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究竟有没有杀女儿?

武则天究竟有没有杀女儿?

提到武则天,人们对她的故事向来是津津乐道。从感业寺重返后宫,她不但地位一路飙升,还生下了第一个儿子李弘。随着地位的变化,武则天开始动起当皇后的念头。

在她与王皇后争夺后位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这让武则天背上千秋骂名却成就了千秋帝业。那就是千古之谜的小公主死亡事件。那么武则天究竟有没有杀自己的女儿呢?想解开这个谜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事情经过。

大概在永徽四年年底,武则天生下了自己的长女——李弘的妹妹,视为掌上明珠。可是在一次王皇后探望过之后,小公主就非常离奇的死掉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关于小公主死亡,史料有不同记载。

第一种说法是王皇后杀了小公主。

《唐会要》记载:“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后之意”。就是说武则天生了个女儿,忽然死了,至于怎么死的,这个史学家没有说。

反正武则天上奏皇帝说王皇后杀的,然后导致唐高宗要废后。按照这个记载,小公主是意外死亡,武则天只是借机打倒皇后而已。

第二种说法是武则天有意杀女并假祸他人。

《新唐书·后妃列传》记载“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佯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什么意思呢?武则天生了个女儿,王皇后按照母仪天下的规范前来探望,在王皇后探望完后,武则天用小被子把孩子捂死,悄悄溜出去在外专等着皇帝来。

皇帝如期而至,武则天高兴的迎上与唐高宗一起去看望小公主,却发现公主已死,武则天大惊失色问谁来过?宫女说皇后刚来过,武则天听后嚎啕大哭。唐高宗也认为是王皇后杀了女儿。因为,皇后曾和萧淑妃诋毁过武昭仪,如今报复在孩子身上。按照这个记载,武则天精心策划阴谋,直接导演了这么一幕悲剧。

那么武则天究竞有没有杀女儿,小公主是怎么死的呢?有书君来和大家分析一下。

一是王皇后不存在杀死小公主的动机。

王皇后知道自己只要犯了什么错就会被抓住把柄,一旦自己被抓住把柄,那自己的皇后之位就有可能不保了。

她又怎么会去做这么愚蠢的事情呢?更何况这只是一个公主,按照当时人的思想,就算是一个公主再怎么受宠,也不会影响到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更不会是皇位继承人的候选人,王皇后干嘛要去对一个公主下手呢?她就算是再怎么蠢也不会蠢到这种地步。

。退一步说,就算王皇后当时气昏了头,无所顾忌要杀人,那也应该杀儿子李弘。因为李弘的出生导致了武则天地位的飙升,她杀一个没有封号的小公主没有意义。所以说小公主并不是王皇后所杀。

根据唐朝的后宫制度,只有现任皇后被废或死亡才能确立新的皇后,所以说王皇后没有必要杀人。

二、小公主非自然死亡可能性大于自然死亡的可能性大。

根据常识我们知道,小公主不可能长时间没有人照料。不像劳动妇女,生了一个孩子,因为还要工作就把这个孩子扔一边不管,自已去忙。好半天也不能看一眼。

人家那是公主,身边奶妈、宫女是离不了的,因此,从王皇后离开到李治发现小公主死亡之间的空隙必定非常短暂。即便在古代婴儿死亡率非常高的情况下,一个孩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自然猝死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

换句话说,被谋杀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自然死亡。笔者认为是有人谋杀再驾祸与王皇后。

三、武则天有杀小公主的动机,性格和条件。

武则天当皇后的最大障碍就是王皇后。当时和王皇后争宠的胶着状态对武则天极为不利,她急于结束这种状态,这样,她就有了杀婴并且嫁祸于王皇后的动机。

武则天是非凡之人,她善于创造条件。在感业寺,她不就奇迹般地创造过吗?而且,她不怕冒险,有孤注一掷的勇气,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这种性格使得武则天具有很强的行动力,能够迅速地将自己的意图付诸行动。

那么,武则天有没有能力准确掌握时间,杀死小公主呢?也是有的。武则天通过结交宫女,在后宫建立了发达的情报系统,对王皇后乃至皇帝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掌握了二人探视小公主的时间,她就可以巧妙地打一个时间差,在中间短短的间隙里杀死小公主,嫁祸于王皇后。

更重要的是,武则天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条件,她有一个母亲的身份,常言道,虎毒不食子。

