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失败后,牛金星和宋献策去哪里了?

李自成失败后,牛金星和宋献策去哪里了?

一个跑路后苟且偷生,一个降清后荣华富贵。

公元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作为高级智囊团的牛金星和宋献策,也被许以高官,其中,举人出身的牛金星被封为天祐殿大学士,算命先生宋献策则被封为“开国大军师”。

随后,李自成挥师北上,在当年四月攻入紫禁城,但仅仅在紫禁城里待了八十几天,便不得不率领残部仓皇退走。

自此,曾经将崇祯皇帝朱由检逼上吊的大顺军,迅速的土崩瓦解,而在李自成命丧九宫山后,大顺军彻底宣告失败。

有道是树倒猢狲散,曾经为李自成出谋划策的牛金星和宋献策,在李自成失败后,都去了哪里呢?两人最终又是什么结局呢?

根据史料记载,这二人在李自成失败后,不仅活了下来,还活的挺滋润。

在李自成的农林军中,读书人并不多,而牛金星和宋献策算是文化程度最高的两位。

牛金星祖籍河南卢氏,其父牛垧曾担任过纪善,这个职位在当时属于正八品,专门负责为明宗室子弟讲授知识,由此可见,牛金星家里称得上是书香门第。

因此,牛金星从小就接受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据记载,其在幼年时,便能出口成章。

有了系统的教育,再加上本人比较聪明,牛金星在二十岁左右时,就考中了秀才,紧接着在数年后,又中了举人。

如果按照这个轨迹发展下去,牛金星会成为大明朝的一个官员,可能在熬上几年后,从地方混到京城,运气好的话,还有可能在退休之前混个大学士之类的,总之前途一片光明。

但很不幸的是,在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他的一生。

崇祯十年,牛金星与自家一个姓王的亲戚发生了争执,起因只是一点小事,但两人从开始的谁也不服谁到最后大打出手,直至被扭送至官府方才罢休。

由于这个姓王的亲戚在当地势大,因此就对外宣称要给牛金星点颜色瞧瞧,在其不断的花银子运作下,牛金星被诬告为“抗欠赋税、强占妇女”,数罪并罚之下,被革去举人称号,充军服役。

这件事对于牛金星来说,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而通过这件事,也让他看到了当地官府的黑暗,因此,在三年后,好友李岩引荐他加入李自成的起义军时,他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了。

彼时,李自成正在河南如火如荼的招募兵力,由于他在当时主动收留饥民,并开仓放粮食,因此应召着络绎不绝,每天从早到晚,都是各地前来投奔李自成的饥民。

“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借助这个机会,李自成从一千多人,一跃成为了坐拥数万之众的大军,但队伍一大,各种繁杂的事项也随之多了起来,而李自成的队伍里,又大多是那些没念过书的人,因此,他就迫切的需要一些有文化的读书人,来帮助他出谋划策。

而前文提到的李岩,正是李自成在路过开封时,在一偶然的机会结识的。

李岩与牛金星一样同为举人,在加入李自成的队伍后,积极帮助李自成谋划,像“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些舆论宣传口号,都是出自李岩之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李自成能从一千多人发展壮大,李岩功不可没。

除了帮助李自成积极策划之外,李岩也十分注重吸纳人才,他深知李自成的大顺军缺乏智囊团,因此,在得知好友牛金星身陷冤狱时,就向李自成举荐了牛金星,由此,牛金星便加入了李自成的队伍。

在成为大顺军一员后,牛金星也发挥出他重要的一面,他向李自成提出了“少刑杀,赈饥民,收人心”的发展策略,得到了李自成的高度认可,并在推行后,也受到了良好的反馈,因此,他逐渐受到李自成的重视,其地位也越来越高。

到了崇祯十四年,牛金星为李自成举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宋献策。

宋献策又名宋康年,祖籍河南永城,他与牛金星一样,自幼极为聪明,学识也极为渊博,但他学的却不是四书五经,而是别人眼中的“旁门左道”,也就是“术数”。

说白了,宋献策钻研的,就是五行八卦之类玄而又玄的学问。

而在其学有所成后,便开始了云游四海,四处为人占卜吉凶的生活,在数年的游历中,宋献策也亲眼所见江河日下的大明朝,更看到了遍地的饥民。

而到了崇祯十四年,宋献策在回家乡的路上,遇到了牛金星,两人一番交谈,牛金星对宋献策的学识十分钦佩,便力邀其加入起义军,一番思量之下,宋献策最终同意。

自此,李岩、牛金星、宋献策这三位大顺军的高级智囊团已经到齐,在他们的提出的各种正确策略下,李自成迅速发展壮大,并在崇祯十六年打下应天,随后,更是大破明军孙传庭部,斩首四万余级,并最终攻破潼关,杀死孙传庭。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曾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智囊团成员,也被一一晋封,其中,牛金星被封为天祐殿大学士,等同于宰相,宋献策被封为“开国大军师”,两个曾经郁郁不得志的人,如今却荣登高位,不得不说,命运真是一个十分奇怪的东西。

