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是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是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的死因,没那么邪乎,就是因为胡吃海塞,拉肚子拉死的。

公元1908年11月15日下午,中南海仪鸾殿内,曾经掌控大清朝朝政数十年之久的慈禧太后,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而在前一天,也就是11月14日下午,年仅三十八岁的光绪皇帝,也驾崩于中南海瀛台涵元殿。

前后仅一天之隔,大清朝两个最重要的人先后离世,光绪帝好巧不巧的,死在了慈禧太后的前面,这就让后世对此多有猜测,并且有光绪皇帝时被慈禧太后下毒致死的说法,而有关于慈禧太后的死因,各种说法也是层出不穷。

民间传闻,慈禧太后是被老虎吓死的,还有一种说法,是慈禧太后被暗中下毒而死,总之,关于她究竟是因何而死,什么五花八门的说法都有。

但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和分析,慈禧太后的死因并没有那么复杂,她只不过是在其七十大寿上,胡吃海喝,导致肠胃功能紊乱,以至于得了痢疾,最终拉肚子拉死的。

慈禧太后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生老病死,所以得个病也不奇怪,只不过曾经权倾朝野的她,最终却因为吃坏肚子而死,说出去确实有些搞笑。

据史料《慈禧外纪》记载,慈禧太后在11月15日当天,起了个大早,早晨六点钟,就开始处理朝政,一直处理到午时,慈禧太后才开始吃午饭。

是什么政务需要处理这么长时间呢?这就要说到头天刚死的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死在11月11日的酉时,也就是下午五点到七点之间,确定光绪皇帝咽气后,慈禧太后在当天晚上就开始着手安排光绪皇帝的后事。

第二天一早,又召集了众大臣开会,除了对光绪皇帝后事一些细节问题安排外,最重要的就是,为大清国找一个新皇帝。

这场会议提供的人选有三个,最终在经过众人商议和讨论后,由慈禧太后拍板,最终决定立溥仪为新皇帝,会议方才结束,众人开始吃午饭。

但在午饭后,慈禧太后突然晕倒,并且晕过去了很久才醒过来。

“西历1908年11月15日,太后仍于六点钟起床,处理朝政,至午时太后方饭,忽然晕去,为时甚久”---《慈禧外纪》

从这个记录来看,慈禧太后在临死当天,乃至头天,还能把持朝政,就说明一点,就是她的神志至少是非常清醒的,也只有这样,她才能“神气安和”的处理各种事情,因此,也就并不存在所谓的被吓死或者下毒等暴死这种情况。

那么,为什么慈禧太后会突然晕倒呢?很简单,她有病。

她确实有病,并且这个病还得了很长时间,前后大概有个小半年的光景,从1908年的夏天开始,一直到她病逝。

也就是说,慈禧太后是因为患病,病情加重后,才出现“忽然晕去”,并在晕倒很久后,才醒过来,并交代了后事,最终咽气。

要问慈禧太后得的什么病?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吃坏了肚子,患上了痢疾而已。

痢疾这个病,古往今来一直就有,也算不上什么大病,一般大多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所造成的,但虽说慈禧太后也是得了痢疾这种病,但可不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而是她胡吃海塞造成的,并且,她得痢疾不是一天半天了,早在当年夏天,她就患上了痢疾。

根据史料记载,1908年的夏天,北京城的皇宫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宴会的主题,是慈禧太后的七十四岁寿辰,因此,这场宴会的规格极高。

且不说慈禧太后收了多少名贵的寿礼,单说为了这场寿宴,光是北京城有名的厨子,几乎全部到场,每个人是施展浑身解数,前前后后为慈禧太后准备了一百多道各式菜肴,各种名贵的材料,那真是可劲儿的上。

作为寿宴的主角,慈禧太后自然非常高兴,这有道是人生七十古来稀,作为大清朝最有地位的女人,到今年已经是七十有四,也算是高寿了。

在当天的寿宴上,因为心情愉悦,慈禧太后向前来贺寿的大臣们敬了几杯酒,大臣们不绝于耳的恭维之言让慈禧太后更是高兴,不由得胃口大开,吃了不少的菜肴,并对当天的厨子大加表扬,事后还安排进行了赏赐。

