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能撑多少年?

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能撑多少年?

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能撑多少年?

作为生在皇家,长于深宫的朱允炆来说,若是没有发生靖难,任由朱允炆在皇位上折腾,那么明朝很有可能就会成为继秦朝、隋朝之后,又一个毁在二世的王朝。

且不说朱允炆能否大败他那凶悍的叔叔朱棣,单说朱允炆继位四年内干的几个事情,就知道他为什么干不好皇帝这个职业了!

1、取消朱元璋设立的科举南北榜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考虑到北方由于长期受到异族的统治导致儒学凋敝,再加上科举中榜人数中大多为南方人,为了平衡这一局面和振兴北方儒学,朱元璋设立了南北两个榜分开进行科举考试,这样一来,就能使朱元璋推崇的朱程理学在北方也能讲学,同时也避免了朝廷官员名额被某一地所把持,从而形成党派。这个措施起到了很好地效果,并且令北方的学子们欢欣鼓舞,一时之间顿感皇恩浩荡。

而朱允炆上台后,听了方孝孺等人的建议,把这个运转良好、效果显著的南北榜政策给取消了,改成了全国统一招录,这就对本就势弱的北方学子新城打压,令北方境内的学者极为不满。

这个还不算完,紧接着,朱允炆又把明初盛行一时的官学(政府办的学校)给停了,而且是把北方范围内的都停了,这些可好了,不但变成了统一招录,还把学习四书五经的渠道也给断了,结果可想而知,朱棣刚起事,附近北方各省的士绅们,纷纷麻溜的送钱送粮。。。

2、全面减免江南地区的税收

减税,一般是好事,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朱允炆却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减税的时机不对,他宣布减税的时候,正是前线与朱棣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

不仅如此,朱允炆减税建的力度太大了,江南部分地区的减税,甚至减到了朱元璋时期的15%,要知道,前线正在打仗,正是花钱的额时候,而江南,一直是国家税收的重地,这个时候减税,实在是不合时宜,结果果不其然,接连几场大仗,让朝廷的国库很快捉襟见肘,甚至凑不齐钱组织军队。

明朝灭亡,就亡在税收,准运文在正值战争之际减税,着实是自寻死路!

3、恢复井田制

井田制,就是周礼中南哥井田制,这个已经宣告破产两千多年的井田制被初上任的朱允炆给翻箱倒柜找了出来,并且极力推崇。

井田制的内容,是要求农民县耕种需要缴税的公田,然后才能耕种自己的田地,这个制度,早在周朝就显得不合时宜,空子努力一生也没让这个制度延续下去,历朝历代,除了王莽那个奇葩外,没有一个皇帝支持这种制度,游由此可见他是不符合封建统治的,结果到了两千多年后的大明,突然被拿了出来要实行,能事实才怪!

朱允炆还有很多不合时宜的政策,从这些政策中就可以看出,朱允炆作为皇帝,显然是不合格的,手下也都是高度圣贤书店儒生居多,依照这样的团队配置,在群狼环伺的明初,出不了几年,就会被玩儿死,谈什么开创盛世?

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能撑多少年?

是啊,假如朱棣没造反,朱允炆能否当个好皇帝?

我们先从朱允炆的能力说起。

一个皇帝的成功,各种因素有很多,但关键一条,就是个人能力。

皇帝的能力是什么?朱元璋认为是四个字:仁明果决。确切说,就是仁慈,明白,果敢,决断。

朱元璋就是这四条能力的集大成者,而且以这四个字为标准,努力培养接班人。最早培养的是太子朱标。培养过程更煞费苦心:组建了最强的教师团队,包括徐达,李善长,刘伯温,宋濂,几乎囊括当时大明朝军事政治文化的所有精英。还整合充足教育资源,专门建了“大本堂”(皇家图书馆)。教育过程更严格:除了要认真读书外,还要召集臣子开研讨会,更要广泛实习,不是下基层考察,就是列席参加国事会议,后来还要帮朱元璋批奏折,且还要拿出独立意见来。堪称德智体全面培养。

朱元璋本人的考核更严格,经常和儿子讨论治国得失。有时候为考验儿子,甚至故意抬杠。一件案子怎么判,一桩国事怎么处理,故意和儿子别扭,鼓励儿子和自己争。好几次闹得父子红脸,相关官员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到抓狂。

但这样的苦心没白费。朱标一直照着朱元璋期待的样子成长:性格宽厚,为人仁慈,但做事有担当,认定正确便不动摇,遇到不同意见,哪怕朱元璋发飙也敢争。是个外柔内刚的典型。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茁壮成长的朱标却突然英年早逝。而后经过一番权衡,其子朱允炆成了皇太孙。虽然这娃年纪小,长的难看。但朱元璋有信心,照着他爹的培养流程再来一遍,管保出品明君。

