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一个78岁老光棍突然死亡,侄子给他办了个喜丧。合适吗?

老家的一个78岁老光棍突然死亡,侄子给他办了个喜丧。合适吗?

我大伯父一生没有娶妻,无儿无女,他76岁去世,我给他办了喜丧,我认为我的大伯父值得我这样做,村子里的有些长辈不赞同,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我做得好,支持我的做法,说明社会在进步。

我的大伯父不是一个邋遢的老头,反而是一个非常清秀,爱干净的老头,家里被他整理得干干净净的,一点儿也不像一个光棍的家。

他15岁那年有人诬陷爷爷通匪,不分清红皂白地把爷爷抓起来,很仓促地就把爷爷枪毙了,奶奶也被关在我们村最高的那个三层楼上,大姑带着小姑每天给她送饭。

当爷爷的哥哥把爷爷的尸体抬回来的时候,奶奶被放了出来了,奶奶看到爷爷的那个无头尸体晕了过去。

大家匆匆忙忙地把爷爷下葬,一个月后奶奶也自尽了,留下了四个孩子,大伯父最大15岁,大姑10岁,小姑7岁,我爸5岁。

爷爷是村子里的货郎,农忙时间在家干活,平时有空就挑着货担走街串巷,邻近乡村卖东西。

勤劳致富说得一点儿也不错,在别人都没有经济头脑做买卖的时候,爷爷的货担给他带来了经济收入,也惹红了一些人的眼睛。

那个年代,农村里有人很恶毒,他们嫉妒我爷爷不仅有钱,还有一个漂亮的妻子,我的奶奶长得真好看,像从画中走出来一样。

爷爷的一个堂弟窥视我奶奶很久了,他写了一张纸条塞进了我爷爷的货担,然后去公社举报我爷爷,爷爷就这样没了。

爷爷死了之后,这个堂弟就来找我奶奶骚扰她,他强迫我奶奶做一些她不愿意做的事情,我奶奶不堪受辱,一个月后自尽了,留下了四个孤儿。

我大伯父一夜之间长大,在一些好心人的帮助之下,他把爷爷奶奶安葬在一起,开始了既当爹又当妈的生活。

大伯父从小就聪明,在爷奶在世的时候,他一直读书,下雨天没事的时候,大伯父就教弟弟妹妹们认字,二个姑姑没有读过书,也一起学,苦中作乐,也很乐。

父母不在,大伯父就要带头干农活,种玉米的时候,大伯在前面挖坑,小姑放玉米种子,大姑在后面平坑,我爸在边上玩。

家里没有牛,又出不起钱请牛耕田,大伯父就干脆不耕田,做了几个一头尖的木棍,插秧的时候,先用木棍插个洞,然后把秧苗塞进去。

姑姑们本来不会插秧,用这种方法,她们也学会了插秧,几个孩子学会了干各种各样的农活。

空闲的时候就去山上掏点东西卖钱,姑姑们摘过野黄菊,金银花;挖到野半夏野山参;她们折过小竹笋,摘过野生茶叶等等。

最难熬的是爷爷奶奶去世的那一年,几个孩子们都不知道要早早囤柴过冬,等到有人提醒他们的时候,天气都很冷了。

大伯带着两个妹妹每天都去砍柴,但是姑姑们实在太小,挑不多,那个冬天柴火不够,他们经常躺在床上取暖,为了节省他们一天就吃一餐,给我爸一天吃两餐。

那个冬天他们就像过冬的熊能不起床就不起来,大伯起来烧好端到床上给他们吃,无事的时候就看看书和认认字。

虽然经常饿肚子,但是大家都很开心,能够听到小孩子们爽朗的笑声,虽苦尤甜,一家子相互鼓励,相互前进。

大姑开始学缝补纳鞋垫,她家里人的衣服都缝补一遍,把爷爷奶奶的旧衣服裁剪了做成鞋垫,不会就去找堂伯奶帮忙。

有时候家里粮食太少,大伯宁可自己饿着肚子也要让弟弟妹妹们填饱肚子。为了养活自己和弟弟妹妹们,大伯在农闲时节就四处去打工,只要有饭吃,不管脏活累活大伯都抢着干。

我爸八岁那年去水塘摸螺蛳,差点儿淹死,从此也落下病根,经常要吃药,大伯更加辛苦,他任是没有责骂我爸。

大伯到了娶妻的年龄,媒人给他介绍了几个,姑娘们都喜欢大伯,但是知道大伯要拖家带口的,就都偃旗息鼓。

几次之后,大伯父灰心了,歇了娶妻的念头,一心一意照顾弟弟妹妹,大伯父让两个姑姑风光嫁人,也为我爸娶了妻子。

那一年我爸21岁,大伯父36岁,为给我爸娶媳妇,大伯父还欠债了。为了还债,大伯父去义乌打工。

在义乌大伯父认识了一个女的,这个女的带着一个儿子,很有心机,表面上对大伯父很好,嘘寒问暖的,大伯父被感动了,两个交往了一段时间就住在了一起。

两人交往了三年,大伯催这个女的领证结婚,大伯也想生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可是这个女的推三阻四,找各种理由推托。

大伯父思考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这个女只把他当长期饭票,与这个女的断了来往,回到了老家。

