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霸占李元吉老婆,为何放过李建成老婆呢?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霸占李元吉老婆,为何放过李建成老婆呢?

比起李建成来,李元吉更招李世民恨,所以他才会用霸占李元吉老婆这种方式来进行报复。

公元626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以及侯君集等人,在玄武门埋下伏兵,而隐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按惯例到达临湖殿时,察觉有异,马上调转马头,但被李世民等人拦截,先后被射杀,李世民成功升级为太子,不久便登基为帝,这就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李元吉相继被诛,两人的儿子也在之后分别被处死,而李建成以及李元吉府中的女眷,却迎来了不同的命运。

李建成的妃子郑氏,本是太子妃的她,在丈夫李建成以及儿子被杀后,带着养女凄苦度日,不过也活了八十多岁,算是得了善终。而李元吉的妃子杨氏,在丈夫被杀后,却成为了二哥李世民的妃子,并且还在几年后,为李世民生下一个儿子,还差一点成为李世民的皇后。

同样是兄弟的遗孀,为何李世民会霸占弟媳而放过大嫂?要知道,郑氏怎么着也是前太子妃,模样必定不会就很差,既然李世民连弟媳都收了,说明他不讲究这些纲常,那为何对弟媳和大嫂二人“厚此薄彼”,不一样对待呢?

实际上,纳杨氏为妃,不仅在现在,在当时都有不少人反对和指责,李世民此举,并非单纯地“贪图美色”,而是内心深处对于李元吉的报复,当初李元吉对他做的事情,让李世民在多年后还耿耿于怀,以至于他和杨氏生下儿子后,还将这个儿子过继到李元吉之下,足以可见李元吉有多招李世民恨。

玄武门之变发生的根源,在于唐高祖李渊。

众所周知,李渊本是大隋朝的一名高级官员,但在隋朝末年,身为大隋李渊唐国公的他,却在晋阳起兵,攻入长安后,先是拥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不久后就自立为帝,改隋建唐,登基称帝,唐朝由此建立。

在很多史料中,关于晋阳起兵,都描写成是李渊一拍大腿就决定的事情,言下之意就是这功劳是他的,实际上,晋阳起兵这个主意,是李渊在征求长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后做出的决定,如果真的要算功劳,李建成和李世民应该占头功。

同时,在建立大唐后,李渊便立了李建成为太子,按说立就立吧,自古嫡长子继承制也是明摆着的,但之后不久,李渊优柔寡断、摇摆不定的毛病就出来了。

在一统天下的过程中,秦王李世民骁勇善战,且足智多谋,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他的功劳越来越大,李渊先后封李世民为司徒、尚书令、中书令等官职,而官职越封越大,但李世民的功劳却还在不断增加,同时他的威望,也与日俱增。

到了最后,李渊实在是没啥可以再封李世民的,就创造性了想出了一个“天策上将”的名号,来赏赐给李世民,这个职位,在整个大唐,地位仅次于李渊和太子李建成,而朝中的大臣眼见如此,追随李世民的人也越来越多,这就形成了“秦王一党”。

如果是一个手段强硬的君主,此时就应该看到这么发展下去指定出事,但李渊却对此熟视无睹,或者说他即便是知道这不是个办法,但也无可奈何,而秦王党看皇帝都没什么意见,于是也就势力越来越大,隐隐的有和太子党分庭抗礼之势。

与此同时,李建成虽说性子宽厚,但却喜欢酒色以及游乐,毕竟他是太子,早晚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此时的大唐也趋于稳定,所以在他看来,放纵一下也无妨,但这就让李渊对这个儿子有些许失望,而他有意无意流露出来的的这种失望,让秦王一党看到了些许机会。

在不断地游说下,以及李世民日益高涨的军功和威望,李渊似乎有些一丝换太子的想法,而这个念头,成为了日后悲剧的导火索。

“太子建成,性宽简,喜酒色游畋;齐王元吉,多过失;皆无宠于上。世民功名日盛,上常有意以代建成。”---《资治通鉴》

李渊的那一丝意思,自然被太子李建成得知,为此,不愿坐以待毙的他,肯定想要办法来应对,以保住太子之位,而齐王李元吉,就成了他最“忠实”的同盟。

李元吉此人,从小命运十分“坎坷”,在其出生后,因为长相丑陋,被其母窦皇后下令丢掉,幸得一个姓陈的侍女将其捡回,并及时上报李渊,才让李元吉有机会长大成人。

但这个对李元吉有“再造之恩”的侍女,却在李元吉长大后,因犯了一点小错,被李元吉下令处死,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来,李元吉此人性情十分的残暴。

