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不捕鱼打猎呢?

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不捕鱼打猎呢?

捕鱼打猎,用来临时果腹倒有可能,但想要靠这个来缓解平息大面积的饥荒,那就如同晋惠帝所说的“何不食肉糜”一样。

在以前小学的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叫做《金色的鱼钩》,课文中的老班长,是一个聪明、手巧的人,他能利用身边的任何东西做成一个钩具,并在短时间内能够抓到鱼,更幸运的是,他带着三个受伤的战士,恰好在一片水洼湖泊很多的地方。

但即便是如此心灵手巧,并且生活经验丰富的老班长,最终还是为了让伤员补身子,自己最后硬是饿死了,要知道,他们仅仅四人而已,加上钓上来的鱼和挖来的野菜,还是不足以维持他们活下去。

这篇课文,很好地解释了在大饥荒的时候,人们为什么宁可去啃树皮,去吃观音土,也不依靠着捕鱼打猎来解决饥荒问题,因为不管是打猎,还是捕鱼,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捕鱼也好,打猎也罢,食欲不足能够缓解或者消除大面积的饥荒,吃不上饭被活活饿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谓“饿莩载道”,所谓“易子而食”,真的不是随便说说而已,为了一口吃的,为了活下去这个简单的愿望,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已经被吃光了,更何况山中猎物河中鱼虾?

西晋时期的晋惠帝司马衷,在听闻大臣奏报关于各地灾荒时,对灾民啃树皮吃观音土十分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决心要为灾民做点什么,他提出一个解决方案为”“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这种异想天开的思路,与闹饥荒时为何不打鱼捕猎性质一样,纯属胡闹和不切实际!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民以食为天。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食物是数千年来人们最看重的东西,无论朝代如何更替,政权如何变换,这一点从来没有变过,没有食物,人们就无法生存,而拥有一块土地,则是人们能够取得食物,赖以生存的最基本保障。

但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就会让这些土地不能产出粮食,继而人们就会因吃不上饭而被饿死,一旦大面积存在这种情况,饥荒便由此产生。

大多数饥荒的形成,都是由于气候干旱,以致于粮食减产,但持续不断地干旱,最终造成颗粒无数,比如发生在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就是如此。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从1941年开始,河南大部分地区就多处出现旱情,因此就导致了当年的年冬小麦在5、6月份的歉收,此时的河南已经出现饥荒的初步灾情,而1942年春夏之交时的大旱,更加剧了灾情的扩大。

极端的高温,加上持续的无水天气,不仅造成了粮食减产至为零,也造成了历史罕见的蝗灾,而在有关回忆录中,对当时的情况,有着十分详细的描述。

“蝗虫之多,遮天蔽日,简直像天阴了一样,太阳也看不见了。大的蝗群方圆几里,一落地,顷刻间就把几亩、几十亩甚至几百亩农作物吃得一干二净。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留。据南宫、巨鹿、隆平三个县统计,有524个村的庄稼完全被蝗虫吃掉。”---《宋任穷回忆录》

饥荒造成了数以百万计的人流离失所,而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为了防止灾民,日军对占领地区进行了封锁,而受灾的地区逐渐增大,让越来越多的人饿死在找寻食物的路上。

在当时,如果放眼望去,田野上看不到一丁点绿色,因为所有能吃的,都已经被吃掉了,树皮、草根,甚至包括地里的草。

为了填饱肚子,人们不得不吃观音土,这是一种类似于面粉的东西,但吃完之后,肚子就会涨得很大,也会在痛苦中死去,但就是这个东西,在当时都成了稀罕的物品。

白修德,是和斯诺一起来到中国的美国人,在他的回忆中提到,他曾亲眼看到一个母亲带着一个婴儿和两个较大的孩子,长途跋涉找食物,已非常疲倦。母亲叫两个较大的孩子往前去下一个村子找食物。孩子回来时,母亲死了,那婴儿还在吮吸。

在这种情况之下,但凡哪里有一丁点吃的,无论是山上跑的,还是河里游的,难道人们会不去拿来果腹吗?河南大饥荒只是历史上一次饥荒而已,在古代曾经发生的饥荒,更是数不胜数,那么,为何人们不去打鱼捕猎呢?

实在是,一旦闹起来饥荒,需要吃的人太多了,远非捕鱼打猎就能满足的。就如上文提到的河南大饥荒,但凡有任何吃的,都不会有一丝可能逃过饿的两眼发绿的人们,不是他们不知道这种方法,而是这种方法,已经被用过,但解决不了问题,宣告无效而已。

而即便是有猎物可打,有鱼可捕,这也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

就拿捕鱼来说,人类的渔业历史十分悠久,在早期,鱼和其他水生物曾经是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但随着种植业的发展,以及人类数量的暴涨,这种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于食物的要求。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捕鱼真的不简单。

