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中,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陵墓?

明十三陵中,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陵墓?

明十三陵中的思陵,旁边有个太监的陵墓,这里面埋葬的是陪着崇祯帝朱由检殉国的王承恩。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打进北京,在城内外连天烽火中,崇祯帝朱由检眼见大势已去,只得在皇宫中哀声长叹,徘徊无语。

城破当晚,崇祯帝将太子朱慈烺以及其他几个儿子分别送走,并命周皇后自缢,又刺死幼女昭仁公主,砍伤长女长平公主后,当时的朱由检已经处于癫狂的状态。

次日凌晨,李自成自彰义门杀入内城,情急之下,崇祯帝带着十几个太监意图逃亡,但在东华门被乱箭所阻,在朝阳门时,成国公朱纯臣闭门不纳,逃到安定门却打不开,最终只得重返皇宫。

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无果后,崇祯帝放弃了所有的希望,最后,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跌跌撞撞地来到了煤山(景山)之上,自缢身亡,时年34岁,大明延续了两百七十七年的江山,就此终结。

崇祯帝自缢时,身旁还有一人陪同,那就是提督太监王承恩,在崇祯帝身亡之后,王承恩对着朱由检的遗体行三叩九拜大礼,之后,在旁边的一棵树上,选择了与朱由检一样,自缢而亡。

纵观整个明朝,有名的太监着实不少,往远了说,有明英宗朱祁镇时的王振,再近点有刘瑾,更近的,还有魏忠贤,这些人无一不是在当时,权倾朝野的风云人物。

反观王承恩,在历史上他并没有出现类似于魏忠贤等人那样权势滔天,在其生前,最高的职位也就是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把控朝政,但最终陪着朱由检上路的,却是这位忠心耿耿的老太监。

多年前,还十分年轻的王承恩,经人介绍来到了信王府,去侍奉明光宗的第五子,而在他踏入信王府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与还是皇子的朱由检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王承恩是顺德府邢台县(今河北邢台)人,本身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在他很小的时候,因家中变故,被迫流落街头,之后为了生计,净身入宫当了太监。

起初,王承恩是大太监曹化淳的手下,但由于魏忠贤当道,曹化淳因牵连进一桩案件,被贬往南京,而王承恩,则归了东厂管理。

随着信王朱由检的逐渐长大,王承恩被东厂派往信王府,名为侍奉朱由检,实则是东厂用来监视朱由检举动的眼线,但随着王承恩与朱由检长时间的相处,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王承恩也逐渐对朱由检越发忠心。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明熹宗朱由校驾崩,由于他没有子嗣,因此,根据“兄终弟及”的祖宗之法,信王朱由检在同年继承皇位,是为明思宗,年号崇祯,那一年,他十七岁。

崇祯帝登基后,先是将还在南京的曹化淳召回,并委以重任,同时,跟随他多年的王承恩,也成为了崇祯帝极为信任的人之一,地位水涨船高。

在此期间,王承恩所表现出来的机警聪明、办事周到,让曹化淳和崇祯帝都十分赞许,同时,他极为低调,对待王公大臣以及皇宫内外人员都恭敬有加,更是为他赢得了不少好评,这也为他日后能已接替曹化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曹化淳在告老还乡之前,向崇祯帝举荐王承恩接任司礼秉笔太监,得到了崇祯帝的同意,同时,崇祯帝还委任王承恩为东厂提督。

东厂提督,是明朝后期节制将领和军队的一个重要职位,之所以这个职位权力如此之大,还是明朝中后期,尤其是天启帝和崇祯帝对太监极为信任有关,再加上崇祯帝对大臣们的不信任,因此,在铲除了魏忠贤之后,崇祯帝依然没能摆脱重用太监的路,而是选择了自己信任的王承恩。

