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明知英宗复辟成功自己会不得好死,为何夺门之变他仍坐视不管?

也许,从于谦个人角度来看,他并不认为自己会不得好死。他一心为公,所有的做法都是为江山社稷着想,认为自己胸怀坦荡,没有什么可怕的。只是,他不懂政治,也小看了政治小人的能力。

第一,于谦缺乏政治敏感性。

从历史事件的发展来看,当时的他不一定认为夺门事变会发生。因为按照常理来考虑当时的情形,皇位再回到英宗一脉基本已经成为必然了。而在于谦眼中谁当皇帝都一样,他又不想捞取政治资本,如果真想的话,英宗一脉早就断绝了。所以从于谦为人处世风格推断,他应该是不相信英宗会提前行动的。

第二,于谦忽视了徐有贞和石亨的野心。

于谦自己是大公无私的,但他却忽视了别人的野心。他没有意识到人心险恶,你不捞取政治资本,但总会有别人在意这些。本来板上钉钉的事,徐有祯和石亨为何要急于怂恿英宗提前发难,说到底还是权力的诱惑,历代拥立之功都是有权力野心之人追逐的东西。

第三,于谦没有充分意识到权力带给自己的危险。

于谦在“北京保卫战”中一战成名,力挽狂澜保住了大明根基。皇帝的信任、百姓的拥戴,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权力。身兼少保和兵部尚书之职,这在明代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于谦权力太大了,连内阁的权力基本都被他给架空了,文官集团长久以来争取到的权力被削弱,必然会对他眼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夺门之变其实就是奔着于谦而去的,夺的不是门,而是他手中的权。于谦一心为公,他所认为的自己手中的权力,都是为社稷江山和黎民百姓负责的,并没有意识到会有人针对他而铤而走险。

第四,于谦没有意识到自己“不合群”的性格所招致的算计。

于谦一生光明磊落,但却不通人情、不懂官场规则。在早期时候,徐有贞、石亨之流与他也曾是亲密战友。但于谦的不近人情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把他们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钰召集众人商议对策时,徐有贞献了南迁之策,招致众大臣反对,而于谦更是说出“提出南迁的人应当斩首”的狠话,从私人角度来看,一个提议险些换来杀身之祸,徐有贞恨于谦也由此而来。

至于石亨,则更是戏剧化的分裂了。于谦重用石亨,石亨感他的恩,投桃报李举荐于谦儿子当官,不成想于谦不同意也就罢了,还当众痛骂石亨谄媚,让石亨羞愧难当。人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石亨一个讨好的举措,不但不被接受,还被当众打脸,石亨对于谦也再无好感,以至于在夺门之变后也没为于谦说一句好话。

明史之中,于谦无疑算得上是最伟大的一位人物,他的不得善终也确实让人痛恨惋惜。但政治斗争总是这么残酷,一个不会政治斗争的人,身处高堂之上、权力斗争漩涡之中,只能说,即使他躲过了第一次,也还会有第二次和第三次。

于谦明知英宗复辟成功自己会不得好死,为何夺门之变他仍坐视不管?

于谦是个合格的忠臣,却不是个合格的政治家

只要是人都有弱点,就连圣人也不例外,当然个人认为王阳明同志是个例外

千古忠臣于谦,清正廉明,勇猛果敢,但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政治不敏感,或者说他根本不屑于敏感

在他的世界里,只有大明天下,其他事情他从不考虑,也不屑于考虑。而有的时候,忠臣未必能做名臣,名臣也不能成为主导天下的能臣!

就如同战神阿喀琉斯金身不坏,天下无双,但却有一个脆弱到致命的脚踝,固然万人敌,却遗憾收场

夺门之变开始后,于谦为何选择视而不见

投机倒把三人组,以身家性命为赌注开始了那场豪赌,太上皇朱祁镇被这帮投机哲前呼后拥着准备进宫复辟,得知消息的于谦,并没有任何动作

在我看来,于谦倒不是不管,或者不敢管,而是在他的世界里,谁当皇帝都与他无关,他只想为大明效力,就像他曾扶持朱祁钰上位,却是为了大明天下,从未想过自己是否能借此机会扬名立万,成为头号重臣

于谦的内心,就如同他所写下的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朱祁钰是他扶持的皇帝,但却不是他应该守卫的人,他要守卫的只有大明天下!

