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被欺负,如何培养他的“狼性”?

孩子总是被欺负,如何培养他的“狼性”?

虽然咕咚不是育儿方面的专业人士,但对于孩子的培养还是有独到见解的,希望以下回答能够帮助和给您一些启发!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表现。当然,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也就有了老实孩子和熊孩子之分。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孩子都是比较老实的一类,大人或者老师说什么听什么,同样这些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也很和谐。但是有一个怪象就是凡是在老实的孩子之中总会有那么一两个熊孩子,不是讨人厌就是各种折腾或者打闹欺负别的孩子。毫不夸张的说,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都能发现这样的情况!

面对孩子被欺负,一定要找到那个欺负你家孩子的孩子,给其警告或者教育。如果屡次被同一个孩子欺负的话,那么直接告诉自己的孩子学会正当的保护自己的方式,比如找老师或者其他看管的人。如果没在学校的话,那么就需要家长出面了,直接抓住这个孩子,切记不要打不要骂,直接带着这个孩子去找他的家长,然后让他家长当着你的面管教。同时,一定要告诉对方家长,如果再有下次类似的情况出现,坚决对他家孩子不客气!毕竟对于一些熊孩子家长来说,孩子什么样大人就什么样。如果欺负的过头了,出现一些身体受伤或者其它方面一定要跟对方家长让去医院检查赔偿损失并公开道歉,不要有任何仁慈在内,因为你仁慈这一次,下一次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你要给教训,熊孩子的家长才会吃一堑长一智。

对于自己的孩子,一定往动手打人方面引导。因为孩子对于打不知道深浅,万一发生意外,那将承受多大的损失,所以题主说的狼性一定别培养。还是要正规教育,任何时候别主动打人,但是要学会保护自己。比如别人打你的时候,你要学会防守,你要学会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当然,这种情况都是发生在熊孩子欺负人的身上,同时也奉劝那些熊孩子的家长,管好自己的孩子,管好自己的教育行为,因为如果一旦不管,未来定会有人替你管,到那时想后悔都来不及!

孩子总是被欺负,如何培养他的“狼性”?

球球小的时候也经常被小朋友欺负,在幼儿园总有人抢他的玩具,甚至会有小朋友故意惹球球哭,有一次球球在滑滑梯,他还没有准备好,就被其他小朋友推下去了。妈妈对球球很生气,她觉得自己的孩子太懦弱了,不知道还手保护自己,也许就像题主说的,这位妈妈可能也想让孩子具有“狼性”,懂得还手,那么还手就真的有效吗?

孩子为什么总受到欺负

研究表明,孩子在受到欺负时的反应是他们反复被欺负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当一个孩子去抢另一个孩子的玩具时,如果这个被抢玩具的孩子不出声或者哭泣,那发起攻击的孩子下一次还会用这种方式攻击人,如果当孩子能够给予抵抗或者报告老师、家长时,那么发起攻击的孩子就会有所收敛,看起来“还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别人知道“我不是这么好欺负的”。但是,如果一味地让孩子“以牙还牙”,就有可能促使孩子从受欺负者变成一个欺负别人的攻击者,孩子的情绪会变得暴躁,难以与其他小朋友相处。

同伴交往技能很重要

既然不能一味地用攻击别人的方式还手,同时又不能受欺负了就“忍气吞声”,那么孩子该怎么办呢?孩子想要和其他孩子一起愉快地玩耍,首先需要学习的是同伴交往的技能,而技能的发展一定是需要同伴交往经验的。通常,总被欺负的小孩是缺少同伴交往经验的。一个可能是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导致孩子在面对陌生同龄人时表现出不知所措,产生胆怯或者退缩的行为。另一个可能是由于家长的专制型教养方式,孩子长期以来只能服从家长,没有自己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习惯了逆来顺受。因此,在同伴的心目中,形成了一个好欺负的印象。

学会说不

家长首先需要理解孩子受伤的心情,同时教会孩子一些策略和方法。比如教会孩子坚定地说“不”,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可以在家里跟孩子玩一些角色扮演游戏,比如让孩子模仿欺负者,重现被欺负时候的场景,这时父母可以看着孩子平静而坚定地说:“我不喜欢你这样,请你不要这样”,再交互角色,让孩子感受一下说不的力量,多多练习。

了解更多更科学系统的育儿知识,请关注“积木育儿”头条号或微信号。

孩子总是被欺负,如何培养他的“狼性”?