此时的大明,已经是江河日下,一派亡国之相了,虽然崇祯帝算是一个比较勤政的君王,但依然还是没能阻挡大明走下坡路。

后金不断入侵,李自成越来越近,让内忧外患的大明摇摇欲坠,而崇祯帝出的几个昏招,更把大明往万丈深渊里推近了一步。

先是杀袁崇焕,后又因为偷偷与后金议和被发现,碍于面子杀了兵部尚书陈新甲,而在崇祯一朝,前后换了14个兵部尚书,一个都没得到好下场。

而内阁走马观花似的换了54个,也是发生在崇祯帝在位时的事情,这种操作,可谓是古今罕有。

这个时期的朱由检,可以说是对任何人的信任度都极低,都怀疑他们别有用心,因此,大小事情,只有自己来,但他这么瞎折腾,却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进度。

不过,他对王承恩,却是无条件的信任,这也是后来让王承恩负责北京城的城防事务主要原因。

经过崇祯帝的一系列操作,大明终于等来了灭亡的那一刻,崇祯十七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之后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打到了大同、宣府等地,并在当年三月,顺利的打到了北京城下。

兵临北京后,李自成曾向朱由检上疏,奏请议和,要求封他为陕西王,并由朝廷拨付三百万银两的军费作为犒劳,如果崇祯帝答应,他就退守河南,并协助明军消灭“建虏”。

但这个条件,被固执的崇祯帝拒绝了,最终,在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发起了对北京城的进攻。

三月十八,李自成亲自指挥攻城,而王承恩被崇祯帝委以“重任”,让他负责提督北京城防,但当时的守城士兵大多已经逃走,仍在城墙上的寥寥无几,而李自成的部队则驾起云梯,开始攻打西直门、平则门以及德胜门。

“李自成犯阙,帝命承恩提督京营。是时,事势已去,城陴守卒寥寥,贼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明史》

要说王承恩确实对崇祯帝忠心耿耿,纵然是形势不利,但他还是亲自指挥战斗,还身先士卒,指挥炮兵击杀登上墙头的敌军数名。

但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之下,一个王承恩又能如何呢?同时,在他奋勇抗敌的同时,其他官兵却在玩忽职守,因此最终,城墙陷落。

“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而诸珰泄泄自如......夜分,内城陷”---《明史》

城陷之后,崇祯帝曾试图逃跑,但正如前文所说,跑了几个门,要不有敌军把守,要不就是打不开,最可恨的,身为大明的成国公朱纯臣,竟然闭门不纳,任凭崇祯帝逃出生天的愿望破灭。

在这期间,一直守候在崇祯帝身边的,还是王承恩,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逃跑,而是陪着崇祯帝前后奔走,最后,在突围无望后,又陪着崇祯帝回到了皇宫。

次日凌晨,内城已经大部分陷落,崇祯帝自知大势已去,将皇子安置妥当,之后将皇后、嫔妃、公主等人刺死砍伤,随后,与王承恩一起,来到了煤山之上。

望着紫禁城内连绵不断的大火,以及此起彼伏的哭喊声,崇祯帝是悲从中来,说了句“诸臣误朕也!”,随后被发跣足,自缢于歪脖树上。

而一直守在一旁的王承恩,看到皇帝身亡后,对着崇祯帝行三叩九拜大礼,之后在不远处,也自缢而亡。

“帝崩于寿皇亭,承恩即自缢其下。”---《明史》

自此,这个朱元璋一手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在两百七十七年后,宣告灭亡。

而自缢的崇祯帝和王承恩,直到三日后,才被发现,但因为他忠心殉国的壮举,让他成为了明朝历史上,唯一能陪葬皇陵的太监。

公元1644年九月,清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自正阳门进入北京,正式迁都北京,顺治也成为清朝首位入关后的皇帝。

在顺治帝到达北京之前,睿亲王多尔衮就先行一步,在武英殿处理朝政,对于崇祯帝的身后事,多尔衮就曾下令,按照帝礼为崇祯帝发丧,同时还按照相应规制,依礼将周皇后等若干嫔妃逐一进行了安葬。

而到了顺治二年,已经入关一年有余的顺治帝,特意下诏,拨出土地六十亩,将为国殉难的太监王承恩安葬在崇祯帝陵墓旁边。

“本朝赐地六十亩,建祠立碑旌其忠,附葬故主陵侧。”

