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长得那么丑,为什么慈禧还那么喜欢他?

李莲英长得那么丑,为什么慈禧还那么喜欢他?

李莲英长得确实很丑,肿眼泡、厚嘴唇,颧骨还很高,但他能干,伺候起老佛爷更是深得其欢心,因此长相丑并不影响慈禧太后喜欢他。

李莲英,是晚清时期清宫中红极一时的太监,原名为李进喜,“莲英”这个名字,是慈禧太后所赐,而李莲英之所以红极一时,也和慈禧太后有着密切的关系。

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8岁的李莲英被郑亲王端华送到了宫中当太监,自此开始了他几十年的宦官生涯,而在同治三年(1864年),李莲英遇到了他陪伴一生的人,也就是慈禧太后。

李莲英前后共陪伴慈禧太后五十余年,也是第一个称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人,可以说,在慈禧太后的一生中,李莲英绝对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通过老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李莲英的长相,着实不好看,甚至用丑陋来形容都不为过,肿眼泡、厚嘴唇,脸上一脸的脓包,高高的颧骨和长长的下巴,整个形象与好看一点都不沾边,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却深得慈禧的喜欢和宠爱。

慈禧太后对于李莲英的宠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甚至还打破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这个祖制,将李莲英封为正二品总管太监,为何李莲英长得这么丑,慈禧太后却那么喜欢他呢?实际上,相对于李莲英在慈禧太后身上下的功夫,能得到慈禧太后的宠爱,也是情理之中,至于长得丑,看久了也就习惯了。

李莲英之所以进宫当太监,也是因为家里穷的没办法,才不得不出此下策谋生路。

李莲英出生在顺天府大城县,其父在年轻时,是河间府一代的无业游民,整日里吃了上顿没下顿,若不是他家族中一个远房叔叔认其为子,并给他操办婚事,李莲英的父亲怕是连媳妇都娶不上。

成家之后不久,李莲英的父母举家迁往北 京讨生活,在北京的时候,日子过得十分拮据 ,即便如此,还是先后生了包括李莲英在内的兄弟四人。

李莲英在家中排行老二,由于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再加上当时河北一代,有不少穷苦人家将孩子送往宫中当太监,最终,李莲英也经过同村人介绍,也走上了这条路。

介绍李莲英的,是同村一个叫沈玉兰的老太监,他在郑亲王端华府上当差,因此,李莲英的太监生涯,也是从端华府开始。

在进端华府时,李莲英刚满八岁,一个八岁的孩子,没来得及体会童年的快乐,就这样被改变了命运,踏上了一条寄人篱下、低三下四的道路。

众所周知,太监干的就是服侍人的工作,同时,太监在那个时代,完全是没有任何人权的,所以,在端华府的日子,小小的李莲英自然是过的小心翼翼,生怕惹主子不高兴,而换来一顿毒打。

不过,由于李莲英年纪小,反而成为了一种优势,那就是学东西很快,再加上他十分机灵,所以,很快受到了端华府上下的认可,这也为他日后能够伺候慈禧太后打下了基础。

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李莲英受端华府保举和推荐,被送往皇宫当太监,在景仁宫当了几年差后,于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被调到了长春宫。

而长春宫的主人,正是慈禧。

此时的慈禧,已经贵为太后,同时,由于发动了辛酉政变,慈禧逐渐掌握了大权,虽说同治帝已经亲政,但是说了算的,还是慈禧太后。

正所谓高处不胜寒,随着慈禧掌握的权力越来越大,其性情也逐渐变得喜怒无常起来,尤其在同治帝后期,整个朝政,完全处在慈禧太后的掌控当中,因此,服侍她,就成了一个十分艰巨和危险的事情。

在李莲英之前,曾经有一个太监深得慈禧的宠爱,这个人就是安德海,安德海在辛酉政变中立有大功,借此机会,很快成为了慈禧的心腹。

但之后,安德海就开始恣意妄为起来,不仅干涉朝政,还大张旗鼓地整了一出“太监娶亲”的闹剧,其所作所为,让朝中大臣对他极为不满。

同治八年(公元1869),安德海为达到出宫游玩以及敛财的目的,向慈禧申请前往江南采购龙袍等物,以预备同治帝大婚典礼,在得到慈禧的同意后,安德海便趾高气昂的离开了北京。

但这次出京,也是安德海的死亡之旅,清朝初期,为防止太监干政,定下了太监不得出京的祖制,因此,在安德海无比风光的行至山东德州境内时,被早就对他愤恨不已的巡抚丁宝桢,以“该太监擅离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为罪名,在山东济南将安德海正法。

