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开着小货车四处叫卖水果的人吗?现状怎么样?

你身边有开着小货车四处叫卖水果的人吗?现状怎么样?

我姑姑一家,当年就是推着木板车到处卖水果。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不但有车有房,还有两个很大的水果超市店面。

我读初中的时候,应该是03年左右,我姑姑一家在县城做小生意。

她们就是卖水果,不是开着小货车,是推着木板车(我老家称驾车)。

那年县城农历三月十九赶庙会,我就去县城姑姑家玩。

头天晚上,姑姑叔叔家进了两大木箱子香蕉,还是带青色的那种。然后叔叔就在箱子里放了一些苹果,说一晚上就可以让香蕉变黄。

他那个时候,进价是8毛钱一斤,准备第二天卖一块五一斤。

见什么人,就开什么价

我们县城有个地点,叫“老西门”。这个地方在我们县城特别的有名,因为小商贩压秤特别狠。

一斤的称,最多就八两。有更狠的,只给你六两。

刚开始,我们两个木板车一起在“老西门”,都有些卖不动。后来我叔叔就决定,去县城东边的拦河坝去卖。

那边有个山,今天赶庙会,会有很多人去山上玩,生意肯定好。

我和我叔叔一起,姑姑和叔叔的侄儿一起。

我发现他们卖水果就是,见什么人就喊什么价。

如果好说话的就开口两块钱一斤,讨价还价的就给一块八一斤。本县城的熟人,就只卖一块五一斤。

最有意思的就是,有个中年人买了十块钱的香蕉。我叔叔称完后,那个人用手提了一下。然后就把香蕉放在驾车上,然后用手拍了拍我叔叔的肩膀。

我叔叔见状,二话没说,赶紧又拿了三根香蕉补给他。

那个中年人就说,小伙子这称压的有点狠啊!

我叔叔又赶紧点头,又补了两根香蕉。然后那个中年人,就笑眯眯的走了。

那一天的时间,两驾车香蕉,大概有五六百斤,卖的一干二净。晚上回来的时候,叔叔姑姑数了一下,大概赚了将近六七百块钱。

离开县城,去大城市发展

我姑姑叔叔,在老家县城干了五六年的时间后,就决定去大城市发展。去了宁波那边,租了一个店面。

买了一辆货车,有了一个店面,两个人就慢慢的打拼,开始走正规路线。

到10年的时候,她们又加了一个店面。因为忙不过来,还雇了两个员工。

我读大学的时候,暑假去过那边一次,给她们打临时工。那时候,他们的那两个店面,面积都有百十平米,算是比较大的店面了。

每天生意特别好,有时候忙的脑袋晕。一天的营业额,至少都在五六千以上,有的时候甚至过万。

15年的时候,叔叔姑姑在宁波县城买了房子,准备定居。她家的两个女儿,也都是在宁波读大学。

去年的时候,姑姑家大女儿出嫁,买的婚房首付,她还出了一半。

从当初的推着木板车卖水果,到现在有了自己的店铺,有自己的货车。姑姑辛苦半辈子,终于是富裕了起来。

所以,努力拼搏,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努力,只能失败。

不管做什么,一点一点的积累,总有收获的那一天。

今年休假的时候,我回了一趟老家。发现“老西门”,已经彻底的大变样了。以前小商贩遍地都是,现在都是正规商铺了。

以前小商贩拼命压秤,也成了一种只能追忆的历史。

你身边有开着小货车四处叫卖水果的人吗?现状怎么样?

你身边有开着小货车四处叫卖水果的人吗?现状怎么样?很高兴回答这道题,因为我以前从事的就是这个行业,所以我愿意为大家分享这个行业里的一些知识和内幕!

