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追风筝的人》你有什么感想?

读完《追风筝的人》你有什么感想?

为你,千千万万遍。朋友的女儿是北大文学博士,她暑假回来,给我带来一本书《追风筝的人icon》。我看完前言就欲罢不能,3天没睡觉一口气看完了,只能说这本书太有吸引力了。

世界名著《追风筝的人》被各行各业的人推崇,是揭示人性的力作,是蝉联亚马逊排行榜130周的美国畅销书。

这本书构思机巧,跌宕起伏,冲击心灵。如果有5星,我愿意给出100星好评,从前言到末章。

读完《追风筝的人》你有什么感想?

放风筝追风筝看起来是件最简单的事情,但是要放好一个风筝和追好一个风筝,不让风筝出意外、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没有放过风筝,但我看过别人放风筝,两眼注视着风筝的动向,两手操盘着拉线的方向。追的好的人和追的不好的人肯定是两种心情和两种感受。

读完《追风筝的人》你有什么感想?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部作品,小说讲述了两个阿富汗少年关于友谊、亲情、背叛、救赎的故事,小说不仅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还对阿富汗种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有深刻的反映。作者将自己的个人经历与经验交织在小说作品中,情感真实细腻,构思巧妙,高潮一个接着一个,而且每一个高潮到来之前都会有不易察觉的隐喻,小说情节连接得很紧凑。

之所以看这本书,是因为它的名字吸引了我,我们都知道“放风筝”,风筝还需要去追么?抱着好奇的态度我看了这本书,原来追风筝是阿富汗人的一种习俗,尤其孩子们特别爱玩的,如果赢得了胜利,那将会无比荣耀。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阿富汗这个陌生的名字有了认识,也了解了一些他们的生活和悲惨的遭遇。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和对人性的感悟,也不禁自我反思。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的儿子哈桑亲密的友谊为贯穿全书的脉络,小说温情而又残酷,作者用细腻平淡的文字勾勒出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它不仅仅展示了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也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史,一个国家的苦难史。这部小说凝聚着人性,蕴含着阿富汗民族的灵魂,正是因为这本书,让世界了解了一个遭受战火蹂躏的、不被外人所了解的阿富汗民族,这才是文学的魅力,也是文学中的艺术魅力。正所谓,民族的是世界的,更是经典的。

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这么受欢迎的

原因大概是它反映的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性的救赎,人们人格的趋于完整。“风筝”极具象征意义,可以代表亲情、友情、爱情,亦或是正直、善良、勇敢、诚实。从表面上看,“追风筝的人”指的是哈桑,他是追风筝的高手,不用抬头看总能找到落下的风筝,但实际上却是阿米尔追逐正直、善良、勇敢、忠诚的风筝,是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满意的阿米尔。在小说的结尾,他是幸运的,因为他追到了,他将如哈桑对他那般守护着他的侄子―索拉博,拯救了自我封闭的索拉博。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感动了无数人。这是一个小男孩的承诺。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诚从始至终,从未改变。他们两个是喝着同样奶水长大的,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在同一个屋檐下,阿米尔说出的第一个字是“爸爸”,而哈桑说的是“阿米尔”,这意味着他将阿米尔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或许从那一刻开始,阿米尔对于哈桑就如同“妈妈”,正如阿米尔对父亲的感情。“哈桑从未拒绝我任何事情”,在阿米尔怂恿哈桑恶作剧的时候,即使哈桑从无此想法,但还是会那样做,而且从不告发阿米尔,他心甘情愿为阿米尔做任何事情,甚至为了实现阿米尔的愿望—拿到那个最后的风筝牺牲了自己的尊严,这需要多大的忠诚与勇气呢?何况还是一个孩子。哈桑一生都在为阿米尔牺牲,哪怕最后他仍誓死守护他们的家,从他的身上体现出一个孩子到一个男人不变的忠诚,他完成了自己的承诺。