到了康熙年间,康熙帝还重新为王承恩修墓立碑,让他永远地“守护”在故主身旁。

清朝统治者这番举动,自然不是单纯地被王承恩的义举感动,更多的是为了笼络人心,毕竟清朝在入关时,打的旗号就是“仰承天命,吊民伐罪”,而殉国的王承恩,正是可以借助宣传的最好对象。

不过无论如何,王承恩也算是死得其所,相对于刘瑾、魏忠贤等人而言,王承恩的死,显得更为壮烈,在大明朝危难之际,无数将士”卸甲“,唯独他挺身而出,守候在崇祯帝身边,并以死来明志,称得上壮烈。

因此,我们如今在明十三陵中,所看到除了十三座明朝皇帝的陵墓之外,还有一座太监的陵墓,这正是当年以身殉国的王承恩埋身之所,这座有别于帝陵的坟墓,静静的矗立在明十三陵之中,仿佛还在诉说着当年国破家亡的那一刻。

明十三陵中,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陵墓?

明十三陵,是埋葬明朝历代帝王及嫔妃的皇家重地,被朱明王朝视为神圣之地。在当时,只有皇家身份尊贵的人,才有资格葬入这里。

但是有一个奇异现象:在明十三陵中,竟然有一座太监墓。那么,这位太监是谁?怎么会葬在这里?能葬入皇家陵园,可见在这位太监的身上,一定藏着非同一般的惊天故事。(欢迎关注:峰子奇观,趣历史随时获得!)

首先,峰子哥来简单介绍一下“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大明王朝的皇家陵墓群,规模宏大,占地120多平方公里,坐落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这里共埋葬了明朝13位皇帝,由此而得名。(照片都只是冰山一角)。

明太祖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定都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称为“明孝陵”。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朱元璋之孙),因其四叔燕王朱棣“靖难之役”夺了皇位,南京城破后,朱允炆不知所踪,所以没有帝陵。

于是,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史称明成祖。

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五月,天寿山这一块地方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帝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以及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在总览图中,每个皇帝“某陵”字样,放大后都内容繁多)

其实,明十三陵埋葬了两位太监,一位有名有姓,叫王承恩;另一位太监姓名已无考,不知道是谁。而这个太监王承恩,他的身份和故事颇为详细,清朝帝王曾亲自为一个太监的他撰写碑文,还树碑立传。

那么,这个王承恩生前发生了什么?

其次,峰子哥来讲讲这个王承恩

在明代,宦官是一股盘踞于大明王朝权力核心的政治力量,他们与核心权力人物皇帝们,朝夕相处,进而获得宠信,多是狐假虎威,权势冲天。

在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大太监比如汪直、刘瑾、魏忠贤等,个个权倾朝野,有的甚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宦官专权、作恶多端的现象,在明朝也尤为常见,更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

当然,其中也有载入史册的著名好太监,比如著名的“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以及还包括峰子哥下面要讲的十三陵太监墓的主角——王承恩。

王承恩,是明朝最后一个位高权重的大太监。他的直属上司是就是著名的大太监曹化淳,王承恩为人忠心谦逊,深明大义,且无野心,算是一个特例,他完全不同于明朝历史上那些弄权、狡诈、满腹坏水的大太监们。

因此,忠心事主的王承恩,逐渐被提拔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有代为“批红”大权,被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引为心腹太监,信任有加。王承恩,可谓已权倾朝野。

此时的大明王朝,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1644年3月15日,闯王李自成率大军,一路打到大明王朝的京师北京。

一直忠心跟随崇祯帝多年的太监王承恩,被崇祯帝委以重任,担任兵马提督大元帅一职。王承恩临危受命,亲自上阵督战,其间还亲发炮弹,与敌肉搏,誓于北京城共存亡!

其三,峰子哥来讲讲王承恩的结局

怎奈寡不敌众,大势已去。

当闯王李自成大军围困北京城时,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明朝很多大臣将领,纷纷选择了避祸,或冷眼旁观,或者投入敌人怀抱献媚。

公元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进攻京城。北京城内外喊杀声一片,即将城破,在这千钧一发的危亡时刻,还有一个太监带领最后的亲兵在城墙杀敌,而这个太监就是王承恩。据史书记载:“贼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

据史载,崇祯帝是个十分勤政的皇帝,每天批阅大量奏折,想努力挽救这搜即将沉没的巨轮,但怎奈大明王朝传到他手里时,已是积重难返,加之他虽拼命勤政但却能力有限,又有些刚愎自用以及个人性格原因,只能见王朝灭亡,而回天乏术!