麻烦您在阅读前点击右上角蓝色字体“关注”,小伙子每天为您提供最实用的三农知识。

说到这个卖水果其实有很多种,而用货车卖水果就是其中一种见效最快的一种销售方式,放在头几年还是比较热门的,一人一车一喇叭,一天下来收入能有好几百。

只不过随着这几年城市管理的提升,城市摆摊越来越严,小货车卖水果已经不太适合了,近几年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少了,能够坚持下来的,要不进城开了店,要不只能退回农村或者镇上的集市摆摊去售卖。

我是08年入的行,那年刚结婚,不想出去打工了,寻思着在家里做些小生意,正好一个老表家里就是卖水果的,而老婆也比较喜欢吃水果,经过一道考察过后决定跟着老表一起卖水果。

一万多块钱为了一辆二手长安小单排,买上电子秤和一个扩音小喇叭,拿着三千块钱的本金在老表的建议下进了一车琯溪蜜柚,这也是我这个网名的由来,就是为了纪念那几年的青葱岁月。卖水果看着可简单,其实里面的道道还是非常多的,水果属于生鲜产品,有一定的保质期和损坏率,而且这个折损率一般新手是很难控制的,所以我的第一次生意选择的就是比较耐储存的柚子,就是以防万一不好卖而不至于马上就烂掉。另外之所以选择小货车做生意,其实这里面有好几个意思:

一是小货车卖水果投资比较小,二手小货车加上流动资金几千块就可以马上营业,对于我们这些小年轻来说,这是最快的创业方式。

二是小货车比较灵活,随走随卖,招手即停,上午可以去公园门口去贩卖,卖给那些来锻炼身体的大爷大妈们,中午可以去厂门口或者十字路口卖给下班的员工和流动人口,而下午可以去镇上的集市去摆摊,晚上想卖的话可以去家属院小区门口摆会摊,总得来说小货车卖水果的走势,就是机动灵活性会比较高。三是货车卖水果拉的比较多,可以薄利多销走量销售,因为拉的一般都是比较单一的水果,货拿的多价格自然会比较低,另外有时候会去附近的产地去拉货,这样的话不光货品质量比较好,而且拿货价格也会更优惠,所以小货车卖的水果价格特别受欢迎。

那几年的生意比较好做,卖水果的也比较少,有的时候一天也能收入一两千,不过特别的辛苦,别看就是坐那卖个水果,你没有做过这个行业,永远不知道后面有多少的付出和辛苦!

起早贪黑这不说,风餐陋宿是长事,水果进货都是拼早市,好水果永远是俏手货,来的完了就没了,批发市场的早市一般在凌晨的三四点,所以起早那是必须的,有时候资源紧张的时候,前天晚上就会提前来抢货,商场如战场,没有优质资源赚钱会很难。说到卖水果,我发现很多人会对我们小贩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称上做文章,其实我来告诉你,这种现象确实有,但是真的不多见,尤其是在近几年来,想要生意能长久,大家都把诚信看的比较重,指望称上做文章的真不多,至少我认识的朋友现在没有这样做的。

说到了这里,肯定好多朋友会有疑问,现在卖水果还中不中,其实我想说的是,只要你那里有条件,可以摆摊做生意,卖水果是肯定有钱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果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只要你肯吃苦,多动脑筋好好经营下去,前景还是不错的!

你身边有开着小货车四处叫卖水果的人吗?现状怎么样?

看到这个问题,脑子立即闪出了我年少时一个同学稚气而且带点腼腆的脸孔。

这位同学家里就是卖水果的,常年在他们家门前的小巷拐角处摆一个用木板车做成的小水果摊,早上推出来,晚上就推回家。我和他还算有一点交情,某次去他家玩,经过他家的水果摊,他爸给了我两个桔子吃,才知道他家是卖水果的。同学当时还有一点感觉难为情的,那时刚改革开放不久,人们对个体户还不是那么很看得起。

中考那年,老师发了张个人档案表让我们填写,同学就对家庭成份(当时还需要填这个哦)一栏该如何填写很为难的,考虑了半天填了个“小贩”。结果被我看到,不禁哈哈大笑,让他感觉很受侮辱。我一看不好,急忙说不是要嘲笑他的意思,并告诉他不应该那样填,应该填“个体经营者”,立马让他的出身成份变得高大上了许多,他这才转怒为喜。