但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曾经亲密无间的战友,却逐渐产生了间隙。

牛金星这个人,属于那种典型的善于察言观色之人,并且,其心胸极为狭窄,最见不得别人高过自己一头。

除此之外,牛金星还十分热衷于各种虚头巴脑的礼仪,他的这种行事风格,让好友李岩对此十分看不惯。

当然,李岩并没有因此去打击牛金星,毕竟两人曾经是好友,如今又一同共事,但他却没想到,最终自己会死在牛金星的手中。

公元1644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崇祯皇帝被迫自缢,进京后,牛金星就不断劝进李自成登基,并时常练习登基仪式。

牛金星这样做,其实完全是出于他自己的私心,他是一个读书人,古代的读书人最高的梦想,无非就是高官厚禄,光宗耀祖,之前因为被人诬告,他已经断了这个念想,如今跟随李自成居然打进了北京,看到明朝的覆灭,牛金星意识到自己位极人臣的机会来了。

因此,他才会积极地劝进李自成登基,只有李自成登基了,自己才会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文官之首。

但也就是他这种积极踊跃的劝进,给李自成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彼时,吴三桂正在山海关犹豫不决,究竟是加入李自成,还是投奔清军,让他一时半会拿不定主意,而在听闻李自成在计划登基仪式时,吴三桂就认为,这热衷虚名的大顺军难成气候。

而此时,李自成的部下,正在京城内大肆“追饷”,由于缺乏管束,大顺军的士兵们几乎等同于匪徒,在京城内横行无忌,当时李岩曾向李自成建议,要抓紧严肃军纪和第一时间招降吴三桂,但李自成却对此充耳不闻,仅仅用一句“知道了”就将李岩打发。

面对大顺军进京后的肆意妄为,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不仅仅是李岩一人,还有军师宋献策,他对刘宗敏等人严刑拷打明朝官员的行为十分担忧,认为此举必将激起反抗,因此,就借天象示警来上疏李自成说:“天象惨烈,日色无光,亟应停刑。”

难得的是,李自成还是听了宋献策的这个建议,下令刘宗敏等人暂停酷刑,并宽赦千余名明朝官员,只不过,此时做这些已经晚了。

由于吴三桂的家眷被抢,最终致使吴三桂决定联合多尔衮,共同对抗李自成,而此时的牛金星,还在积极地准备着李自成的登基仪式。

公元1644年四月,李自成招降吴三桂失败,不得不亲自带兵前去征讨,在当月二十一日,双方决战于山海关外,原本依照吴三桂本部的兵力,是敌不过大顺军的,但在多尔衮带领的满清铁骑的帮助下,最终击杀大顺军数万人,就连刘宗敏也被射伤,最终李自成仓皇而逃。

据说,当时李自成曾命坐镇北京的牛金星带兵支援,但最终牛金星并未前来,也是大顺军溃败的原因之一。

在李自成带着残部回到京城后,牛金星依然没忘记劝进其登基,最终在当月二十九日,经过牛金星的周密策划,李自成在武英殿即皇帝位,牛金星代李自成祭天于天坛。

而就在李自成登基次日,曾经如火如荼的大顺军,就如丧家之犬一般逃离北京城,向西安方向逃去。

在此之后,大顺军在清军的猛烈攻势下节节败退,期间,李岩曾提出他带领部分兵马去河南稳定局势,但向来对其有成见的牛金星,向李自成进谗言说李岩有异心,想自立为王,因此李岩遭到猜忌,最终被牛金星毒杀。

此举致使原本团结一致的大顺军内部,自此军心涣散,因此,很快就被清军一一攻破,到了公元1645年,大顺军已经是穷途末路,当年五月,李自成在行至九宫山时,被当地农民姜大眼杀死,至此,大顺政权基本上宣告覆灭。

而作为大顺政权的两个重要的智囊,牛金星和宋献策在李自成死后,又去了哪里呢?

李自成身亡后,牛金星第一时间离开了大顺军,随后不知所踪。

但根据《清史稿》记载,在顺治二年,牛金星的儿子牛佺主动投靠了清廷,清廷得知其身份后,不仅大力欢迎,还委任其担任黄州(今湖北黄冈)知府。

牛佺的投靠,有一种说法是出自其父牛金星的授意,并且,在投靠时还是父子二人一同前去的。

对于曾经李自成身边的头号军师,清廷自然是欢迎之至,本来想任命牛金星为官,但由于他在官员中的名声极差,尤其是那些投降清廷的明朝官员,更是视他如眼中钉肉中刺,因此,清廷为了平衡和维稳,也就不便于安排他职务。

因此,当时的牛金星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出来当官已经是没希望了,就连出个门,有时候也会被人指指点点,所以只能是待在家里闭门不出。