安德海事件,让李莲英极为震撼,一个当红的太监,就这样说杀就被杀了,这让李莲英明白了一个终生受用的道理,那就是时时刻刻要谨记自己只是一个奴才,低调才是活命的根本。

所以,在往后的岁月里,李莲英把这条准则放在首位,在伺候慈禧上,他处处小心,并挖空心思地讨慈禧太后的欢心,据传,他为了给慈禧太后梳好头发,还特意找到一个善于梳头的窑姐进行学习,只为更好的伺候慈禧太后。

随着侍奉慈禧太后的时间越来越长,李莲英也对这个大清朝权力最大的女人越来越熟悉,甚至可以说,他对慈禧太后的熟悉,胜过对自己,无论是吃喝拉撒,还是眼神动作,李莲英总能在慈禧太后还未开口时,就能知道她想要什么。

比方说,有次慈禧太后过寿诞,饭后去游颐和园,李莲英提前为慈禧太后安排了一个小节目,就是放生鸟鱼,对于这个小节目,慈禧太后十分高兴,毕竟到了她那个位置,还是比较信这个的,而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当关着鸟鱼的笼子被打开后,鸟鱼一哄而散,但没过多大会儿,这些鸟鱼又回到了笼子里,这个时候,李莲英高声说了让慈禧太后十分受用的话。

“老佛爷洪福齐天,连鱼鸟都舍不得走呢!”

是不是很神奇?包括当时的慈禧太后,也是十分惊叹,实际上,这只不过是李莲英的一个小把戏而已。

在慈禧太后到颐和园之前一天,李莲英已经在准备这些事情了,他把鱼鸟关在笼子里,饿上一天,而在慈禧太后将鱼鸟放生后,李莲英用提前准备好的食物吸引这些鱼鸟重新回来吃,所以,就会呈现“鱼鸟回归”的神奇景象。

说出来其实很简单,但不简单的,是李莲英的心思,若是有一个人能为自己花这么多心思,那么换谁心里都会有一些感动,慈禧太后也是人,自然也不例外。

而这件事,只是李莲英侍奉慈禧太后几十年里,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而已,做一件让人感动的事情容易,但做每一件事都让对方感动,那就难了。

但李莲英做了,并且还十分完美地做到了,几十年如一日,把慈禧太后放在第一位,所有事情都以她为中心,干什么都想着她会不会高兴,会不会开心,长此以往,慈禧太后怎么能不喜欢?

要知道,无论慈禧太后再位高权重,但她首先,是一个女人。

既然是女人,那么女人的情绪和心思,她就会有,而李莲英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投其所好,才能让慈禧太后喜欢和宠爱。

当然,如果仅凭花点这种小心思,可能一时半会能让慈禧太后喜欢,但也不能保证李莲英几十年长红不衰,要知道,李莲英毕竟是在宫廷之中,所面对的人和事,要复杂得多,一时的受宠,说明不了什么,而长红不衰,一直都受宠爱,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李莲英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极为独特的处世之道。

首先,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低调

前文讲过,李莲英在眼睁睁看着安德海惨死后,明白了摆正位置的道理,同时,他从这件事中,也明白了低调的真理。

在李莲英深受慈禧太后宠信时,朝中对他的弹劾也与日俱增,有人弹劾他买卖官职,还有人弹劾他广植私党,总之,几乎是每一天,都有弹劾他的奏折送到了慈禧太后面前。

对于这种情况,李莲英从未在慈禧太后面前提过,依然一如既往地侍奉慈禧,仿佛弹劾的不是他而是别人,这一点,就让慈禧太后十分欣赏。

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慈禧太后派总理海军衙门的醇亲王前去检阅李鸿章的北洋新军,当时李莲英正值如日中天,再加上醇亲王害怕慈禧猜忌,因此特意申请李莲英一同检阅,在慈禧太后批准后,李莲英便跟随醇亲王前往直隶。

按照李莲英的地位,以及慈禧亲自对其委派,理应是与醇亲王平起平坐,但到了直隶之后,每逢醇亲王接见文武官员,总会看到李莲英恭恭敬敬地站在其身后,手里捧着醇亲王的旱烟杆,随时随地的为醇亲王点烟、倒茶,丝毫看不出来“钦差大臣”的模样,反而更像一个仆人。