一般宫女在照看小公主的时候,对外人的警惕心可能会高一些,但对孩子妈妈的警惕心可能就低一些,所以都是来看小公主的,如果王皇后来了,其他人就会特别注意,可是如果小孩的亲妈来了,谁都觉得这是非常自然的。

所以武则天在发现孩子死了之后,她问,谁来过啊?宫女马上回答,王皇后来过。

其实都有谁来过啊?王皇后、武则天都来过。

但是在人们的头脑之中,自然地忽略了那个经常亲近自己孩子的妈妈,而只提到了王皇后这个人,就是这句话,使王皇后在唐高宗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由尊重、忌惮转为怨恨了。

所以我认为,武则天具备杀死孩子的性格、动机和条件。

武则天扳倒王皇后不容易,因为王皇后沉稳端庄,她少有把柄。武则天挑不出大错,急呀。

武则天日夜思想,终于找到了突破口。这就是让武则天背上千秋骂名的小公主死亡事件。

正是这个黑锅,武则天和王皇后胶着的状态终于被打破,唐高宗的天平完全倾斜向武则天。

根据《新唐书》记载,皇帝为了安慰武则天丧女之痛,还给她的父亲武士彟追封为并州都督。

对于王皇后,唐高宗不得不废。这得益于武则天在后宫的情报网,对王皇后和皇帝出行时间了如指掌,她才可以巧妙地利用不利条件转化成有利战机。

小公主死亡事件是武则天打响皇后争夺战的第一枪,这一枪击中了要害,打的是稳准狠,武则天在后宫的不利局面开始扭转,唐高宗有了废后之意。

可以说,武则天是个非常冷静而机智的女人,她善于把握时机,把不利因素化有利条件,新生的孩子死了,她迅速从痛苦中挣脱,而是很快振奋起来,加入了新一轮的战斗,并且把仇敌拉入自己精心织好的天罗地网灭之中,可想而知,武则天是一个怎样的女人了。

有书君语:有书君送福利啦!!私信有书君,回复“福利”即可【免费领取52本】高分好书,限时福利,不容错过哦~

武则天究竟有没有杀女儿?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在那时的男权社会中,这是非常不被人接受的。所以虽然武则天在当政期间有所作为,但是从古至今世人对武则天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有人对她持肯定态度,说她在位期间唐朝经济发展稳定,还有人说她心狠手辣,自私自利。

武则天身上一件较有争议的事情就是她到底有没有杀死自己的女儿安定思公主。

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为了扳倒王皇后,就杀死安定思公主,以此来陷害王皇后杀死公主。

据说武则天在王皇后去看望公主后就把公主掐死在被子中,当唐高宗来看望公主时,武则天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把公主抱过去,却发现公主已经死了,宫女说王皇后来看望过公主,于是唐高宗就以为是王皇后把公主杀死的,起了废后之心。

但是我认为这种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首先,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和《唐会要》中曾经记载安定思公主夭亡,但是并没有说是什么原因。

唐朝科技不发达,并不是所有的小孩都能平安长大,也许公主只是患病,却无法医治而死。

而后人看不惯女人当政,就想办法抹黑武则天,污蔑她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

而记载了武则天杀死自己女儿的《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成书于宋代。宋代距唐朝武则天时期的时间是比较久远的,所记录的历史肯定会有所偏差。

而且宋代理学思想比较发达,讲究三纲五常,女子地位地下,有可能是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宋代人就根据民间流言,杜撰了武则天杀死公主这一事件。

其次,武则天根本就没必要以杀死自己女儿的代价来扳倒王皇后。

武则天在唐太宗时入宫,却并没有得到唐太宗的宠爱,她与当时的太子李治在唐太宗重病期间暗生情愫。

唐太宗病逝后,武则天进入感业寺,而此时,她与已成唐高宗的李治还是藕断丝连。后来唐高宗在感业寺与武则天相遇。

此时王皇后正与萧淑妃争宠,为了扳倒萧淑妃,王皇后就主动向唐高宗提出让武则天进宫,这一想法得到了李治的大力支持。

武则天进宫后,迅速得到了唐高宗的宠爱,风头甚至压过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而且武则天此时已经育有一子,武则天根本没必要再去争宠。