众所周知,这人上了年龄之后,身体的各方面机能就会减弱和退化,慈禧太后也不例外,即便是锦衣玉食,保养的再好,但岁月不饶人,七十多的人了,同样也会有这种情况。

因此,在寿宴第二天,慈禧太后就感到腹痛不止,并且在之后,每天的出恭次数明显增加,最多时一天多达十几次,并伴有脓血。

慈禧太后的这种情况,明显就是因为寿宴上吃多了,加上老年人肠胃消化能力较弱,因此患上了急性肠道传染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痢疾。

如果是一个年轻人,这种病完全不是事儿,最多休息几天就好了,但慈禧太后不一样,年龄不允许她会很快恢复,虽然经过太医切脉诊治,开了不少的名贵药材,但病情时好时坏,反反复复,总之一直就没彻底治愈。

就这样,一直持续到当年11月,十一月已经是深秋季节,痢疾这种病,在秋季是高发季节,本身慈禧太后就有这病根,加上一直反反复复,到了秋季之后,病情就愈发的严重起来。

所以,慈禧太后才会在11月15日这天,处理完朝政之后,突然晕倒,之所以会在这天加重,主要是因为1908年的大清,正值多事之秋,慈禧太后作为大清朝的实际统治者,每天需要处理的政务有很多,耗费了大量的精力。

本身身体欠佳,加上大量的处理公务,以及在得病后吃得也少,胃不纳食,最终形成了体力衰竭,病情在当天急剧恶化,从而病逝。

慈禧太后的死因,在《慈禧外纪》中也有所提及,认为慈禧太后是”其根由于夏间病痢太久,体气大伤也“,基本上与上述所说的差不多,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慈禧太后是属于正常的因病而亡,不存在所谓的其他死法,民间所传的类似于毒死或者吓死,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笑料而已。

前文提到,慈禧太后是死在了光绪皇帝的次日,也就是说,在光绪皇帝死后的20多个小时里,是慈禧太后生命的最后时光,那么,这20多个小时,她是如何度过的呢?

首先,就是安排光绪皇帝的后事。

安排光绪帝的后事,是在当天晚上,也就是光绪帝驾崩后,就进行的,包括葬礼如何举行,中间的环节和规制等等,基本上大小事宜,慈禧太后均进行了定夺。

一番安排之后,慈禧太后用过晚膳,就在宫女们的服侍当中沉沉睡去,此时的她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全赖皇宫里的名贵药材续命,当天,为慈禧太后负责诊治的两个太医还因为药方问题起了争执。

这两个太医,一个名为施焕,一个名为吕用宾,施焕提出用乌梅丸来缓解病情,但吕用宾却认为乌梅丸药劲儿太大,怕伤了太后本就虚弱的身体,因此,两人就此问题一直争执不下。

最终也没用上乌梅丸,一番调理后,慈禧太后忍着病痛,就此歇息。

其次,进行朝政上的安排

在次日一早,慈禧太后醒来后,就感觉到自己快不行了,于是马上要求下面的人,开始拟遗诏,并将摄政王载沣、庆亲王奕劻以及袁世凯、张之洞、鹿传霖等七位大臣,到福昌殿开会。

此时的慈禧太后,已经不能坐起来了,只能在宫女的服侍下,用被子裹着,半倚半靠的坐在床上,在见到这几位王公大臣进屋后,有气无力的说自己不行了。

慈禧一生强势,此刻她自己说出不行了,也是知道自己真的是时日无多,众大臣在听到这句话后,先是袁世凯带头号哭,其他人心神领会,也跟着开始一番痛哭。

慈禧太后在之前,就已经拟了两道懿旨,一道是以溥仪入继大统,另一道则是派摄政王载沣监国,召集大臣们过来的目的,就是对这两道懿旨进行再次的确认。

在这两道懿旨中,还有个十分特别的信息,就是除了安排溥仪继位、摄政王载沣监国以外,还有个就是安排自己的侄女,也就是裕隆太后。

摄政王载沣监国不错,但是慈禧太后也明确表示,平常听听摄政王的就行,但是若是遇到大事,必须要由裕隆太后做决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侄女日后掌权做铺垫。