同时,在每日公事结束后,李莲英总是第一时间回到住处,不见任何访客。

因此,在醇亲王回京复命时,有大臣想弹劾李莲英妄自尊大,结交地方官员,但在找了一圈证据才发现,李莲英还真的是没做过这种事情。

这件事,让慈禧太后对李莲英更是赞赏有加,也更加的信任他,因为她知道,李莲英是一个知道分寸,也明白孰可为孰不可为的人,这就是李莲英的低调保命之道,正是他深刻的明白无论什么时候多要保持低调,才会让慈禧太后喜欢他。

其次,不得罪任何人。

李莲英的地位,来源于慈禧太后,正是慈禧太后的宠爱,才有了李莲英的无限风光,但李莲英对于慈禧太后之外的人,也能做到不得罪,甚至能帮助就帮助的程度。

八国联军退出北京后,西逃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便启程回京,在行至保定时,刚好天黑,因怕慈禧赶路过于劳累,所以一行人就张罗着住下。

作为慈禧太后,虽说是逃亡,但吃穿用度也十分讲究,铺得盖的极尽奢华,当时正值深秋,保定的夜晚已经很冷,但这对于慈禧太后并没有什么影响,不过光绪帝,就没有这种待遇了。

在安顿完慈禧后,李莲英前去探望光绪帝,只见光绪皇帝被子很薄,冻得直打哆嗦,当即跪下抱着光绪的腿痛哭:“奴才们罪该万死!”,并马上将自己的被褥拿过来,为光绪暖热后,才伺候光绪帝睡下。

这件事,让光绪帝对李莲英十分感动,事后回忆此事时说到:““若无李安达(对太监称安达,是一种尊敬的意思),我活不到今天。””

我们都知道,光绪帝是慈禧太后的傀儡,这李莲英肯定也明白,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对光绪帝有丝毫的不敬,反而依然侍奉得还很到位,这种不得罪所有人的做法,也是李莲英能长红不衰的保证。

最后,随机应变能力强。

慈禧太后最大的特点,就是权力欲强,同时,也十分的喜怒无常,可能因为一句话,就会翻脸,也会因此杀人,但李莲英总能化解这种危机。

有一次,慈禧太后看完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对这个演员十分满意,所以就将其召至面前,要对其赏赐一些东西。

杨小楼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此,便求慈禧赏他一幅字,当时慈禧太后的心情不错,也就答应了他这个要求。

但事情坏就坏在这幅字上。

慈禧太后写的是一个“福”字,但不知道是她忘了还是怎么着,在“福”的左侧,多写了一点,也就是写了一个错别字。

杨小楼看出来了,慈禧太后也看出来了,但谁都没法说。

慈禧太后说了,就是承认自己写了错别字,而杨小楼说了,那就是死罪,嘲笑慈禧,不要命了?

这时,李莲英上前一步,恭敬的说到:

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

这时,杨小楼也回过味来,连忙叩头说到,太后这是万人之上之福,自己乃是一介草民,实在是不敢消受。

借这个当口,李莲英将这“福"收了回来,而慈禧太后也顺水推舟的说改天再赏,一场尴尬,就这样被李莲英化解。

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李莲英在几十年的宦官生涯中,练就而成,这种技能,帮助慈禧太后解决了很多问题,也是李莲英最大的王牌之一。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慈禧太后病逝于北京西苑的仪鸾殿,在操办完慈禧太后的丧事后,这个权倾一时的大太监李莲英,也在次年,也就是宣统元年,离开了他生活五十多年的紫禁城,并在1911年3月去世。

后记:

关于李莲英的死因,历来说法不一,有说在后海附近被暗杀,有说他被杀死在去山东讨债的路上,总之各种说法都有。

而李莲英的过继孙女李乐正则表示,其祖父是死于痢疾,但李莲英死的时候是在当年的三月,这个季节痢疾一般是不会发病的,因此,这种说法有待商榷。

尤其是李莲英的坟墓在后来被破坏,在其棺椁中,只有一颗头颅和一根辫子,并没有身躯,这就更让李莲英的死因成为谜团。

小结:

李莲英是晚清时期,十分重要的一个人物,他深受慈禧太后的喜爱,并因此飞黄腾达,虽说长得很丑,但却并不影响慈禧太后对他的喜欢,究其原因,无非几点,一是他将慈禧太后视为第一位,所有事情都以慈禧太后为主,因此就会让身为女人的慈禧颇为感动,二是他时刻保持低调,并不得罪任何人,所以才会不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最重要的,是他的随机应变,能够化解很多意想不到的不利局面,这几点加起来,构成了李莲英这个“人精”,因此,即便他长得丑,也不妨碍慈禧太后喜欢他。

李莲英长得那么丑,为什么慈禧还那么喜欢他?

