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满大街的KTV,怎么突然“消失”了?

以前满大街的KTV,怎么突然“消失”了?

你有多久没有去KTV了,短短7年时间倒闭6万家,风靡一时的KTV为何突然不火了呢?

KTV在曾经可是非常火爆的,那是休闲娱乐聚会的好去处,每每到了夜晚,华灯初上,人群蜂拥而至,几百块钱开一个包厢,大家喝酒唱歌好不痛快

如今你是有多久没有去KTV了呢?对于我来说,差不多有两三年没有去过了,一方面是人已经成熟了,有越来越多的事要做,另一方面,KTV对我已经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了,所以去不去也都无伤大雅!

记得以前和小伙伴们去唱K,还在里面认识了一位大学生,最后跟她谈起了恋爱,那也可以说是一段美丽的邂逅,曾几何时,很多人聚会要去,失恋了也要去,无聊了也要去唱k,甚至还想去认识一些女孩子

不过凡事都要遵循盛极必衰的规律,没有什么事物能够一路长红,总有衰败被另外的新鲜事物替代的一天,我觉得如今的KTV就像曾经很火爆的网吧一样,慢慢的就被替代了,甚至可以说,人们已经玩腻了!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从2015年到2021年,短短7年的时间,将近有6万家KTV宣布倒闭,在2015年是全国还有12万家KTV,谁成想到了如今仅有6.4万家,说不定这个数字还会不断的减少

到底是什么让风靡一时的KTV呈现衰退的趋势呢?

KTV兴衰史

KTV的兴盛,其实跟港台的流行音乐密切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去KTV主要就是唱歌,当年我们非常喜欢听香港的歌曲,还有看港片,经常在电影里出现许多卡拉OK厅,他们谈事要去唱k,消遣娱乐也要去唱K,从而便影响到了大陆

不过,其实世界上第一台卡拉OK机是日本人发明的,卡拉OK也是从日语音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无人乐队伴奏机,这种卡拉OK机的发明非常受日本年轻人的欢迎,下班之后,人们都会去唱k放松心情

那个时候消遣的方式比较少,手机和电脑也没有普及,所以唱歌就是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在日本爆火之后,又迅速传到了中国时尚最前沿港台地区,接着又由港台传入大陆

八九十年代的卡拉OK厅还分为露天的和包厢式,这些卡拉OK厅、歌舞厅、台球室等等吸引了大批青春时尚靓丽的少男少女,根据统计,1993年,北京市共注册歌厅282家

台湾钱柜公司,后来将歌厅正规化,这可以算作第一代KTV,创始人原先只是卖光盘的,为了方便人们视听视唱,于是专门开设了一个包间,让客人在里面体验,但似乎人们更乐意唱歌,买光盘的却不多,于是他干脆开起了包房,专供人们唱歌娱乐

后来钱柜还带来了量贩式KTV的模式,还能进行一条龙的吃喝玩乐,我们发现如今很多KTV的招牌都有量贩式,其实这也来源于日本,译为大量批发的意思,打破了原先按单曲来收费的计价模式,改成小时计价

随着不断的改进,KTV还开设了酒水、果盘以及许多零食炸鸡等等,满足客人的需求,慢慢的就演变成了如今的KTV

当时的钱柜KTV非常受年轻人的青睐,单家就能月营收千万级别,成为了当时的暴利行业,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商家入驻

KTV为何没落了?

一方面是出台了相关的政策,2006年对灯红酒绿的KTV行业进行了整治,每日凌晨两点至上午八点,娱乐场所不得营业,当时一些歌厅凌晨两点之后才营业

2008年钱柜换了新的掌权人,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的决策者对KTV采取了措施,比如降薪、裁员、调价的方式来控制成本,但依然没有发生逆转,导致许多领导阶层纷纷出走,然后钱柜开始走下坡路了,每年都有很多家分店关门,2015年,北京朝外钱柜也暂停营业了