19日京城被攻破,彻底绝望、近乎疯癫的崇祯帝,下达了最后一道圣旨:为后妃免遭闯贼凌辱,令周皇后等一众嫔妃全部自缢殉国。崇祯宁死不做俘虏,也不愿其他皇族沦为俘虏,于是崇祯帝持剑亲手杀死昭仁公主,刺伤长平公主,血溅后宫。

随后,龙袍尚残留飞溅血迹的崇祯帝,在太监王承恩的搀扶下,一步步登上了北京的煤山(景山)上。崇祯看着满城烽火狼烟,心如死灰,悲壮写下血书遗诏: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德薄匪躬,然皆诸臣误朕,致死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随后,崇祯帝在一棵老歪脖子树上,上吊殉国,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死,明朝灭亡。

太监王承恩,以头撞地,痛哭失声,万念俱灰,向崇祯帝的尸体重重的叩拜数下后,亦上吊而死,追随崇祯帝而去。(欢迎关注:峰子奇观,趣历史随时看!)

在崇祯帝生命危难的最后时刻,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还誓死忠心跟随,不离不弃,而昔日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爱表忠心的满朝文武们一个个都不见了。

其四,峰子哥最后来说 王承恩葬入明十三陵的过程

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全城搜罗崇祯帝的尸首,并发出悬赏通告:有找到崇祯帝尸首者,赏金封侯。结果三天后,才找到崇祯帝及周皇后尸首。

公元1644年4月4日,为笼络人心,李自成遂将崇祯帝和周皇后,草草归葬于田贵妃之墓,并改称“思陵”,并特地将一代忠宦王承恩,陪葬在崇祯帝陵侧,让他永远守护着崇祯墓。

后来,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帝,为王承恩此举震惊和感动,在为崇祯皇帝发丧时,特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亲自为一个前朝太监撰写碑文,碑首刻有“贞臣为主,捐躯以从”、“御制旌忠”。

如今的王承恩墓,仍静静的躺在思陵的旁边,这里早已杂草丛生,鲜有人来,但峰子哥每次看到一幕,都感觉心生凄凉,不免在想:无论是王朝末路,还是帝王之过,都不是一个太监的错,他只是选择了忠于自己的角色,而没有见主人危难而吃里扒外。这里埋着一个忠魂,默默无闻。

【原创:峰子哥;点关注更多有趣历史!欢迎点赞、转发、评论交流!版权声明:原创版权、侵权必究。谢谢!】

明十三陵中,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陵墓?

在明十三陵中有一座很明显的太监陵墓,这座太监墓的主人是明末太监王承恩。在人们的印象中,太监通常弄权、狡诈、满腹坏水,但是王承恩并非如此。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崇祯皇帝被迫在景山上吊自缢,而陪同崇祯皇帝一同自缢的还有这位太监王承恩,当年李自成几万大军围困北京城时,明朝很多将领都卸甲归田,而王承恩却统领禁军,誓死抵抗。后来,清朝第一位皇帝顺治帝在为崇祯皇帝发丧时,还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将他安葬在崇祯皇帝的陵墓外,让他永远“守护”陵墓。

太监王承恩的陵墓至今保存比较完整,虽然陵墓本身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墓前的三通石碑却保存的比较完整。王承恩的陵墓是坐西朝东的,在陵墓东侧的第一通石碑上刻有“王承恩墓”字样,有2米高;第二通石碑有4米高,碑首刻有“敕建”,下面紧跟着400字的碑文,这是清顺治帝亲手题写的;紧靠陵墓的石碑,碑高2米,碑首刻有“御制旌忠”四字,下面同样刻有写着将近240字的碑文,这是清顺治帝营建崇祯帝陵墓时,为褒奖王承恩的忠义护主所题写的。

明十三陵中,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陵墓?