孩子总是被欺负,不仅可能遭受身体伤害,更严重的是几乎不可避免会遭到心理伤害,这种情况必须提供强力干预和支持。

简单起见,姑且把题主所说的“狼性”理解为敢于反抗、不畏强暴、勇于反击的行为。但为了对抗别人欺负,培养所谓“狼性”是相当危险的选择,原因主要包括:

1、 总被欺负的孩子一定本身具有弱势,或是身体不够壮,或是能力不够强,或是心理比较弱,在弱势的基础上硬要抗争,闹不好会适得其反“死的更惨”,就好比你一定要羊去跟虎豹对抗,结果不难想象;

2、 假如通过培养锻炼,孩子能够变得强壮起来,这时候新的危险是孩子终于“咸鱼翻身”,转而非常容易采取欺负别人的办法应对冲突,而且会变本加厉;因为他们的经验已经烙上恃强凌弱的生存逻辑,而且有意无意的报复心会令他们更狠更硬,很难不若出祸端。

为了改变被欺负的局面,正解不是对抗,而是防御和寻求保护,这样的方式更安全也更积极。防御的最好办法不是以攻为守,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强健体魄,提高本领,块头大了力量强了对手就得掂量掂量不敢轻易出手了,这是“抗爆”的基础工程;

另外,面对强大的对手懂得采用策略,或化敌为友或逢强智取都是更好的办法,再退一步还可以暂时妥协或“打不过就跑”先走为上;

最后,每个孩子都有成为相对弱者的时候,懂得和善于求助也是重要的护身手段,及时向家长、老师和其他具有公众角色的成人比如警察、店主、公交司机求助,面对威胁第一时间寻得保护,也是一种实用的本领。

无论如何,单靠空洞的鼓励和支持绝对无法解决问题,家长要带着孩子坚持锻炼,还可以进行模拟练习,让孩子真正学会用行动去应对霸凌,并积累可供“实战”的可靠经验才行。

(图片来自网络)

孩子总是被欺负,如何培养他的“狼性”?

孩子的原始性格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爷爷和爸爸是比较凶恶的人孩子的脾气也会暴躁一些,爷爷和爸爸性格比较柔和孩子也会温驯一些。如果你家基因是属于后面那种,那孩子就会很温驯很文静甚至软弱一些,想要培养他的“狼性”是比较困难的。

大家有没有留意到一个现象,有些孩子从小性格就比较凶狠,很喜欢挑逗别人,主动抢别人的玩具,抢不到就动手打人,即使对方年纪比他大,他照样动手。父母天天跟在后面说不可以动手打人,不可以抢别人的东西,但是孩子不会有任何改变。而有些孩子一直是被抢的对象,不敢还手,遇到困难只会哭。父母急得跺脚,恨铁不成钢。这些都是孩子原始性格的体现,想要改变,需要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引导,而这个过程是比较漫长的,父母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下面说说如何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狼性:

1、 让孩子系统地学习拳击或跆拳道。

系统地学习拳击或跆拳道是培养孩子狼性的捷径。孩子5岁开始可以学习,可以给孩子报兴趣班也可以给孩子请私教,前提是要系统地学习。当孩子系统地学习后,身体自然变得强壮,加上快速掌握了其中的技术和技巧,更自信更勇敢。孩子老被欺负,没有狼性,是因为不够自信,害怕打不赢对方。如果孩子有技能傍身,身强体壮,自然会还击。只要还击一次,打赢对方,下次就没人敢欺负了。就好比你是武林高手,有高超的武艺,对于那些三脚猫功夫的人的挑衅,你是不会害怕不会退缩的。