传统的捕鱼方式,至少需要有鱼钩、渔网或者鱼笼等设备,虽然后来发展出来船只,但也是将捕鱼的范围扩大,本身捕鱼的方式没多大改变。

因此,捕鱼是需要很高的准入门槛的,不像种植,一个健壮的劳力扛个锄头就能干,渔业则需要更多的依赖人力之外的东西。

首先,你需要有基本的渔具,比如鱼钩,比如渔网,这些工具,不要觉得很容易,除非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不然这些东西都不知道怎么做得。

其次,如果要供更多人食用,你就需要一条船,这样才能让你走得更远,捕的鱼更多,单纯在岸边捕鱼,怕是一个人都吃不饱。

然后,如果你希望追上更多的鱼群,那就需要一条更大的船,但越大的船,其操作就会越复杂,还需要一些帮手,并且这些人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渔业技巧。

再然后,如果想捕到更多的鱼,就需要更好的渔网和其它设备,这些都是一个问题。

再再然后,假设顺利成功地捕到很多鱼,你就需要一定的保鲜技术,这就需要大量的盐,大量的冰块等等等等.....

这个时候,还认为捕鱼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吗?而打猎则更是不容易,山中的猛兽,可是比河里的鱼虾难对付得多,一不小心就会伤及性命,更何况,山中的猎物,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旦人类闹饥荒,动物们也不会好过,飞禽走兽也好,河里鱼虾也罢,也会在这种天灾前相继死亡,哪里会等到人类去捕食?

小结:

中国人的历史,充满了苦难,而苦难教会了我们什么叫做“民以食为天”,而多少年的苦难,造就了老一辈的人喜欢“屯粮”的传统,正是因为他们知道在面对饥荒时,那种无能为力,因此,才会在风调雨顺的年代里未雨绸缪,至于在饥荒时,为何不捕鱼打猎,这种幼稚的想法极不现实,虽然我们现在有幸站在强大国家的肩膀上,但更不应该轻视曾经的苦难。

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不捕鱼打猎呢?

路有冻死骨,何不食肉糜?晋惠帝时期,天下发生了大饥荒。最后连草根都吃没了,只好去吃观音土。消息传到皇宫之后,晋惠帝问了一句: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意思是百姓没有米饭充饥,为什么就不能吃肉呢?其实这也是同样一个道理,在遇到大灾荒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靠捕鱼为生?如果有蝗灾的时候,为什么不能靠捉蝗虫来吃?

可能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并不了解饥荒的可怕。一般情况下饥荒都是有三种原因产生——干旱、水灾或者是虫灾,而且持续的时间必须要长。如果是一两个月,以古代官府的能力,还是勉勉强强可以支撑的。

就给大家举一个比较具体的例子,比如说1943年陆丰县大饥荒。 整个饥荒受灾之严重,死亡人数之多乃历史罕见。本来仅有50多万人口的县,饿死了十几万,逃走了将近2万,快要占了全县人口的30%。

这场灾荒的发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由于日寇占领,造成了物资的匮乏。另外是1942年秋季的虫灾,本来就已经剩不下多少禾苗。随后又迎来了台风,两场灾害下来,水稻都是白穗。

在1943年春天的时候,陆丰地区又迎来了长时间的春旱,几十天都没有下雨。春旱的时间又赶上了春耕时节,本来去年的秋天就已经没有收成了。今天开春又种不下去,所以说灾荒是肯定的了。

其实春种的时候,很多百姓家的大米番薯都已经吃光了,了。甚至正月份还没有出,有些地区就开始闹饥荒。有些比较有眼力劲的村民,看到势头不对,立刻拖家带口先走了。最后留在本地的居民,只能勉强的度日。后来实在是没粮食吃了,就开始吃米糠。再后来连米糠都吃不了了,就只能去地里面挖各种野菜。当时但凡是能填饱肚子的,全部都被拿来充饥。

正如题目所说,为什么不去打鱼?前一年是虫灾,第二年春天是春旱。干旱季节水位下降,本来水里面的鱼一样受灾。在干旱造成的饥荒下,水里面的鱼本来就少。

而且每一次饥荒的爆发,基本上都是几个月的时间。如果前一月大家都打鱼,基本上在饥荒的情况下,不出半个月的功夫,不管是多大的池塘,里面的鱼都会被捞个底朝天。

后面还有四五个月怎么办?水里面没有鱼了,基本上只能等着饿死。所以说为了能够活下去,只好去挖各种野菜。当这个地方野菜没有了之后,只好跑到其他地区要饭。

我们再说回陆丰县受灾,在大饥荒的情况下,有的家庭全家饿死成为了绝户。最后甚至有几十个村子取消了名字,因为村子基本上都是空村子。

由于死的人太多,最后大家合伙建造了一座义冢。由于里面埋的人太多,最后被称作是万人坟。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被饿死,还有部分是因为吃了太多米糠,最后生了水肿病,结果因此而死。其实不仅仅是陆丰县,这场饥荒基本上波及了整个广东省。比如说海丰、普宁、朝阳等等,大约有50多万人饿死,只不过陆丰县最为严重。整个广东省死于逃荒的人有百万多人,占据总人口的10%。