就这样,牛金星度过了其人生的最后阶段,在顺治九年,最终老死在儿子的家中。

而牛金星曾经的同僚,志同道合的宋献策,在李自成撤出北京后,看到李自成接连败北,再加上亲眼目睹李岩被杀,因此宋献策就对大顺失去了信心,也和牛金星一样,打起了离开的主意。

不过,他并没有成功离开,而是在顺治二年,被多尔衮的部下阿济格于武昌擒获,和他一起被擒获的,还有李自成的大将刘宗闵。

在此之后,刘宗闵被多尔衮处死,但宋献策仿佛消失了一般,再没有他的消息。

而关于宋献策的最后一个记载,是明末清初的学者谈迁,在顺治年间北上途中记录其沿途见闻的著作《北游录》中,提到他在来到北京后,听闻宋献策投靠了清廷,并且满人非常重视宋献策掌握的五行八卦占卜之术,因此,就对其相当重用,不仅“隶旗下”,还“出入骑从甚众”。

从谈迁的记载来看,宋献策在李自成失败后,日子过得还是挺滋润的,不知道当时的牛金星看到自己不能出来为官,曾经的同僚宋献策却荣华富贵,会作何感想?

总而言之,随着李自成的失败,大顺政权也随之土崩瓦解,作为曾经的高级智囊,牛金星和宋献策两人没有与李自成共存亡,而是各奔东西,一个在家里苟且偷生直至老死,一个则得到重用,享受着荣华富贵,不得不说,这对李自成而言,真是一个讽刺。

李自成失败后,牛金星和宋献策去哪里了?

牛金星、宋献策是李自成的左膀右臂。

在李自成走向败亡的过程中,两人表现出了不同的格局、品格。

不过,在李自成败亡后,两人的结局都还不错。

谋主的加入

在李自成的团队中,刘宗敏、李过、刘芳亮等人是统兵武将,而牛金星、宋献策则是谋主。

李自成走向辉煌,正是从获得这些谋主开始的。

李自成自1629年造反,搞了10几年,一直“缺点什么”,声势虽有时很大,但始终只是”流寇“。1638年时,李自成在潼关南原大败,只带18骑突围,几乎全军覆灭。

1640年,李自成从商洛山杀出,东山再起,并得到了李岩、牛金星、宋献策等知识分子的加入。

得到谋主后,李自成的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等口号,才真正有了自己的政治、经济政策,正规化地发展了起来。

在这些知识分子中,李岩是较早加入的。“行仁义,收人心,据河洛,取天下”的战略目标,正是他提出的。

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李岩在起义军中的地位一直有些微妙,反倒是牛金星、宋献策成了谋主,成了“左膀右臂”。

“左膀”

1640年,在李岩的推荐下,本是举人的牛金星加入了起义军。

牛金星一入起义军,“自成以女妻之”,得到了李自成的高度信赖。

在李自成推翻明朝的过程中,牛金星主要干了三件事。

1、牛金星在李岩“行仁义,收人心”的基础上,提出“少刑杀,赈灾民,收人心”的方略,建议李自成改变杀戮、破坏太重的习气,针对中原大灾的形势,赈灾民,获得更多支持。

2、建立文官班底。

同时,牛金星进一步劝李自成“重用举人”,动员举人为官。

牛金星可不只是动动嘴皮子。每抓获举人时,牛金星都往往亲自动员,并常被忠于大明的举人骂得狗血淋头。(在《明史》列传卷181、卷182中,牛金星都成为举人忠义之言的斥责对象)

这些文官班底虽然后来在李自成败亡时纷纷投降清军,但不可否认,这些文官一度是大顺政权在各地政权建设的基础。

由于在文官班底建立过程中所作的努力,牛金星后来成了丞相。

3、1641年,牛金星推荐了宋献策。

这又是一个对大顺政权发展举足轻重的人物。

“右臂”

宋献策本为卜者,宋献策一见李自成,便上谶记:“十八孩儿,当主神器”。李自成大为喜悦。

那个时代,谶语的作用可不只是取悦领导,“十八孩儿,当主神器”的谶语流传民间,动员了大批民众参加、支持起义军。

宋献策的特点是:非常善于将其谋略包装于“占卜”之中。

在推翻大明的过程中,宋献策的作用主要有3个。

1、以“天文”、“占验”,捕获间谍,粉碎朝廷从内部破坏农民军的企图。

宋献策“通天文,善占验,有官犯潜匿,按方指示,无不就获”。隐匿于起义军中的间谍往往被宋献策“占卜”抓获。(与后来同样擅长此道的杨秀清一样,这些显然依赖无孔不入的情报系统)

