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起兵时只有十万人,建文帝为什么不调动全国的军队?

朱棣起兵时只有十万人,建文帝为什么不调动全国的军队?

即便是朱允炆能够调动全国的军队,但按照他的玩法儿,最终依旧还是将自己玩死,所以,兵力多与少与成败无关!

1398年,年轻的朱允炆从明太祖朱元璋手中接过至高无上的权杖,成为了大明帝国第二位统治者,年号建文,史称明惠宗。

在初登大宝的兴奋还未平息时,朱允炆发现这皇位远没有想象中的好坐,镇守在边疆的几位叔叔,似乎对自己并没有向对自己爷爷那么恭敬,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朱允炆联合一帮文臣,开启了他的削藩计划!

其实,回顾这段历史,朱允炆的这种思路是完全正确的,作为一个皇帝,都不愿看着有人拥兵自重,成为潜在的危险,哪怕这个人是亲人!更何况,这些亲人们,并没有拿他这个皇帝当回事,在这种情况下,任谁都会想把这种危险美消除掉的。

思路没有问题,但最终的结局我们已经非常清楚,靖难之役以朱允炆失败而告终,抛开那些所谓的朱棣是天命之人这种说法不谈,单说朱允炆的失败,大致总结为三点:其一,用错人;其二,用错计;其三,用错心!

首先是用错人,在大方向上,一味听信如方孝孺、黄子澄等人的话,这些人是忠臣没错打,但是缺乏实践经验,纸上谈兵在行,真刀真枪就差,无论是最初的削藩政策实施步骤还是后期的兵马调度,都远远不是朱棣的对手,同时,三番五次任用李景隆统帅三军,是整场战役的最大败笔;其次用错计,在对其他藩王已经开始动真格的时候,还期望朱棣感化,甚至在朱元璋忌日,朱棣派三个儿子进京,竟然还能将三人放走,理由是为了麻痹朱棣!当时是个人都知道皇帝要削藩,这样的掩耳盗铃,实在是无语;最后用错心,说的是建文帝,既然已经真刀真枪的开干了,哪里还说什么叔侄亲情,但建文帝却下令将士在战场上不得伤害朱棣,这就好比给朱棣穿上一件防弹衣,正是建文帝的这个命令,让朱棣多次死里逃生,不得不说,愚蠢至极!

朱棣在起兵之初,所掌握的兵马并不多,也就是北京城数万城防军而已,加上从宁王朱权那里“骗”过来的朵颜三卫,也不过区区十万人,而建文帝所拥有的是全国的兵力,按照这种悬殊,怎么着也要打败朱棣的,但为何朱允炆没有调动全国的兵力呢?

不是他不想调动,首先,不是所有的人都听他的;其次,建文帝方在数次决定性战役中,元气大伤,对朱棣闻风丧胆;最后,朱棣战术改变,建文来不及调兵了。

首先,在建文帝削藩之初,采取了较为暴力的措施,对于这些自己的叔叔们,可是一点都不客气,如果听话,那一切好说,不听话,管你什么皇亲国戚,一律绳之於法,贬为庶人流放这都是轻的,像湘王朱柏,朱元璋的亲儿子,因为朱允炆的削藩,不堪受辱,在朱允炆派出的削藩使臣到来之前,全家老小数十口,紧闭宫门自焚而死!

这种惨烈的局面,依然没有停止朱允炆削藩的脚步,这就让那些其他藩王不免有了兔死狐悲的情绪,尤其是手握重兵的藩王,不能说所有人都有谋反的心思,但是不满肯定是有的。

因此,在朱允炆讨伐朱棣的时候,那些掌控着兵权的藩王,也都不是心甘情愿的出兵或者听从调兵的指令,明着不敢抵抗,消极怠工总可以吧?出工不出力总可以吧?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兵,却没有战斗力,还是没用!