当时王皇后虽然是皇后,但是李治心属于武则天,且有意立武则天为皇后,只是受到朝中大臣的阻挠而无法实现。

但是武则天当皇后是迟早的事,只是时间问题。更重要的是,倘若诬陷一事暴露,对她是非常不利的,武则天不会做这样的事。

最后,不合理的一点就是唐高宗的反应。

史书中记载唐高宗知道王皇后杀死安定思公主后大怒,起了废后之心。

但是并没有记载他对王皇后做出什么惩罚,这肯定是不符合现实的。

在古代,残害皇嗣是非常严重的罪名,唐高宗不可能不对王皇后做出什么惩罚。

如果真的是武则天诬陷王皇后杀死公主,她肯定会对唐高宗吹耳旁风,让他惩罚王皇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并没有。

有可能是安定思公主得病不治身亡,有可能是王皇后妒忌武则天便杀死了公主,最坏的可能就是武则天为了权利之争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

但是,在杀死自己的女儿后,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这种事情武则天这种聪明绝顶的人是不会做的。

世人说在权利面前,什么都是无所谓的,但是,我认为人性是不会被权利所掩盖。更何况虎毒不食子,武则天怎么可能忍心杀死自己的女儿呢?不管怎么,历史就是历史,都已经过去,我们所有的想法都只是猜测,只是,我认为一个母亲,不可能会为了任何事情而杀死自己的孩子。

武则天究竟有没有杀女儿?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登上皇位的这条路上总是充满了荆棘。为了能够在权力的斗争当中取得胜利,她不惜牺牲了自己的子女,在这些牺牲者的名单里面,最小的居然是她刚刚出生不久的女儿。据说当初为了扳倒王皇后,武则天亲手扼杀了自己襁褓当中的女儿。当然历史上关于武则天杀死自己女儿一事尚有争议,但是根据后世史书的记载,这件事应该是确有其事。

在正史上关于武则天杀女的记载,至少可以找到两处。一处是在《新唐书》,另一处则是在《资治通鉴》。

据《新唐书·则天武皇后传》记载:“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一九九同样记载了:“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覆,敷又翻。)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昭仪因泣数其罪。(数,所具翻。)后无以自明,上由是有废立之志。”

类似的记载在《唐会要·卷三·皇后·天后武氏》里面同样出现过“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

这三处记载简单的描述了武则天襁褓当中的女儿的死亡经过。因为当时武则天与王皇后两人争宠已经达到了剑拔弩张的境地,一次王皇后来看望武则天的刚出世不久的女儿。武则天正苦于没有计策扳倒王皇后,便亲手扼杀了自己的女儿并嫁祸给王皇后。当唐高宗看到自己女儿的尸体之后,勃然大怒下令废掉王皇后,武则天由此赢得了这场后宫的权力之争。

既然史书已经明确记载了武则天杀女儿一事,为何后世仍然对此持怀疑态度。这主要是因为在比《新唐书》跟《资治通鉴》成书更早的《旧唐书》对于武则天杀女一事只字未提。

《旧唐书》成书于五代,编撰时间前后不过是五年,超乎了以往大型史书的编撰时间。之所以能够成书如此之快,主要是因为《旧唐书》的编撰材料都是现成的。《旧唐书》大量的文字都是在唐朝时期都已经撰写完毕,相当于是晚唐给自己编撰的一本史书。书中关于武则天的篇章都是唐中宗、唐睿宗,最迟到唐玄宗时代就已经编辑完成。作为武则天儿子的唐中宗、唐睿宗自然不希望自己的母亲为争夺权力而杀害亲生女儿的事情被后人所知,所以在《旧唐书》里面便没有了武则天杀害女儿的记载。

撇开三部史书的记载,以武则天的为人,相信她确实是可以做到亲手杀害女儿的。在武则天登上皇位的路上,牺牲的不仅仅是她的女儿,就连她的儿子也多次被她所害。长子李弘至今死因可疑,次子李贤被武则天逼令自杀。而李贤的三个儿子,一个被杀,一个死于幽禁,唯一幸存的李守礼因为常年受杖责,伤及筋骨,甚至能到知阴晴的程度。

据《旧唐书.李守礼传》记载:“时积阴累日,守礼白于诸王曰:‘欲晴。’果晴。愆阳涉旬,守礼曰:‘即雨。’果连澍。岐王等奏之,云:‘邠哥有术。’守礼曰:‘臣无术也。则天时以章怀迁谪,臣幽闭宫中十余年,每岁被敕杖数顿,见瘢痕甚厚。欲雨,臣脊上即沉闷,欲晴,即轻健,臣以此知之,非有术也。’涕泗沾襟,玄宗亦悯然。”作为武则天的亲孙子却因为祖母的迫害而备受风湿之苦。可见在权力面前,武则天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牺牲的。