所以说,他与李建成结成同盟,并非单纯为了李建成日后能封他为皇太弟这个承诺,实际上,他最真实的想法,是要看李建成和李世民二虎相争,他李元吉好坐收渔翁之利。

但不管怎样,至少目前来说,他和李建成的目标是一致的。

为了消除李世民这个威胁,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人开始了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各种明里暗里的陷害、暗杀等等,轮番上阵,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渊虽然对李世民十分喜爱,但架不住日夜有人在他耳边说李世民的坏话,便逐渐对李世民有了猜疑。

而见此情景,李建成和李元吉便再接再厉要直接致李世民于死地,在他们的努力下,有一次几乎就要成功了。

某日夜间,李建成借口向李世民赔罪,召其来到东宫,李元吉提前准备了毒酒要毒杀李世民,而李世民不知有诈,饮下毒酒,不久便胸口剧痛,同时吐血不止,看到大事不妙的淮南王李神通拼命将李世民背回西宫,紧急抢救之下,李世民才得以保住性命。

诸如此类的事情,层出不穷,李世民与李建成已经是势如水火,因此,在其深思熟虑以及秦王府的幕僚强烈建议下,李世民最终决定,发动政变,取代李建成。

说白了,玄武门之变,也是李世民为了自保,不得不做的一件事,如果他不做,那么早晚都要死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手中,为了活下去,只得铤而走险。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亲率亲信大臣,在玄武门埋下伏兵,趁李建成、李元吉尚未反应过来时,抢先下手将二人击杀,并在当日,逼迫李渊将太子之位传给他,同时昭告天下。

玄武门之变,以李世民完胜告终,有道是胜者王败者寇,对于失败一方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其下场不可谓不凄惨,除了两人被当场诛杀以外,两人的妃子和子嗣也迎来了不同的命运和结局。

李建成和李元吉分别各有五个儿子,这十位可是李世民的亲侄子,但在玄武门之变后,尽皆被诛,至于李世民用什么理由和借口来杀这几个侄子,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斩草务必除根。

而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遗孀,命运则不尽相同,相对于李建成的妃子郑观音的得以善终、颐养天年而言,李元吉的妃子杨氏,则在丈夫死后,命运曲折复杂得多,李世民毫不避讳地将其纳为妃子,收进了后宫,要知道郑观音可是太子妃,姿色不比杨氏差,为何李世民会区别对待呢?这要从李元吉曾经对李世民干过的事说起。

从一开始,李元吉就是想置李世民于死地,手下留情?不存在的!

其一,为构陷李世民,李元吉不惜下血本

自打李元吉和李建成结成同盟后,对于如何构陷李世民,李元吉可谓是“贡献颇多”,不少办法和主意都是他提出来并亲自执行的,李建成也就是点头同意而已。

为了让李渊疏远李世民,李元吉不惜重金,逐一奉承李渊的妃子们,好让她们对李渊不断的吹枕边风,这个方法十分奏效,最初李世民被猜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除了嫔妃之外,李元吉还走大臣路线,他贿赂中书令封伦,让其隔三差五的弹劾李世民,有道是三人成虎,这妃子和大臣都再说,就更让李渊猜忌李世民。

其二,丝毫不念手足之情,暗杀李世民毫不手软

武德六年,李渊要前往李元吉的齐王府参观,期间让李世民陪同,李元吉认为这是个大好机会,于是和李建成商议,要在齐王府埋伏死士,届时将李世民当场击杀,但李建成害怕李渊在场,会受到惊吓,因此便对这个提议表示不同意。

看到李建成不同意,李元吉气的大骂道,这是李建成的事,他如此着急上火,还不是为了李建成?

元吉愠曰:“为兄计耳,于我何害!”---《旧唐书》

这次刺杀没能成功,李元吉并没放弃,在次年,也就是武德七年,李元吉又设计了一场暗杀,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李世民饮酒中毒事件,这一次李元吉差点成功。

这次暗杀,主使者也是李元吉,在他的设计中,李世民饮下毒酒后必死无疑,而毒酒确实被李世民喝了,并且当场毒发,以至于之后“吐血数升”,但不只是李世民福大命大还是救治及时,在他被李神通背回来后,居然保住了性命。

这件事情后,李渊为了防止自己的儿子自相残杀,就下令让李世民去洛阳当一个诸侯王,但李元吉害怕李世民在洛阳有了自己的势力后,就更加不好对付,因此百般阻挠,最终李渊也放弃了这个计划。

其三,挖空心思的削弱李世民的势力,使其成为光杆司令。

在几次暗杀不成后,李元吉又换了一种方式来对付李世民,就是将他身边的谋臣良将以及其所掌控的部队统统调离,从而孤立李世民。

武德九年二月,李元吉进封并州大都督,手握实权的他更加肆无忌惮,在当年,又计划了一次暗杀,这次他与李建成商议,要一次性解决问题。

趁着有次李世民陪着李渊要去太和宫避暑,于是两人就计划在太和宫行刺,就在万事俱备之时,边境传来突厥入侵的消息,这次行刺计划不得不因此放弃,但李元吉马上就想到了新的暗害方式。