除了这种干旱造成的饥荒,另外一种情况的饥荒就是虫灾。其实蝗虫确实可以吃,更何况在饥荒的情境下,没有什么是不能吃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吃?因为实在是杯水车薪。

差不多1万只蝗虫可以重达20多公斤,什么样的蝗虫密度可以达到蝗灾的程度?基本上每平米地可以有4000多只蝗虫,就可以称得上是蝗灾了。(不是瞬时)

那么一亩地的蝗灾,就得有300万只蝗虫,差不多6000多公斤。猛的一看6000多斤的蝗虫,肯定够吃好多时间了吧。但是你了解过蝗虫的破坏速度吗?1万只蝗虫在三个小时内,就可以吃光一亩地的作物。

那么一亩地蝗虫,差不多就是300万只蝗虫。用不到三个小时,就可以吃光几十亩的作物。每次但凡是蝗灾爆发,蝗虫将会是铺天盖地,300万实在是小数字。一旦有蝗灾爆发,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把一个村子吃光。

而且要知道蝗虫的迁移能力非常强,基本上是一路飞一路吃的状态。也就是说他们用几个小时吃过了这个村子,还没有等村子里面的人把他捉个几百、上千公斤的功夫,这些蝗虫就已经吃光跑了。

这个时候损害最大的是农户,就算他们捉下了几百斤蝗虫,最多能够吃几天?假设一个小时的时间,全家人可以抓够300斤的蝗虫。接下来怎么办?300斤的蝗虫能够吃多少天?但是这些蝗虫所吃掉的粮食,却是一个家庭一整年的口粮。所以说不是饥荒的时候不吃蝗虫,而是实在是杯水车薪。总不能跟着蝗虫跑吧?难道两条腿的能跑得过翅膀?

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不捕鱼打猎呢?

古代闹饥荒时,往往出现“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凄惨景象。如在民国18年爆发于陕西等地的旱灾,连续几年的时间,陕西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当时陕西全境940万人,由于这场大旱灾,死去的人就超过250万,逃亡的也有40多万。

旱灾

如此恐怖的灾难,哪怕如今我们只是在书本中看到,依然震撼和心痛不已。也因此,许多对古代饥荒一无所知的人往往会冒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些没有粮食可吃的人,不去捕鱼打猎以维持生存呢?

然而,这个想法终归只是生活在城市,连肚子都很少饿的现代人的美好幻想罢了,与西晋皇帝“何不食肉糜”的疑问并无区别。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古代什么情况下会闹饥荒:

一是人祸。在王朝末年的战乱,由于朝廷控制力的大幅衰弱,导致野心勃勃的军阀、起义军四起,他们征战不断,诸多势力为了赢得胜利,往往会横征暴敛,竭泽而渔,对于对手的地盘,为了泄愤和削弱对方的实力,动辄屠城,亦或裹挟大量普通平民,导致大面积地区人民被迫停止了生产,没有生活来源,最终引起大面积饥荒。

饥饿的灾民

一种是天灾。在古代,人们抵抗天灾的能力其实十分薄弱的,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只能靠天吃饭。因此,一旦出现大面积、大范围、长时间的洪水、干旱或其他灾难,老百姓储存的不多的粮食吃完之后,就会出现大范围的饥荒。

一旦出现大范围的天灾,往往波及几十万甚至数百万的百姓。如此规模的遭灾百姓,即使当时的朝廷仍在,限于封建王朝的动员和生产能力, 也很难对全部灾民进行赈灾。因此,不可避免的,灾区就出现了大面积的饥荒,持续时间一长,饿殍遍野也就不奇怪了。

灾民

而如果天灾和人祸一旦同时出现,就更为恐怖。例如东汉末年,三国纷争之后,全国的人口由东汉鼎盛时期的6000多万,锐减为不足1000万。这也就意味着,全国超过5000万的人在战乱和天灾之中失去了生命。

除了被直接杀死,大部分失去生命的灾民,其实都是饿死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捕鱼或打猎为生呢?很遗憾,不是遭遇灾难的百姓不这么做,而是根本做不到。生存是人的第一本能,一旦生存遭遇威胁,饿得两眼发慌的百姓,即使是“易子而食”也并非没有出现过,更遑论捕鱼或者打猎。

狩猎

但残酷的事实是,一旦出现大范围的灾荒,也意味着,当地的其他可供打猎或捕获的生物也同时遭受了灾难,而只有本能的动物们,抵御灾害的能力还不如人类。

因此,即使灾民想打猎,也无猎可打。更何况,即使捕获少量的猎物,对于庞大的灾民团体而言,也不过杯水车薪。因为,渔猎生活本身就是养活人口数量最低的一种生活方式。

因此,一旦遭遇大范围的灾荒,绝望的灾民们,或等待着活活饿死活,或向听说过的可能生存的地方迁徙,沦为流民,或揭竿而起。而这一切,也不过是绝望的挣扎罢了,绝大多数人的命运依然悲惨。数万、数十万乃至数百万人的死亡,也屡见于史书。

 吉祥如意 分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