投机者成功忽悠了朱祁镇“夺取”了原本就属于自己的皇位,并怂恿朱祁镇犯下后半生中最大的错误——杀死于谦

当然了,他犯下的错误不止于此,比如他很有可能派了一个心腹太监勒死了奄奄一息的代宗朱祁钰,这是他的亲弟弟,这是那个曾经放他一马饶他性命的前皇帝

至于朱祁钰,只能说他是一个勤劳能干的皇帝,却不是个合格的皇帝,因为他不懂权谋,不会驾驭群臣,所以才出现了夺门这种投机行为,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徐有贞之所以加害于谦,是源于一个“不美丽”的对话

夺门有功的曹吉祥、石亨、徐有贞飞黄腾达,毕竟是当朝保龙一族,为朱祁镇的复辟立下了“汗马功劳”,升官发财自不必说,但是一个阴险的计划出现了

徐有贞要报仇,他要杀死于谦,而原因只有一个——他曾被于谦戳着脊梁骨,在所有人面前丢尽了脸

时间回到土木之变,大批官员惧怕也先,都想南迁,当时一个名叫徐埕的官员当了这个出头鸟,别出心裁的提出因为天象之变,理当南迁的提议

巧合的是,此时于谦愤怒的站了出来,发表了堪称流放千古的言论,怒怼了徐埕

随后,于谦力排众议,完成了轰轰烈烈的京城保卫战,成为民族英雄国家重臣,而那个可怜的徐埕则被百官耻笑,甚至连仕途都收到了影响(一听是他,大家都会笑此人是个软蛋)最后被逼无奈改名,是为徐有贞

其实徐有贞很冤枉,当时无数人跟他一样是软蛋,只不过他当了出头鸟,吃了第一口螃蟹,结果却发现螃蟹是坏的。所以他无时无刻不想着报复于谦

所以,他想到了一个狠毒且无耻的计划

杀人有的时候,真的需要一个理由

徐有贞冥思苦想的这个理由,还真的成功了,可谓是“天衣无缝”,因为他利用了一个人——朱祁镇

虽然最后于谦的罪名是意图拥立藩王即位,视为谋反,我们都知道谋反可是诛九族的,可于谦虽然遇害,但其子却不曾被杀,而是流放

这印证了一点,治罪于谦属于名不正,言不顺。可为何还是要杀他呢?

起初朱祁镇也不想杀死于谦,虽然朱祁镇政治水平一般,但他也不傻,他知道于谦是忠臣,也为大明天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非有谋反之心。而且太后得知以后也告诉朱祁镇于谦杀不得,万万杀不得

可是,徐有贞亮出了自己的杀手锏,让朱祁镇狠下心来杀死了于谦

“不杀于谦,夺门无名!”就是这样一句话,触碰了明英宗最脆弱的部分,也就是他一直以来最看重的——皇位的名正言顺

所以,于谦冤死,其子于冕流放。徐有贞为了自己的个人恩怨,不惜去谋害大明的栋梁之才,也是罪大恶极!

或许,于谦的悲哀之处就在于,他从未想过皇帝应该是谁,也从未想过自己应该如何去做,他的心里只装着大明天下,只装着黎明百姓

于谦冤死之时,百官愤怒却不敢言,百姓愤怒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于谦被杀害。

当然,苍天饶过谁?徐有贞势必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而他最后的下场也算是告慰了于谦的在天之灵(争权失败后被贬官,而后流放,作为官员,政治生涯的终结应该比杀了他更让他难受!)

明英宗后期也幡然悔悟,只是皇帝是不能认错的,只能交给自己的儿子来处理,宪宗时期于谦被复官赐祭,追谥忠愍,其子于冕召回。神宗年间,改谥忠肃

只是,这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于谦明知英宗复辟成功自己会不得好死,为何夺门之变他仍坐视不管?