除了钱柜之外,整个KTV行业都出现了衰败的迹象,2016年传统KTV的数量就出现了60%的削减

其实可以KTV衰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一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KTV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为了留住客源,他们会选择在闹市区开店,如此一来房租就比较昂贵,再说KTV的包房比较多,有时甚至需要几层楼,还要进行精装修,有些高档的KTV投入的成本就高达上千万元,但是玩的人越来越少,出现了亏本的现象,于是就倒闭了很多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出现了许多好玩的娱乐平台,所以消遣的方式丰富多彩,躺在家里刷视频省钱又快乐,就算出门也有许多游玩的地方,特别是直播行业的兴起,人们更愿意在手机上观看这些有趣的直播,还有主播也是越来越多,每天晚上也是人气最旺的时候,他们待在家里跟个大主播打pk,就能赚许多钱,哪还有心思去唱歌呢?因此现在的人不在无聊了,KTV就被新兴行业替代了

还有一个原因,现在版权意识越来越强,很多KTV的热门歌曲都被下架了,就算一些老歌也不能播放了,刚出来火爆的新歌,没有版权也不能随便上传,这无疑加速了KTV的衰败,虽然如今的年轻人一样热爱唱歌,但是他们可以在各大短视频平台直播唱歌,还能获取一大批粉丝和收益,可以说KTV的兴盛和衰败都是时代的选择,任何行业都不能长胜不衰,总有被替代的时候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以前满大街的KTV,怎么突然“消失”了?

据相关数据得知,2015年我国KTV数量高达12万家,但到了2021年,我国KTV数量仅有6.4万家,也就是说,仅仅6年时间,就有约5.6万家KTV宣布倒闭。

遥想当年,曾经风靡全国的KTV,却在最近几年迎来了行业低谷,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KTV的发展与爆红

在说KTV之前,必须先说卡拉OK,先后顺序不能乱。

20世纪60年代,日本乐坛深受美国嬉皮士风格影响,导致战后的日本年轻人,同样对音乐十分痴迷,那时候,大家伙就特别喜欢唱歌,在家里、公司、马路上,随处都能听见日本人哼着乐曲。

1971年,井上大佑(伴奏乐手)正在给好友录制伴奏带,通俗的讲就是没有唱词的背景音乐,在录制过程中,井上大佑灵光一闪。

既然日本有那么多人喜欢唱歌,为什么不做一个收录了大量伴奏音乐的唱歌机器呢?

于是,一个配备麦克风的伴奏机器应运而生,这就是最初的卡拉OK,日语音译为“无人乐队伴奏”。

卡拉OK被发明后,迅速在日本掀起了一阵阵唱歌狂潮,特别是在日本文化中,年轻人下班后又喜欢聚在一起喝酒,所以唱歌成了他们的首选娱乐项目。

卡拉OK不仅风靡日本,很快“这把火”同样蔓延到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内地,井上大佑也被称为“卡拉OK之父”,并且还被《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亚洲 20 人之一,对他的评价是“井上大佑改变了亚洲人的夜晚”。

卡拉OK在中国内地的兴起时间在80年代末期,当时广州开设了第一家卡拉OK,但因为超前的娱乐模式,以及昂贵的消费水平,所以很多老百姓仍然十分遗憾。

卡拉OK这股风,很快就吹遍了内地,就拿北京的卡拉OK举例,截至1993年9月,北京歌厅数量约为282家,不过还是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价格昂贵。

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下面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台湾的刘英了,也就是钱柜的创始人。

卡拉OK在中国台湾也同样如此,刘英本身是做录像带生意的,他发现卡拉OK的公众化唱歌,并不符合咱们中国人含蓄的特点,而且在做录像带生意时,刘英发现虽然有很多人前来试听、试唱,但真正愿意掏钱的人却很少。

他就开始思考转型之路,最终灵光一闪,刘英成功把MTV跟卡拉OK结合在了一起,也就是钱柜KTV,并且他还加入了很多创新元素。

还记得卡拉OK的缺点吗?