太监王承恩可能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死后竟然能够和皇帝一起被隆重安葬,而且后来还接连有两位皇帝亲自为他树碑立传。

作为一名忠实的仆人和助手,他只是在1644年4月25日(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这天,尽了自己最大的本分而已。

这一天拂晓,司礼监秉笔太监陪伴着大明最后一任皇帝崇祯跌跌撞撞爬上北京煤山。此时的山下,杀声震天,火光四起,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前一天已攻破了广宁门,现在整个北京城已经被农民军掌控了。

绝望至极的崇祯帝已经完全处于疯癫状态,披头散发、神情恍惚地连呼“诸臣误我”,无比悲愤地写下绝笔血书后上吊自杀,统治了中国276年的大明王朝宣告灭亡。

原本有机会苟且偷生的太监王承恩,失声恸哭。他以头撞地,血流如注,对着帝王遗体三拜九叩之后,眼中噙满悲愤苍凉的两行热泪,义无反顾地吊死在老槐树旁边的海棠树上……

一、苦命太监的愚忠

史料中关于太监王承恩出身的记载很少,只能大致推测他是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白岸乡白岸村人。

据说王承恩出身相当贫苦,他的母亲被恶霸糟蹋致死,迫于生计,他自小净身当了太监。

在崇祯帝出生之前,隶属东厂太监曹化淳名下的王承恩,被东厂派去信王府做内应,准备日后监视信王朱由检,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所以他看着崇祯出生,陪伴他长大,久而久之,他们之间早已产生了日积月累的感情。

两人虽地位上有着天地般悬殊的差异,一个是主子一个是奴才,但二人的身世却有相似之处。

崇祯皇帝的曾祖母与祖母都是宫中婢女,自己的母亲刘氏也是王宫里地位低下的婢女,他是父亲朱常洛一次醉酒后跟家中低级婢女刘氏“不小心”生下的。

崇祯五岁那年,刘氏在朱常洛的一次歇斯底里的大发作中,不明原因的死亡。史书记载:

“失光宗意,被遣,薨。——《明史》”

这话说得很冠冕堂皇。而真实的情况,应该是朱常洛暴怒之下,将刘氏逼上了绝路自尽,甚至可能是朱常洛亲自或让下人动手将刘氏活活打死了。

王承恩虽奉命作为卧底来此监视,但他看崇祯一个孩子生于深宫中孤苦无依难免会想到当年的自己,尚年幼便父母双亡被送入宫中做了太监。

正是这种同病相怜的经历和感受,让王承恩一路陪着朱由检从信王到崇祯,几乎是无条件地信任和支持着崇祯。有两件事最能说明王承恩的忠诚。

天启七年(1627)八月,崇祯的哥哥天启帝朱由校病逝,临终前下诏让十六岁的崇祯继承皇位。当时朝政把持在九千岁魏忠贤手里,宫里宫外都是“阉党”的人。

崇祯战战兢兢地进宫后,害怕被魏忠贤谋害,不敢吃宫中任何的东西。王承恩偷偷将干粮藏在袖子里,一直守护在崇祯身边,陪伴他度过了登基前最危险的一夜。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统领的几十万大军围攻京城,守城的将领和太监都跑光了。

临时被崇祯任命为提督京营的王承恩,不顾生死,不管自己能不能抵挡城下千军万马,义无反顾地爬上城头“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

二、末日帝王的挣扎

只是,时不由人,大明的灭亡已是无可挽回,任凭王承恩的一腔孤勇也无济于事。

况且,生死存亡的时刻,整个大明王朝,能够为皇帝分忧的,竟然只有这一位年迈的太监,这真是一幕无比悲哀却又心酸讽刺的景象。

与王承恩肝脑涂地地忠诚针锋相对的是,其他朝臣将领以及皇亲国戚们成群结队争先恐后地变节反水:

  • 内阁首辅大学士魏藻德五体投地跪迎李自成进入皇宫,李自成听说大学士范景文阖家殉国,于是就轻蔑地问魏藻德为什么不殉节,魏藻德却无耻地回答说:“方求效用,那敢死?”
  • 兵部尚书张缙彦在大顺军围攻北京的时候,主动打开城门迎接李自成入京。后来李自成被清军打败,张缙彦又逃到了南京加入南明朝廷中,并谎称自己一直在北方召集义军,搞不清事情来龙去脉的南明朝廷甚至册封张缙彦总督河北、山西、河南三省军务,成了南明的封疆大吏。
  • 少詹事项煜甚至这样说道:“大丈夫名节既不全,当立盖世功名如管仲、魏征可也。”把自己的变节行径跟一代名相管仲、魏征去做对比。
  • 考功司郎中刘廷在见到李自成的丞相牛金星时,请求对方录用。牛金星说道:“公老矣,须白了。”刘廷急忙说道:“太师用我则须自然变黑,某未老也。”牛金星被这马屁拍得挺舒服,于是勉强将其录用了。

明末史学家谈迁在他的著作《国榷》中用八个字形容当时的情景是:“衣冠介胄,叛降如云”。

用一句话形容北京城破前,崇祯皇帝的处境就是:众叛亲离,孤立无援。当偌大的皇宫只剩下白发苍苍的老太监王承恩陪在自己身边时,崇祯彻底崩溃了。

他抱着必死的决心,像疯了一样回到皇宫,开始挥剑砍杀妻女。他怕,农民攻破皇宫后,自己的妻女会惨遭蹂躏,不堪屈辱,他想在死后保留最后一丝尊严。

崇祯哭着对周皇后说:“大事去矣!”周皇后跪下磕头:“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听一语,至有今日!”

直到这时才敢哭着说崇祯独断暴躁,从不听劝告,但已经悔之晚矣。在三个儿子被太监偷偷送出宫后,周皇后上吊自杀。

确认周皇后死后崇祯又逼迫袁贵妃自杀,没想到袁贵妃太胖,上吊带子竟然被压断,崇祯看到后疯狂地将其砍伤。其他多名妃嫔也被砍得死得死,伤得伤,宫中一片哀号。

当时崇祯在世的女儿仅剩十六岁的长平公主和未成年的昭仁公主。当时崇祯挥剑砍杀两位女儿时,小女儿当场死亡。

长平公主苦苦哀求,崇祯哭着说:“汝何故生我家?”然后挥剑砍断了长平公主的左臂。昏死过去的长平逃过一劫,这便是金庸武侠巨著《鹿鼎记》中“独臂神尼”的由来。

已经完全疯癫狂乱的崇祯,制造完这一幕惨绝人寰的人伦悲剧后,在太监王承恩的搀扶下,跌跌撞撞爬上了煤山。

三、清朝统治的需要

在煤山上,崇祯皇帝看着山下的一片狼烟,内心悲痛绝望。此时的他,早已没有了皇帝的威严,在奔跑过程中,他的一只鞋子也不知所踪。

崇祯咬破食指,在衣襟上写下血书: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明史·庄烈帝纪》

我才德微薄,身体孱弱,触怒了上苍,上天惩罚于我。但这都是诸位大臣害了我。我死后无颜面对祖宗,我自己卸去皇冠,用我的头发盖住我的脸面。任凭贼人把我五马分尸,只愿不要伤及无辜百姓!

写完遗书,崇祯在一颗歪脖子老槐树上自缢。王承恩随后也在旁边的海棠树上上吊身亡。

第二天中午,闯王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紫禁城皇宫内苑,下令全城搜查崇祯踪迹,并宣告“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

三天后,有人在煤山上发现崇祯皇帝,此时,崇祯皇帝还在树上吊着,右脚上穿着一只红鞋,左脚光着。

大顺军将崇祯皇帝与周皇后的尸棺移出宫禁,在东华门示众。四月四日李自成才命令明朝遗民将崇祯帝和周皇后的灵柩用牛车运到昌平,于十三陵中和田贵妃合葬。

  1. 清朝入主中原后,顺治皇帝亲自下旨为王承恩树碑立传,并亲自撰写了碑首的“御制旌忠”四字,并将他葬在崇祯帝思陵门外。
  2. 康熙继位后,又专门在在思陵附近为王承恩树碑立传,而他的事迹也被写入了《明史》。
  3. 王承恩生前的住宅,也被改建成了“理郡王府”,用以纪念他的忠君不二,为国捐躯的义举。