回到老家,大伯就在附近找了一个工厂上班,一边上班一边干农活,当然也顺便帮帮我家。

从我记事开始,我就知道只要我家有事情,大伯决不会袖手旁观,他总是竭尽所能地帮助我们。

我父亲身体不好,家里的很多事情都要靠母亲,我母亲力气不大,地里的活经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大伯父就偷偷地把我家的农活也干了。

期间村里的李寡妇想嫁给我大伯,经常上我大伯家帮他洗衣做饭,大伯也不拒绝,抽空也会帮帮李寡妇。

过了一段时间,她毫不掩饰地对大伯说:“我看出来了,你就是你弟家的大伙计,如果跟我结婚了,你不能这么帮你弟一家,我们要有自己的家。再说了,我之所以想嫁给你,就是想你能帮着我把儿子养大,这样到你死了,有人管你。”

听了李寡妇如此大言不惭地跟自己发号施令,大伯能感觉到这个女人将来不是省油的灯。如果因为找个女人“捂捂脚”,而把至亲的人撇开,那他做不到。

为此村子里就传出很多不好听的话,诬陷我母亲,说我母亲是狐狸精转世…,难听至极,还是我爸和大伯父连手把那个恶妇整理了一顿,让她怕了,才平息了。

大伯一直鼓励我和妹妹用心读书,让我们不要担心费用的问题,可能是遗传了大伯,我和妹妹都读书很厉害,可是费用一直是个问题。

我家的情况我很清楚,我爸身体不好挣不了钱,我妈一个农村妇女又能挣到多少钱,她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分钱用。

村子里有人做药材生意,需要割桔梗皮,4分钱一斤,我妈和我妹就跟其他妇女抢,希望多弄一点,有时候剥到晚上十一点钟。

暑假的时候,妹妹就整天帮别人剥桔梗皮或拿些圣诞小礼品来做,那时候妹妹还是小学4年级。

我有时候跟着大伯去厂里帮忙,暑假去小溪里网鱼,做点荤菜,家里很少吃肉,只有亲戚来的时候,母亲才会切下一点腊肉招待亲戚,我们也跟着沾光。

当我们馋肉的时候,母亲去店里买个鸡壳,上面剩下一些没刮干净的肉,与土豆煮在一起,闻着好香,是我们当时最美味的菜了。

我也不知道当时父母是如何撑过这样的岁月,还供养我和妹妹读书,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但大伯肯定帮了不少忙。

考上大学,我们家都很开心,可是父母又为大学费用发愁,大伯让我父母不要担心,他会想方法。

我看到大伯下班之后就去帮别人挑砖头,我们村的上面有一个仰头村,只有一条很陡的5里上坡路,这个村里的人要造房子必须请人把砖头水泥挑上去。

那段时间大伯有空就会去挑砖挣钱,看着大伯挑着砖头在烈日炎炎之下,辛苦地爬坡,我知道大伯肯定是为我辛苦。

我也要和大伯一起挑砖,大伯每次挑40块,我每次挑20块,那是真得很辛苦,我的肩膀都磨出血来,整整挑了两个月,加上家里和大伯的积蓄,总算凑出了6000元钱。

大伯为了避嫌,总是不愿进我家来,每次都是在门口喊我爸出去,也不愿到我家来吃饭。

母亲很感激大伯,每次新粮的第一餐或是家里烧好吃的,她都要让我端给大伯,我也很开心做这样的事情,每次大伯都会递给我4颗糖,让我和妹妹一起吃,顺便让我把碗端回去。

读大学的时候,大伯还写信了,让我好好读书,没钱给他写信,他会想方法,我没有向他要过,我知道大伯一个人也不容易。

大学华业后,我参加工作,娶妻生子,大伯都帮忙不少,他开玩笑说:“把女朋友带来,让我给你撑撑眼,顺便把红包领去。”

我家房子装修,小工的活都是大伯干的,他帮忙监督的时候,还不肯要我们给他的工钱。

在我心里大伯就是另一个爸爸,没有大伯就没有现在的我,大伯虽然帮我们很多,但他从没有倚老卖老,能自己做的事情尽量不麻烦我们。

有一次,他去二十里外的云山村买二胡,他不让我开车送他去,自己骑自行车顶着烈日去买。

这就是我的大伯,一个非常可爱的老人!

每次回家,我都要买上礼物去看望大伯,我妻子知道大伯的过往,结婚后,大伯的衣服鞋袜都是我妻子帮忙操持,每次给他送去,大伯都笑得嘴巴歪掉。

我嘱咐大伯,不要太节省,吃好喝好,有空经常过来看看我们,我们然是你的儿女。

转眼到大伯76岁,为了不让大伯觉得孤单,这些年我每年回老家过春节,白天陪他聊天,串门,晚上两口子陪大伯和父母玩几圈麻将,然后故意输给大伯。

大伯每次看着桌上一张张凭自己“本事”赢来的钞票,脸上乐开了花。

初四这一天一大早,我老婆起来把馄饨包好,就等大伯起床过来下了,但一直等到8点,还不见他过来。

于是我就去叫大伯过来吃,来到门口时,看到大门紧闭,我贴着门听到鸡笼里的鸡,叫个不停,估计是急着想出来了。

于是,我对着房间窗户大声喊“大伯,大伯起来了吗,可以吃早饭了”,我喊了好多遍,屋里没有动静。

我一下子心慌起来,有一股不详预感,但我又急忙在心里否认,大伯昨晚还谈笑风生跟自己打麻将呢,不可能有事,估计是睡得太沉。

我的喊声惊动路过门口的几个儿时伙伴们,他们走过来帮着把窗户卸下一块玻璃。

我从窗户爬进去,来到二楼大伯的房间,看到大伯安详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我跌跌撞撞地跑到床前,试图将大伯唤醒,但发现大伯已经驾鹤西去了!