刘英不仅设立独立的包厢,他定的价格也很亲民,钱柜KTV不仅拥有更全面的音乐曲库,最重要的是,所有消费都是明码标价,甚至还结合了自助餐的服务,酒水、零食等应有尽有,这让消费者可以在包厢内尽情享乐。

这种KTV模式,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量版KTV”,在日语中,量版就是大量批发的意思。

吃喝玩乐一条龙的钱柜,在进入内地市场后,简直就是对传统高消费卡拉OK的降维打击,最火的时候,钱柜一个月营业额就要高达500多万,而且还要提前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能订到包房,很多资本家眼看钱柜KTV不断爆红,他们也纷纷加入到“量版式KTV”的浪潮中,所以很多70后、80后去的KTV,都带有“量版”二字。

我国KTV巅峰时期是在2005~2015年,但从2015年开始,大量KTV纷纷宣布倒闭,其中就包括钱柜在北京的首家门店“朝外钱柜”。

在《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显示,2016年传统KTV数量减少了近60%,特别是2020年的疫情,对于整个KTV行业来讲,无疑是场灾难,有数据显示,2020年KTV行业客流量减少了70%~80%,到了2021年3月,我国仅剩下约6.4万家KTV。

以前满大街的KTV,怎么突然“消失”了?

1.主体消费者群体在“变化”

以前KTV的主要消费群体是70、80、90后(部分),那会智能时代还没有如此发达,去KTV唱歌是宴请、聚会、商务接待的首选。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房子、车子、工作、子女教育、疾病、养老等开支,都成为了压在70、80、90后身上的多座大山。

一旦结婚后,以前的主力消费群体,就会进入“上有老,下有小”的层面中,特别是近几年房价的急剧攀升,光是每个月还房贷,就足以让很多家庭不再选择去KTV消费。

而且日常下班回家,除了教育子女以外,自己身体也不允许熬夜了,酒喝不动了,歌也唱不动了,更多的是想着如何休息。

那么00后呢?

如果你不知道“拼车、跳车、开天眼、硬核本”这些词的意思,那说明你对00后的娱乐项目仍然不了解,自从2016年推理真人秀热播以来,剧本杀行业就开始不断发展。

如果你不是00后,根本难以理解他们对剧本杀是有多么喜爱,除了剧本杀以外,00后的娱乐项目还有密室逃脱、刷剧、玩手游、刷短视频。

跟这些娱乐项目比起来,00后就更不愿意跑去KTV唱歌了,最重要的一点是,并非所有人都喜欢唱歌,同样,并非所有人都会唱歌。

我相信,绝大部分消费者都不会唱歌,那么去KTV干嘛呢?

干坐着玩手机,显得不合群。

不会唱歌,被逼着唱歌,又十分尴尬。

那怎么办?

直接不去就好了。

2.KTV的运营成本在不断增加

首先就是昂贵的租金,KTV走向低谷的那阶段,刚好是我国房价快速增长的时候,但是KTV的选址,又需要跟核心商业区搭边,像一些大型品牌KTV,动辄就是几千平米,再加上昂贵的装修成本,一年开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都是正常现象。

近几年,我国对作品版权越来越重视,在2018年,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发布了《关于停止使用部分涉诉歌曲的公告》,其中明确要求KTV经营方下架6000多部音乐电视作品。

在6000多部作品中,绝大多数都是当红热歌,没了这些经典曲目,消费者去KTV又有什么意思?

对于KTV一方而言,想继续拥有这些曲目也可以,那就是著作使用费,大概每个终端每天支付11元左右,如果一家KTV拥有100个终端,每天就要支出1100元,一年下来也要40万。

此外,员工成本也在增加,我所在城市在2015年员工平均薪资才3500,到了现在,平均薪资已经涨到了5800,一个大型KTV动辄就是几十、上百名员工,其中还有管理层,薪资开支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3.潮流成为过去,新型可代替产品陆续出现

为什么之前的我们喜欢去KTV?