于是,王承恩成为了明十三陵中唯一陪葬的太监,

与清廷遥相呼应的是,在南京负隅顽抗的明朝残余力量——南明弘光朝廷,也赐了王承恩“忠憨”的谥号,但这一举动,相对于清朝的大张旗鼓宣扬,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清朝之所以高调地把王承恩葬入皇陵,还不遗余力的宣传,其实是有着深远的目的的。

一方面,他们打着“仰承天命,吊民伐罪”的主张杀进中原,虽然已经问鼎天下,但政权刚刚建立迫民心未稳,而且南方的弘光政权还在让前朝遗民始终抱有希望。

这个时刻,清廷迫切需要有力证明,告诉天下,他们不是来推翻明朝的,他们是帮助明朝皇帝来消灭李自成的。

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种树立典型的效应,宣扬王承恩这种忠孝精神,让官员和子民都清清楚楚地看到,忠心耿耿就能受到嘉奖,所以大清国效忠是最好的出路。

王承恩被清朝皇帝们刻意抬高,也说明了清廷对统治中原一直有存在于骨子里的这种“文化自卑”。

也基于此,导致清朝成了历史上“文字狱”最为泛滥的时代,无数典籍都遭受到人为的篡改的损毁,明朝史籍尤为严重。

这也是为什么关于崇祯,关于李自成,关于王承恩,或者更多的明朝末年的人物事迹,都已经佚散,我们只能从一些亦真亦假片段中,拼凑出来一个大概的轮廓。

明十三陵中,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陵墓?

公元1644年,北京内城外响起了喊杀声,原来是李自成的军队已经攻了进来,在这个千钧一发的当口,还有一个太监在带领最后的亲兵在城墙杀敌,这个太监就是王承恩,据史书记载:“贼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说成白话文就是李自成的军队用云梯疯狂的进攻北京城的西直门,平则门,和德胜门,企图杀进紫禁城,王承恩临危不惧,指挥着禁军用火炮轰击乱匪,竟杀死数名叛军,然而寡不敌众,终于还是城破了。

在三月十九日早上,禁军几乎都战死殆尽,崇祯皇帝拼命的在皇城内击钟,想着召唤文武大臣做最后的一搏,但此时来到崇祯皇帝眼前的却只有王承恩一人,大势已去,崇祯决定保持最后的名节,在杀死了后宫皇后嫔妃及女儿后,他跌跌撞撞的向煤山跑去,准备在一棵歪脖树下殉节,当他环顾四周,这时王承恩竟还陪伴左右,承恩哭着对崇祯说:老奴愿陪伴皇上。又一阵隆隆的炮声传来,叛贼又在攻城了,这时崇祯最后望了一眼眼前的紫禁城,吊死在山腰寿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树上,而王承恩也吊死在旁边的海棠树之上。

王承恩的死表现了其强烈的忠贞性格,外人闻之,无不赞赏其忠义悲壮,在李自成被清八旗赶出北京城后,新入主的清代皇帝顺治听闻此事后也对王承恩赞叹不已,于是下召把王承恩葬在崇祯皇帝思陵门外,让他死后也守护的主人崇祯。并给王承恩树碑立传,现在王承恩的墓碑依旧在崇祯思陵旁,依旧默默的守护着。。。

明十三陵中,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陵墓?

因为他是太监里的一股清流,他的忠君爱国事迹,后来还把顺治、康熙感动得,为他修陵寝、建祠堂,顺治甚至亲自为他撰写碑文:

“贞臣为主,捐躯以从。”

他就是崇祯皇帝的秉笔太监王承恩,直到今天我们依旧能在崇祯皇帝思陵旁边,看到那个六米见方的小坟包,碑上写着“王承恩墓”几个大字,那王承恩到底做了什么,才能获得如此殊荣呢?