后来高中不和他一个学校,但偶尔还会见到他。我们高考那年,一次我见到他坐在他家的小水果摊后卖水果。他对我说,他不打算参加高考了,成绩不行,以后就卖水果。

我上大学后,就很少见到他了。毕业那年,我意外地在大街上又见到了他,他就开着一辆小货车,车上装满水果。当时他的形象已与过去完全不同,过去稚气胆小的神情完全没有了。他说这几年卖水果赚了点钱,成了水果行里第一批买小货车运营的小老板之一。每天就拉着一车水果到处走,除了给别的水果摊送水果,还常以小货车为摊就地卖水果……

后来,就没有再见过他了。听别的同学说,他后来生意越做越大,成了水果行里的大老板。但是,富贵而骄,竟迷上赌搏,而后又因欺行霸市成了公安打击的对象进了监狱……

现在偶尔还会想起他,感觉很可惜的。

你身边有开着小货车四处叫卖水果的人吗?现状怎么样?

这个问题可是找对人了,前些年我就是干这行的,每天开着车四处叫卖,卖水果看似小打小闹,也就是低买高卖赚取差价那么简单。其中的弯弯道道可是蛮多的。当年我卖水果的经历也是一言难尽。我认识一对卖了20年水果的夫妻,他们卖水果挣了两套房,老家还建了一栋4层楼的房子,今年他们也改行了。

我记得是两千零几年的时候,当年厌倦了枯燥无味的打工生活,想着在家里找一个投资小,见效快,技术含量低的事来干。当时看见有一对年轻的夫妻经常开着小货车到我们村里来卖水果,每次来,村里的老老少少立马围上去。

那对年轻的夫妻很会做生意,这个是那女的嘴巴特别甜,左一个婶婶,又一个叔叔,还热情的拿一些水果免费给大家品尝。

看着他们每次来我们村生意都很好,我心里也有些跃跃欲试。他们在我们村大概停留半个小时左右,看卖的差不多了,就收拾一下到下一个村子。

后来我也就照葫芦画瓢的也买了一台三轮摩托车,记得当时买的是某老品牌的三轮车。再购买了一些必要的东西之后,一位乡村卖货郎就正式上岗了。

当时我还在老家居住,每天半夜三点钟就开着三轮车到十几公里外的县城水果批发市场拿货。别小看拿货,这个环节很重要,这其中的门道还比较多,初次做生意一不小心就会吃哑巴亏。

卖水果行业里有一句俗话:拿货要精,卖货才轻松。就来说说拿货环节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一,水果批发市场内几乎没有一把算是标准秤。

这个还别不信,至少在我们当地是这样。100斤差个2~5斤算是标准称,那些批发商的说法就是“保秤”,水果是易损耗品。批发商用大车把水果拉回来也会有损耗,算是把损耗转嫁给了下游小商贩。

在我们当地批发市场100斤差个两三斤不算差秤,如果遇到批发商心黑的话,100斤差你个十几斤也不是说不可能。特别是对那种大宗的水果,如西瓜,甘蔗等等,有些小商贩一买就是上1000斤,不用板称无法称得出。

二,水果批发市场内同一种水果价格差别很大。

以石榴为例,按大小分为大果,中果,小果;还有品种不同,产地不同,那价格悬殊也较大。

除了这些差异外,还有更重要的是新鲜度的问题,有些批发商水果堆放在仓库里已经好几天了。水果的品相已经比较差了,这个时候他就会用极低的价格出售。如果贪便宜进了这种货,大概率就会砸在自己手中。

三,水果的损耗超出想象。

除了批发商的称不标准了,水果的包装上也有猫腻。以芒果为例,30斤装的芒果,你实际能卖出23斤就算不错了。

在我们这外包装是不减称的,一个框子至少有4斤,里面还有厚厚的几层纸,这还是标准的减重。还有如果不仔细的话,可能一筐水果只有表面上那一层还可以,下面可都是些歪瓜裂枣。

货拿好后怎样卖也是一门学问,如果把卖水果理解成,无非就是在进价基础上加一定的利润再卖出去。那想的就太简单了,下面就来聊聊卖货。

1,水果的价格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弹性是很大的。

水果很少有当天拿的货当天就能全部卖完的时候。卖不完的水果只能第二天才卖,有些水果的保鲜期短,如果不懂得保存,隔夜卖品相就差了很多。这种情况只能第二天降价或打折出售。