2、临战时,以“占卜”等方式鼓舞士气,进行动员。

那个时代,“占卜”等方式在群众中影响力很大,宋献策往往以“占卜”,讲解“天道气数”,进行动员。

比如:攻北京时候,他占卜:丙午雨,丁未辰时而克。又在攻彰义门时,及时指出“破城兆”,激励军队。

3、以“占卜术”,在战略、战术上提出各种建议。

李自成行军作战中,宋献策往往能提出正确建议,虽然包装在“占卜”中,但由于方略正确,无不灵验,“自成信之如神”。

比如:战略上,“取南阳,入关中”,以关中为根据地,是宋献策影响较大的方略。

又比如,战术上。在攻北京时,宋献策“孩儿军师孩儿兵,孩子攻城管教赢”,提议以身材短小,身手敏捷的少年组成攀城队。

由于李自成对宋献策“信之如神”,因此,宋献策后来一直是军师。

巅峰时刻

李自成攻入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时,宋献策为军师,牛金星为丞相,设六政府,各尚书一人,侍郎二人。宋、牛二人正式成为“左膀右臂”。

攻破北京后,刘宗敏等将分率各军,李自成率牛金星、宋献策等五骑由得胜门入城。

由于李自成采纳了宋献策“先安民,乃可入”的建议,严禁杀戮,因此,入城后,京城开张店市,嘻嘻自若“,依稀有太平景象。

入宫后,李自成将宫女分配“诸贼”,牛金星、宋献策各得数人。

随即,牛金星又甄选明降官,主持举人再考,以甄选官吏。

对大顺政权来说,此时,无论是全国形势,还是个人生活,都到了巅峰时刻。

然而,接下来,宋献策、牛金星却表现出了不同的格局、作风。

不同的表现:短暂的治理

入京后,宋献策、牛金星的表现开始分化。

宋献策的表现一如既往的深谋远虑、足智多谋。

富户汪箕假托“乃下江南,愿为先锋”,试图逃走,宋献策识破其企图,追赃十万。

他又曾与李岩探讨:为什么明朝灭亡了,这些明朝旧官僚麻溜投降,全无对旧朝感恩戴德呢?

随即,他们总结出明取士的弊端,提出“痛洗积习之陋”。

同时,宋献策极力阻止大顺军杀戮太众。

早在李自成入京时,李自成就“愤京师各官藏匿无出迎者,欲尽杀之。宋献策力劝而止”。

而当大顺政权此后杀戮太众时,宋献策又以“天象”劝谏:天象惨烈,日月无光,亟宜停刑。

可以说,这段时间,宋献策是大顺军少有的,仍然能基本保持清醒头脑的将领。

而牛金星的表现,则相去甚远。

宋献策所言“杀戮太众”,主要指的是刘宗敏和牛金星。

在甄选明朝旧官吏的过程中,牛金星的手段残忍,以各种方式“夹逼”索银。

而杨汝成以美妾献给牛金星后,牛金星“免之”,并随后使之“列春卿”,任用。

如果说追饷过重还是方法问题,那么,接受美妾开后门,便是腐化了。

此外,身为丞相,牛金星在军国大事上似乎表现不多,精力主要集中于劝进,搞登基仪式上。

可以说,大顺政权入京后迅速走向败亡,丞相牛金星是重要责任人。

相似的表现:一起拆台

1、宋献策:由失望到拆台。

宋献策对李自成表现出了过分的失望。

李自成决定亲征吴三桂时,宋献策坚决反对:你去,你不利;三桂来,三桂不利。

李自成不听,宋献策再次搬出“占卜”之言:如果去了,“数不宜战,战则当连败二十余阵”。

李自成还是不听。

李自成不再如从前一般对他“信之如神”了。

宋献策失望之极,转入“拆台”。

随即,各种对大顺不利的谶语开始流行:“我主只可为马上王,混过几年而已”;“马上天子,不满三年”···

同时,宋献策还私下对李岩说:十八孩儿的谶语,难道说的不是你吗?

显然,宋献策的言行,已经事实上在破坏农民军了!

2、牛金星:促使人心离散。

李自成败亡过程中,牛金星主要干了一件事:杀李岩。

李自成败出北京后,河南地区原本归顺大顺的地方开始动荡。

李岩请缨:我去河南,安定地方,招兵买卖,稳定形势。

牛金星当时在场,劝李自成答应,李自成没有当场表态。

随即,牛金星发现:李自成疑心李岩。

牛金星遂态度大变:十八子之说,难道不是李岩吗?

随即,牛金星请李岩饮酒,宴上杀了李岩。

此后,不但河南地区彻底丢失,而且大顺军人心离散。

看来,此时的牛金星,已是善于揣测上意,只迎逢上意,不能提供全面考虑了。

类似的结局

两人的解决,却比较类似。

1、宋献策:入旗,获得一定社会地位。

宋献策与刘宗敏、左光先及李自成的两个叔叔一起,为阿济格所俘。

”其自成两叔及伪汝侯刘宗敏,具斩于军”。

其他人,直接在军中就斩了,而宋献策,却活了下来。

宋献策不但活了下来,还“隶旗下,出入骑从甚都”(《北游录.纪闻下》)