类似遭遇的还有她的三儿子唐中宗李显,当皇位距离武则天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李显、李旦兄弟二人屹然成为了母亲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了登上皇位,唐中宗李显一度被废,流放到外地,并且的流浪的时候还时刻担心母亲派人来暗杀他,活生生的把李显吓成了一个胆小如鼠的人。

可以说这样一个对子女如此寡淡的母亲为了权力,去杀害襁褓当中的女儿也不足为奇。

武则天究竟有没有杀女儿?

武则天原来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去世后,她同那些没有生育的嫔妃们在感业寺出家。因为,在李世民病重期间,高宗李治去探视与武则天两人产生了好感,在李世民去世后,一周年的时候,高宗李治去感业寺祭奠他的父亲李世民,在感业寺中二人便有了亲密的接触。这时候李治没有生育的王皇后正与萧淑妃争宠,互为情敌,王皇后便主动向李治请求将武则天纳入后宫,企图以武则天来打败萧淑妃,正中李治下怀,当时便答应了。

永徽二年(651年)五月,高宗李治为其父亲李世民的守孝的日期己满了,他就批准将武则天纳入宫中。虽然当时大臣们表示反对,但也拗不过高宗李治的坚持。这个时候的武则天因为在感业寺就被高宗李治宠幸,再次入宫前便已经怀孕了。入宫不久以后便生下了儿子李弘,高宗十分高兴。武则天十分精明干练,入宫不久,她便配合王皇后迅速打败了萧淑妃,她本人更进一步地获得高宗李治的宠爱。到第二年(652年)五月,武则天便被封为二品昭仪。在此之前,武则天与王皇后、萧淑妃三人互相争宠,可是李治并没有介入她们的矛盾。

根据历史记载,包括《新唐书》、《资治通鉴》记载,在高宗李治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思公主,深受高宗李治的喜爱。可是,在公主出生一个月之后,王皇后前来看望,并表示祝贺,王皇后十分喜爱这个逗人喜欢的小公主,逗乐她玩了以后便向武则天告辞走了。王皇后走了了一会功夫,武则天乘身边没有人,竟将自己的女儿长公主掐死了,马上盖上被子装作没事儿的样子。不一会儿,李治过来看自己的女儿,这时候武则天装着很高兴的样子,打开被子让高宗李治看女儿时,发现孩子已经死了,武则天马上大哭大叫不己,并且问身边的侍从宫女,侍从与宫女都说是王皇后来过。李治暴跳如雷,怒骂:“皇后杀死了我的公主”,武则天如是大数王皇后的各种罪过。王皇后浑身是嘴也无法说清楚。此时此刻,李治便有了废除王皇后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李治就要封武则天的一品宸妃,遭到宰相韩瑗和来济的反对,他们认为王皇后贤德可佳,绝对不会做这伤天害理之事。这次没有办成。而且这件事情也受到了长孙无忌、和褚系良等朝廷重臣的反对。

武则天认为只有弄倒这些绊脚石以后,才能达到废除王皇后、立自己为皇后的目标。最后跟随武则天的中书舍人李义府发起支持“废王立武”的活动,得到李治和武则天的支持,于是李治再也不用听一些朝廷重臣的建议和意见,强行下诏书將王皇后和萧淑妃贬为庶民,囚禁在其它的宫室,完全达到了武则天的目的。

综上所述,根据历史记载,武则天为了达到打倒王皇后自己上位当皇后的目的,不惜残忍掐死自己的长公主的恶毒手段,来污陷王皇后,加之当时的高宗李治又十分宠爱于她,对她的话又是言听计从。为了近快达到目标才下此毒手,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实。

武则天究竟有没有杀女儿?

大家好,我是历史漫谈君,和大家分享不一样的历史故事。

武则天为了权势,不惜牺牲任何人的性命。骆宾王的《讨武曌檄》中说她:

“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骆宾王骂武则天骂得可是酣畅淋漓,读来甚是痛快,上数罪状基本不假,但他漏了一些,还有侄子、女儿、姐姐等。

但骆宾王写作的时候为了现实需要,有夸大的成分,她到没有谋杀亲夫。

下面敲重点,我们看下其是否亲生扼死过女儿?