2、让孩子练习打沙包或沙袋。

如果不想或者没有条件让孩子学习拳击和跆拳道,家长可以退而求其次,在家里吊个沙包,或买个不倒翁沙袋,平时没事就让孩子练习。

打架也是需要练习的,温驯文静的孩子一般都是内向性格,让他和别人有肢体碰触,他都不敢,更别说打人了,所以要加强练习,突破孩子的恐惧,突破心理障碍。

3、引导孩子玩搏击或散打游戏。

如果家里没有条件做到上面两点,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玩搏击或散打游戏。形式随意,不需要什么专业动作,孩子只要愿意挥拳踢脚就可以了,可以买一副儿童拳击手套给孩子练习。

我家儿子是个善良温驯的孩子,每次被人欺负就哭着鼻子来找我告状。有次被比他小1岁多的表弟抢玩具,也是哭哭啼啼地来找我帮忙解决。老公说孩子太软弱了,如果不改变他以后就只有被欺负的份了。

从那以后老公只要有时间就和儿子说“我们一起来玩搏击游戏吧”。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玩起来。中途要不停地引导,比如怎么握拳怎么用力,用什么姿势等等。

孩子从2岁多开始练习,现在3岁多了,我们偶尔打他一下他就会有意识地反击也打我们一下,下手力度还不轻呢,嘴上还说一句“你打我我就打你”!这就是我们让他练习搏击的目的,不是为了伤害别人,而是在被人欺负的时候可以激发内心的狼性,有意识有惯性地反击,从而保护自己。

4、教导孩子学会运用巧妙的方法保护自己。

孩子年纪小无法判断对方的实力和潜在的危险,即使是学会拳击、跆拳道,如果对方年纪较大或者手上有“武器”,孩子一味地展现狼性也会吃亏。学会巧妙地避开危险避开欺凌才是最佳的方式。

父母要引导孩子受到欺负时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解决:

第一种:大声喊叫。可以说“走开,我不喜欢你”、“我告诉老师了”、“我打我我就打你”等。孩子大声喊叫可以威慑到对方,另外,可以让身边的大人听到,过来援助。

第二种:大声哭闹。哭闹是孩子的武器,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孩子一哭闹,大人就会同情孩子,会将对方视为过错方,会责骂对方。对方下次也不敢招惹孩子了。

第三种:被别人欺负的时候要迅速离开。

离开是最好的办法,可以有效地减少伤害,然后去寻找帮助。比如寻找父母、老师、朋友、同学的帮助。

前期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位白衣女生被黑衣女生扇耳光,连续扇50下,白衣女生不还手不离开,一味地道歉。看到这条视频我非常愤怒,不是对打人的黑衣女生愤怒,是对被挨打的白衣女生愤怒。被打成这样,竟然不能激发出她内心一丁点狼性。是人都会有狼性,忍无可忍必会爆发。受到严重伤害时还手是人的本能,就算不还手离开总可以吧,为什么无动于衷站在原地继续忍受别人的伤害?她父母的家庭教育真的很失败!

为了孩子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不被欺负,父母可以运用上面前三种办法培养孩子的狼性,使孩子更加自信勇敢。也可以使用第四种办法,大声喊叫、哭闹或者迅速离开,远离危险现场。

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到您,谢谢!

@由灵开始 ,职场宝妈,分享育儿经验,和孩子一起成长!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孩子总是被欺负,如何培养他的“狼性”?

当孩子步入幼儿园开始,就好像进入了人生的第一个小社会,开始接触各式各样的小朋友,孩子在学校有没有受到欺负,被欺负了该怎样可是说是很多家长都很担心的问题,如果打回去是不是给孩子灌输了打人这种不好的思维,如果默不作声,是否有助长了他人气焰,很多家长因此陷入了纠结。