宋献策毕竟“贼所倚任为军师”,是大顺军的军师,也是“首恶”之一,按道理应该与刘宗敏一起被斩,却还能活得不错。

考虑到宋献策后期对大顺军的失望、“拆台”,有理由认为:宋献策已经一早为自己留了后路,才得以幸免。

2、牛金星:“夹缝中生存”。

与活得稍微有些“平淡”的宋献策相比,牛金星活得“动静有点大”。

谁也不直到牛金星是什么时候降清的,不过,他确实降清了。

与宋献策相比,牛金星在京师时杀戮太众,引起了许多旧官僚的愤怒。

因此,常国柱上奏:贼相牛金星弑君残民,抗拒王师,力尽始降,该杀!他的儿子冒滥为官,任湖广粮储道,贪污巨万!请把他们父子一起杀掉,以正国法!(《清史稿.列传卷三十一》)

可是,清廷回复:“流贼伪官投诚的,多能效力。若柱此奏,殊不合理,应议处”,遂罢归。

清廷不但极力维护牛金星,甚至把上书处理牛金星的给事官罢免了!

其实,清廷当然不是特别“爱”牛金星,之所以维护牛金星,不过是权宜之计。

当时,南方的起义军余部与南明已经联合,一起抗清。

留着牛金星,对于招抚抗清力量,是一个“示范”。

相比之下,清廷主要需要打击的目标已是“反清复明”。常国柱所谓“弑君”之仇,弑的是大明的君,在大清实在构不成什么罪恶。

当然,牛金星也是聪明人,知道自保。

他去世前,告诫子孙:不死是幸事。以后“闭门教子,勿再出”。

牛金星及其子,得以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

宋献策、牛金星都是聪明人。以他们的谋略,想要活命还是可以的。

不过,这种活命,却有一丝讽刺色彩。

当初,宋献策与李岩议论明朝科举的弊端,感叹明朝官僚不能为旧朝尽忠,“但愿主公信从其说,痛洗积习之陋,诚天下国家之幸也”。

遗憾的是,李自成的治理,不但不可能痛洗积习之陋,反而远不如明。

因此,李自成败亡时,贵为军师、丞相的宋献策、牛金星只有降清,以求自保。

历史,有时就是如此的讽刺。

李自成失败后,牛金星和宋献策去哪里了?

李自成在清将多铎,阿济格的穷追猛打下放弃西安,南下湖广,在南昌赶走了左良玉,稍作修整就被阿济格撵上,又沿江逃往九江,清军在富池口和九江附近几次追上李自成部,大顺军败得一塌糊涂。

富池口一战,牛金星的儿子牛佺被俘后投降清朝,随后被阿济格任命为清朝黄州第一任知府。此时的牛金星已经感到心灰意冷,这个精于算计的大明天启7年举人,崇祯13年入伙,从头到尾为李自成出了不少主意,在义军中弄权,进京后也迅速腐化,不思进取如何坐稳政权,一门心思蛊惑李自成登基。

牛金星偷偷地溜回了老家河南宝丰,他名气太大,在老家别人都认识他,清军也在不断清乡运动,剿灭流寇,牛金星便投奔黄州的儿子。他大概死于顺治6年(一说是9年),终年约58岁,临死前老江湖看穿世态炎凉,关照儿子闭门教子不要再外出做官折腾了。他儿子倒也听话,从此闭门不出,死于康熙9年,终年55岁。

富池遭遇战后,李自成辗转进入通山县九宫山,又被清军追上,一路几番战斗,部队被打散,大将刘宗敏,军师宋献策,李自成的两个叔叔及家眷都先后被俘。清将阿济格在向多尔衮的战报里提及俘获俘上述人等,并把刘宗敏,李自成的叔叔都处斩了,就是没有交待把“伪军师宋矮子”也就是宋献策最后怎么处理的。

关于宋献策的下落,没有正式文史资料记载,有人说他死了,有人说他被俘后投了满清。宋献策江湖术士出身,会算命占卦,有人说满大人看中他的相术,没有杀他,而且后来日子过得还挺滋润。

身逢乱世,这两位穷酸文人做梦也没想到过自己加入义军,能攻克北京,还能坐在金銮殿御座上过把瘾,也没想到这么快就黄粱一梦,树倒猢狲散。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李自成失败后,牛金星和宋献策去哪里了?