我跪倒在床前,哭得声嘶力竭,我无法相信疼爱自己的大伯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

我哭得差点晕过去。妻子安慰我人死不能复生。我在家给大伯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葬礼,所行礼节,都是以儿子身份。

村子里的有个别老人不赞同,说这不符合规矩,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我做得很对。

听着他们的议论,我又忍不住红了双眼,我内疚道:“我对不起大伯,没成想他走得这么突然,我还没来得及尽孝,没让我在他病榻前递上一碗水。”

老家78岁光棍突然去世,侄子给他办个喜丧合适吗?

我认为非常合适。我的大伯这辈子像父亲一样庇护着我,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我,他走得那么突然,我都没有机会尽孝,让我很内疚。

我给他办个热热闹闹的喜丧,也是对大伯养育之恩的报答,让他风光大葬,也希望他在那头过得更好。

写在最后:

百善孝为先,按传统习俗,侄子属于近亲,只要老光棍对他尽了扶养义务,他就应该给老光棍养老送终。

请关注我,码字不容易,您的点赞是我前进的动力!

老家的一个78岁老光棍突然死亡,侄子给他办了个喜丧。合适吗?

老光棍“聋三宝”这个名字一直被村里大人、孩子叫了74年,直至他去世。

有次我不解的问母亲:为啥三宝那么大岁数了,别人叫他三宝他还乐呵呵的答应着,一点不生气呀?

母亲说道:“老话讲:一辈子没结婚的人,即使活到100岁,还属于是孩子,所以三宝不计较。不过,你们看到他就叫一声‘三叔’吧,‘舌头根打个滚’的事,三宝是个善良的人。”

三宝住我们村大西边,上面有一对龙凤胎哥姐,从我记事起就没看到过他父母,听我母亲说在三宝5、6岁时,父母就先后离世了,三宝是跟着哥哥姐姐长大的。

三宝的哥哥叫双龙,姐姐叫双凤,比三宝大11岁,因为父母早逝,这兄妹仨成了孤儿,三宝人长的倒是高高大大,但耳朵失聪。

据说是三宝小时候咳嗽,村医给他用的链霉素过量造成的。

俗话讲:一聋三痴,三宝确实反应比其他人迟钝,加上家境贫寒,又没有父母,如果不是热心人介绍,让双凤给哥哥双龙换亲,估计这哥俩都要打光棍。

双凤换亲过来的嫂子叫玉银,也是一个能干女人。自从她嫁进门后,里里外外都靠她一双手,除了勤俭持家外,对这个聋小叔子,玉银一点不嫌弃,平时除了照顾他一日三餐,连三宝换下来的脏衣服都是她这个嫂子洗。

婚后一年,双龙和玉银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杨振,寓意振兴家族的意思。

看到白白胖胖的大侄子,三宝高兴的嘴都合不拢,只要有空,就会抱着杨振满村玩耍,不是抱着,就是背着,简直就像他身上长的似的。

三宝虽说耳朵不好,但手巧,只要他看到的小玩意,只要瞄上几眼,就能做出来。所以杨振小时候的玩具比其他孩子都多,什么小手枪啦,弹弓啦,踩的高跷啦,等等,都是三宝用木头块给杨振做的。

三宝只读了两年书就辍学了,不过他认识不少字,因为家底子寒,三宝随后就参加生产队劳动,因为身大力不亏,也是一等工分的整劳动力。

在姐姐双凤的建议下,双龙夫妻俩在三宝24、5岁的时候,让大队批了三间房地基,给三宝盖了三间半截砖的瓦房。

在双凤看来,三宝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如果遇到合适的姑娘,就能组成一家人了。

但兜兜转转,也相了几个,姑娘们挑剔的很,不是嫌弃三宝耳朵不好,就是嫌弃三宝太老实木讷,不会花言巧语,所以最后都没成。

一晃好几年,三宝奔三十了,失去了婚恋的最佳年龄,虽然三间房随后也翻盖成红砖大瓦房,但三宝还是孑然一身。

不过三宝从没有垂头丧气,他还是成天乐呵呵的,随着哥嫂的儿女杨丽出生,照顾侄子杨振的任务便大部分落在三宝肩上。

杨振也特别粘他这个聋三叔,每次只要爹妈这边宰只鸡、炖条鱼之类的,不用他爸妈吩咐,自己就给盛上一大碗,先给三叔送过去。

聋三宝自从分家后,挣的工分就单独核算,每年年终分红的钱,他都自己收着,时不时给侄子侄女买些书本和零食,以减轻哥嫂的负担。

有一年三宝跟着生产队一帮老爷们去淮南拾粪挣工分,临回家时,这帮人去县城转了一圈,在百货店里,男人们除了买自己喜欢的烟酒,就是给自己添置双回力鞋。

但三宝对这些都没兴趣,而是转到儿童鞋帽柜台,买了一斤枣红色的毛线,和一个风雪帽。

同行的二胜笑着大声问道:“三宝,你这是给哪个婆娘买的?”