夺门之变,被幽禁长达7年的英宗皇帝二度登基,作为拥立代宗皇帝的首议大臣兵部尚书于谦首先遭到清算,与吏部尚书王文一同遇害。然而,夺门之变发生前,于谦已有预感会发生大事,最后却为何坐视复辟成功,自己也身陷绝境,最终落个抄家处死的下场?

英宗南还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人俘虏)

土木堡之变,50万明军几乎全军覆没,英宗皇帝也被瓦剌人俘虏。国难之际,身为兵部侍郎的于谦严词驳斥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并与吏部尚书王文等大众奏请孙太后,立监国的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钰为皇帝。代宗即位后,于谦升为兵部尚书,这个从未临阵打仗的文官,为了保卫京师,抵御瓦剌大军,积极布防,亲自督战。京师驻军加各地勤王之师,共计22万人,列阵于京师九门外,有力的震慑了瓦剌大军。

原本寄希望于通过英宗皇帝来要挟明朝的瓦剌太师也先, 面对如铜墙铁壁的北京城,也不得不低下头,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被瓦剌关押了长达一年之久的英宗皇帝准备南还。但是代宗对英宗南还始终犹豫不决,当面对于谦言 :“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 于谦知道代宗顾虑英宗还朝后二龙争位,自己将陷入尴尬地步。但英宗身为太上皇,还朝是大事,代宗一旦在此事上犹豫不决,必将使自己陷入舆论风口, 不仅众臣不服,天下百姓亦不服。

面对皇帝的质问,于谦从容的回答到 :“帝位已经定了,不会再有更改,只是从情理上应该赶快把太上皇接回来罢了。万一他真有什么阴谋,我就有话说了。” 最终,代宗皇帝听从了于谦的建议,派遣礼部右侍郎李实和礼部左侍郎杨善共同出使漠北,与瓦剌商议英宗南还之事。

(被瓦剌羁押一年后,英宗南还)

对于迎回太上皇,于谦是支持的,在这件事上于谦立下了大功。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凸显出了英宗皇帝的冷血无情。

羁留塞北一年之后,望眼欲穿的钱皇后终于等来了英宗南还,但是,等待他的可不是享受太上皇安逸生活那么简单。一路颠沛流离回到京师的英宗,确实得到了代宗的隆遇,《明实录》记载曰“帝迎见于东安门,驾入南宫,文武百官行朝见礼。”短短的一段话,传递的信息却不简单,代宗虽然亲往东安门迎接哥哥英宗,但兄弟之间身份上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南还的英宗成了太上皇,文武百官虽迎驾于东安门,那也是看代宗的眼色做事。英宗一回朝,便很快被锦衣卫护送到南宫,而南宫,正是幽禁英宗长达七年的宫殿。

好不容易回到京师的英宗皇帝,断然想不到自己会再一次陷入软禁,而且这一次是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原本不希望英宗南还的代宗,根本没想到杨善会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成功的把英宗接回来,“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英宗被幽禁于南宫,也是代宗为了巩固自己皇权出的下策,代宗还接受太监高平的建议,将南宫的树木全部砍伐,以防有人越过高墙与英宗联系。

夺门之变,二度登基

(夺门之变,英宗复辟)

英宗被幽禁于南宫,而权力欲望越发强烈的代宗,则早已将自己和孙太后及大臣的约定抛之脑后。景泰三年(1452年)代宗干脆直接废掉了侄儿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幽兄废侄,纲常颠倒,代宗的行为让不少朝臣为之心寒。但代宗唯一的儿子朱见济并没有当皇帝的命,被立为太子不久便很快夭折了,至此皇储之位悬空。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正值壮年的代宗突然病重,卧床不起。皇帝重病,储位悬空,朝堂之上一时人心惶惶,代宗一旦晏驾,不知道这偌大的帝国,将要由何人来掌管。

而另一边,乘着代宗病重卧床,一场更大的阴谋已经在酝酿当中。以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和太监曹化淳为首的反对党,正密谋拥立太上皇。在取得孙太后默许后,石亨、徐有贞于正月十七日凌晨率兵千余人控制了长安门、东华门,众人用大木轰开南宫上锁的大门,直接把太上皇迎往奉天殿。至十七日早朝时分,已经穿上朝服的英宗皇帝端坐于御座,徐有贞高声宣布太上皇已经复辟,面面相觑的公卿百官此时无从选择,只得赶忙向二度登基的英宗皇帝三呼万岁。