慈禧太后46岁那年,突然得了一种怪病,终日懒散犯困,还总觉得恶心想吐,喜欢吃酸的,而且肚子一天大过一天,明显就是怀孕的症状。这可把太医们难死了,守寡20年太后竟然怀孕了,无论如何也无法把这事宣之于口,那可是杀头的罪了。太医们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说自己医术有限,无法诊断出病因。

这时,有人就举荐了一个叫薛福辰的江南名医,薛福辰一下就明白怎么回事了。能当名医的,也不是傻子,太医们怕掉脑袋,他们也怕掉脑袋啊。

薛福辰便说:“太后只是为国操劳,心力交瘁,气血阻滞,积于腹中,宜行气通络,气血一旦通畅,凤体便可安康。”

既然这么说了,那就开药让气血通了呗,薛福辰却说:“但草民的这个方子,是草民的祖传秘方,不能让别人看到,必须草民自己抓药、配药才行。”

太后的药方,一向都是要太医院的太医们一起看过,用药、用量都是需要斟酌的,怎么能不让别人看呢?

没想到慈禧却同意了,为啥?慈禧生过孩子,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如果被其他人看到了,就知道这是堕胎药了。

果然,太后吃了薛福辰的药后,“病”就好了。而薛福辰怕日后被慈禧灭口,慈禧好了之后就带着全家老小逃命了。

这是野史《闻尘偶记》中有关慈禧后宫生活的记载,民间便有了很多关于慈禧宫闱的各种传说,有说慈禧在宫中豢养了不少俊美的男宠,有说安德海、李莲英之所以受宠,是因为他们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太监,而是没有yan割干净的男人,与慈禧有染。

尤其是李莲英,经常在半夜进入慈禧的寝宫,一去就是大半个小时,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不然,李莲英长得这么丑,凭什么被慈禧宠了三十多年?慈禧在46岁怀的就是李莲英的孩子。

慈禧、李莲英的影视剧照

其实这完全是因为著书的作者,对慈禧的专权和贪权误国不满,故意编出这样的故事要来恶心慈禧的,误导民众认为慈禧这人不仅误国误民,还水性扬花。当年确实是薛福辰治好的慈禧,但他并没有逃跑,后来还升为顺天府尹,做过督察院左副都御史。

而李莲英和慈禧有染也完全是杜撰来的。

首先,李莲英是7岁入宫当太监的,会去当太监的都是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又没什么特权,凭什么李莲英会成为那个漏网之鱼?

其次,也太小看了清宫的太监检查制度。宦官并不是清朝才有的,到清朝时已经有一套系统的严格的太监制度,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对所有的太监进行定期检查。假太监是无论如何也混不进宫的,一旦发现有没有yan割干净的,就会进行后期处理。

第三,即使没有yan割干净,也是yan割过的,就不是个正常的男人,如何能与女人发生正常的关系?对于太监来说,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无后。如果真的能与女人发生正常的关系,李莲英估计早就偷偷与别的女人生下孩子了。

所以要说李莲英与慈禧有染,实在是太牵强了。太监的本职工作,就是伺候主子,让他们吃好、喝好、玩好,让他们过得舒心。那太监长得好不好看,对主子来讲并不重要。慈禧找的是伺候他的人,又不是找的情人,哪在乎他长得好不好看?

关于李莲英的长相,因为在19世纪末国外的照相技术就传到中国了,看照片就知道了,确实长得很不怎样,和《宫女谈往录》中德龄公主的描述是吻合的:“一张赭黄脸,高高的颧骨,两颊略长,肿眼泡子,眼睛微合,大鼻子,厚嘴唇,长下巴。”

李莲英真实照片

而且李莲英也不是像民间传说的那样,入宫就平步青云。他7岁入宫当了太监,到17岁才被调到长春宫慈禧太后御前当差,当时安德海正受宠。后来安德海恃宠而娇,膨胀过头,被山东巡抚丁宝桢将其在济南正法。连一同当差的李莲英也受到了牵连,被革去八品顶载,罚俸一年。

安德海一案,对李莲英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此他在宫里,事事小心谨慎,低调做人。直到二十五岁那年,他才开始走运,从此走上了飞黄腾达之路。

所以李莲英之所以能获得慈禧的喜爱,肯定不是靠颜值,而是靠的才华了。那李莲英有哪些才华呢?

三大绝活,无人能替

李莲英有三大绝活。

第一个是梳头,人称“小篦李”,也是民间传说他发迹的原因。有人说他听说慈禧很爱梳妆打扮,特意去青楼学的梳头的手艺。

这应该不太可能,慈禧毕竟是一个掌权者,掌权者多数都是十分庄严的,怎么会允许自己打扮得像个青楼女子呢?