谁知道三宝生气的一瞪眼,道:“瞎讲!毛线是给侄女买的,让我大嫂给她织件毛衣;这风雪帽是给我家杨振买的,冬天上学能捂脸、捂耳朵。”

三宝每次说到侄子杨振时,前面喜欢加“我家”两个字,可见得他对这个侄子有多亲。

一转眼杨振读初中了,侄女杨丽也快小学毕业,那时候农村已经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田到户后,一直腰椎不好的哥哥做不了重体力活,三宝就承担了自己和哥嫂两家的犁田打耙的活,而插秧锄田这些手头活,嫂子玉银也主动揽过来,让哥哥好好修养身体。

有一年夏天,姐姐双凤给三宝领来一个丧偶的、带一个儿子的寡妇于仙,在双凤看来,哪怕于寡妇不能给三宝生个一男半女,但还有一个继子,养大了到老可以有个依靠。

那天午饭是在哥哥双龙家招待的,看到三宝对哥哥一家的依赖和贴心,于寡妇心生不满,在她看来,这么多年,三宝就是哥嫂家的“老黄牛”。

所以在让自己跟三宝单独谈话时,于寡妇毫不掩饰的对三宝说:“我看出来了,你就是你哥嫂家的大伙计,如果跟我结婚了,你就要跟你哥他们划清界限,不要这么分家不清的。”

“再说了,我之所以想嫁给你,就是想你能帮着我把儿子养大,这样到你S了,有人管你。”

三宝虽然耳朵聋,但他一点不傻,听于寡妇如此大言不惭的跟自己发号施令,他能感觉到这个女人将来不是省油的灯。如果因为找个女人“捂捂脚”,而把至亲的人撇开,那他做不到。

于是,三宝大声对女人说道:“你们娘俩太金贵,我怕高攀不起!”

说完,摔门而出,留下于寡妇一个人坐在板凳上发愣。她没成想这头看似老实巴交的“驴”,居然这么倔!

得知三宝把于寡妇拒绝后,一家人都抱怨他:

哥哥双龙说:“你就依了她的条件呗,我身体不行做不了体力活,还有杨振呢,一转眼就长大了,能接替我的班了。”

谁知道三宝狠狠的瞪了哥哥一眼,道:“你真是鼠目寸光!难道养儿子就准备让他跟你种一辈子地吗?我们杨振学习好,以后是个大学生的苗子!他肯定能光宗耀祖!”

姐姐双凤劝慰道:

“有个女人照顾你,可以给你浆洗涮,我们也好放心。再说了,你只要对于仙儿子好,人都是讲良心的,到时候她儿子也会给你养老。”

谁知三宝横了一眼姐姐,小声嘀咕道:“就冲这孩子他妈妈这样的德行,她儿子也不会好到哪去,别到时候‘偷鸡不成蚀把米’,我不想劳神。”

“我又不缺胳膊少腿,洗衣做饭哪一样都不需要求教人。你不用为我担心,‘有侄不为孤’,将来有我们杨振呢。”

就这样,风韵犹存的于仙本以为三宝要高攀她,却不曾想被三宝“放鸽子”了,气的她牙根痒,骂三宝是个“拧种”投胎!

1997年夏天连降暴雨,把我们村靠巢湖沿岸的水稻田都淹没了,为了从洪水口里抢粮食,双龙不顾妻子和三宝的反对,撑着伤残的腰,用扁担一担一担从淤泥田里往岸上挑稻把,一下子把腰伤的动弹不得。

与其同时,也正是侄子参加高考的关键时刻。

为了不让侄子考试分心,三宝不让嫂子告诉杨振,说他父亲腰椎需要做手术的事。

直到三天高考结束,三宝才和侄子一道,送哥哥双龙去县医院做手术。

腰椎病本来就属于疑难杂症,手术不好甚至造成终身瘫痪。为了稳妥起见,县医院大夫建议双龙转院去省城,找医术高明的专家会诊后再做手术。

可那就意味着需要一大笔费用。

看到嫂子紧皱眉头,三宝说:“钱是人挣的,身体要紧,只要能治好,就不要计较钱。”

嫂子看看儿子,又看看躺在床上的丈夫,含着泪道:“这个道理我当然知道,但杨振这次考试后,无论成绩好赖,都要花钱。”

“考不好,肯定要去复习;考上了就需要一笔学费,家里就那点钱,不行就先让他爸看病吧。”

就这样,双龙在省立医院住了一个月的院,出院后算算花了5000多块钱。

这对上世纪90年代的普通农户家庭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好在手术很成功,医生嘱咐只要好好修养,应该不会复发。前提是不要做重活。

同时,杨振高考分数也下来了,超过分数线40多分!