但这一培养,就差大了:先是教学团队不同。比起徐达李善长刘伯温宋濂四位大神人物,朱允炆摊上的老师,包括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号称“读书人种子”,品质堪称模范,但不论是徐达啸傲沙场的能耐,还是李善长事无巨细处理妥帖的本事,刘伯温运筹帷幄的智慧,宋濂学富五车的博学,这几位都差的远,更遑论教人。

朱元璋本人的考察也有问题,虽然跟对儿子一样,也教育孙子学习处理国事。但身为爷爷“隔辈亲”,对孙儿从来慈祥无比,就是狠不起来。而且啥事都是手把手教,基本没让他放手做过。等于一直带着朱允炆走路。

如果拿种树比教育,朱标这棵“树”,可谓营养(教师资源)充足,过程(培养方式)得当,堪称科学栽培的典范。至于朱允炆,看似过程一样,但营养水平就差个档次,更一直窝在温室里,直到朱元璋驾崩,还是棵没经过风雨的小苗。

最关键一条,却是朱允炆本人的性格差距。

朱允炆和父亲朱标比,好些地方很相同,比如对老师很敬重,对长辈很孝顺,对臣子很宽厚。都是大臣最盼望的仁君类型。但骨子里的东西就差远了,朱标外表仁慈,内心却坚定刚强,换成朱允炆,这条恰恰相反,内心总比外表还软。先天差距摆在这,后天教育又不给力。于是“仁明果决”四字要求,朱允炆最多也就第一条沾边,其他三条完全不靠边。

等到继位称帝,对决朱棣,这能力的差距,便暴露无遗。不客气说,他输给朱棣,除了朱棣能耐强外,也实在因为他太弱。

朱棣

十分弱的一条,就是他的犹豫:登基后朱棣进京,可以扣押朱棣的机会,他犹豫着没做,后来朱棣又派俩儿子进京,可以软禁俩位世子挟制朱棣,他还是犹豫着没做。多少次可以提前扼杀靖难之役的机会,就在他的犹豫中错过。

比犹豫更弱的,却是他的用人。说到这条,好些后人都埋怨朱元璋,说老朱杀功臣杀了大半辈子,人才全杀光,闹得朱棣造反的时候,亲孙子朱允炆无人可用。

但这埋怨,真是冤枉了朱元璋。被朱元璋杀掉的功臣,大多数不是骄横不法,就是贪赃枉法。真正老老实实尽忠保国的,比如李文忠徐达汤和都是善终。而且好多人忽略的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是一个文武人才济济的强大团队。

这团队有多强大?就说留下的开国功臣,郭英和耿炳文,都是明朝开国战争中的大神级人物,一个能攻一个能守。水平比朱棣强不强不好说,但配上朝廷强大的军事资源,打起来只强不弱。

徐达的儿子徐辉祖,同样是继承其父能耐的军事人才。文官里更有强人,卓敬就是眼光卓越的战略家,当初朱允炆要削藩,他提出不要硬削,可以用养老的名义,把朱棣从边境藩镇迁到内地,既不伤和气又解除他武装。朱允炆觉得太麻烦,果断表示不干。他不干,但朱棣干,后来朱棣造反成功,也要削藩,就照着卓敬的法子来,北部边境手握重兵的各路藩王,不动声色轻松全削平。

这么多的牛人,朱允炆不是不用,就是用不好。朱棣刚开始造反,朱允炆先派了耿炳文出战,刚把朱棣打的叫苦连天,朱允炆却嫌打的慢,果断换上传说中的名将李景隆,然后战局果断逆转,几十万人被朱棣十几万人打的稀里哗啦。最后朱棣兵临南京,也是这李景隆吃里扒外打开城门,提前把朱允炆出卖。

而朱允炆身边最依赖的几位文臣,比如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出名的有学问却也出名的蠢,当初削藩的时候,这几位放着实力强大的朱棣不削,专挑没实力的乱削,既惹了众怒,还给了朱棣充足的战争准备时间。后来战争开打,更是败笔连连,齐泰身为国防部长,他想征服妻子贾魏三个替一个恩和一二零。朱允炆问他战略规划,他回答说我们是天子之师堂堂正正,不用规划也能赢。黄子澄推荐了草包李景隆,本来还是相持的战局立刻大败涂地。这样几位只适合文化工作,军国大事眼高手低的角色,朱允炆却从头信任到尾。若不是三人最后壮烈殉难,真和朱棣派来潜伏的差不多。

而比起用人水平来,朱允炆最可怕的素质,却是不分时机的瞎指挥。

削藩的时候,主次不明。要对朱棣动手,没做好准备就下狠手,反而被朱棣反戈一击。后来开打后,没打几下就临阵换帅,任由草包李景隆败事。后来朱棣决死一扑,率军长驱直入长江,好在明军反应迅速,在徐辉祖等人的指挥下,顺利将朱棣合围。可偏偏朱允炆又瞎指挥,下令前线军队撤回保卫南京,最后一次可以全歼朱棣的机会,就这样无情错过。而后朱棣死里逃生,攻克南京,大局再难挽回。

就能力说,他唯一值得表扬的,就是仁慈。开打前反复叮嘱,前线将士千万不能伤害我叔叔。结果几次朱棣吃了大亏的仗,没这叮嘱保护,十条命都搭上了。是朱允炆的仁慈与愚蠢,最后成就了永乐大帝的霸业。

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能撑多少年?