在和李建成商议后,由李建成向李渊推荐李元吉率军出征,在得到恩准之后,李元吉借口要征调将领,把秦王府的猛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等人全部调走,同时还把李世民的部队调走大部分送到前线。

与此同时,李元吉还在李渊面前构陷秦王府中的谋臣,如杜如晦、房玄龄等人,都在这种情况下被勒令回家。

诸如上述的种种行为,还有不少,总之李元吉的意思就是,要将李世民直接置于死地,根本没有手下留情这个说法,虽然从血缘上,李世民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但在权力面前,李元吉是毫不顾忌,相比之下,李建成虽说一直要打压李世民,但也没有李元吉这般的心狠手辣。

并且,在玄武门之变当天,李元吉在李世民跌落马下后,用弓弦差一点将李世民勒死,若不是尉迟恭及时赶到,恐怕玄武门之变当天,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如此种种,怎让李世民不对李元吉愤恨,更何况李世民最终成功了,一切都是他说了算,那么自然会进行报复,不过李元吉已经死了,但是他的妃子杨氏素来貌美,将其纳入后宫,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并且在几年后,杨氏为李世民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曹王李明,李世民更是脑洞清奇,将李明过继给李元吉当儿子。

霸占其妻,还要让其得了个“便宜儿子”,这报复不可谓不狠。

小结:

至于李建成的老婆郑观音,从伦理上来讲,她是李世民的大嫂,并且李世民亲手杀了她五个儿子,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李世民不计较,郑观音也不会愿意成为李世民的妃子,毕竟每天看着自己的仇人,换谁也受不了,如果李世民霸王硬上弓,那郑观音很大可能就会玉石俱焚,因此,李世民犯不上再闹得不可开交,所以,也就放过了她。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霸占李元吉老婆,为何放过李建成老婆呢?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将李元吉的老婆杨氏强行霸占,却放过了李建成的老婆,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是李世民的一种报复方式,而且只针对李元吉。

李元吉是高祖第四子,出生时因为母后窦皇后厌恶于他的长相差点被抛弃,幸得侍女陈善意心存怜悯,将他秘密接回抚养,并将实情奏报给高祖,才使得李元吉没有夭折在襁褓之中。可惜陈善意的善举没有得到回报,反而因事被李元吉害死。

唐朝建立后,李元吉被封为齐王,随二兄秦王李世民东征洛阳、讨平刘黑闼,屡立战功,受封上柱国、司徒、侍中、并州都督、左卫大将军等官职勋位。也许是在与二兄李世民并肩作战过程中产生了不愉快,导致后来的夺嫡政治斗争中,李元吉选择了站队隐太子李建成这一边,并不折手段的构陷谗害李世民,最终在玄武门之变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兄弟阋墙,李元吉手段卑鄙

太子李建成是因为秦王李世民的权势威胁到自己的储君之位,所以不得不组织自己的势力来对抗人才济济的秦王党,而李元吉公然站队太子这一边,其表现出来的对李世民的仇恨、厌恶是尤其明显。

一次,李世民陪同高祖圣驾临齐王府,李元吉觉得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刺杀李世民的好机会,于是让自己的心腹护军宇文宝提前潜伏在卧室,准备伺机刺杀李世民。李建成觉得风险太大恐不能成功,便制止了刺杀行动,气的李元吉当场愤怒的撂下一句话:“为兄计尔,于我何害!”(只是为大哥着想而已,对我有什么相干!)

另一次,李元吉和李世民陪同高祖到太和宫避暑,李元吉又对李世民动起杀机,对太子李建成说:“等我到了太和宫,就派精悍的将士抓住他。将他关进地窖圈禁起来,只开一个洞口递送食物。”这次计划又是在李建成的制止下没有执行。李元吉还经常在高祖面前诬蔑李世民,说他违抗诏令,私募死士、骄横傲慢分赏不均,结党营私树立个人恩德,反迹明显,宜速杀之。不过,高祖并没有应声,对于杀李世民,高祖的态度可谓是模棱两可,这自然让李建成和李元吉加紧了对李世民的构陷,急欲除掉秦王以解心头之忧。

玄武门之变,垂死挣扎的李元吉依然欲置李世民于死地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玄武门发动政变。李建成与李元吉来到临湖殿,发现不对劲,欲调头骑马返回东宫和齐王府。李世民在后面呼唤他们,李元吉心虚,在前面搭箭弯弓欲射杀李世民,但因为太紧张,三箭皆不中,反而是李世民从容搭箭射死了太子李建成。