三宝在得知侄子考上大学后,从不喝酒的他,那天高兴的喝了一大杯白酒,喝完一个劲的笑,然后心满意足的呼呼大睡。

杨振也是个懂事的孩子,眼看家里两个顶梁柱的男人,一个腰椎不好,一个听力残疾,往后这个家都需要自己照顾。

所以,他放弃报考其他省外院校,选择了省内一所师范,如此一来,一是学费少,其次毕业后可以往家乡分配,这样一举两得。

在杨振临近开学的前几天,三宝对侄子说:“今天三叔带我家大学生赶集去!怎么着也要买两套像样的衣服鞋子。”

本来以为三宝也就给侄子买两身衣服作为贺礼的,谁知道当天晚上,三宝打着手电筒,推门而入。

他把一本存折郑重的交到哥哥手里,笑着说:“这是2000块钱,你们看着给孩子取点带着,穷家富路嘛,不能太寒酸。”

侄子杨振赶忙对叔叔说道:“你这些钱都是辛苦钱,自己留着吧,我上学不够可以自己勤工俭学的。”

三宝嗔怪道:“上学就要专心上学,打什么工呢,我还有钱,而且我又不老,还能继续挣钱呢。”

就这样,杨振在全家人的嘱托下,踏上求学道路。

从那以后,三宝更勤俭了,除了照顾两家的责任田,农闲时跟着村里做手艺的建筑队拎泥桶,看到路边有大树桩,他扛着“一齿耙”劈柴,然后卖给村里的糖坊熬糖用。

每个寒暑假杨振回来,一点没有大学生的架子,而是跟着三叔挑粪桶,赤脚下地干农活。

大学三年,杨振能不花的尽量不花,别人在校园花前月下谈恋爱,但他不往这方面想,他只想能快快毕业,早日走向工作岗位,挣钱养家,给父母和三叔减轻点负担。

在毕业选择地点这个问题上,杨振完全可以留在县城中学的,但他毫不犹豫填写镇中心学校,做了一名初中老师。

因为学校离家只要10多里地,杨振每个礼拜天都往家跑,遇到农忙抢收,中午时间来不及,晚上放学后他都飞身骑上车,赶着回去抢重活累活做。

由于教学优秀,杨振不久后入了党,还是数学教研组的组长,与其同时,爱情的橄榄枝也向他抛来,他和同事王欣谈起恋爱了,不久后两人选择裸婚。

侄子、侄媳两口子都是老师,三宝逢人就骄傲的说,家里有两个教书先生。

王欣确实是知书达礼的好姑娘,她孝顺公婆,尤其是对这个叔公公,更另眼相看。因为从丈夫嘴里得知,这个叔叔是他们这个家的功臣。

因为小俩口结婚时住的就是学校分的宿舍,所以在儿子出生后,为了改变一下居住条件,两人决定在集镇小区,买一套商品房。

两人把定金交完后,才告诉父母,他们买房了。公婆自知对不住这个贤惠的儿媳,所以就将自己省吃俭用的2万块钱拿出来,支援小两口。

王欣推辞不要,说他们俩自己这几年也攒钱了,但公婆说这是他们的心意,必须要收下。

杨振两口子回到学校后的第二天一大早,王欣在学校门口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风中瑟瑟发抖,她禁不住大声喊道:“三叔,这么早来镇上啦?干嘛不去家里呀?”

三宝闻听,憨憨的笑道:“知道你这个点出来接学生,我也是刚来,我还有事呢,这就走。”

说完,从怀里掏出一张存单,对王欣说:“这是1万块钱,一年定期,已经到期好几天了,我没空取。”

“这是我身份证,密码是杨振农历生日前面加个0,我走了,身份证我不着急用,你们星期天回去记得捎回去就行。”

说完,他急匆匆、不由分说转身离开了。望着寒风中三宝的半旧毛帽,被吹的忽闪忽闪的,王欣攥着手里的存单,任凭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

杨振乔迁新居后,第一时间把父母和三叔接过来,考虑到三叔就一个人在家,杨振说:“三叔是全能的,不如搬过来跟我们一起住,还能帮我们照顾欢欢。”

不曾想三宝直摆手,说道:“不行,不行,我一个人习惯了,跟你们住我反而受拘束。”

就这样,三宝只要地里有什么新上市的瓜果蔬菜,他都会第一时间骑着三轮车给侄子送过来,不知道的都以为是杨振的父亲。

2018年冬天,双龙查出来肺癌晚期,不到半年时间人就走了。

临终时,他拉着儿子的手,嘴里嗫嚅着,杨振把耳朵凑过去,问:“爸,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你尽管说。”

双龙看看站在窗前的弟弟三宝,又看看儿子,眼角一滴泪珠滚落下来。

杨振顿时明白了!他哭着对父亲说:“您是担心我三叔吗?您放心好了,我会像待您一样,孝顺我三叔,不会让他一个人孤苦伶仃没人管的。”

听儿子这么说,双龙安详的闭上双眼。

从那以后,已经是校长的杨振时不时往家跑,看望他的聋子三叔。

岁月已经让曾经能顶天立地的三宝也佝偻成古稀老人了,但精神矍铄,每次杨振回去,三宝就会把积攒几天的鸡蛋,和养了大半年的鸡鸭逮给杨振带上,杨振只要推辞,三宝就瞪眼生气。