牛金星和宋献策,乃李自成麾下首席谋士。

然而二人结局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皆与他们生前所作所为有关。

别看后来李自成的义军声势浩大,实际上他起兵十五年,前八年混得非常惨,两次被朝廷军队打得丢盔弃甲。

公元1637年,明朝派出10万大军讨伐各地义军。义军大败,张献忠直接率部归附明朝,而李自成的部队被打得仅剩17人,不得不躲到深山老林中休养生息。

在这期间,李自成深刻反思自己为何会落入此番田地,最后他发现,自己缺少真正派得上用场的谋士。

刘邦、刘备、朱元璋的出身不比他李自成高,但是刘邦有萧何、刘备有诸葛亮、朱元璋则有刘伯温。

而他李自成身边则什么人都没有,他需要一个这样的谋士。

因此,在第二年,他再次出山,意图东山再起的时候,特别留意招揽有见识的谋士。

不过情况并不乐观,毕竟当时有本事、有文化的人,都去考进士、入朝为官了。

剩下的大多是一些读死书的书呆子,根本派不上用场。

不过老天还是眷顾他的,真的让他找到这么个人。

此人既不是牛金星,也不是宋献策,而是李岩。

这李岩,与牛金星、宋献策的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从他说起。

这个李岩不简单,他是举人出身,据说其父亲曾经当过朝中高官,此时尚有争议,不过他确实颇有家产,在地方上也算个人物。

古装片里,一般这种人都喜欢欺压百姓。

但是李岩不一样,他古道热肠、乐于助人,当地方上闹灾荒的时候,他甚至拿出家中全部粮食救济灾民。

可惜他只是个举人,虽然也能当官,不过等轮到他入朝为官,估计大明已经没了。

因此,当李自成的队伍来到李岩所在的镇子上,李岩第一时间便报名投军。他希望以实际行动拯救这个乱世,还老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李自成当时手下急缺各种人才,毕竟前面说过,他被打得仅剩17人了,因此招人的工作他也要亲力亲为。

当他和李岩聊了几句,便发现这人不简单,估计是个高人。于是拉着李岩到一旁详谈。

李岩替李自成分析了天下局势,并告诉他如何壮大队伍,如何争霸天下。李自成惊为天人,授予高官。

李岩的加入,使得李自成的军队焕然一新。

李岩建议李自成礼贤下士、维护地方治安,同时广施仁义、收拢人心,李自成都听他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百姓纷纷拥护李自成。

而那句让李自成军队做大做强的口号“开了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就是出自李岩之手,可见其手段确实了得。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自成对李岩那是言听计从。

而牛金星能够得到李自成的重用,则是得到了李岩的引荐。

这就好比萧何向刘邦引荐韩信一样,没有萧何,韩信就算有天纵之才,刘邦压根就不会知道。

所以说,李岩对牛金星有知遇之恩。

这牛金星也是个举人,原本在地方上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不过事实证明,他的背景不够硬,因为得罪了地方豪强,被削去举人身份,还要做苦役。