其次,在朱棣起兵后,朱允炆派出了老将耿炳文进行对朱棣的镇压,但是这位善于守城的老将,却在真定,惨败于朱棣手下,这场战役,为朱棣打开了局面;紧接着,朱允炆任命李景隆为统帅,并对外宣称派兵五十万,意图以人数优势来压到朱棣,未曾想到,白沟河一战,李景隆大败,五十万大军也被消灭个一干二净,至此,朱允炆手中可以直接调动的兵力几乎被李景隆给玩儿没了!

这两场战役是整个靖难中的决定性战役,在此之后,朱允炆再也没有实力组织出一场像样的抵抗,并且,随着朱棣的节节胜利,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大明要变天了,因此,在之后的数场战役中,面对来势汹汹的朱棣,朱允炆一方已经丧失了胜利的信心。

最后就是朱棣战术策略的改变,最初的计策是缓步推进,但是打了近四年,所取得额战果着实少的可怜,而在建文四年,朱棣一改之前的策略,亲自率军,采取“蛙跳”式战略,纵兵千里,强势渡江,直取南京。

突然改变作战策略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就是来自朝廷空虚的情报,这个情报来源特殊,但都是朱棣在平日里布下的棋子,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这其中包括在朱允炆身边的宦官宫女,还有那些同情朱棣的皇亲国戚,如朱棣的小舅子徐增寿。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朱棣确实也拖不起了,自建文元年起兵,到建文四年初,却收效甚微,战争拖得时间越长,就越对朱棣不利,长此以往,朱棣早晚要被坐拥全国之力的建文帝耗死。

所以,朱棣不得不兵行险招,率领为数不多的精英部队,纵横千里,一路上对所有军事重镇统统不顾,直捣南京!

而朱棣策略的改变,让朱允炆一方方寸大乱,能够抵抗朱棣的军队和将领,都镇守在沿途路上,结果没派上多少用场,等到朱允炆集结部队完毕时,朱棣已经来到了长江边上,就等着渡江攻打南京了。

靖难之役是明朝初期皇权争夺的内部战争,原本是藩王的朱棣,以“靖难”的名义,自北京起兵,历时四年,最终取得了胜利,朱棣成为了大明第三位皇帝,而在整场战役中,建文帝朱允炆频频失误,坐拥全国兵力却没有善加利用,这其中既有朱允炆尽失人心的错误,也有朱棣善于利用各种局势以及冒险一搏的眼光,对于朱允炆来说,看着全国的兵力,但不为自己所用,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朱棣起兵时只有十万人,建文帝为什么不调动全国的军队?

史载,明太祖朱元璋共生子26个,长子朱标在被立为太子25年后突然病死。朱元璋哀恸不已,他爱屋及乌,想把朱标第二子(长子朱英早夭)朱允炆立为储君。

在朱元璋众多的子孙中,堪与朱允炆竞争储位的只有他的第四子、朱允炆的叔叔朱棣。

据说朱棣相貌奇伟,性格阴鸷沉雄,有谋略,因而自幼就倍受父亲的钟爱。朱元璋经常对群臣夸赞说,四子朱棣最像自己。朱棣刚满十岁时,就被父亲封为燕王。

洪武十三年(1380年),20岁的朱棣正式进驻北平封国。当时,明朝开基第一功臣徐达奉命镇守北平,朱棣以这位戎马一生的军事家为师,其军事理论与骑射技艺都迅速提高。

徐达不仅是朱棣的老师,还是他的岳父。朱棣在名将徐达的严格教导下,不仅练得一身好武艺,而且在战略部署、战术指挥上的素养也跟着突飞猛进,逐渐显露出其杰出的军事才能。

之后,朱元璋开始为子孙计大肆“削棘” 。随着胡惟庸、蓝玉、郭桓、空印案发生后,当年追随朱元璋东征西讨、开创大明王朝的功臣元勋们几乎全被株连杀光了。之后,大明庙堂为之一空。《明史》的编纂者哀叹道:大明“文武尽矣”!因战功卓著的开国宿将大都被朱元璋诛杀,这样在北部边境防御残元侵扰的任务就只能交给其二子秦王、三子晋王和四子燕王去承担了。这三王实力雄厚,麾下兵多将广,肩负着大明北疆的国防重任,因此被彼时人称之为“塞王”。