就这样,杨振车上的后备箱,每次都塞得满满的,哪怕是几根大葱,几颗白菜,都是沉甸甸的父爱。

老家有73岁“垫缺沟”一说,那天杨振夫妇和妹妹王丽约好一起回老家看望三叔,他们给三叔买了几身新棉衣,新鞋子,还有许多滋补品,并告诉三叔,不要舍不得吃,该穿就穿,现在每家的日子过的都好。他们兄妹俩就是他的亲身儿女。

三宝高兴的直点头,一个劲的说很知足,自己有他们这几个孝顺孩子,争取活到100岁。

转眼到年了,为了不让三叔觉得孤单,这些年杨振每年回老家过春节,白天陪三叔聊天,串门,晚上两口子陪三叔和老母亲玩几圈麻将,然后故意输给三叔。

三叔每次看着桌上一张张凭自己“本事”赢来的钞票,脸上乐开了花。

因为三叔还是喜欢住自己的那三间房,每次玩麻将后,杨振就打着手电筒,一直把三叔送到屋里后,他才放心离开。

初四这一天一大早,王欣起来把馄饨包好,就等三叔起床过来下了,但一直等到8点,还不见三叔过来。

于是,杨振边往外走,边笑着说:“这老头也学懒了,8点了还不起床,我非过去批评他!”

等杨振到三叔门口时,看到大门紧闭,贴着门听到鸡笼里的鸡,叫个不停,估计是急着想出来了。

于是,杨振对着房间窗户大声喊“三叔”,但接连叫了五六声,听屋里没有动静。

杨振一下子有不详预感,但他急忙在心里否认,三叔昨晚还谈笑风生跟自己打麻将呢,不可能有事,估计是睡的太沉。

于是,他又大声喊了几声。

杨振的喊声惊动路过门口的几个儿时伙伴们,他们走过来帮着把窗户卸下一块玻璃。

这时,杨振看到三叔安详的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杨振带着哭腔又大声喊,但三叔还是没有动静。

此时,大家心知肚明知道情况不妙,杨振顾不了许多,从隔壁木匠家借来电锯,把门栓割开。

他跌跌撞撞的跑到床前,试图将三叔唤醒,但发现三叔已经驾鹤西去了!

杨振跪倒在床前,哭的声嘶力竭,他不相信疼爱自己的三叔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走了!

人死不能复生。杨振在家给三叔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葬礼,所行礼节,都是以儿子身份。

等一切安排妥当,正好他学校开学。

侄媳妇王欣流着眼泪说:“三叔Z体谅人,生怕耽误我们工作。”

杨振哭红了双眼,他内疚道:“我对不起三叔,没成想他走的这么突然,我还没来得及尽孝,没让我在他病榻前递上一碗水。”

说完,又“呜呜”哭起来,惹得周围的人也跟着垂泪。

题主问:老家78岁光棍突然去世,侄子给他办个喜丧合适吗?

我认为非常合适。三宝这辈子像父亲一样庇护着侄子杨振,在他去世后,杨振给他办个热热闹闹的喜丧,就是对叔叔养育之恩的报答。

“有侄不为孤”,三宝这辈子活的有价值,他用一颗善良的心,换来侄子对自己的孝顺,安详的走完这一生。

大家好!如果喜欢我的分享,请关注@白鹭湖姑娘!谢谢您的支持!

老家的一个78岁老光棍突然死亡,侄子给他办了个喜丧。合适吗?

我们村子里面的赵大伯是一位老光棍,他一生无儿无女。前几年赵大伯去世的时候,他的侄子明涛给他办了喜丧,让村子里面的人们都非常的吃惊。

赵大伯和赵二伯是兄弟两个,赵大伯在小的时候得过小儿麻癖,所以他走路的时候,腿一直都是一瘸一瘸的。

赵二伯和赵大伯虽然是弟兄两个,但是赵二伯和赵大伯长得一点也不像。年轻时候的赵二伯长得十分的高大帅气,并且还能说会道。

赵大伯比赵二伯大8岁,因为他们的家里很穷,而他们的父母在他们刚刚成年的时候,先后几年都又因病去世了。所以弟兄两个到了成亲的年龄,也没有媒人来家里给他们说媒,所以他们一直都是单身。

直到赵二伯25岁的时候,他的一位女同学看中了赵二伯。

这位女孩子原来和赵二伯在一起上过学,因为她长得有一些胖,所以因为各种原因,她到了25岁的时候,也没有成家。

但是这个女孩心地善良,她知道和自己同龄的赵二伯也没有结婚,并且她和赵二伯在一起上过学,她了解赵二伯的为人:虽然他的家里穷,但是赵二伯是一位忠厚老实的人。

于是,这位女孩就托媒人向赵二伯的提亲。赵二伯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也是欣喜若狂,他以为自己这一辈子就要单身一人了,谁知道竟然有女孩看中了自己,并且还是自己十分了解的一个女孩子,于是赵二伯马上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后来,赵二伯和那位女孩就成亲了,而那个时候的赵大伯已经30多岁了,他还是孤身一人。