牛金星的生活一下子从天上掉到地下,其心情可想而知,必然恨透了这个朝廷。

以他的情况,明朝是混不下去了,于是当李自成的军队打到附近的时候,牛金星果断去投军。

他运气不错,刚好遇到李岩。一番交谈下来,李岩发现牛金星脑子灵活,有些见识,于是便将他引荐给了李自成。

虽然牛金星在明朝混得不怎么样,但是到了李自成这里,却很受待见。

对于天下大势、大战略这些东西他看不透,但是解决具体问题,他却颇有见解。他是一个十足的功利主义者。

如果要比喻的话,牛金星对于李自成来说,就像陈平在刘邦身边扮演的角色一样。

到后来,李自成对于牛金星的宠信甚至超过了李岩,最好的例子便是:李自成将自己女儿许配给牛金星,笼络之意非常明显。

前面说过,李岩建议李自成多行仁义、收拢人心。

在此基础上,牛金星提出了更加具体可行的方案:少刑杀,赈饥民,收人心。

李岩是将仁义当做目的来实现,而牛金星则将仁义当做手段,由此可以看出李岩是个理想主义者,而牛金星则更加务实。

无论是少刑杀,还是赈灾民,其最终目的都是收人心罢了。而收人心是为了壮大队伍、扩张地盘,夺取天下。

这反而更对李自成的胃口,毕竟他是没什么大理想的人,起兵纯粹是因为过不下去了,他的目标就是过上好日子罢了。

因此,到了后来,李自成更喜欢和牛金星商量事情。

牛金星也没让李自成失望,每攻下一处地方,牛金星都亲自去说服当地的那些读书人,尤其是举人。

往往牛金星都被这些饱读圣贤书的读书人骂得狗血淋头,然而他却毫不在意,一如既往。

于是在李自成建国称王,建立“大顺”的时候,牛金星硬是为李自成搞出了一群文官。

牛金星

顺便一提,这“大顺”的官制也是牛金星制定的,这可不是谁都做得来的,可见此人确实有些本事。

而宋献策能够到李自成麾下效力,并得到其重用,则是靠了牛金星。

与牛金星还有李岩不一样,这宋献策并非科班出身,既不是举人、也不是秀才。他虽然也算饱读诗书,但是与科举无缘。

好在他读书比较杂,对于“术数”颇有研究,于是以卜卦为生,周游四方。

在途中他刚好遇到了牛金星,此时牛金星已经在李自成麾下效力。

二人一番交谈,牛金星发现宋献策颇有见识,于是便将其引荐给了李自成。

如果说李岩是理想主义者,牛金星是功利主义者,那么宋献策便是他们二人的综合体。

宋献策既关心百姓疾苦,又渴望建功立业,他一心想要辅佐明君开创太平盛世。

不过宋献策很有自知之明,他明白自己底子薄,在学识方面无法与李岩还有牛金星相提并论,于是他另辟蹊跷,使用卜卦、谶语(可以理解为预言)来影响李自成。

比如宋献策第一次见到李自成的时候告诉李自成“流入顺河干,陷于十八滩。若要上云天,起自雁门关”。

然后宋献一句句地给李自成解释,告诉李自成他之前屡战屡败是天意,是老天在磨砺他,现在才是他建功立业的起点,此后他的势力将会做大做强。

我们知道,李自成此前两度被朝廷的军队打得溃不成军,虽然此时再次东山再起,但是他心里真的没底。

宋献策的一番话,给了李自成信心和动力。

同一个人做同一件事,一旦心态不一样了,取得的成果也将不一样。

这也就是为何李自成第二次东山再起后,越战越勇、捷报频传的原因之一。

而宋献策也凭借此事得到李自成的重用,被任命为军师。

李自成的三大谋士,李岩只会和李自成讲道理,牛金星只会和李自成讲利益,而宋献策不谈这些,直接和李自成说“天意”,往往能取得不俗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李岩、牛金星说的那些,也就能和李自成说说,换成和大顺军的将士,或者普通百姓说,那说了也白说,人家根本听不懂。

反而是宋献策凭借卜卦、谶语往往能起到鼓舞士气的效果。

比如宋献策提出“十八男儿当主神器”,使得李自成在百姓中的声望突然暴涨,人们踊跃加入大顺军,因此李自成的势力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他甚至打着卜卦的幌子,抓住过混入义军的“间谍”,至于这“间谍”是通过侦查发现的,还是压根就是演戏,就不好说了。

不过此举确实使得大顺军的士气高涨,人们都相信自己受到上天庇佑,自然勇往直前。

总之,在李岩、牛金星、宋献策三人的共同辅佐下,李自成的大顺军发展迅速,后来干脆夺下了北京城。

此时的李自成,走到了人生巅峰,此时他的手下可谓是兵强马壮(至少在他看来如此),而且拥有广阔的地盘。

在他看来,下一步就该登基称帝,然后开始品尝胜利的果实了。

也正是因此,进入北京城的李自成,开始变得安于享乐、不再从善如流了。

大顺军刚进入北京城的时候,李自成秉持一贯的态度,约束手下不可骚扰百姓、抢夺财物。

结果没过多久,他自己先把持不住了。

进入明朝皇宫后,他才知道什么叫人上人的生活,自己真的是没见过世面。

那金碧辉煌的宫殿,那后宫的莺莺燕燕,那数不尽的珍宝,简直让李自成看花了眼。

于是,后宫的嫔妃、宫女被李自成和手下将领分了,宫中财物也被分了,但是这还不够,大顺军可是有十几万人呢,这点钱自然杯水车薪。

不过这也好办,他把这事交给刘宗敏来办,刘宗敏就是个大老粗,能有什么办法?自然是谁有钱找谁要钱了。

当时城中什么人最有钱呢?当然是那些明朝的高官们了,于是刘宗敏将主意打到这些人身上,根据官爵明码标价要他们为大顺军“募捐”。

只要肯捐钱,大家都是兄弟,以后有事好商量。

如果不肯捐钱、或者实在没钱,没关系,刘宗敏准备了5000副刑具,他有的是办法让这些大臣们改变主意的。

正所谓上行下效,李自成、刘宗敏这些大顺军高层都这么胡来,那些底层官兵自然有样学样,去百姓家中“募捐”了。

朝局如此,正是李岩、牛金星、宋献策这些谋士出马的时候,结果由于三人的行事风格不同,其结果也也各不相同。

李岩觉得李自成这么搞下去不是个事,于是拉上宋献策一起讨论对策,最后向李自成提出三条建议。

其一,将大部分军队撤出北京城,并严令军队不可扰民。

其二,停止由刘宗敏主导的“募捐”活动。

其三,赶紧安抚吴三桂,就算无法笼络,也要全力避免其倒向清军。

这三件事明显都是当务之急的要事,每一件都关系着大顺军的存亡。

奈何李自成可没什么见识,完全意识不到这三件事的重要性,只是象征性地表示知道了,算是给李岩个面子,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至于牛金星,他确实进谏了,不过不是劝说李自成励精图治、振作起来,而是劝李自成登基称帝。

