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那年正常体温37℃,而这次疫情体温37℃为什么就不正常呢?

非典那年正常体温37℃,而这次疫情体温37℃为什么就不正常呢?

体温37度早已成为过去式,现在有了新的变化。

当我把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一些小伙伴们就已经准备反驳我了,你凭什么说体温37度就已经成为过去式了,我记得我在中学的时候学过生物,生物这一门课程当中就是讲过人类的平均体体温就是37度。

你这不是欺负我没有上过学吗?并不是这个样子的,事实上人类的体温慢慢的正在发生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原因也是有的,我们将会一起讲到。

这一点的话主要涉及到了很早之前的一个医学团队,这个医学团队发现在19世纪以来,平均体温在持续下降而成年人不到200年的时间就已经下降了0.4度,从之前的37度降到了36.6度。

那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的体温会下降呢?我总结出来了2点原因,这2点原因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难搞的。

第1点和人类的神经中枢有关,大家都知道人类有一个神经中枢,这个神经中枢能够调节人的体温,这句话听起来像一个废话,原因很简单,因为大自然当中的绝大多数的非冷血生物都有神经中枢,包括但不限于自己家的猫,自己家的狗。

我们会发现猫咪在冬天睡觉的时候习惯缩成一团,夏天睡觉的时候习惯铺成一张饼,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猫咪能够通过神经中枢的感知来调整自身的结构,来进行散热,或者尽可能减少散热。

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就自然而然地导致猫咪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神经中枢来帮助自己续命,最起码不至于夏天中暑,不至于冬天冻死。同样的人类也有,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类在近年来频繁的使用空调,频繁的使用暖气,频繁的去吃雪糕,频繁的去吃特别热、能量特别大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神经中枢。

当我们的神经中枢在影响的过程当中,对于体温的调节慢慢的就发生了变化。

当我们通过人为的一些方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非常舒适,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非常开心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神经中枢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发生的这一系列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到我们的体温调节体,体温调节一旦出现问题了,那么就会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麻烦。

但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缓慢的过程,它所带来的好处也好所带来的坏处也好,目前来看都不是事儿,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太过于焦虑。

第2点是运动强度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古代的时候一些人他们吃饭动辄就是吃好几碗干饭,或者动辄就是吃一大块肉,这个时候我们会考虑他们真的有这么大的肚量吗,我吃一小碗饭我就吃饱了,我吃两碗面条我就吃饱了,凭什么古代的人能吃那么多?

我们要注意古代人的劳动强度是非常大的,现在人的劳动强度是非常小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现在让我们从南方到北方,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在古代的时候好像是骑马,好像是驾船,如果实在不想遇到道路特别难走的地方,还得跑步,一个月两个月才能跑到南方去。

但是现在我们就可以坐飞机,我们就可以坐火车,在古代的时候做饭是一件很耗费实力的事情,甚至春节的时候,一家10口人,20口人坐在一起,家里面所有的女人前后忙后仍然忙活不过来,那我们现在做饭呢?

实在不行打个外卖就到了,如果说真的想吃自己做的饭,那么用电饭煲蒸一份大米饭也很容易。相对而言我们当下阶段的劳动状态和古代人的劳动状态明显没有在同一个水平上,当我们的劳动力在下降的过程当中,一定程度上也就会影响到我们的体温变化。

我们该怎么办?

其实关于该怎么办这一点我的话我仍然建议大家就这样吧,如果是去旅游的话,总不至于人家开车去、人家坐飞机去自己下步跑吧?那就多多少少有点逊色了,再者来说这种体温下降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也好,正面反馈也好,整体来看还缺乏很多的理论依据和科学依据。

所以我们姑且可以看淡这件事情,只需要平时加强个人的锻炼,有事没事的时候多做一些强度运动,当然最好是在专业人士指导的前提之下,能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就可以了。

非典那年正常体温37℃,而这次疫情体温37℃为什么就不正常呢?

人的正常体温:一,以腋温为例,正常值为36.0℃~37.0℃,平均为36.8℃。腋温超出37℃就是发热。37℃~38℃是低热;38.1℃~39℃属于中度发热;39.1℃~41℃是高热;超过41℃,是超高热。二,以口腔温度为例,口腔温度正常范围是36.3~37.2℃,1.低热:体温在37.3~38.0℃;2.中等度热:体温在38.1~39.0℃;3.高热:体温在39.1~41℃;4.超高热:体温在41℃以上。三,以肛温为例,直肠温度正常范围是36.5~37.7℃,肛温的测量主要是针对一些处于昏迷状态下的患者或者无法配合的婴儿,一般成人很少采用。体温的标准根据测量部位不同而不同,体表温度与腋温相同,因此超过37度即为异常,非典那年的体温测量并不规范,一方面有用玻璃体温计测口温的,也有电子体温枪,电子体温计等各种测量工具,也使测量结果标准不一,而今年基本上是统一的设备统一的测量方式统一的测量部位,结果也是统一的标准。

非典那年正常体温37℃,而这次疫情体温37℃为什么就不正常呢?

