了哪里?

第一点:甲鱼消失的首要原因还是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与普及

以前村里面种地哪有什么化肥、农药。那个时候稻苗刚下田的时候,爷爷奶奶忙着给田里撒一些农家肥混合着土肥。等到秧苗差不多一尺多高的时候,家里面再给撒上一点菜籽饼或者是茶饼。偶尔田里的秧苗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病虫害,如果实在没有办法爷爷只好在田里面撒上一点锅灰或是鱼腥草碎叶。所以那个时候人们种庄稼完全是靠天收,无论什么样的不利因素它所带来的都可能是毁灭性后果。但是令我非常奇怪的是,那个时候家里虽然没有农药但是田里面的秧苗几乎从来都不生病,仿佛它天生就有很好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第二点:甲鱼消失的原因是人们的大肆捕杀

记得有一段时间村里面来收甲鱼的小商贩特别的多而且价格也不是很低,大家都说甲鱼有营养,城里人还就喜欢吃这个东西。那一段时间只要一有空闲的时间爷爷就会带着我去稻田里找甲鱼,一下午找到四五个卖个十多块钱都高兴的不得了。

第三点:甲鱼的生存环境被肆意的无情的破坏

前些年村里面外出打工的人特别多,各家各户的稻田都荒废着好多,有的常年不会家的村民都将田里栽满了树木。由于生存环境被肆意的破坏甲鱼在农村根本就没有生存的空间,慢慢的也就逐渐退出了农村这片无情的田地。

在农村,为什么以前常见的甲鱼基本都绝迹了?它们都去哪儿了?

在农村,为什么以前常见的甲鱼基本都绝迹了?它们都去哪儿了?

记得在以前的农村,七八十年代农村,每条小溪小河边都有沙滩,而且小溪的水非常的清澈,能见到小溪里的鱼虾,偶尔在河滩沙窝里还能找到野生的甲鱼。那种甲鱼有大有小,而且锁在沙窝里,只露出一个鼻子喘气,当然,上面还有水了。现在基本上,在农村的小溪边见不到河滩沙滩了,都被开垦种了地或者栽上了树。记得小时候,经常夏天发大水,也就是雨季来临的时候,河水逐渐增多,河里的鱼虾特别多,随着老父亲到河里逮鱼,晚上找一个鱼网到河里捞鱼,有时不经意间会逮个甲鱼。那时候,甲鱼不是一种特别稀罕的东西,因为司空常见,而且晚上要逮鱼,偶尔逮了个甲鱼,就感觉到特别的晦气,直接不逮鱼就回家了。毕竟在农村把家也叫做“鳖”,也就是谐音憋气的意思。

近几年来,好多人喜欢吃野生甲鱼,这也有了野生甲鱼的消费市场,很多人就开始大肆捕捞野生甲鱼,导致了野生甲鱼的数量逐渐的减少。甚至在城市里还挂出了野生甲鱼馆,野生甲鱼饭店,专门有野生甲鱼汤,的确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这是野生甲鱼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因为野生甲鱼确实比较贵,甚至每斤野生甲鱼目前达到了300~500元,随着野生甲鱼个头越来越大,年岁越来越长,野生甲鱼就越来越值钱。当然野生甲鱼急剧减少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农药的大量使用,毕竟野生甲鱼是肉食动物,一些农村村使用大量的剧毒农药,导致了一些环境的污染,让野生甲鱼失去了生存的环境,逐渐的减少。当然还有养殖行业导致的,动物的粪便的水,肆意的排放,也导致了小河沟塘渠等污染特别严重,污染严重的不但生命不存在,而且寸草不生。

总之,在农村,野生甲鱼越来越少,主要是大肆捕杀造成的,有的用电镀甲鱼,有的钓甲鱼,有的用钩抓甲鱼等等要是千差万别的方式,绞尽脑汁逮甲鱼,极大的减少了野生甲鱼的数量。当然环境污染,农药的大量使用,也是,野生甲鱼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野生甲鱼不是跑了,而是失去了生存的环境,但在一些农村大水库或者环境保存的比较好的水塘坝里还是有野生甲鱼的,只是很少看到,也比较少了。

在农村,为什么以前常见的甲鱼基本都绝迹了?它们都去哪儿了?