首先我表明我的态度朱允炆不会创造一个盛世,我的理由如下:

1:首先我们来看靖难之变,朱允炆的削藩略显轻薄,这里轻薄不是指朱允炆的削藩政策不对,而不是时机不到。再加上建文帝在此次战役中,不断的判断出错,可以这样说,建文帝有造盛世的决心,却没有时刻审时度势的能力。

2:我们再来看看,他所依靠的臣子方孝儒,齐泰,是一批儒家为代表的治国之士。这批士人治国之略,还是可以,但也有个通病,并没有实干之才,提出削藩正是这个体现。

3:大明王朝的边疆未定,时常受到骚扰,这是一个重大的忧患,明成祖一生都献给了边境,自己也死在了征战的路上。论朱允炆的武略是比不上明成祖。

总之朱允炆治国之力是有,但性情柔弱,再加上盲目的削藩,朱隶不反,也有其他人反。

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能撑多少年?

我们来看看这种情况,就是皇帝的皇位传孙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

(朱允炆)

除了朱元璋皇位传孙外,历史上至少还有两个事例值得参考。一是晋武帝司马炎。当时晋武帝的皇位继承人是白痴儿子司马衷,晋武帝之所以最终没有换人,还一直让这个白痴继续当太子,是因为这个白痴儿子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孙子司马遹,晋武帝的想法是,就算儿子是个白痴,但是传位到孙子辈就好的。可是结果并没有如晋武帝所愿,在他白痴儿子继位的时候,全国就爆发了主要由他的另外一些儿子参与的“八王之乱”,最终不但他聪明的孙子司马遹被杀,而且国家也乱了,最后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入侵,灭了西晋。

另一个事例是,蒙古大汗窝阔台确定的皇位继承人是二儿子阔出。后来阔出在发动对南宋的战争的时候,在战场上被打死了,窝阔台于是把皇位继承人给了阔出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孙子失烈门。但是他去世以后,在他的六皇后脱列哥纳的强力干预下,窝阔台的大儿子贵由夺得了皇帝之位。而贵由夺位,又引发了窝阔台的侄子们的不满,最后皇位传到了他的侄子蒙哥那里。

(朱棣)

从这两个事例,加上朱元璋传孙的事例来看,一个皇帝想绕过他剩余的儿子们,直接把皇位传到孙子那里,最终都是悲剧的结局。为什么都是悲剧的结局?因为儿子们不服啊!如果是传给其中任何一个儿子,可能其它儿子心里有意见,但都不会有那么大的意见。传孙子就不一样了,儿子们还年富力强呢,为什么就要传到孙子的头上呢?难道儿子中就没有一个行的吗?这边儿子们不服气,孙子为了坐稳天下之位,必然要削藩。不削藩,天下就会分裂。但是一削藩,儿子们就更加不服,因此,这必然让矛盾越来越升级,最终新的战争形成。

从这里可以看出,就算朱棣不造反,朱元璋的其它儿子最终也会造反,战争依然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如果不是强势的朱棣造反,而是朱元璋一些不太厉害的儿子们造反,朱允炆能不能摆平他们呢?这个很难说,我个人认为也不容易。一是朱允炆本人的性格比较文弱,优柔寡断。二是由于朱元璋杀功臣,朱允炆身边缺少厉害的武将。这两条就决定了朱允炆很难赢得一场战争。

(北元和明朝的对峙)

再退一步,就算朱允炆把所有的叔叔们都干掉,他是不是就能坐稳江山呢?我的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有一点,他定都在南京,在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在中国古代南北对抗是一对尖锐矛盾的时代,没有一个定都在南方的朝代,能够抵挡得住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力侵略。所有那些定都南方的,都是在北方的大片土地被北方少数民族占去以后的无奈行为。

而明朝面临的国际形势更严峻。一是北元被撵出去了,正不服气,二是四大汗国中伊尔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的帖木儿帝国强势崛起。朱允炆的国家遭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大入侵,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定都在南京的朱允炆,他基本上是很难应付这种局面的。很可能就被占去大片江山,更严重的还有可能灭国。

所以,朱允炆继续干皇帝,明朝是非常难受的。

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能撑多少年?

