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否应该考虑建一座类似西安大唐不夜城的景区?

洛阳是否应该考虑建一座类似西安大唐不夜城的景区?

看到这个提问,脑海里一下子就闪现了四个字“邯郸学步”。

邯郸学步在字典里是这样解释的:

《庄子·秋水》记载,有一个燕国人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去,看到那里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学得不像,而且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去。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字典里的解释比喻的意思,我感觉用在这里很恰当。

一、洛阳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华夏文明,不可邯郸学步

洛阳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悠久的文化底蕴,更有自己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任何地方不能替代的。

仅从旅游资源上来看,就有许许多多历史上的第一。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是司马光对洛阳的概述,也是洛阳历史地位的写照。

洛阳纸贵、挑肥拣瘦、乐不思蜀、程门立雪等等,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成语,都是出自洛阳。

贾湖骨笛、龙门石窟、白马寺、天子驾六等,随便信手拈来的文物古迹在中国的历史地位都是无法撼动的。

我多次到过洛阳旅游,每一次去都是怀着崇敬、虔诚的心游览每一处景观。

这份厚重的历史,我一直用“雄浑”两个字来形容这座城。

雄,雄伟、雄壮。浑,浑厚。除了“雄浑”两个字,我再也找不出更为贴切的字眼了。

而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还是一片庄稼地。小时候父母带我游览大慈恩寺,就是一座寺院而已,大雁塔北广场也没用音乐喷泉。

大唐不夜城,并不是文物古迹,而是仿古一条街,也是刚刚变成步行街的。

洛阳有如此多的历史古迹,何必要模仿西安建造类似的大唐不夜城呢?

机械的模仿,只能丢失了优秀的自己。

二、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西安在我国旅游人气城市的排名,甩了洛阳好几条街,旅游收入洛阳也只能仰视。

西安在中国旅游城市的地位,不是一朝一夕就得来的。而洛阳能有今天的没落,也不是一天就垮塌的。

西安的明城墙能够得以完好的保护下来,与几代西安人对这座城市的热爱,用心呵护分不开的;与各级领导、文物专家对历史的负责分不开的。

九十年代,西安护城河清淤,子弟兵在齐腰深的水里,顶着腥臭,冒着严寒,使护城河的河水水质得到了改善。

为了改变游客对西安“白天看墓,晚上睡觉”的抱怨,西安在不断努力,华清池的《长恨歌》,永宁门的仿古入城,精心打造的大唐不夜城等等,都给游客留下来美好的印象。

大唐芙蓉园、楼观台道教文化景区等已经宣布从8月1日开始免费。这是投资了上百亿,每年门票收入几十亿的景区,宣布免费,游客肯定高兴。

华清池从8月1日至8月8日,对退伍军人免费,最高兴的又是谁呢?

虽然洛阳这么多年也在一直努力,努力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但我多次游览洛阳感觉改变的幅度不大,没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或许,我每次游览洛阳,仅仅是浮在表面,没有深度旅游,但总体觉得洛阳的旅游业有点“守摊子”的思想,没有在创新上下功夫,有点“抱着金饭碗讨饭”的感觉。

为何这两座城市在旅游方面拉开了这么大的差距,我们洛阳人应该好好反思反思了。

三、如何营造好一个“栓心留人”的旅游环境

近一段时间,豫陕两地不少人在有关“谁的历史更长”、“中国四大古都排名”、“谁是丝绸之路的起点”等方面展开了口水战。

有些人甚至到了“逢豫必反”“遇陕比喷”的地步。

每个人都深深热爱自己的家乡,也都在表达着对家乡的热爱,但不能通过贬低别人而抬高自己。

对于有关豫陕喷口水的文章或者评论,我不会过多的停留,但是在我发布的一条《航拍佛教华严宗祖庭华严寺,位于距离西安15公里的少陵塬畔》视频,却被一名网友骂我“脑残”“脑子进水”。

大家看看我们对话的截图

这条视频从解说到图像,没有任何有关洛阳的字眼和信息。

而面对这样对佛教知识、汉传佛教脉络、佛教祖庭等都不懂的人,仅仅是为了反对而喷口水,我真是无语了。

哪怕您真愿意做一个喷子,那也应该做一个优秀的喷子,用自己丰富的知识来反驳对方,而不要张口就骂人。

有关丝绸之路起点的口水之战,真是没完没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论不休。就这样争论下去意义何在?会不会有个结果?