2,卖水果要适当大方一点。

虽说卖水果是小本生意,挣不了几个钱。可如果自己不会卖,会连那几个小钱都难挣到。解决的方法就是要大方一点,给顾客一些甜头,如果有人来买就拿一些便宜的水果免费给顾客品尝,特别要给那些大人带来的小孩,那效果立竿见影。

3,卖水果也要区分对象。

年轻人来买价格可以适当的喊高一些,但水果的品质一定要保证。很多年轻人不在乎那五毛一块的差价,他们更在乎水果好不好吃。这才能保证他们成为回头客,而老人更在乎的是实惠。

4,不要在秤上做文章。

如果差了别人的秤,很可能这桩生意变成了断头生意。卖水果价格适当调高一点很多人能够接受,大部分人却特别反感被别人差秤。那感觉就是自己被别人骗了。所以要想生意做的长久,重量一定要给足。

在水果其实很能锻炼一个人,特别是那种性格内向的人,卖水果时间长了肯定有一些改善。

首先就是脸皮变厚了,卖水果在很多人看来是丢面子的事,一个人如果拉不下这个脸面,这很难把这小本生意做好的。

其次就是嘴巴也变甜了,小本生意什么人都会遇到,特别是一些大妈。她们砍价的水平是一流,也炼就了挑水果的火眼金睛,这个时候就很考验一个人的口才。

还有就是心态也会有些变化,卖水果和打工的区别还是蛮大的,多人在工厂做久了出来卖水果都有些难以适应。卖水果久了心态也自然而然会有一些变化,到时候再打工又要调整心态。

我卖水果那阵子,收入还是比打工要强一些,但我也没打算把卖水果当成一种长期的工作来做,其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水果行业越来越难做了。

我干的那些年,做这行的还比较少。上午到集市上去卖,下午就走街串巷,那个时候在一条路线上,几乎很少碰见同行。

到很多村庄去卖几乎是独行,那销量和价格自然高。可是后来随着很多人的加入,生意也就逐渐暗淡了。有些的同行为了抢生意几乎是恶性竞争,利润低了,自然干的也就没劲了。

二,卖水果收入不稳定。

干过这行的都知道,卖水果就像种地是望天收。谁也不知道那天能够卖多少货?哪一种货会好卖?可一次性进货又必须要进那么多,否则没有多少收入。

遇到天气不好或者其他原因,水果不好卖就只能第二天降价出售。卖水果有一个这样的特征:隔夜的水果即便降价人家都不愿意要,最后可能是半卖半送的亏本大甩卖。

三,卖水果的隐形开支较大。

表面看起来卖水果确实很简单。无非就是花钱买一部车,到批发市场取一些水果,再一个村一个村的四处叫卖。真正过这行的就知道,隐形开支比想象中的要大。

就拿车来说吧,一部车拉着水果四处叫卖,光一年的油费都是一笔大的开支。这些都还是可以算得到的。算不到的就是车辆的维修费用,车子拉着一车水果经常四处跑,很容易出故障,出现故障不仅耽误卖水果,维修起来也不方便。特别是抛锚在半路上的那种。一次大的维修下来,几天可能都白干。经常在路上跑来跑去,风险性也有那么大。

四,卖水果难过心理这一关。

以前跟我卖水果的同行,现在基本上都转行了。说真的,在很多人的眼中,卖水果都不能称之为是一种职业,很多人觉得卖水果很失面子,把卖水果只是当成一种过度的行业。所以这一行的人员流动很大,能一直从事这行10年,20年的很少。

很多人花个几万元买了一台车信心满满的做起来水果生意,结果没干多久就偃旗息鼓了。其实各行各业都只有爬尖的那一部分人能够真正赚到钱,卖水果也不例外。特别是初来乍到的,能保证不亏本有点小赚就不错了。

五,卖水果心累。

搞这行赚的不多,操心的事却不少。搞这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看上去挺轻松,这只是表像。说实在话,比起打工确实要轻松一些,时间上也自由一些。