最后,就是关心和安排自己的身后事。

在一切都安排完毕后,慈禧太后自然就开始关心起自己的身后事了,对于命张之洞提起拟好的遗诏,进行了多番修改。

慈禧太后认为,张之洞宣读的遗诏,略有缺陷,要求在遗诏最后加上自己操劳一生且忧心天下的赞美之词,因此,张之洞按要求加上了几句话才最终定稿。

遗诏问题解决后,慈禧太后借着询问光绪皇帝是否停灵于乾清宫,侧面问会不会将自己搁在慈宁宫,庆亲王奕劻听出慈禧太后是不愿停灵在慈宁宫,马上接话道,肯定会停灵在皇极殿,慈禧太后这才心满意足。

这些事情交代完毕后,众大臣就跪安离开,不久后,慈禧太后就随光绪帝而去,享年七十四岁。

小结:

关于慈禧太后的死因,在民间有多种说法,有说是被老虎吓死,有说是被下毒而死,实际上,并没有这么邪乎,慈禧太后真正的死因是因为患了痢疾,病重而亡,从历史记载来看,她在临终的那天,还在保持朝政,安排着光绪皇帝和自己的身后事,因此,不存在那种“暴亡”的说法,所谓的慈禧太后的各种离奇死法,只不过是民间以讹传讹,茶余饭后的笑料罢了。

慈禧太后是怎么死的?

 (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死,年74岁(1835年生)。

也就是说,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未刻(下午1点到3点之间)慈禧死于中海仪鸾殿,其时年已经七十四岁。

慈禧太后,一个能力非凡但却使中国蒙受了耻辱的女人。她的逝世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据说慈禧太后临死前不久,神志仍然十分清醒。曾接受军机大臣张之洞的建议,连发几道上谕。立摄政王载沣之子傅仪著入承大统为嗣皇帝。封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当天,慈禧太后便开始发病。第二天,光绪皇帝便于酉刻崩于瀛台之涵元殿。慈禧太后便又下谕:“溥仪承继毅皇帝为嗣,并兼承大行皇帝祧”,由于“嗣皇帝尚在冲龄,正宜专心典学,著摄政王载沣为监国。所有军国政事悉秉予之训示,裁度施行。” 谕旨发出去不久慈禧太后便归天了。

有人说慈禧的病,基本上是属于慢性疾病,得病的初期没有什么征兆,甚至在临死前的日子里,也没有出现必死的现象。

这在《内起居注》中就有记载。

这一时期,她充其量除了慢性腹泻外,只是有些咳嗽、肋疼、口渴、舌干及肢体软倦等毛病而已,所以慈禧照常处理政务,每日发出的上谕及批出的奏折,数量仍然非常多。

以十月十五日以后为例:十五日批出庞鸿书、王士珍等人折片十四件;十六日批出陈夔龙等人折片十件;十七日批出杨士骧等人折片二十五件;十八日批出端方等人折片十五件,发谕旨两道;十九日批出锡良等人折片十九件,发懿旨五道;二十日批出外务部折片四件,发谕旨两道。只是到了十九日这天,她的饮食开始变得不正常。到了二十一日这天,已经不再想吃东西。

到二十二日,终于病情恶化。

其实,众多清宫脉案披露:

慈禧是死于老和病。她先患腹泻,这和许多演义小说及传记里面的记载一样,以后得并发症,兼及肝肺等脏腑,以至胃纳减弱,病情加重。再加上她带病坚持理政,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最后心力交瘁,衰竭而死。

慈禧太后是怎么死的?

公元1908年11月15日未时(下午2时左右),中南海仪鸾殿内,刚吃完午饭的慈禧太后突然感觉全身乏力,呼吸逐渐困难,这一刻慈禧似乎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于是她立马召集军机诸大臣和摄政王准备安排后事。

下午四点左右,遗诏起草完之后,奄奄一息的慈禧太后强打着精神坐了起来,对诸大臣和摄政王说了这样一段肺腑之言:“垂帘听政实乃无奈之举,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言毕,慈禧太后便昏睡了过去,半个时辰之后,这位掌控中国命运半个世纪的女人停止了呼吸,享年七十四岁,紫禁城内外顿时一片哭声震天,一个时代正式宣告结束!