甲鱼又称中华鳖!

说起甲鱼,相信所有的中国人,对它都不陌生,都知道甲鱼富含多种营养,而且是淸补的上品,所以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说起甲鱼,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绝对是纯野生的!

本人生活所在地,南京周边的农村,水面与陆地几乎平分,所以水产丰富,各种淡水鱼以及虾,蟹,鳝鱼,甲鱼等。本人的儿时,正是两个哥哥年轻力壮的时候,他们白天在生产队挣工分,晚上用自己制作的桩钩,说是钩子,其实那时候用的都是3号缝衣针!钓饵就是土田鸡,两人晚上放40张桩钩,第二天零晨背上一个大眼竹制草蓝,因为是割牛草用的,所以非常大!行情好一点,能够收获20多只野生甲鱼,而且个头还大,小的很少!

有一次,由于草蓝眼子大,我二哥背着草蓝,尽然有一只三斤多重的甲鱼将头伸出来,一口咬住我二哥的屁股,疼得我二哥大叫!最后还是用棍子插在甲鱼口中撬开的!野生甲鱼每年春秋产卵两次,多产于水边松软的菜地边,然后用土掩埋,留下一个卵露在外面,称为望蛋,据说母甲鱼产卵后会一直在卵的对面一直望着自己所产的卵,直到孵出小甲鱼为止。

刚刚孵出的小甲鱼,它们都在水边,因为甲鱼要呼吸新鲜空气,而它们又太小,所以只能爬伏在水边,见到有人来,它们会一溜烟的向深水处游,水里留下一条笔直的浑水线,有经验的一看就知道是小甲鱼逃跑时留下的痕迹。

雌性甲鱼从刚刚孵化出来,第一年能够长到一两左右,第二年由于食物丰富了就能长到三四两之间,第三年能够长到六两左右,而六两的雌性甲鱼已经开始产卵,一次能产4至6颗卵,一斤左右的一次能够产下十几颗,二斤以上的一次能产下三十颗左右!

那么关于题主所问,在农村以前常见的甲鱼,几乎绝迹了!它们都去哪儿了?

下面我们先从七八十年代分析,由于那时的所有水面都是大队的,什么网都没有,只不过每到过年之前,用大网下箍一下,然后用丝网网一下,但是丝网绝对不会留在水里过夜,所以对甲鱼没有杀伤力。而甲鱼属于天生天化的物种,所以那个年代的甲鱼是越来越多!

而九十年代后,实行了联产承包制后,所有的水面也紧跟着被私人承包了!这正是造成野生甲鱼减少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个人为了利益而纷纷的在自己的承包水面里,放置了许多的大型地笼,大地笼可是甲鱼的超级杀手,本人在梅雨季节的时候,一条大地笼两晚捕获了五只野生甲鱼,最大的一只三斤七两,最小的也有七两多。所以说大地笼绝对能够称得上是超级杀手!

二,现在的农村劳动力早被解放出来了,除了打工的以外,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自由行业,打零工,弄鱼摸虾等等,当然弄甲鱼也不例外!这也是造成野坐甲鱼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且捉甲鱼的方法有很多!一,甲鱼枪,是专门通过训练后的一种职业捕甲鱼的,他们站在或坐在沟边,猛击双掌,发出嘣嘣的声音,而在水底活动的甲鱼,听到响声后,必会浮头来看个究竟,正中打甲鱼枪之人的下怀,只见他说时迟那时快,铅砣准确地落在甲鱼身后一米处,然后往后猛抬枪杆,一只甲鱼已成囊中之物!

三,钩钓法,也是最普遍的捕捉之法,只要稍微懂得一些甲鱼的生活习性,就可操作,因为钩钓之人众多,所以对野生甲鱼的减少,也有很大的“功劳”。

四,排叉法,就是等野生甲鱼冬眠后,人坐在盆中,双手各握一把自制的小钢丝叉,在水里寻找甲鱼的冬眠之地,实行排叉法叉之,一个人最好的时候,一天能叉一二十个之多,重量几十斤!

五,空手道法,只见艺人脚穿深帮解放鞋,帮着裤脚,上身厚的长袖外套,沿着水面的边缘,寻找甲鱼窝,发现一个,只要没有被人在前面搞走,那可算十拿九稳啊!