朱棣谋勇兼具,在征讨北元的战争中屡建奇功。朱标死后,朱元璋最先有意立朱棣为太子,因朱棣并非马皇后所生,即非嫡出而是庶出。按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封建礼制,朱棣没有被立为太子的资格。据说朱允炆性格和其父朱标很像,仁慈善懦,优柔寡断。朱元璋常常为此担忧,生怕一旦立他为储,不仅驾驭不了那帮桀骜不驯的老臣,还难成重器,恐怕会毁了大明江山。

因众大臣激烈反对立庶出的朱棣为太子,朱元璋拖了许多年后只得做罢,决定正式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棣立储落马,内心自然愤愤不平,更滋长了他篡夺皇位的欲望和野心。

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病死。22岁的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成为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是为明惠帝。他改第二年(1399)为建文元年,所以又称建文帝。

建文帝朱允炆是个有识无胆,仁厚寡断的年轻帝王。他上位后重用齐泰、黄子澄两个亲信。对于他那几个拥兵自重的藩王叔叔们,朱允炆不是没有警觉,他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经过一番思考,他接受了黄子澄、齐泰的建议,下决心“削藩”,意思是削平诸藩王的独立王国,加强中央皇权。他的老师黄子澄特意举西汉平吴、楚等七国的故例,他听后欢欣鼓舞,增强了削藩的信心。

彼时,身居北平的燕王朱棣,也正日夜觊觎着侄儿的皇位。就这样,朱氏皇族中一场争夺皇位的血战已经如箭在弦、一触即发了。

建文帝和黄子澄等人商量先拿谁开刀呢?齐泰主张先收拾燕王朱棣,而黄子澄则认为燕王兵雄势大,先动他难免有打草惊蛇之忧。而周、齐、襄、代、岷诸王实力较弱,而且这几个藩王以前就有触犯法律的行为,先削这五王名正言顺且相对容易些。而且周王还是燕王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削夺了周王的封国,就等于削去了燕王的羽翼。建文帝采纳了黄子澄之策,他下令将周王朱橚逮捕并押解回京(南京),还削去了他的王爵,贬为庶民。同时,他还下旨削去了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的王爵,同时还宣布废掉这几个封国。湘王朱柏被废黜后举火自焚而死。

朱棣虽然远离南京,身居燕赵之地,但京中发生的一切大小事情,他却无不知晓。当得知五王被削除封国、藩位的消息后,朱棣在其帐下高参、奇僧姚广孝的撺掇、策动下,决心铤而走险、举兵造反。

建文元年(1399)7月5日,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幌子扯旗造反,为掩人耳目,他说建文帝身边有齐泰、黄子澄等奸臣蒙蔽圣聪,祸乱朝纲,自己起兵是为诛杀这几个坏人。于是,他在北平宣布废除建文年号,自置官署,同时布告天下,誓师讨伐。这场朱明皇室成员为争皇位而发动的同室操戈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

《明史》载,朱棣起兵后,指挥燕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连攻克怀来、密云、遵化、蓟州等好几座重镇,将北平东、北方向的好几处战略要地迅速占领,既补充了兵员,又解除了后顾之忧,接着集中兵力全力以赴应对朝廷的讨伐问罪之师。

当时的明廷,因开国元勋宿将大都在“胡蓝”大案中被屠戮殆尽 ,幸存下来的将星已经屈指可数了。朱棣突然举兵造反,消息传来,建文帝环顾左右,发现朝中居然没有能统兵作战的大将。他再三斟酌,只得请侥幸存活、但已年逾古稀的老将耿炳文重新出山,封他为征虏大将军,率30万明朝政府军北征燕军。明军对外号称30万,实际只调集了13万人马出征。

长兴侯耿炳文率明军大举北上,很快就和燕军遭遇、对峙。军事经验丰富、足智多谋的朱棣对耿炳文的用兵特点了如指掌。在1399年中秋之夜,他乘明军忙于过节、防备松懈之机,突然出击,将其先头部队全部歼灭。接着,朱棣挥兵在滹沱河北岸与耿炳文亲率的明军主力决战,大败明军。