这是我不禁想起了“诚信”这个在当今社会比较敏感的话题。我想小说描写了一种最为诚挚的情感,而且它让你相信有些东西依然存在,在这个鲜有人相信承诺的时代,让我们再次看到承诺背后那些美丽复杂的情感。小说的最后,阿米尔找到索拉博,并要带他回美国,他曾向索拉博承诺他永远不会将他送到孤儿院这些地方,但因为办理签证的困难他食言了。阿米尔低估了孤儿院对索拉博造成的阴影有多大,他不懂索拉博的恐惧,他甚至没有意识到承诺的重量。他的行为让索拉博在浴室里割腕自杀,虽然被救,但也自我封闭了。信任这个东西,一旦失去了,就很难再找回来了。一直到阿米尔与索拉博一起放风筝的时候,那感觉像是回到了1975年的冬日,他迎来了索拉博的微笑,一切都将好起来。这次换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一如当初的哈桑,他会永远忠于索拉博,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阿米尔,这个年少无知的孩子里潜意识里是存在着等级观念和宗教种族观念的,不然在他看到哈桑受到凌辱的时候他不会说“他只是个哈扎拉人”。我想他对哈桑的感情是矛盾的、复杂的,既有着朋友间的亲密,也有着主仆间的疏离。他对哈桑的忠诚输给了对阿塞夫的恐惧,他的正直输给了对完整父爱的自私,他选择逃避,这是个错误的选择,同时也背上了自己背叛哈桑的罪名,让他无法面对哈桑,陷入深深的愧疚与自责中。我们以为时间可以遗忘,但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在他解救索拉博的过程中,他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哈桑的勇敢与忠诚,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份勇气,即使“那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在他被阿塞夫打得皮无完肤的时候,他笑了,笑起来很痛,但却是自1975年冬天以来他第一次感到心安理得,他的心病终于痊愈了,他得到了救赎。这都来自于爱的力量。三毛在《这种家庭生活》里写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恒久忍耐而又有恩慈。”正因为如此爱才弥足珍贵与伟大,它能让一个人的心灵变得纯净而美好。

反观现在的社会,有多少人看到摔倒的老人视而不见,有多少人看到别人深处苦难却袖手旁观,有多少人为了利益而造假,有多少人会受到心灵的鞭挞,有多少人会为自己的懦弱和谎言赎罪呢?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些,甚至会有点心安理得,得过且过。“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每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善良的,但外界的种种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的人格。我们很难去承认,很难去面对真实的自己,甚至用华丽的谎言来说服自己欺骗别人。每个人都曾因害怕而说谎,因懦弱而逃避责任,因年少无知而犯错,我想成长的艰难与痛苦就是直面自己内心灰暗厌恶的一面,正视它,克服它,战胜它,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与坚强。一个人要经历多少苦难与来自良心的折磨才能慢慢磨去棱角,丢掉自私,学会平静地接受遗憾,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想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只要追逐的风筝,追逐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去追。其中意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果每个人都能如结尾处阿米尔那般,那么这个社会也将会是充满人性的,和谐美好的。

读完《追风筝的人》你有什么感想?

感谢邀请! 遇到一个愿意“为你,千千万万遍”的人不容易,对于感情,如果错了,想要救赎必需得付出代价,想要长久,势均力敌是很必要的条件。

《追风筝的人》是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作品,它以震撼感人的故事情节、精致细腻的人物刻画,最终成功打动了全球读者的内心。

作者围绕着风筝和两个阿富汗孩子成长的故事,诠释了一个背叛和救赎的感人主题。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更是感动了全球的读者,正所谓文化永远没有国界,人性永远是相通的。

这段感情从亲密到背叛再到救赎,或多或少,我们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带着真挚的感动,害怕失去,又不可能得到。这样的感情,最是能撼动人心,引发人性的思考。

一段没有前景的友谊,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我脑海中有两个男孩,其中一个在感情和道德上不知何去何从,摇摆不定;另一个单纯、忠诚,生性纯良正直。