要说如果朱棣不反,明朝在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下能走多远?这可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朱元璋死后,明朝存在三个大问题:

其一、蒙元残余问题

其二、藩王做大问题

其三、文官掌权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蒙元残余问题

明朝建立后,最大的外部威胁就是蒙元残余。朱元璋为了控制北方,防止蒙元残余死灰复燃,派出了大量的军队驻防北方, 并把四位藩王封在了北方。如燕王朱棣,封地在北平(今北京);辽王朱植封为辽王,封地在广宁卫,(今北镇);宁王朱权封为宁王,封地在大宁卫(今内蒙多伦);还有一位沈王朱模,封在在沈阳都司中卫,后来被改封。

由此可见 ,朱元璋对蒙元问题的重视程度。

在这四个儿子中,尤其是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非常著名,在军中有“燕王善谋,宁王善战”的美誉。而且,宁王的封地在最前线,手下率领的部队也最为强悍,著名的朵颜三卫就归宁王统领。

按照这个配置,如果朱允炆不出幺蛾子,安心信任这几个藩王叔叔,最起码可以保证北方领土不失。

图片来自网络

藩王做大问题

藩王们在封地内作威作福,欺压百姓,这对于朱元璋而言不行,可是对于朱允炆来说,不见得不行,他还巴不得这些叔叔们只会吃喝玩乐,不会领军打仗,对自己的位子造成威胁呢。

这样一来,位于北方的几位拥有重兵的藩王就成为了朱允炆的眼中钉肉中刺,总欲除之而后快。

再加上明朝的藩王们老婆孩子太多了,虽然是明朝初年,但已经显露出对国家财政的负担。最重要的是,几位位于边地的藩王,尤其是燕王朱棣始终看不起自己这个小皇上,总觉得他才是应该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而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中,除了早就被立为太子的朱标,就属这个老四朱棣了。因为这两个人简直太像了!

鉴于位于边疆的藩王们势力太大,朱允炆在朝中大臣黄子澄和齐泰的建议和协助下,开始削藩。

笔者倒是觉得,削藩是有必要的。

削藩好处有二:

其一、可以缓解明朝财政的压力。

其二、可以避免出现藩王手握兵权对皇位产生威胁。

但是,削藩也要分对象,相对朱棣这种野心家来说,早削藩早解除隐患。可是对于一些安分守己的藩王,如周王等,就不应该削藩,而应该把他们变成忠心卫护皇室的帮手。可是,朱允炆却一刀切,这是管理学中最差的管理办法。由此可见,黄子澄和齐泰这两位皇帝的老师虽然学富五车,但是却没有多少管理经验啊!

而且,削藩采取的办法也是比较愚蠢的,他们认为,应该先易后难,先解决那些听话的藩王,如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等,然后在削除最难弄的燕王朱棣。

明成祖朱棣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些事是好事,可是如果流程错了,那就有可能变成坏事。朱允炆先易后难的政策,看似合理,却暴露出了明朝君臣的软弱和胆怯,更使朱棣坚定了要反叛的决心。

所以,一场轰轰烈烈的“靖难之役”开始了,最终的结局笔者就不啰嗦了。

如果朱允炆先把朱棣拿下,再削除其他藩王,相信有前车之鉴在,没有任何一位藩王敢于反抗。

但明朝如果没有成祖,那恐怕也不会有轰轰烈烈的五伐蒙元的壮举了,恐怕也不会有迁都北京这件事了。

文官掌权问题

在朱元璋时期,因为废除了丞相制,权力都集中在皇帝手中,所以文官实力相对较小。而且,以朱元璋那种杀法,文人都不愿意出来做官,即使出来做官,也每日战战兢兢,生怕不知道在何时天下就落下一把刀来,要了自己的命。

朱允炆即位后,继承了其父朱标的风范,性情温和、好思考,向往的是实行理想的仁政,这自然就会获得文人们的好感。而朱允炆自小受的就是正统的儒家教育,也对那些大儒们抱有好感,像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就是朱允炆依靠的对象。

但是,这三个人虽然饱读诗书,但却都是不折不扣的书呆子,又因这三人都没有实际在地方施政的经验,所谓的治国理念和方略都是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东西,自然不会有效果。这些在日后如何对待朱棣的问题上就可见一斑。

可这是一个苗头,是一个文官重新在朝堂上掌权的苗头。文人们经历了蒙元时期和明洪武年间的打压后,终于又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掌权了。

总结

可惜的是,一场“靖难之役”, 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先后被杀,让刚刚开始抬头的文人们再次被打入了深谷。

如果朱允炆在位,文人势必会在朝廷上占据主流,以朱允炆的政治智慧,恐怕玩不了那种文武制约,三权平衡的路数。笔者猜测,明朝很有可能提早出现像东林党那种只争意气,不论是非;只分党派,不分对错的党争,亡国的时间或许提前。

图片来自网络

笑叹红尘纷扰 分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