除了以前生活压力较小之外,影视、音乐作品的冲击也是一大因素。

很多港片中,KTV出现的场景绝不在少数,不管是小混混还是富商阶级,都喜欢去KTV,所以这就是当年的时代潮流,消费者为了追求潮流,跟风去KTV消费纯属正常。

此外,20世纪末,21世纪初,香港乐坛风靡内地,大街小巷都在播放着梅艳芳、邓丽君、谭咏麟、张国荣等乐坛唱将的作品,作为那个时代的消费者,自然也偏向于去KTV尽情欢唱他们的曲目。

这是一种潮流,一种95后、00后完全不能理解的潮流,就像今天的我们,不理解00后为什么喜欢玩剧本杀一样。

到了2015年以后,互联网时代不断发展,自然也出现了“线上KTV”似的APP,用户不需要去KTV,就能享有丰富的伴奏曲库,随便在家哼几句,也能满足我们的歌唱需求,不然拿个麦克风去无人的开阔地带,照样能唱个痛快,关键还免费。

所以纵观KTV的发展史,它的爆红跟时代红利有关,例如租金低、人工低、版权意识低、音乐风气盛行、互联网发展水平低、消费者生活压力小等等。

现在KTV倒闭了这么多,只能说KTV的野蛮式增长,已经不符合当下时代需求,而且一个行业想要持续走下去,就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正如当年刘英把MTV跟卡拉OK结合在一起那样。

——END——

本文话题:你还记得第一次去KTV唱的哪首歌吗?

以前满大街的KTV,怎么突然“消失”了?

以前满大街的KTV,怎么突然“消失”了?

这个问题,原来的KTV城市确实多,后来慢慢的做不下去了。夜总汇,KTV,歌舞厅这些娱乐场所在90年代初期到2000年最红火,后来在2005年基本很难生存,慢慢的歌舞厅最早倒闭,改成大众舞厅。KTV改成量版,夜总汇基本成了酒吧。生意一年不如一年,现在很少有人去什么夜总汇,歌舞厅消费。大家的现在娱乐方式又多。在家里都能对这电视跳舞唱歌。

以前满大街的KTV,怎么突然“消失”了?

表哥靠给ktv供应水果,三年时间挣到人生第一桶金,全款买了套113平方的房子贷款买了一辆奥迪Q5,但最近几年表哥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询问原因,表哥告诉我现在ktv前景大不如2000~2012年,听完以后表示非常同意但又没有能力改变。

随着多数人的收入增加,ktv在2000~2012年成为主流消费群体,不管是商业洽谈还是同事聚会,亦或则朋友过生日,都是主选ktv,但自从2012年以后,ktv要么升级,要么关门大吉,要么半死不活的挺着。

据我自己统计(我们当地市区)2000~2012年期间大大小小的ktv总数有78家,平均每家ktv都能挣到800~1500万(根据表哥的收入判断

而那时候表哥给ktv供应水果,三年时间买了房和车,还能随时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后面ktv的行业越来越不景气,要不是表哥之前挣的多,现在也很难翻身。

表哥的经历

表哥初中毕业以后应聘工作屡屡受挫,后来跟姑父在我们当地摆地摊卖水果,后来通过一年多努力自己开了一家七十多平的水果店,日子过得虽说不富裕,但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2009年3月,22岁的表哥在机缘巧合下结识了一位ktv大堂经理,经过一些事两人惺惺相惜,后来这位大堂经理把表哥介绍给老板,从那以后表哥开始给我们这的ktv送水果。

起初表哥为了跟员工建立好交情不仅水果质量有保障,也会适当时候给员工一些礼物,比如:ktv拼果盘的员工和管理者,同时也会给员工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礼品,那位大堂经理也是如此。

后来见表哥会来事,跟所有员工都能聊到一起,送来大概三个多月后与ktv签订了五年的合同,从那以后表哥每年都能挣500000~800000,即便有一些人情世故至少也能落下600000。

可是到2012年以后我们这的ktv效益明显下降,有一些小型ktv的练歌房和一些量贩式ktv无奈关门。

表哥送水果的这家ktv效益也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于是老板通过大堂经理找来表哥商量能不能少送点水果。

由于之前和表哥签订合同,每次送水果的量和需要都在合同里,不能单方面更改。

当然这样的做法更是尊重表哥,后来表哥答应了老板的要求,一方面这家ktv算是表哥的恩人,另一方面表哥和大堂经理成为朋友,更重要的是这样尊重合作伙伴的老板肯定有机会重新起来。