他的梳头师傅其实是一个姓刘的老太监,这个太监是专门伺候慈禧梳头的,手艺很好,慈禧也非常喜欢他,这个人还十分的谦逊,为人和和气气,不会因为慈禧喜欢他,而目中无人,宫里的人都非常喜欢他。这个刘老太监在宫里的为人处事态度,对李莲英的影响非常大。

后来这个老太监退休了,李莲英就接了刘老太监的衣钵,给慈禧梳头。李莲英梳头的功夫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据说他梳头,不管多乱的头发在他的手上都会变得服服贴贴,而且不掉一根头发,这就成了他的绝活。

李莲英给慈禧梳头剧照

第二个是按摩。李莲英的按摩技术非常好,无论是力道还是位置都拿捏得十分准确,慈禧非常享受李莲英给他按摩。

第三个是讲故事。为了能让主子开心,李莲英把从民间听来的各种评书讲给慈禧听,他讲的故事并不是照搬,而是经过加工,还加上了表演、口技等,表演得惟妙惟肖,跟咱现在听小岳岳的单口相声差不多意思,每次都能把慈禧逗乐。

低调做人,恪守本分

李莲英从二十五岁开始发迹,这一年他被赏戴六品顶载花翎。

二十七岁,三逢喜事,被任命为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还被赏戴四品顶戴花翎,同时加赏貂皮马褂。到这里,他其实已经坐到了太监天花板的位置了,因为清朝皇家祖制,“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

结果没想到,在他四十七岁的时候,慈禧居然为了他破了皇家的祖制,赏他正二品顶戴花翎。

细数一下,历朝历代的宦官,有哪一个太监获得如此大的权力不在宫中横行霸道,目中无人?安德海不就是如此吗?眼里除了慈禧,其他的人,包括恭亲王奕訢、同治皇帝、慈安太后都不放在眼里。

但这李莲英却懂得引以为鉴,只敢在宫外横行霸道,大肆敛财,在宫里也就敢凶凶那些小太监小宫女,对其他人丝毫不会越矩。

就拿1886年,他以监军的身份被慈禧派去巡视北洋海军这事儿来说,这也是李莲英一生所做的最大的事。一般人得了这个差事,那不知道要怎么个狐假虎威呢,李莲英却知道这差事一个当不好就是掉脑袋的事情,太监出宫本身就是违背祖制,更何况是去当监军,那就是让太监去干政了。

所以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老佛爷派我去,其实是让我给恭亲王端茶倒水,好好伺候他的。于是,他当监军的那段时间,除了每天跟在恭亲王后面,给他端茶倒水,基本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很多人想要去贿赂他都没有办法。

果然,后来他就因为这件事情三次遭到耿介官员的弹劾,因查李莲英没有做什么任何越矩的事,就都被慈禧驳回。想一下,如果李莲英像安德海那样,估计早就死无全尸了。

处世圆滑,深得人心

慈禧身边的太监杀了一波一又波,而李莲英之所以能获得慈禧独宠几十年,肯定需要双商在线的。李莲英很会察言观色,跟在慈禧身边几十人,基本上把慈禧给研究得透透的,他特别知道怎么讨慈禧欢心。

慈禧六十大寿时,在颐和园游玩,李莲英为了哄慈禧开心,给她安排了一个放生鸟鱼的节目,慈禧打开鸟笼、鱼篓时,鸟儿鱼儿四散逃出,但没过一会儿,鸟儿和鱼都纷纷回来了,不仅慈禧觉得奇怪,陪在一旁的人也觉得很神奇。这时,李莲英赶紧上前跪道:“老佛爷洪福齐天,连鸟鱼都舍不得走呢!”慈禧听了非常开心。

其实这些鸟和鱼都是李莲英刻意训练的,就是先让它们饿一天,放走他们后再在笼子里放上食物,饥肠辘辘的鸟鱼走后又回来寻找食物,久而久之条件反射就都会回来了。

总而言之,李莲英之所以能在慈禧身边独宠三十多年,是颇下一番功夫的。慈禧再怎么强硬,她纵然有千般万般的不好,终究还是一个年轻就守寡的孤独女人,身边难得有一个可心的人可以给自己解解闷,排解排解压力,时间久了,两人的关系其实已经超越了“主仆”关系。

参考资料:

《闻尘偶记》,文廷式著

《大太监李莲英》,雅瑟、王牧编著

《慈禧太后》,徐彻著

lzh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