关于慈禧的死因,当时御医给出的说法是因为上了年纪而正常病逝,毕竟古代活到七十多岁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在这个年龄病逝实在是很正常的事情。也因为类似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家都认为慈禧是正常病逝的。

然而,等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时,有一个宫女在回忆录中却揭露了慈禧死亡的真实原因。这位宫女,据说是大太监李莲英的表姐。众所周知,李莲英是慈禧最信赖的人,所以李莲英的这位表姐,由此得以成为贴身伺候慈禧的宫女,并深得慈禧的信任。

据说,这个宫女在清朝灭亡之后,就回到了家乡生活,几乎是一辈子默默无闻,直到后来几个历史学家找到她,说是想了解慈禧的一些事迹,由此便引出了慈禧死亡的真实原因。

当时这位宫女回忆说,慈禧死亡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慢性中毒,因为太医们在给慈禧检查身体时,发现其体内存在一些毒性物质,只不过为避免不必要的是非,所以太医们并没有说出来,而是把这件事隐藏起来,并对外宣称慈禧是正常病逝。

那么,这位宫女的说法是真的吗?

后来,专家们对慈禧的尸骨进行了检测,发现其体内确实存在一些毒性物质,不过这些有毒物质不能算是毒药;再后来专家们通过查阅清朝留下来的各种记载文献,发现慈禧七十三岁的时候,患上了比较严重的痢疾,也就是拉肚子。

虽然拉肚子这个事情不算什么特别严重的病,问题是,一方面古代的医疗条件有限,另一方面当时是慈禧的年龄又太大,身体不是很好,所以这个病情一直靠喝药维持,并没有彻底治愈,慈禧也一直受到这个病痛的折磨,身体越来越虚弱。

后来,慈禧拉肚子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其大便次数每天达几十次,并带有脓血,虽然太医给她开了各种药,但病情并无好转,没多久慈禧也因此命归黄泉。

从这层意义上说,慈禧病逝的直接诱因,是患了痢疾这个病。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慈禧年龄太大,导致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变弱,最终因此而病逝。

换句话说,慈禧其实还是算正常病逝。

至于慈禧尸骨中为何存在一些毒性物质,专家认为主要是因为慈禧晚年因为痢疾而服用了太多药物,导致慈禧的身体内残留了许多药物,正所谓是药三分毒,部分药物单独拧出来,其实就是有毒的物资,这也是为何后人会在慈禧尸骨中检测出有毒物资的原因。

慈禧太后是怎么死的?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10月22日,慈禧太後因病亡于西苑的仪鸾殿,卒年74岁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病入膏肓的慈禧太後命太监把她抬到瀛台,抬到被她囚禁了10年之久的光绪皇帝床前。病体沉重的光绪皇帝和病体更加沉重的慈禧太後沉默无语地对视著,在沉默的目光中维新派领袖向保守派首领做最後的抗争--只要能比她活得更长,就有机会实施慈禧太後所反对的维新主张。就在这一天,光绪皇帝死了。第二天,慈禧太後也放心地一命呜呼。

慈禧太后是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逝世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11月15日,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最高统治者,同治帝的生母、咸丰帝之妃慈禧太后逝世。   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又称“西太后”。满族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广太道、赠三等承恩公惠徵之女,1835年(道光十五年 )十月初十日生。1851年(咸丰元年)被选秀入宫,赐号懿贵人。后册封懿嫔。1856年三月,生皇长子载淳(即同治帝),诏晋封懿妃。未几又晋封懿贵妃。1861年七月,同治帝载淳即位,与钦贞显皇后(即东太后)并尊为皇太后,与恭亲王奕忻计杀“赞襄政务王大臣”怡亲王载垣、郑亲玉端华、协办大学士尚书肃顺等人。两宫太后御养心殿,垂帘听政。在外国列强的支持下,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及云南、甘肃等地苗民、回民起义。1874年十二月,同治帝病逝。她立五岁的载恬为帝,两太后又垂帘听政,依靠洋务派李鸿章等一伙封建官僚,开办军事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残酷镇压人民反抗斗争。1889年二月,名义上由光绪帝亲政。 “上(光绪帝)事太后谨,朝廷大政,必请命乃行”。中日甲午海战失败后,她又竭力扼杀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戊戌维新运动。 1898年幽禁光绪帝,杀害了谭嗣同等六人。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与帝逃往西安,下令屠杀义和团,并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906年又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11月 14日,光绪帝死。她命立醇亲王载沣子、年仅3岁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次日,慈禧病死,年七十四,葬于河北遵化定东陵。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