我们来看一下史料。

《旧唐书》记载:“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

旧唐书的记载非常简单,是自己把刚出生的孩子给掐死的。

《新唐书》记载:“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啼,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娼,今又耳邪!”
《资治通鉴》记载:“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

《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都比较详实,并且大同小异,我们一起分析。主要内容是:皇后看望,昭仪杀女,昭仪惊泣,皇帝大怒。

以上三部史料,都认同确实是某人为了换取皇后的位置而做出的惨绝人寰的事情。

我化身一次侦探,带大家穿越一下。

根据当时情况来看,孩子已经出生几天了,并且很健康,没有无端暴毙的可能。

在这个时间内,嫌疑人有且只有两个,一王皇后,二武则天。天下所有的人认为武氏一定不会杀掉孩子,那结果就明了了。

依我来看,武氏但杀女陷害这招肯定不是蓄谋已久,而是临时想出。王后一来,武氏是临时起意,足以看出她确实足智多谋,应变能力强,并且心狠手辣。

那武则天的作案动机是什么呢?她为什么要行此狠棋?

其实武则天,这样做的重要原因是王后的地位太高,难以扳倒。

王皇后出身于名门大族,向来没有什么过错,并且她和李治的婚姻是受到先帝太宗认可的。唐太宗临终前对长孙无忌说,我的好儿子和好儿媳就托付给你了。所以,高宗欲立武氏为后,遭到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大臣的一致反对。

武氏的心腹们的地位始终不可能与长孙无忌等人相提并论,武氏只能暗地里动刀子。

击垮王后,莫过于先击垮皇帝对她的感情。而对武则天来说,这比较容易做到的。王后无子,又是包办婚姻,高宗跟她的感情很一般,故此武氏敢陷害王皇后。

事实证明,高宗笃定是王后无疑,让大臣弹劾王后家族。武氏同时给高宗疯狂吹枕边风,扳倒王、萧二人,成功上位。

武氏就像一位高明的围棋大师,操纵着一颗颗棋子,随时准备为大局而牺牲。这就不难理解,她日后会害死更多的亲人了,并且祸乱天下了。

一个连自己亲人的性命都不在乎的亡命之徒,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呢?

武则天究竟有没有杀女儿?

我认为,聪明的武媚不会新手扼杀自己的女儿

1.出生一个月,连名字都没有的小公主就匆匆离开了人世,谁是凶手?个人认为小公主死于一氧化碳中毒;小公主死于永徵四年年底,当时是寒冷的冬天;在北方的宫中取暖,往往是紧闭窗户门扉,再在偌大的铜炉里,燃烧木炭,众所周知,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燃烧不完全呢?则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而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会严重阻碍氧气与血液结合,最终使人死亡;在当时,人们不懂得这一点,后宫的太监与宫女显然没有人为他们科谱这方面的知识,取暖时没打开门窗及时排出有害气体,导致了小公主的暴毙身亡。

2.其实,她女儿夭折的时候,经过武媚的纵横捭阖,王皇后已经不受高宗待见了,而且皇子李弘已经出生,武媚迟早会上位,她自己也心知肚明,高宗有这个决心,王皇后和萧淑妃已处于朝不保夕、不堪一击的状态,为此再付出一个亲生女儿的性命,代价太大了,武媚当然不干了!唐高宗将废后之事公开化在永徴五年底,他以皇后无子为由亲自到自己的舅舅,开国元勋长孙无忌官邸寻求支持;长孙无忌作为关陇集团的代表人物,在李治上太子位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但对此事,长孙无忌却罔顾左右而言他,让高宗自讨没趣,在随后的永徴六年六月,唐高宗召集长孙无忌、于志宁、褚遂良等元老重臣就废后一事开了专题会议,小公主之死(永徴四年底)距当时已经一年半了,如真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的那样,唐高宗完全可以以小公主之死作为王皇后的一条罪证在会上罗列出来,但自始至终,这个会议没有涉及此事。

3.公元684年9月,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初唐 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为此起草了《讨武檄文》,骆宾王在檄文中把武则天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痛快淋漓,并以凝练的文笔,字斟句酌地陈述了武则天杀害丈夫和母亲等的情节以引起公愤,但对武媚亲手杀女之事没有只字片语。如此重要的攻击武媚的证据不被才华横溢的骆宾王采用,不是骆宾王疏忽大意,忘了素材,而是此事纯属虚构,子虚乌有。

🌻、晴天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