六,丝网网之!承包者大多掌握甲鱼在什么时候开始翻塘翻坝,于是他们在自己水面与别的水面的交界处,晚上放好丝网,第二天零晨收之,但此方法经常会把甲鱼弄死,所以到后来大家就不用了!

七,苍鹭与白鹭,由于小甲鱼都生活在水边,而苍鹭与白鹭觅食,通常也在水边,而刚出生的小甲鱼又没有逃生经验,而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由于寒冷,所以我们这里根本就没有苍鹭和白鹭,而小甲鱼浑身都是肉,正是它们的所爱!所以说苍鹭白鹭对小甲鱼的杀伤力特别大,这也是造成野生甲鱼减少的原因之一。

八,化肥农药造成的残留,严重的污染了水面,所以野生甲鱼的生殖系统受到了伤害。

但本人根据多年的经验,可以肯定地告诉你题主,现在的过度捕捞是造成了野生甲鱼的减少,但是绝对不会绝迹!随着党的一系列保护环境政策的落地设施,所有的水面在不久的将来,会收为公有,彻底除消个人承包,还地球青山碧水!相信以后的野生甲鱼会越来越多!

本人观点!

在农村,为什么以前常见的甲鱼基本都绝迹了?它们都去哪儿了?

在农村,为什么以前常见的甲鱼基本都绝迹了?它们都去哪儿了?

甲鱼,我们老家叫“老鳖”,和乌龟是难兄难弟儿。村子东边有个大水坝,小时候过去割猪草,偶尔能见到老鳖“晒盖”,晒盖是老家土话,就是老鳖在岸上晒太阳。这家伙也很机灵,远远的看到人就会往河坝里爬,爬的快的连滚带爬。

记忆中见过一个最大的老鳖,足足有一个洗脸盆子那么大,野生的,就在老家河坝边上,当时看到我就吓哭了,一身冷汗,从来没见过,老人们说这东西大了会成精。于是晚上就做了一个噩梦,在河坝边上一个洞,洞里有一只红眼睛的老鳖,虎视眈眈的望着我。

那时候老家的老鳖真的很多,大的不多见,小的不少。在河坝下游的沟渠里趟水玩,就能踩到一只小老鳖。有一次我摸了一只碗口那么大一个,开心的很,不料被小伙伴弄丢进水里,立马不见了,生气了好久。那么,农村沟渠河坝里面的常见的老鳖,真的基本绝迹消失了吗?我想说非也,提问题的人,恐怕好久没有和农村接触(感谢老师指出错误,已经修改)了吧?恐怕好久没有去农村田间地头晃悠了吧?

就像我们经常感叹这些年过年的年味淡了一样,其实年味还在,在老人和小孩子的眼中,我们的感觉变了而已。农村的老鳖真的少了吗?其实和感叹年味淡了是一样的,我们很少再去农村沟渠里面去转悠了,心境变了,物是人非。老鳖还在沟渠里面,只不过我们看不到了罢了。很多农村的捕鱼人,晚上出去捉鱼,还是能捉到老鳖的,不少老鳖,黄鳝泥鳅龙虾什么的,也不少。

这东西是纯野生的物种,哪里说绝迹就没有了呢?它们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很强大的,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生息。小时候割猪草,在河边沙地上就能翻出来老鳖蛋,现在应该还有。不过随着环境变化,它们的生存技能应该也会随之改变。适者生存,也是适合对老鳖说的。

有人说环境污染造成了农村老鳖的减少,不排除这个因素的影响。现在水质污染,农药过度使用,确实让老鳖自身受害严重,同时它的食物来源也随着更小的动物性饲料的短缺而几近匮乏。确实现在想要捕捉一只野生的老鳖很难,都改家养老鳖了。

以前,在我们这里,有一种职业农民,就是捉鳖人。它们会手拿木把很长的三齿钢叉,日夜游弋在农村各种沟渠河坝,在淤泥深处插来插去,为的就是捕捉老鳖。那时候,野生的老鳖确实很贵,越大越贵。我很佩服专业的捉鳖人,仅仅凭借一根木棍和手的联系,就能感觉出来淤泥下有没有老鳖。应该是插到老鳖盖后的手感手劲不同吧。

大口吃肉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