但表哥也是和水果批发商签订的合同,只能将水果按原先的数量进过来,然后分为三部分出售,一部分送给ktv,另一部分放到自己的水果店里卖,最后一部分家里人帮忙摆地摊出售。

从表哥的事迹中大家可以看到ktv的行业也有一段时间的低迷期,有些ktv坚持不下来或许关门大吉,也有可能升级店铺。

以前满大街的ktv怎么变的越来越少了

从80年代的歌舞厅,到90年的练歌房,然后从2000到2022年的ktv,量贩式ktv,清吧,蹦迪夜店,经过多少年的升级才让ktv没落。

一,时代的变迁,一个时代就会有一个时代的流行标志,早期的歌舞厅和练歌房大家现在还见过吗,ktv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些清吧喝着啤酒吃着小吃,再来上一首情歌,消费也不贵。

而且有些ktv升级成夜场,环境和服务都比ktv要好,并且气氛也比ktv更好,有能力的都会选择夜场,没能力的选择清吧,自然而然把ktv淘汰了。

二,娱乐的场所增多,多样化的选择不同的消费人群,有些人喜欢玩网页荣耀,有些人喜欢玩魔兽世界,而有些人会和朋友看电影,然后玩一把密室逃脱,不仅能增加彼此间的感情,消费也非常划算。

还有各大行业的主播,下班以后听听主播吹牛逗乐,又不用消费还能打发无聊时间,碰见好主播,能学到知识的主播,对自己有帮助的主播可以适当刷个小礼品。

三,工资收入少,消费观念变的理性,2000年左右,一些人拿着几百的工资都要去ktv消费,现在拿3000~5000的朋友除了聚会,aa制,过生日,谁还会消费。

而且工资低,ktv消费可不低,说白了:是普通人消费不起的娱乐场所,所以很少有人现在去ktv,也没有那空闲时间。

四,一些小型ktv服务跟不上,收费倒是挺高,而且也没有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和实践操作,比如:将员工送去大城市的ktv学习新的理念,然后经过一步步实施改进,成为当地的翘楚。

当然这些小型ktv也有可能是资金能力不够,时代的发展已经淘汰了那些不入流的ktv。

五,老龄化,这里的老龄化是指从年轻时候过来的老人,已经不愿意去ktv那种场所娱乐,心态有所改善,另一方面是指现在的90~95后,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也没有交朋友的心情,当然也有一些人不愿意去那些场所娱乐。

去ktv的注意事项

众所周知ktv气氛不错,有能力都愿意去消费,但一定需要注意以下四点事项,否则有可能娱乐得不够尽兴,还会出现一些小插曲。

一,想去ktv消费的人,可以通过一些软件团购,这样不仅可以花少许金钱,娱乐的也能开心,因为团购价低而且还是夜场,跟中午和下午有所不同。

二,一些ktv或者夜场门口停有一些警车,这些车辆起警示作用,另一方面也是遇到事情第一时间迅速处理,这时作为消费者切记不要有任何害怕,胆小,紧张,因为闹出乌龙事件可真笑掉大牙了。

三,去ktv娱乐时,最好不要搭在出租车,尤其是远在他乡工作的人士,因为出租车可能会绕行,拉到其他ktv消费。

四,去ktv就是娱乐,千万不要惹事,因为无意中可能惹到不该惹的人,不仅娱乐的没心情,还有可能有麻烦。

综上所述现在这么多ktv为什么消失了。

其实就是一些ktv进行升级,也有一些ktv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变得落没,当然也有一些ktv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除此以外基本在无其他原因。

不过最重要的是,大家去ktv娱乐的时候,一定要谨言慎行,并且注意观察环境和人,人指的是“酒托”环境指的是氛围。

最后我想说

要想ktv变得辉煌如初,必须调整消费能力,让大众所接受,而且环境和氛围只能往好处改变,否则有可能ktv真的一去不复返,有时候现在我还怀念当时的练歌房。

Alex. 分类:其它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