有没有想过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丝绸之路?

而丝绸之路的这个名字,直到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著作《中国》里首次提到丝绸之路这个名字 ,这个名称很快被众多学者赞同。无论是当年张骞“凿空西域”,还是霍去病“打通西域”,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也在不断的延伸:起点向东延伸至日本的奈良,终点向西延伸到意大利的威尼斯。如今的丝绸之路早已不是张骞凿空的丝绸之路了。

试想想,连名称都是1877年才确定下来的,这条路早已不是公元前138年张骞曾经走过的路了。争论这条路的起点还有意义吗?如果要按照1877年定下丝绸之路名称的这一年算,那这一年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定不是长安或者洛阳。

我曾经两次自驾游丝绸之路国内段,到过新疆12次,为了了解丝绸之路,为了旅游好丝绸之路,购买了有关丝绸之路的书籍五十多套,其中有林梅村老师写的《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小重山老师写的《丝路纪行(一)》、美国旅游家作家比尔 波特写的《丝绸之路》、英国作家彼得 弗兰科潘写的《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等书籍。

通过自己的实地自驾游和翻阅大量书籍,逐渐明白了:丝绸之路也是一条信仰之路、宗教之路、石窟之路、变革之路、贸易之路、铁蹄之路、霸权之路、战争之路等知识。

如今发展成为“一带一路”伟大战略之路,所以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丝绸之路”,而不要在某一个节点上争吵。丝绸之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不是哪一家的私人财产,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应该为之骄傲,为之添砖加瓦,而不是添堵。

古语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摈弃狭隘的地域思想,走出“地域黑”,格局更大一点。

两座城市都曾经有过历史的辉煌,我们更应着眼于美好的未来。

爱我们的家乡,就应该熟练掌握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故事,张开我们热情的双臂,迎接每一位到访的游客,尽我们自己所能,来宣传她、呵护她,营造“栓心留人”的旅游环境。

结语:

一味的模仿,永远展示不出优秀的自己;互喷口水,只能两败俱伤。让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脚踏实地,走出我们自己广阔的天地。

洛阳是否应该考虑建一座类似西安大唐不夜城的景区?

洛阳可以建,洛阳什么都可以建,那是洛阳的自由。

但洛阳必须清楚,洛阳建造仿古景区再多,也改变不了大唐建都长安这个历史事实。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唐朝的京师在长安,洛阳不过是武则天与其男宠鬼混的地方,数一数关中十八座唐代帝王陵,洛阳方面还有什么脸面说自己是李唐王朝的都城?即是武周时期,长安京师的地位也没有撼动,何况武则天本人已经用“归陵、袱庙、以则天大圣皇后相称"的政治交待彻底否定了后周这段历史。

洛阳以大唐东都自居,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一个王朝怎么能有两个都城?这在中国封建社会简直就是灭绝九族的想法!什么是都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国家和王朝的政治中心,一个国家和王朝有两个政治中心,那还是一个国家和王朝吗?中国封建社会,帝王最忌讳的就是天有二日,国有双都。

希望洛阳个别人谈论这个问题时动一点脑子,讲一点常识,不要动不动想当然,修建再多的仿古建筑,不仅改变不了洛阳不是唐都的历史,还让大家感到洛阳的做法实在无知和可笑!

洛阳是否应该考虑建一座类似西安大唐不夜城的景区?

西安主打汉唐文化,尤以大唐文化为甚。而洛阳近年来也主推大唐文化,不过由于历史地位及文化遗存的原因显然难以望其项背。尽管洛阳近年新建了不少仿唐建筑,比如丽景门、明堂、天堂、应天门等,但游客似乎不太买账,毕竟一提到大唐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长安,正所谓“长相思,在长安”,洛阳作为陪都始终位卑一寸,难以出头。不过洛阳人民也不必气馁,作为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武周神都,洛阳可以打的牌也不少,比如龙门石窟、牡丹文化、陪都文化等等。

BuLu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