赵二伯结婚2年之后,就有了他的儿子明涛。明涛刚刚半岁的时候,因为赵二伯需要到处打工养家,明涛的母亲需要在家里做饭洗衣,而她的公公婆婆又不在了。所以,大部分的时候,明涛都没有人带,只能在家里哇哇大哭。

因为赵大伯和赵二伯住在一个院子里面,赵大伯住在后院。而赵大伯因为腿有些残疾,所以他大部分时候都在家里。他听到孩子哭的时候,心里也是着急的不行。

但是,赵大伯从来都没有去过弟媳妇的屋子里面,他也是站在院子里面大声的呼喊着,让明涛的母亲把明涛抱出来,他想带着明涛到处转转。

当明涛的母亲把可爱的明涛抱出来的时候,赵大伯高兴的不得了,他就每天推着小推车带着明涛在村子里面到处转悠。

小时候的明涛在伯伯的带领下,他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村子里面的人们看到赵大伯带着明涛都说:“这个明涛看着十分的机灵,他是你的侄子,你要好好的待他啊!”

赵大伯听到这些话之后,他总是笑着说到:“我这一辈子估计就是这样了,我无儿无女,这个明涛是我的侄儿,我是他的亲伯伯,我肯定会好好地待他。”

后来,赵二伯上班挣了一些钱之后,他就又在村口那里盖了三间新瓦房。于是,他就搬出了自己的老家,把赵大伯单独一个人留在了老家。

后来,明涛慢慢地长大了,而赵大伯也在家里闲得着急,于是,有人介绍他去镇子上面的农贸市场帮忙整理大葱。

因为农贸市场从农民那里收了许多的大葱,但是这些大葱收来的时候,上面有许多的干叶子没有清理,为了让这些大葱卖的时候好看一些,于是农贸市场就招一些老百姓每天坐在那里帮忙整理大葱,一天20元钱。

赵大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每天都早早地去那里开始整理大葱,因为整理大葱的时候,他也不用站起来,一直坐在凳子上面就行。那个时候的天气非常热,但是他从来都不嫌热。

每天下午下班的时候,赵大伯就领到了20元钱,他也顾不上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湿透了,就急忙来到了赵二伯的家里,赵大伯到明涛家门口的时候,他从来都不往家里去。

他在大门口把赵二伯和明涛呼唤出来之后,就急忙从口袋里面拿出来那20元钱递给赵二伯,交代他给明涛买一些吃的,然后他又从另一个口袋里面掏出来一个大苹果递给明涛。(那是农贸市场的店家看到大家实在是辛苦,每个人给他们一个苹果,让他们解渴,谁知道,赵大伯从来都不舍得吃,他一直给自己的侄子留着。)

赵二伯看到这些,他赶紧邀请哥哥去自己的家里一起吃饭,但是,赵大伯往往说什么也不去,他还是一瘸一瘸地走了。

望着赵大伯远去的身影,明涛的父母在那个时候就交代明涛:你的伯伯是你的亲人,他一辈子无儿无女,你将来长大了一定要好好的孝顺你的伯伯。

小时候的明涛在父母的教导下长大,等到明涛刚刚8岁的时候,他的家里只要做什么好吃的饭了,他都会先让自己的父母盛一碗,明涛自己也不吃,他都会小心翼翼的送到赵大伯的家里。因为他们两家离得比较近。

所以说,在那些年,村子里面的人们经常看到明涛在自己的家里和赵大伯的家里之间穿梭,每次明涛都是拿着各种好吃的往赵大伯的家里送。

而赵大伯只要自己有什么好吃的,他从来都舍不得吃,他先想到的就是明涛,他常常和村子里面的人们说:明涛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我是他的亲伯伯,孩子吃了比我自己吃了还高兴。

后来,明涛考上了大学,他去外地上学的时候,赵大伯更是把自己一生的积蓄都拿了出来:共计5万元。

当明涛看到自己的伯伯把叠得整整齐齐的5万元递给自己的时候,他的眼泪马上就掉了下来:要知道自己的伯伯腿有些残疾,这5万元需要他付出多大的心血才能积攒够啊!而当自己上学需要钱的时候,伯伯竟然毫不犹豫地拿出来了自己一辈子的积蓄。

明涛当时就跪在赵大伯的面前,痛哭流涕地和他说:伯伯,您一辈子没有儿子,您把我当做自己的儿子抚养长大,等我将来挣住钱之后,一定会向亲生儿子一样孝顺您,给您养老送终!

明涛的话把赵大伯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直接就抱着明涛泪如雨下:自己无儿无女,这些年他确实是把明涛当做自己的儿子看待啊!