见老将耿炳文大败亏输,建文帝只好以李景隆替代耿为大将军。李景隆本来是个花花公子,锦衣玉食惯了,根本不谙军事。朱棣见明军再次大举来攻,心生一计,主动撤除卢沟桥防线,诱敌深入。他把防守北平老巢的重任托付给儿子朱高炽,自己率军直奔永平,逼迫宁王朱权将其麾下的精锐部队交出,于是,骁勇善战的蒙古朵颜三卫骑兵全部归了燕王,由此燕军又增加了数万精兵,战力倍增。

寡谋无勇的李景隆,果然中了朱棣诱敌深入之计。他侦听到朱棣率军去救永平,便于这年10月指挥大军直扑北平。明政府军将北平团团包围,并开始攻城。彼时的明军战斗力早已今非昔比,加上之前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将星凋零,士气低落,因此将士大都不肯用命,战事进展并不顺利。

南军(明政府军)中惟有都督翟能骁勇善战。翟能父子率前锋部队猛打猛冲,很快就攻破了张掖门。就在胜利在望的关键时刻,心胸狭窄的统帅李景隆怕头功被翟能抢去,竟然下令前军暂停进攻,说等明朝北征大军全部到齐后再发起总攻。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李景隆以一己之私,居然将大好战机白白浪费,还给了早已力不能支的燕军以喘息的机会。

待李景隆率明军主力匆匆赶来时,黄花菜都凉了,早已失去了绝佳战机。守城燕军趁明军停止进攻的空隙,修葺城墙,加紧防御,待李景隆指挥南军主力开始大举进攻时,燕军士气复振,浴血拼杀,南军久攻不克,伤亡惨重。就在南军围攻北平最要紧之时,朱棣在永平、大宁等地挫败另一股从辽东杀来的明军,紧接着率得胜之师回援北平,并迅速击溃围城明军。李景隆见势不妙,率先逃跑,连夜逃往德州。明军将士见主帅已不见踪影,战斗意志瞬间瓦解,也都丢盔撂甲,抛弃辎重,一泻千里,落荒而逃。

李景隆惨败北平的消息传到帝都南京后,黄子澄害怕承担荐人失误的责任,竟然隐瞒了真实情况,还向建文帝谎奏明军北平交战取得大捷,因天气严寒难以继续用兵,只得暂退德州,待明年春暖花开时整军再战。

建文帝被黄子澄欺瞒,不辨真伪,大喜过甚,立即下旨封李景隆为太子太傅。李景隆无谋无勇,屡战屡败,却因祸得福,转危为安,还加官进爵,对自己的“贵人”黄子澄自是感激不尽。

建文二年(1402)四月,在建文帝的多次催促下,李景隆不得不在德州召集驻守四方的明军汇聚而来,共纠集了60万大军,之后誓师出发,在白沟河(今今河北雄县以北)一带与朱棣的燕军展开决战。

史载,白沟河之战打得空前惨烈,南、燕两军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昏惨,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南军人数虽然占据绝对优势,但主帅无能,号令不严,指挥不当。兵马虽多,但将士皆胆怯畏死,导致战斗力疲软。膏粱子弟李景隆哪里是身经百战、有勇有谋的朱棣之对手?结果南军再次被燕军杀得大败亏输。

这一仗,明军被杀死、溺死、失踪者多达十几万人,遗尸百里,惨不忍睹。双方正在激战时,李景隆又率先丢下部队,逃奔德州。胆怯无能的李景隆落荒而逃,就连皇帝赐给他的将印、斧钺都丢弃了。燕军大获全胜,缴获南军的辎重器械堆积如山。

朱棣率燕军乘胜追击,将德州团团包围。李景隆再次弃城出逃,逃到济南据守。朱棣率军紧追不舍。李景隆见燕军又杀到城下,只得仓猝出城迎战。十几万明军残余还没来得及布好阵,燕军便冲杀过来,军心涣散的南军很快就被冲垮。是役,南军被俘、投降者不计其数。