我只能很遗憾的告诉大家,37度已经成为了历史,人类的平均体温正在不间断的往下下降,而且人类体温下降并不是好事,反而是件坏事。

如果我们把时间都往前倒上个十几年或者二十几年,家里的老一辈来判断自己的孩子发不发烧是以37度作为衡量的,你的体温超过37度超过了很多,包括但不限于37度5或者37度6,那个时候你才是发烧。

但是现在并不是这个样子了,可能你37度稍微冒一点头,你就觉得浑身难受,浑身燥的话真的如此吗?没错还真的是这个样子。

大家肯定都上过生物课,在上生物课的时候有着这样的一句话,人类的平均体温在37度左右对吗?对也不对,为什么呢?因为这句话已经有点过时了。

一句过时的话

为什么这一句话过时呢?如果我仔细解释的话非常复杂,但是我们可以引用一个专业数据,这个专业数据就是1月7日的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的团队研发出来的一个成果,这个成果用一句话就可以来说:

自19世纪以来,成年人的平均体温持续下降,不到200年间下降了0.4度,从37度降到了36.6度。

针对这个数据大家没有必要钻牛角尖,也没有必要说凭什么人家那个医学院的教授研究出来的数据,我们就必须要遵从呢?我就是不相信他的,万一他说的是假的呢,的确他说的的确有错误的可能,但是这个可能性还是极低的。

毕竟人家是专业的医学领域的团队做出来的这一部分结论,而不是我们稀里糊涂,想得起什么说什么来。

紧随其后好奇心再一次驱使着我去探索人类的体温为什么去下降?对呀,莫名其妙的人的体温就会下降了吗?针对这一件事情大家都没有什么反常的感觉吗?

人类提问为啥下降?

最重要的一点原因,我们需要把它放在最显眼的位置,那就是缺乏运动,没有看错,人类就是缺乏运动,我们不妨想象一下,100年前200年前如果老百姓要种地的话,他需要干什么?

从最开始的播种子施肥浇水,到后期的收割全都是通过人力来进行劳作的,如果今天下大雨,你不抓紧时间把这些麦子都给收割回去,不好意思你今年就会赔的血本无归,你今年就会饿肚子,甚至明年的时候会饿死。

在古时候人们根本没有高精尖的机器,根本不可能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来节省自己的体力,所以那个时候他们不间断的运动,他们的运动量很大,食量也很大,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古代人写的一些书籍也好还是史籍也好,经常一吃就吃多少肉,然后一吃就吃多少碗大米饭,没有必要嘲笑人家,人家的食量就是那么大。

而我们在缺乏运动,尤其是通过自动化以及现在的高科技来绝大多数顶替我们的日常劳动的时候,我们的体温就在慢慢下降。举个简单例子,现在你还用手洗衣服吗?现在你每天扫地的时候是用扫地机器人还是辛辛苦苦的一点一点的灰尘给它扫进去?就算是做饭蒸个大米饭,你是自己在家烧柴火,你还是用电饭煲?这些无形当中降低了我们的劳动量,与此同时也就必然会带走我们一部分温度。

第2部分也是我们的幸福所在,那就是空调雪糕地暖等,夏天的时候我们不再怕热,冬天的时候我们不再寒冷了,我们处在一个夏天凉快冬天温暖的状态,每天的时候非常舒服,舒服是舒服,但是你破坏了一个系统,这属于人类最伟大的系统之一,那就是体温调节中枢。

为什么我们古代的时候在零下20度的地方冻不死,在30度40度的炎热的地方也热不死?为什么我们古代的时候能够动辄从南走到北很少会出问题?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不间断的帮助我们去调节体温,但是我们频繁的使用空调,频繁的吃雪糕,频繁的使用地暖,就已经造成了我们的神经中枢不再敏感,甚至一部分人的神经中枢出了问题。

多加锻炼即可

那有人就说了,我从现在开始我什么都不用,每天种地的时候我辛辛苦苦拿个锄头往地里跑,夏天的时候我把空调关上,我还开个火炉子,冬天的时候呢,我吃上几十根雪糕。大可不必,我们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则变化就可以了,这些日常生活当中的高科技物品给我们提供了便利,我们就大大方方的享受,在享受完之后不要忘了每天做上一个小时的运动锻炼。

感谢您在阅读前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谢谢您的支持。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职场导师,写作培训师。每天分享职场、个人成长和写作干货。------职场全能王

老好人a 分类:其它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