为此我们采访了几位不同的家长,来听听他们在孩子被欺负这个话题上是如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一、能保护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学会自我保护。A爸爸给大家提供了这样一段他与儿子的对话:“爸爸,今天在学校XX又欺负我了。”“他是怎么欺负你的呢?”“他打我,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无论玩什么他都要过来跟我抢!”“那你手里玩的是你先拿到的,还是拿他的呢?”“是我先拿到的,我正玩着呢,他上来就抢。”“那他打你,你是怎么办的呢?”“他过来打人我就哭了,我告诉老师了。”“那老师来了以后怎么办的呢?”“老师把他批评一顿,让他以后不能打人。”“那老师已经批评了他,你现在还难过吗?”“难过,因为老师批评根本不管用,很多次了,他该打人还是打人。”这件事是怎么回事是弄清楚了,下面是帮助他怎样处理这样的事情:“你认为这件事情是错在谁?”“肯定是他错,他抢我的东西,不给还打我。”“嗯好,那既然他错,你以后还告诉老师吗?”“嗯...要告诉老师的,因为老师说遇到困难找老师,但是老师批评了他一点也不管用……”“那这件事你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说到这里,儿子一言不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啊他还是这样小的孩子,遇到这样棘手的问题,一时间慌了也很正常。于是我来给他指明方向:“好的儿子,爸爸告诉你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他如果再抢你玩具,打你,你要立刻还手,他打你一下,你还他一下,他打你两下,你还他两下。而不是哭,更不要等到老师来了,你再打他,这样老师只看到了你打他,并没有看到他打你,因为最好的时机已经错过。还有,如果你觉得这件事情告诉老师没有用,那下次就不要依赖老师来解决,要靠自己来解决,只要别人先动手打了你,你要立即还手,这样别人才不敢欺负你。”儿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位爸爸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学会自我保护,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来解决。但是如果对方跟孩子有很大的力量悬殊,就不要硬碰硬,而是寻求家长的帮助,父母是孩子永远的后盾。二、给予孩子极大的信任。B妈妈则是这样教育女儿的:对待女儿的教育上,我们一家人永远选择相信她,如果家里的东西不见了,或者坏了,首先问她是不是她,如果她摇头我们无条件相信,事后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并且我们引导女儿有什么事情要直截了当的表达,而不是为了得到或者做某件事情而对大人耍心眼,避免用成人世界的狡猾心思来误导女儿。三、让孩子自己思考以及判断。C爸爸在采访中给出了这样的教育建议:不管是买什么、穿什么、吃什么等等,我们都会让孩子自己选择,并听听他有什么意见,即便是遇到被欺负这种话题,我们首先也会让他先自己处理,自己消化,但是我们一直在灌输的是孩子别怕,发生任何你处理不来的事情,都有爸爸妈妈帮助你解决。【格格亲子共读,让孩子形成一生的读书习惯。 宽度看到全世界,广度看到五千年! 让你建立起系统的亲子共读体系!如有任何亲子共读问题,请给格格留言】

孩子总是被欺负,如何培养他的“狼性”?

我很理解,看到自己的孩子总是被人欺负打骂,心里当然怒火中烧,恨不得自己的孩子能够有“狼性”,能够惩罚施暴的人。但我们真的希望孩子变成这样吗?

经常听到父母说:“如果他再欺负你,你就打回去!”,其实,这句话背后的期待是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同时也能缓解我们的担心。但“打回去”对孩子来说容易做到吗?如果做不到孩子会不会觉得自己很没用,让父母失望呢?如果做到了真的打赢了对方,他们一起再来找麻烦,那时候我还能应付吗?这样做真的会保护自己吗?

其实打回去是最直接最简单的建议,只要动手就好,有可能当时就有效,但孩子成长其实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有时候走捷径反而可能走错路。

孩子总是被欺负,很可能是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弱,缺少自己的观点。父母可以有意识的平时多询问孩子“这件事你怎么看?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呢?”,我们用平等的心看待孩子,不要把他当成弱者,因为这样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更无力。避免急着帮孩子出头,多给孩子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当我们抱着尊重信任孩子的心态,给孩子更多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不打击、责骂孩子,而是给予更多的爱和鼓励,孩子慢慢就会开始敢于表达自己,并且捍卫自己的权利了。

Steady.诩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