不久,朱棣率燕军从馆陶渡过黄河,经过几番浴血苦斗,击败了好几股前来阻击的南军后,一路不计城池得失,指挥大军直取扬州。

建文帝见大势不妙,而且手中已经无兵可调,急忙派使臣到燕王大营中议和,答应保留燕王的一切封地、爵禄,以割地休战,但此媾合之举被燕王拒绝。

史载,1402年6月初3,朱棣挥师渡过长江。燕军渡江时声势浩大,舳舻相连,锦旗蔽日,刀枪如林,战鼓如雷。南岸的守军见状被唬得魂飞魄散,全无斗志,一经交战,南军即全线崩溃。建文帝再次派人来求和,朱棣志在必得,根本不予理睬,督率大军直逼南京城下。据守金川门的谷王朱橞和大将军、太子太师李景隆,见燕军遮天蔽日杀来,心知大势已去,便打开城门跪地迎降了,城墙高耸、固若金汤的金陵城遂告陷落。建文帝朱允炆在一场惊天大火中去向不明。建文朝灭亡,历时三年之久的叔侄夺权之战,终于以叔叔朱棣的胜利而落下帷幕。

1402年,经三年浴血苦战,43岁的燕王朱棣终于在文武大臣的拥戴下昂首登上了皇帝宝座,并将第二年(1403)改为永乐元年。朱棣是为明成祖,亦称永乐大帝。

【插图源于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搬运】

朱棣起兵时只有十万人,建文帝为什么不调动全国的军队?

看过此段历史简介,靖难之役前朱棣装疯卖傻才得以活命,后被迫起兵造反夺得皇位;开始仅凭几千人占领北京,并迅速控制北方局势形成可以和建文帝分庭抗礼局势多次以少胜多击溃南方军,最终攻占南京登基称帝;建文帝当时应该调动了全国的军队才能有五十万人,而朱棣的十万军队除朵颜三卫外其余皆为其旧部在朱棣起兵后很快投降归其指挥因此其军队的指挥和战术都在朱棣的掌控之下能精诚团结,反观建文帝一方首先带兵元帅军事才能不及朱棣,其二军队由全国调集无法有效协同作战,其三在战术受制于朝廷不能发挥其全部战力,其四由于叔侄争夺皇位南方军队有坐山观虎斗之嫌疑,因此最终导致建文帝逃逸朱棣继承大统!

朱棣起兵时只有十万人,建文帝为什么不调动全国的军队?

谢邀。

朱元璋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自己的家业可能会出现儿子打孙子的局面,刚过了一代就这样,老朱会气的爬起来。

朱允炆想削藩,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他的四叔是不好惹的。

1399年8月6日燕王朱棣起兵北平,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役”。当时正是朱允炆削藩的时候,其他很多藩王都比较老实,实际上是兵力不足,野心不大又没胆子,一个一个被搞定,准备动朱棣的时候,朱棣不是温顺待宰的小羊,加之本来就对他爸把皇位给自己的侄子不满,心一横起兵了,更重要的是他手上是有自己的部队的,虽然只有四万多接近五万人,但是赢了就不止四五万人了,整个江山都是他的,朱棣当时驻守北京,他的任务就是抵御被赶出中华大地的北元,任务很重,所以,他的部队数量比其他藩王多,质量也很好,是会作战的。同时,他不断征招北方各地百姓入伍,在与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对弈之时,朱棣已有近二十万人。

在清君侧过程之中,朱棣又把宁王的朵颜三卫骗到了手。朵颜三卫什么概念,就是现在的二炮差不多,牛逼的很。又通过其他手段收买的部将,实力大增!此时,朱棣部队已超过十万人。李景隆战败后,朱棣收拾俘虏,继续征招,在与盛庸,铁铉的聊城大战中,朱棣大败,张玉战死,损失近八万人,后朱棣短暂修养,内线报京师(南京)空虚,遂改道直取南京,出发时带二十余万人,到京师时,余十五余万。此时李景隆开门献城,朱允炆放火烧宫,不知是死是活,靖难结束,朱棣登基。

朱允炆虽然贵为皇帝当时,但是他本来就不大和当兵的在一起玩,喜欢和文人在一起玩,人虽多,自己能调的动的不多,又经真定之战,郑灞之战,白河沟之战后,葬送了五十余万,另守疆部队不可能全部抽走,等最后京师被围,需要勤王的时候,以来不及了。

朱棣起兵时只有十万人,建文帝为什么不调动全国的军队?