这时尉迟敬德率领的精骑用箭射中了李元吉,李元吉跌落下马,恰在此时,李世民的坐骑受到了惊吓,带着李世民狂奔入玄武门旁的树林 里,因为马速太快,李世民重心不稳从马上跌落,倒地不起,李元吉迅速赶到,夺过弓来,准备勒死李世民,危极关头,尉迟敬德跃马而来喝止住他,李元吉知道不是对手,赶紧放开李世民,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寻求李渊庇护,但尉迟恭快马追上他,放箭将他射死了,李元吉死时年仅二十四岁。

事后清算,李元吉最惨

为了斩草除根,李世民将齐王李元吉五子并太子李建成诸子全部处死,并从宗籍除名。李世民尤其痛恨李元吉,不仅杀他子,还强行霸占了李元吉妻子杨妃。

这还没完,李世民即位之后,为了掩盖自己杀兄屠弟的大逆罪行,于贞观二年(627年)将李建成、李元吉以礼改葬,将李元吉从齐王降格追封为海陵郡王,给了个“剌”的恶谥,贞观十六年(642年),又改封为巢王,但谥号不变。后又以第十四子,即李世民与原齐王妃杨氏所生的曹王李明作为李元吉之后,这一波操作真是六六六,把对李元吉的各种羞辱发挥到了极致,李元吉若泉下有知,估计棺材板都盖不住了。

不过,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成功后清算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其手段都差不多,两人的儿子全被处死,李建成被剥夺了太子名号,谥号也不好。但是,李元吉生前各种使计陷害李世民,手段毒辣残忍,李世民断然不会对他留情,霸占弟媳,生下儿子之后又过继给李元吉,这番操作,已经足够羞辱李元吉了。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霸占李元吉老婆,为何放过李建成老婆呢?

太子李建成的妻子郑观音,李世民对其十分礼遇,高寿而终。

齐王李元吉的妻子杨氏,被李世民纳入后宫,为其生子,英年早逝。

同是兄弟之妻,李世民为何舍郑观音而取杨氏?这跟李世民个人情感和政治因素都有关系。

太子妃郑观音,抚养幼孤,高寿善终

郑观音出身北朝望族荥阳郑氏,荥阳郑氏自汉至隋唐,一直是北方著名士族,特别是北朝(北魏北齐)和隋唐时期,荥阳郑氏的名望达到巅峰,与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五姓七家”,仅唐朝就有十一名宰相出身荥阳郑氏,当之无愧是天下郑氏最显赫的一支 。

郑观音十六岁时嫁给唐国公李渊的长子李建成,后来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李建成被立为太子,郑观音一下子变成了太子妃,如果不出意外就是将来的皇后,天下之母。

可玄武门之变彻底改变了郑观音的命运,不仅丈夫李建成被杀,她和李建成的儿子也尽皆被杀,只有她自己和女儿被李世民网开一面,侥幸逃过一死。

虽然郑观音年龄与李世民相当,且相貌“程云荐彩,喻日摛华,淑韵娉婷,韶姿婉娩”,是一名天生丽质的女子,但李世民对其十分敬重,并未据为己有,而是让她居住在长乐门,抚养李建成未成年的幼孤女儿,一直活到唐高宗年间才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齐王妃杨氏,委身皇上,英年早逝

如果说太子妃郑观音是出身名门望族的话,齐王妃杨氏就是名门中的名门了。

杨氏出身大名鼎鼎的弘农华阴杨氏,她是隋唐观王杨雄的侄孙女,而杨雄是隋朝宗室,是隋文帝杨坚的亲戚兼亲信,正因为这个家世背景,才能嫁给李元吉为妃。

杨氏天生丽质,花容月貌,让李世民十分动心。玄武门之变后,齐王李元吉被诛,其五个儿子也被斩草除根,同样只剩下李元吉的女眷,包括杨氏、其他妃子和女儿。

面对“玉貌雪肤,眉目如画”的杨氏,李世民毫不犹豫将其纳入后宫,百般宠爱,杨氏后来还给李世民生下一个儿子——曹王李明。长孙皇后死后,中宫缺位,李世民甚至动起了把杨氏册为皇后的念头,后因魏征强烈反对而作罢,而杨氏则在三十来岁就英年早逝。

对杨氏而言,丈夫和儿子尽皆被杀,已经是人生最大悲剧,自己一人孤苦伶仃,无人过问,能被皇帝纳入后宫并得到宠爱,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相对最好的结局了。

至于李世民之所以将杨氏收归己有,一方面是因为他对杨氏美色的欣赏和爱慕,将其纳入后宫是爱护杨氏最好的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看中了杨氏背后的隋朝宗室势力,可以笼络他们为自己所用,有助于稳定政局,这种一举两得的做法自然是最佳选择。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回憶如煙り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