而且牛金星十分沉迷皇帝登基的那套礼仪,经常拉着李自成提前演练。

可以说,他是李自成登基称帝的幕后推手。这也就能解释,为何李自成后来被吴三桂还有清朝联军打败后,退出北京城之前,还要忙着搞个登基大典了。

而且牛金星和李自成一样,进入北京城后开始贪图享乐了。

毕竟他是个功利主义者,有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奇怪。

所以,指望牛金星能把李自成往好的方向劝,简直痴人说梦。

李岩和牛金星都不行,最后只得宋献策出马。

他明白,李自成此时已经满脑子登基称帝的事情,和他讲道理是白搭。

事实证明,讲道理谏言那不是宋献策的风格。他直接找来李自成,一脸严肃的说有要事相商。

李自成一直觉得宋献策此人神神叨叨的,深不可测,因此不敢怠慢他。

宋献策告诉李自成,天象不对劲,很可能是刘宗敏和手下的人到处“募捐”违背了天意,应该赶紧叫停。

李自成当时忙着想登基称帝,他还真怕违背天意,搞砸了登基大典,因此听取了宋献策的建议,让刘宗敏赶紧停手、放人。

至此,北京城的混乱才得到了控制。

不过宋献策也明白,他能做的也就这些,如果管得太多,怕是会因此李自成的不快,

至于李自成,由于没有听取李岩的谏言,放纵刘宗敏欺负陈圆圆以及吴三桂家人。不仅没能收服吴三桂,还将他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吴三桂一怒之下,打着替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领兵出关,直扑北京。

李自成不得不停止操办登基大典,先率军消灭吴三桂再说。

吴三桂由于兵力处于绝对劣势,不是李自成的对手,无奈之下只得寻求清军援助,引来清朝援军一起出击,最终大败李自成的大顺军。

李自成退回北京城后,立刻举办登基大典,登基称帝,接着第二天就退出北京城,落荒而逃。

随后,李自成屡战屡败、且战且退,李岩眼看这样下去不是个事,于是提出分兵,由他去中州稳定局势,避免周围郡县闻风而降。

而宋献策也支持李岩的建议。

事实上,在北京城的这段日子里,宋献策就在反思,也许李自成并非明主,想要创造太平盛世,李岩比李自成更合适,于是希望能拥立李岩成事。

而此次分兵,李岩将脱离李自成的控制,等张献忠、清朝、李自成、南明打成一团的时候,李岩可以坐山观虎斗,慢慢发展势力,再逐步并吞天下。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宋献策万万没想到,牛金星这人太记仇了,早就想将李岩除之而后快。

原来,李岩当初在北京进谏的时候,就指责牛金星贪图享乐、误国误民。

牛金星此人,本事不大,却很爱面子,还记仇。于是他一直想找机会报复李岩。

然而李岩在大顺军和他地位相当,而且他能有现在的地位,靠的还是李岩的举荐,他不想被人说过河拆桥。

因此牛金星一直隐忍不发。

此时李岩提出分兵,牛金星看到了报仇的机会。

他私下告诉李自成,李岩这是想自立为王,有了异心,建议将其除掉。

当时很多归顺李自成的明军,大多离开了大顺军,要么南下去了南明,要么归附了清朝。

因此,李自成对于牛金星说的话深信不疑,于是采纳了牛金星的计策。

第二天,李岩收到李自成的邀请,前往其营帐中商量要事。

然而当他进入营帐,见到的确是牛金星。牛金星一声令下,营帐中涌入大批士兵,将李岩及其随行人员乱刀砍死。

牛金星心中的怨气是出了,然而此举直接导致大顺军中人心惶惶,很多将领都担心步了李岩的后尘。

此举加速了大顺军的衰败,导致了李自成的最终败亡。

而牛金星一看情况不妙,李自成的失败已成定局,于是他果断抛弃了李自成,投降了清朝。

不过,由于他在进入北京城以后的一系列表现,尤其是杀死爱护百姓的李岩,使得他在民间的名声极差,简直是声名狼藉。

即使清朝也不敢重用他,只是任命其儿子牛佺担任黄州知州。

于是牛金星便在牛佺的府衙里安度余生,不敢出门一步。

他心里明白,一旦出门,必定被百姓的唾沫星子淹死。这对于爱面子的牛金星来说,比杀了他还痛苦。

到了晚年,他想通了,要求后人在他死后,闭门教子,不要在出来做官了,虽然清贫,但是能少很多麻烦。

至于宋献策,他就比牛金星有气节多了。他是与清军作战到最后被俘的。

清朝自然也对其许以高官厚禄招安,然而宋献策拒绝了,他可不会认为清朝是什么明主,能开创什么盛世。

当然,他也不是李岩那样的理想主义者,也许是怕死,也许是有其他放不下的事情。总之,他最后和清朝应该达成了协议。

他并未入朝为官,替清朝做事。但是,他以卜卦者的身份成为了旗人,出入都有护卫相随,至少让清朝面子上过得去。

牛金星和宋献策,二人身份相仿,然而待遇却差距颇大。

牛金星追求名利,结果名利皆失。而宋献策追求着成就一番伟业,虽然没成功,但是在那个环境下,过得可比大多数人好很多。

为何二人的下场会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是十分值得我们深思的。

皮蛋瘦肉周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