根本调不动,建文帝根本没有实力操纵天下的军队,这也是建文惨败的悲哀根源。

而关于建文掌握全国军队和朱棣仅有“十万人”的说法,其实真实的情况更加悬殊,因为朱棣一开始根本就没有十万人,只有八百人。

建文削藩,这是古代封建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鲜有在王朝鼎盛的初年,就爆发大型的“内斗”和篡位战争的。

其中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稳坐大明中央的建文帝朱允炆,理论上握着天下几乎所有的军队,最终还一步步地输了,落得个“下落不明”、“生死不知”的下场。

在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登基,也算是彻底撕破了和四叔朱棣最后的那一张虚伪的遮掩布。

削藩,这是建文和朱元璋立场不同的地方,朱元璋“分封”疆土给儿子们拱卫,想实现“家天下”的统治体系。

但问题是,对于朱允炆而言,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他的叔叔,在亲人关系上,朱允炆就先弱了一头。

其次再是明朝的高度皇权,藩王制度,和明朝的发展并不契合。

于是建文帝要实现当年汉景帝当年做过的事情,先针对性削藩,最好的情况是,不挑起大战。

但如果无法避免,依旧挑起了大战,方法也还是有的,那么便是一战解决这个隐患。

但谁知道,建文帝还是太年轻了。

在朱棣“被迫”起兵之前,建文的削藩行动已经开始进行了,而且还有了一定的成效,首先是朱棣的同母兄弟周王被废为庶人。

但这并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湘王朱柏因为“削藩”自焚而死,此举挑战了藩王们的底线,也震动了大明的神经。

削藩归削藩,正如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凡事不涉及身家性命,便是好商量。

但一旦出了人命,那么事态将会不同。

朱柏乃是建文帝的“叔叔”,是各地藩王们的兄弟,今日有朱柏之死,来日便是其他诸侯王之灾,所以这个时候起,建文帝就把自己推到了藩王们的对立面。

除了朱柏自焚而死以外,建文削藩,总共有四位藩王被“处理”,这不免让人感到“兔死狐悲”。

而处理了这一系列人之后,建文将当时还在世的,最有实力的四叔朱棣列入了主要打击目标,就是这件事,引起了大乱。

其实朱棣“靖难”,的的确确有着几分“被迫无奈”的意味,于是在几个儿子被放回来之后,朱棣选择“起事”,根据朱元璋的遗诏,发动“清君侧”的靖难之役。

在一开始,朱棣的兵力是很少的,虽然有着北京的军队,但终究比不上被禁军、地方军拱卫的南京建文帝。

不过并不是没有破局,建文帝自己造成和藩王们的疏离,就是致命点之一。当时身在大宁府的宁王朱权,就因为削藩选择观望,后来被朱棣发动政变,获得了大宁府的军队。

这支军队,成为靖难军的主力部队。

除了这方面以外,建文帝的决策也有着很大的漏洞。

建文为了“标榜”自己行为的正义,数次下令,不允许“伤害”朱棣,要将朱棣“请”回应天府。

这一个决定,实则是在玩火自焚,建文尚且年轻,而朱棣乃是北征蒙古的实力藩王,如此决策,建文自掘的坟墓,逐渐成型。

靖难之役,主要的战役有“滹沱河之战”、“北平城保卫战”、“白沟河之战”等。

从建文帝本身并不坚硬的决心,还有燕王朱棣的铁血手段两方面,看得出一种此消彼长的态势。

在滹沱河之战中,朱棣挫败朝廷军,获得胜利。

其实建文帝当时的将领中,能与经验丰富的朱棣对抗的寥寥无几,而建文帝遗传了朱元璋的坏习惯,对武臣高度打压,在洪武朝,大量的能臣武将被几大案牵连,建文时期已经无人可用,空有军队,没有能将。