那是一个阴暗的冬日,哈桑和“我”追着一只风筝,我跟着他,穿过各处街道,越过水沟,侧身跑在那狭窄的街道。那时的“我”,会羡慕爸爸给哈桑的宠爱与肯定,偶尔戏弄哈桑,但在哈桑那里,相对少有的羡慕那份“专宠”外,“我”还是找到了很多的自豪和满足,哈桑对“我”的故事总是那么痴迷,对“我”,除了友情,还有满满的敬意,这些,足以让“我”觉得自己是高他一等的。

儿时的友情,是少了很多功利的,那时的情绪都是毫不隐藏的表现出来,喜欢了就想着单纯的占有,不喜欢了就想着绝交,这是少爷阿米尔对哈桑,而哈桑对于阿米尔,那是绝对无条件的各种好,各种相信。

但是,这个世界上的感情除了难逃时间的考验外,距离也是一道鸿沟。少爷与仆人之间的身份算得上是阶级距离,哪怕两人拥有一半相同的血统,但不被承认,依然是仆人的儿子,依然被那些所谓的贵族瞧不起;所学事务,所受教育算得上知识文化的鸿沟,哪怕哈桑对知识再怎么渴望,都没有机会入学,哪怕有先天的勇敢机智,没了后天的学习,最后也变成了“仲永”,这也将使得两人的精神差距越来越大;家庭成员和经济收入的差距是物质的鸿沟,哈桑、哈桑的妻子、孩子无论是在精神还是物质,在那个满是战争的阿富汗,与阿米尔相比自然是相当的匮乏。所以,就算当时没有战争,两人的友谊也是无法长久的。

朋友之间想要真正的长久,势均力敌是很重要的,高山流水觅知音,那也算得上是音乐上的势均力敌吧。杨绛先生与钱钟书的爱情让人羡慕,另一层面来说她们不仅是夫妻,还是精神上的好友,“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想来若是贤和才缺一也是不可的。

哈桑与阿米尔的友情也让人联想起了鲁迅先生和“少年闰土”,那个戴着银项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勇敢可爱少年,那时候的鲁迅是“迅哥儿”,与闰土之间是一起抓鸟的儿时玩伴,他们,没有阶级地位知识悬殊的意识,只会在一起研究雪地里如何抓得更多鸟。长大后,鲁迅先生回故乡搬家,再见闰土时,闰土已然不是儿时简单灵动了,他有了如同他父亲那般麻木的姿态,那一句“老爷”已经是让人听得心酸。反而是鲁迅的侄子如少年的“迅哥儿”与闰土般和闰土的儿子交好。

年少的感情始终是不掺杂外物的,纯粹的让每一个长大了的人怀恋,哪怕后来阿米尔尽力的补偿哈桑的孩子。鲁迅惋惜与闰土的情谊,无一例外,他们所想念的不仅仅是儿时的玩伴,还有儿时的自己。这或许才是人生的常态,一路不停的走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可是大多不是归人而是过客,匆匆之间,很多人在不经意间错过了。离别,是人生常态,也是人生无奈,都说人人平等,到底了还是不平等,物质与精神的差距,环境与三观的不同,不可否认,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这些东西的差异也会使得我们不得不失去一些害怕失去的情谊。

而后在阿米尔了解卡拉博的生活处境后选择在卡拉博身上救赎自己对哈桑的错误,这使得故事到达了高潮。

对于阿米尔来说,他对哈桑有过妒忌,有过戏弄,但是最深的还是抱歉,哪怕阿米尔对哈桑无情冷酷,哈桑还是一如既往的对他好。

多年之后,他才知道原来哈桑是他爸的私生子。当他知道哈桑碰到麻烦时,他去了,可惜迟了,哈桑和他妻子都死了,只剩下一个儿子卡拉博,还被阿塞夫害的精神失常了。于是,他把哈桑的儿子带走了,努力的对他好,以弥补曾经所有的亏欠。

而阿米尔在救卡拉博的过程中,身上所特有的勇敢,和当年的哈桑无异,两人一同对付阿塞夫,满满的都是回忆。

故事的结尾,阿米尔为卡拉博捡风筝,阿米尔一次自我的救赎获得了成功。而文章的读者些呢?心中或许都想着自己的哈桑或阿米尔。

读完《追风筝的人》你有什么感想?