时隔八年,英宗终于再一次端坐在奉天殿的御座上,成为大明王朝唯一一位两次登基的皇帝。夺门之变的成功,除了石亨、徐有贞等人计划周密,兵部尚书于谦的不作为也是主要原因。土木堡之变后,徐有贞力主南迁,遭到于谦的严厉驳斥,二人因此心生芥蒂。而石亨与都督张辄,内官曹吉祥都发生过不愉快,三人一向深恨于谦。彼时于谦正深受代宗信任重用,官场上极度失意的几个投机分子,终于凑在一起发动了这一起政变。

事实上,在政变发生前,于谦早已发现端倪,其子于冕听闻石亨意图拥立太上皇复位,告急于于谦,当时正执掌兵部的于谦大权在握,完全可以振臂一呼,调集京师之兵扑灭石亨一党的阴谋,可是最后却为什么又坐视这几个谋逆之臣打开南宫大门,帮助英宗复辟成功呢?

于谦的无奈

(于谦剧照)

首先,当时重病在身又卧床不起的代宗,始终不能视朝理政,事出非常,于谦即便想调集京师军队扑灭乱党,也需要得到代宗的批准,毕竟是涉及到太上皇。这样的大事,于谦断不敢擅自做主,弄不好,自己也有可能被人指为是“佞臣”。被隔绝于宫门之外的于谦,得不到代宗的指示,自然就出师无名。

其次,石亨、徐有贞一党背后有孙太后的支持,当初孙太后接受于谦、王文等人的建议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并约定英宗一旦南还代宗便让出皇位,而皇太子朱见深绝不允许擅自废黜。结果是代宗在巩固皇权之后,撕毁约定,幽兄废侄,遭致各种非议。立议代宗是于谦的主意,如今代宗又将事情推入不可挽回的地步,心有愧疚的于谦在如此大事面前实在难以痛下决心。一旦宣布石亨、徐有贞等人为乱党,则牵涉其中的孙太后、太上皇甚至于被废黜的皇太子朱见深都将受到牵连,到时候,事情必将朝着恶性发展,英宗或被赐死或废为庶人,孙太后也必将彻底失势,包括后来的明宪宗朱见深在内的所有朱祁镇子孙,都同样将作为罪人之子。这样的结局,是一向对大明忠心耿耿的于谦所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最后,就不得不说到于谦对当时时局的担忧。英宗被幽禁南宫,皇太子朱见深被废,代宗唯一的儿子朱见济又早夭,皇储之位悬空,代宗自己又重病卧床,如此险恶局势下,大明的未来该何去何从?代宗一旦晏驾,又该由谁来执掌大明江山?宣宗皇帝子嗣不旺,仅有英宗、代宗二子,如今代宗迟迟不立储君,朝野已是非议不断,一旦让有心者拥立他人,则宣宗一脉必将陷于绝境。对于于谦来说,代宗事已难为,英宗父子或更有希望稳定时局。此时石亨等人密谋复辟,于谦却按兵不动,实际上亦是默许了他们的这一做法。

结语

于谦以一人之力,实难改变大局。在夺门之变这一场改变大明命运的政变中,我们也不可过分去解读于谦,其实于谦当时心里已经很清楚,夺门之变一旦成功,他必难全身而退。可是为了大明江山,他又不得不选择无视这一起政变,做臣子的,最希望的就是朝局稳定,皇位平稳过度,英宗代宗都是宣宗的儿子,是最有资格当大明皇帝的。于谦最后关头,不学司马懿董卓,保全了自己的名节,但也令自己身陷绝境。

英宗复辟后,针对兵部尚书于谦和大学士王文的迫害随即展开,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诬陷于谦等人密谋迎立襄王之子,尽管英宗以“谦实有功”为由试图保存于谦性命,但徐有贞却以“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而迫使英宗下定决心处死了于谦和王文,酿成了一起千古冤案。一代忠臣的枉死,无不让天下人为之扼腕叹息。

FairyJ_Baldi_North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