滹沱河之败后,建文惊惧了,可他恐惧之下做出的反应,更是让后世人“啼笑皆非”,因为建文帝换上了李景隆,朱元璋外甥李文忠之子。

李景隆和建文帝的关系很好,而李文忠又是大明重要的开国大将,但问题是,这并不意味着李景隆有着父亲的能力,其次就是,李景隆在整一个靖难之役中,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十分奇怪的。

在把将领换成了李景隆后,南京决定率军攻打“北平”城,此时守城的是朱棣长子,后来的明仁宗朱高炽,而李景隆带着的军队高达“五十万人”之巨,北平主要军队倾巢而出,北平告急,一个处理不好,朱棣的后方就会被攻破,一切努力都将化为飞灰。

可朱高炽创造了一个“奇迹”,李景隆的表现也跌破了大家的眼球,那就是李景隆数十万人,对北平城久攻而不下,被朱高炽以极少的代价,活生生地牵制住了南京大军。要知道,这可是建文帝几乎的全部家底了,两军的差距就是如此拉开的。

攻打北平无望,朱棣回援,在“郑村坝一战”中,李景隆的“能力”暴露无遗,和朱棣比起来可谓是天壤之别,李景隆大败,丢下了数十万人的辎重溃逃,给予了朱棣大量的有生资源。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李景隆此举耐人寻味。

这个时候,天下藩王仍旧在观望,他们带着军队,守着边境,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最大的乐趣,是看自己的兄弟和侄子的内斗,而且此时,有许多藩王其实隐隐支持朱棣,不满建文帝,这是建文走向末路的根本因素。

在次年,建文帝固执不已,依旧让李景隆带病御敌,在白沟河一战中,李景隆彻底损失了建文帝最后的主力。

自此,朱棣和建文帝的实力实现逆转,而这一切的“功劳”,都是“草包”李景隆所带来的,在李景隆失败回京后,多数人请求处死李景隆,但是建文帝不肯。

其实在白沟河之败后,建文帝不是没有反转的余地,但还是那句话,建文帝太过年轻。

在朱棣经历东昌之战时,本来有数次可以生擒或者是“击杀”朱棣的机会,可建文帝下令不允许伤害“皇叔”,因此给了朱棣喘息的时间。

一切都在细小的变化中扭转,朱棣经历了几次生死关头,挺了过来,公元1402年,燕军渡过大河,这个时候,在河对岸的朱棣一如数年前朱元璋驾崩之时眺望南京城一样,看着城池里无限的悲伤。

但这一次又不一样,因为朱棣已经完成确定“靖难”成功。

建文帝知道了朱棣必胜,在此之前提出了“割地”等种种条件,但都被朱棣所拒绝。

建文在此之前也发出了“勤王”的号令,但事实上,根本不会有藩王会在这一个关头拯救建文帝,所以在建文帝挥霍完了自己的“军队”后,他早已经名存实亡了。

让人讽刺的是,打开南京城门的,正是建文帝十分信任的李景隆,还有为数不多,此前支持建文帝的谷王朱橞。

金陵洞开,江山陷落,但这只是从一个朱家人到另一个朱家人手上的区别罢了,藩王们纷纷隔岸观火,好像在看一场大剧。建文帝在皇宫中“自焚”,实则是下落不明,生死不知,当朱棣成为皇帝后,建文帝的后半生便成了谜。

归根结底,建文的失败的最后,就是已经把自己的“老本”给浪费完了,而所谓“全国的军队”,实际上这绝大部分,都早已经被建文帝推到了对立面,这“绝大部分”,有的时候反而是隐患,而不是助力。

建文的坠落是必然,是削藩背后难以承受代价的必然,而大明也因为朱棣的“晋升”,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明成祖朱棣也将开启他的“削藩”之路,这一路并不顺利,但他完成了建文帝没有做到的事情。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知世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