这是一本关于自我救赎的巨著,我们惊叹于主人翁关于勇敢的诠释,也可以瞥见阿富汗悲惨境遇的冰山一角。

身为一个老师,我承认我被震撼了,也怀着感恩的心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对比之下,我们是幸运的。幸运的是我们身在一个没有战乱的国度,或者说避免了战乱的经历。

其实我一直怀疑“感同身受”这个词的发端,因为我总觉得人很难去体会他没有经历的事情,或者即使能理解,也很难再现。

但是这本书改变了我关于这点的认知,作家都是敏感的,并且异常敏锐的,他总能深入人物的内心、骨髓中去,从人物的过往中找情感的安放处、移情性的理解、甚至用文笔再现、还原。

索拉博经历塔利班摧残后的反复洗浴、害怕去抚恤院、在异乡勇敢的寻找祷告寺、对移民美国害怕却期待的复杂情感、失望后的勇敢、十年的自闭,书中都通过恰如其分的语言予以诠释,或者说再现。让我们似乎亲眼看到了索拉博的悲惨境遇以及恐怖政权下所有阿富汗孩童惊恐的面容,甚至好似我们也经历了阿富汗的战乱时代。

作家的敏锐还表现在他的包容和辩证,一本好著作,人物形象都是饱满的,非黑即白既不符合人性,也不符合逻辑。

主人翁的人格是多面的,书中前半部分多维度、多侧面展现了其人性的懦弱,从对哈桑的戏弄日常到哈桑遭遇凌辱时的冷漠甚至最后对哈桑的背叛和陷害,我们痛恨他,甚至口诛笔伐。

但是当他再次踏上故土,回到那条重回好人之路,阿米尔的自我救赎开始,我们对他的印象开始改观。尤其是当他为了带走索拉博和阿瑟夫决斗,我们原谅了他,甚至敬佩他,更甚至不敢相信他曾是一个懦夫。

在美国,当风筝飞起,阿米尔再次演绎阿富汗人斗风筝的传统,口中重复着哈桑曾经无数次的话语:“为你,千千万万遍”,到这里,读者都释怀了,原谅他曾经因为懦弱对哈桑做的一切,留下的是对阿富汗那段惨绝人寰的经历的同情以及对珍惜捍卫当下和平的坚定。

读完《追风筝的人》你有什么感想?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震撼心灵的一本书

一个仆人哈桑(其实和主人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践行一诺千金的忠诚,“为你,千千万万遍” ,明知危险,仍举家返回喀布尔,照看主人的旧宅,最后惨死街头,只为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承诺。一个富家少年阿米尔因为曾经的懦弱和背叛,心灵上的痛苦,时刻折磨者他那有着良知的善良的灵魂,最终他勇敢踏上实现自我救赎之路,“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阿米尔父亲和阿米尔都践行着心灵的自我救赎。我们每个人或许曾经因为无知,也犯下或大或小的错,有的人选择逃避,有的人选择漠视,不敢勇敢面对,更别说实现自我救赎了。在享受“奶头乐”的今天,灵魂深处的拷问或许只适用于那些有良知,责任,道德的人。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或深或浅的伤痕,不管多痛苦,都要勇敢的努力去缝合 ,哪怕困难重重。“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都要勇敢地追”。

风筝承载着友情,忠诚;承载着悔恨,内疚,责任。风筝断了,仍可以追回来。正如译者所说:“风筝”隐喻阿米尔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

人生追求,要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琴弦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