时间回到1644年4月24日,这一天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已经打到了北京城,当时明朝守军不足万人,并且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虽然崇祯命令将士奋死抵抗,但依旧无法阻挡李自成大军的来势,当天下午由于守军的倒戈,导致城门大开,李自成率领大军攻入北京城。

此时,紫禁城已经危在旦夕,崇祯紧急召集群臣商量对策,但很多臣子早已死的死、逃的逃,真正来到殿前的大臣根本没有几个,并且这些大臣也都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什么有用的建议。

崇祯无奈地遣散众臣后,在傍晚带着心腹太监王承恩,登上了景山查看北京城的情况,这一看更是让崇祯失望透顶,因为他看不到任何援军,目视所及内都是李自成的军队。

北京城也已经硝烟四起,到处都是惨烈的哭喊声,崇祯知道大明王朝已经到了最后时刻,该安排后事了,于是他立即回到宫中。

先是把三个儿子叫到身旁,叮嘱他们换上寻常百姓衣服,出宫逃命,指望着有一天,这三个儿子能重新光复大明江山。

送走三个儿子后,崇祯就把目光看向了后宫,熟读史书的崇祯,太清楚亡国后,后宫女眷的下场了,为了防止后宫女眷被李自成军队侮辱,玷污皇家颜面。

崇祯先是命令张皇后、袁贵妃等后宫女眷自尽,随后又砍断了15岁的长平公主左臂,刺死了年仅6岁的昭仁公主,已经杀红眼的崇祯,随后又砍死了数位不愿自尽的嫔妃。

处理完后宫的事情后,崇祯在王承恩的建议下,换上百姓服装,带着数十名太监,尝试着从东华门、安定门等地逃出去,可均被乱箭阻隔,没有办法的崇祯只能又回到紫禁城。

这时候天已经快亮了,也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天—1644年4月25日,崇祯尝试着在殿前鸣钟召集众臣,但却没有一个人来上朝,无奈的崇祯悲凉地说:

“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说完,他就带着王承恩重新来到景山之上,此时他的身边除了王承恩一直紧随外,再也没有一个人,崇祯悲痛欲绝,大声哀叹之后,在一颗老槐树上自缢身亡。

王承恩虽然一直看着崇祯皇帝,但他也知道,目前已经山穷水尽,除了死再也没有其他办法,所以他并没阻止,只是跪在一旁不停的抽泣。

等崇祯死后,王承恩对着崇祯的尸体三拜九叩,随后就在崇祯身旁的一颗海棠树上自缢身亡,追随崇祯而去。

由于崇祯死前,身边除了王承恩外,再也没有旁人,所以根本没有人知道崇祯吊死在景山,李自成率军攻入紫禁城后,立即命令军队掘地三尺,寻找崇祯的下落。

可却没有任何人知道崇祯去哪里了,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崇祯逃走了,直到三天后,人们才在景山发现吊死的崇祯和王承恩。

李自成为了拉拢人心,就把崇祯安葬在了,崇祯宠妃田贵妃的陵墓中,并改名为思陵,所以思陵的规模是明十三陵中最小的,并且也是唯一的一座,皇帝、皇后以及嫔妃合葬之墓。

李自成感慨王承恩的忠心护主,就顺势将王承恩埋葬在思陵旁边,等到清朝入关后,顺治、康熙在听说了王承恩的事迹后,都对王承恩进行立碑表彰,赞扬王承恩的忠贞殉主义举。

太监这个词,在人们心中,一直没什么好印象,古往今来,大多数太监阴险狡诈,但王承恩却是一个矛盾体,因为他亦正亦邪,让人捉摸不透。

说他是奸臣,因为他为了掌控权力,心狠手辣的残害了,所有挡他路的人,手段之残忍血腥,心肠之狠毒,无人能及。

说他是忠臣,因为他曾力保袁崇焕,并始终对崇祯表现出,坚定忠贞的追随,至死都没有背叛明朝,没有卖主求荣。

他卑贱至极又权倾朝野,他忠诚无比却也坏事做尽,他的赤胆忠心和残忍手段,令群臣又敬又怕,甚至在群臣之间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

“论奸,当朝无人能奸得过他王承恩;论忠,也无人能忠得过他王承恩。”

他既聪明又狡诈,他既善良又残忍,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他也在一个朝代即将覆灭、几十万人“解甲”之时,忠心护主、不畏强敌。

他的死充满了悲壮,他的人格在这一刻得到升华,正所谓“忠奸难断王承恩,梦断江山风雨情。”

是伊不是一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