后来,明涛大学毕业之后,他直接就回到镇子上面上班了,因为他上班的地方离赵大伯的家里很近,所以他经常买一些好吃的去看望自己的伯伯,明涛每次发了工资之后,他都会给赵大伯一些零花钱,让他想要什么了买什么。

后来,明涛也结婚成家了,他在镇子上面买了房子。他就经常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去看望自己的伯伯,一直到赵大伯70岁的时候,明涛看到赵大伯一个人在家里居住,他有些不放心,想着把赵大伯接到自己的家里住。

但是,赵大伯告诉明涛:我现在身体还很好,你的孝心我知道,只是我觉得自己一个人住在老家十分的舒服,我习惯一个人居住,我觉得一个人住着很好。

看到自己的伯伯态度坚决,明涛也不好再说什么,因为离得近,所以,他每天去看望自己父母的时候,都会去看望自己的伯伯,并且明涛去伯伯家里的时候,他都会给伯伯带一些饭,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伯伯年龄大了,他一个人在家里做饭十分的不方便。

就在赵大伯78岁那年,一天早上,明涛还是和平时一样,他去村子外边晨跑回来的时候,又到镇子上面给赵大伯买了一碗豆腐脑,并且还配了二个茶叶蛋。

明涛在赵大伯的家门口敲了一会儿门,但是,和平时不一样的是:赵大伯没有开门。

明涛有一些吃惊,因为平时他拿着早饭过来的时候,赵大伯家的大门早就开了,并且喜欢干净的赵大伯还在院子里面扫地,今天是怎么回事?

明涛有些不放心,他弄开了赵大伯家的大门,发现赵大伯躺在屋子里面的躺椅上面,已经去世了。

赵大伯每天早上起床之后,有看电视喝茶的习惯,当时电视还开着,赵大伯倒的茶还是温的,但是赵大伯却满脸安详地去世了。

赵大伯的侄子明涛看到这些之后悲痛欲绝,他马上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和母亲。

赵二伯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他告诉明涛:你的伯伯无儿无女 ,你一定要送你伯伯zui后一程。

明涛也是泪流满面,他告诉自己的父亲:他的伯伯待自己就像亲生儿子一样,如今伯伯去世了,他一定要尽自己该尽的责任。

于是,明涛带头,在村子里面的人们的帮助之下,给自己的伯伯办了后事。

村子里面的人们只要一提起来明涛,大家都说他是一个孝顺的侄子。

题主问:老家的一个78岁的老光棍突然去世,侄子给他办了喜丧,合适吗?

我觉得这种情况十分的合适,因为78岁的老人一生无儿无女,如果他在年轻的时候,把自己的侄子当做自己的儿子看待,那么将来他去世的时候,知恩图报的侄子为他办了喜丧,这种情况很常见。

侄子给他的伯伯办了喜丧,说明这位侄子是非常善良的一个人,他知道感恩,他知道自己的伯伯一生非常的不易,侄子能为伯伯办理后事,百善孝为先,说明侄子是一位非常孝顺的人。

老家的一个78岁老光棍突然死亡,侄子给他办了个喜丧。合适吗?

合适的,为这个孝顺的侄子点赞。按传统习俗,侄子属于近亲,只要老光棍对他尽了扶养义务,他就应该给老光棍养老送终。

老家的一个78岁老光棍突然死亡,侄子给他办了个喜丧。合适吗?

如果说照我们这边风俗来讲的话就属于不合适的!

因为按照传统的风俗来讲,除了出家人之外。一个人如果一生中没有婚配和子女的话,就属于不完整的人生。

按照古法来讲,光棍就属于不完整的人生。那么他的丧事就不在喜丧的范围。

就算是穿寿衣,也只能是穿短衫。不能是长衫的。

正常有儿女后代的人死后,按风俗灵位和魂幡上都是写:故显考(妣)ⅹⅹⅹ老大(孺)人之灵位。

像这种无儿无女(男女)的光棍死了。不管他多大的年纪,按风俗一般都写:新逝亡人ⅹⅹⅹ之灵位。

只不过现在怎么说嘞,有些传统的风俗习惯被废弃了。

给死者穿的寿衣无论男女老少一律都是长衫。这算是照顾家属的情绪吧!

至于说给老光棍办喜丧,我看大可不必。虽然侄儿的孝心可鉴,但是死者一世无妻,儿女皆无。虽然古语言:有侄不为孤!但是实际上他还是一辈子孤苦伶仃的,请问他的喜从何来?

老家的一个78岁老光棍突然死亡,侄子给他办了个喜丧。合适吗?

那要看侄子办喜丧的结果如何,才能评说合不合适。

78岁,论岁数应该不算少亡。可是人家是个老光棍,没有结过婚,属于孩子,他就是活到100岁,没有成过家,也算做是童子。我们这里的风俗,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光棍的侄子为了让自己的叔叔或者大爷,风风光光地走。不能只继承光棍的房产土地,就会选择给光棍娶姻亲,找合适的单身亡女,花钱把尸骨买过来,先办喜事后办丧事,让光棍在入土的时候不再是单身汉,双口棺木同时下葬祖坟。否则的话,侄子就是把光棍的丧事办得再隆重,家族的长辈也不买帐,更不会让光棍入到祖坟。

近些年,活人给去世光棍娶阴婚的事情也是五花八门。说白了,就是去除阳间人的心病。现在的家族观念越来越淡薄,封建迷信专制的族长制已经失灵,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也不管你什么家族家规。所以,在棺材内放美人画,放硅胶娃娃的事情屡见不鲜。我在担心,几十年,几百年,当人们在地下挖出硅胶娃娃的时候,后人会不会觉得先人们曾经的喜丧原来还有假的?

所以我想说,做侄子的给老光棍办喜丧,只要不假办,就合适!

举起手_cool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