卖水果遇到爽快的人还好说,遇到婆婆妈妈分毫必争的顾客,这个时候就很考验你的耐心了。遇到喜欢占小便宜的,还偷偷摸摸顺走水果,虽然不值几个钱,心里却堵得慌。

如果遇到哪天不好卖,看着一大车水果就发愁,保质期长的还无所谓,保质期短的到第二天是能卖回本钱就不错了。这不像打工,做了那一天,肯定有那一天的工程。有可能你辛辛苦苦一天,到头来什么也没捞到。

六,很多地方不让卖。

十几年前,在县城的大街小巷都是卖水果的,有的开着车,有的推着板车,上下班高峰期在一些路段,堵的车子都无法正常通行,后来城管局加大整治,很多路段都不准随意摆摊,卖水果的也就少了很多。

县城里开水果店的多了,摆摊卖水果的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拉着水果到乡下去卖,乡下的竞争也大了,大家相互压价,结果就是谁也挣不到钱。

结束语:

我认识很多卖水果的,到最后都改行了,卖水果这行门槛低,只要想干任何人都可以干。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挣到钱,没有一定的熟客,没有一定的技巧,要做的长久是很难的。真正靠卖水果挣到钱的,都是前些年做这行的人少,现在能挣到钱是凤毛麟角。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把卖水果做成了一种兼职,有些的原本是家里有一部车,闲着没事就拉一些水果卖。还有一部分人租了一个铺面卖水果,这样以逸待劳的等着顾客上门,顺便再卖一些烟,酒,饮料,杂货等等。

现在随着电商的到来,有些电商平台水果的售价相当便宜,一些年轻人纷纷网购,年轻人是买水果的主力军。再加上今年很多新人纷纷加入这一行业,水果商贩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前面提到的卖了20年水果的那对夫妻也外出打工去了。

你身边有开着小货车四处叫卖水果的人吗?现状怎么样?

我就是卖水果的出身,也开过小货车摆摊卖水果。老实说,很辛苦的,起早贪黑,风刮日晒,二十几岁小伙子硬是磨出六十岁脾气……

首先,这一行看似简单,批发市场低价买,找个地方高价卖赚差价。其实不然,水果不是工业产品,这东西是非标品且不易存放,也不存在卖不完可以退货给批发商的,基本是买走不退,风险自己承担。所以,早晨天不亮就赶往批发市场去进货(越早去进货,市场货越全,可挑选的产品越多;去的晚了都是别人挑过的货底了,回去的卖相就会差一些且损耗也会增大)。尤其是一些应季水果刚上市,市场供应量有限,早早去市场“抢货”,基本天不亮那些快消品就会被抢完,晚到市场的就无货可卖了(单指快消品)。

其次,进回来的货要尽快找个地方卖出去,因为水果不耐放,每过一个小时它的新鲜程度就会下降,品相不好了就卖不起价格,也就没有利润甚至亏本处理。

再次,每当傍晚来临的时候,也是压力最大的时候,因为此时是人流量最多也是最集中的时间段,当手忙脚乱销量超过预期,有喜悦也有忧愁(后悔早晨没多进点货);当摊前冷冷清清销售惨淡时,有压力更有忧愁(今天卖不完的,明天又得处理了,损耗大不说,关键是明天还去不去进货呢?不进货,没有鲜货不招人;进了鲜货,明天能不能卖完?)

最后,现在买水果的客户都比较挑剔且买的量少,一筐水果要卖好多个客户,每个客户买一点,现实是一筐水果要被翻几十遍甚至上百遍。能理解,大家都想挑好一点的,而剩余的货底损耗只有我们自己承担,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买那么一点挑拣半天不说,结账的零头还要不给,更有甚者买6块8的水果直接说给你5块吧!我天呢,你是来抢劫的么?我的水果卖14一斤,你半斤不到就打算少给我1块8……

好了,不说了,夜晚11:30收摊,吃饭洗澡上床已经快1:00了,3:30还得起来去进货呢……

向阳 分类:其它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