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数不多的“沙漠鱼”生存现状堪忧,为什么不将它们转移到水源和食物充足的地方?

为数不多的“沙漠鱼”生存现状堪忧,为什么不将它们转移到水源和食物充足的地方?

1973年至2006年,科学家们不断尝试圈养沙漠鱼,可越养越少,存活下来的沙漠鱼居然还变异了,这可不是科学家们的初衷。直到2010年,才高仿了三个接近沙漠鱼生存的避难所,没想到,沙漠鱼的“超能力”又让科学家们直摇头。

你一定很好奇,在风沙席卷,热浪朝天的沙漠中,连耐热耐干的仙人掌都很难生存,居然还有鱼能生存?只能说沙漠里总是充斥着许多魂牵梦绕的传说,比如海市蜃楼,楼兰古城,沙漠骆驼,这一次,沙漠鱼又进入了人们视野!

沙漠鱼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可以在沙漠中翱翔,科学家曾说道,如果沙漠中有奇迹的颜色,那就是沙漠鱼的颜色。

这种鱼生活在北美最热、最干燥和海拔最低的内华达州死亡谷,死亡谷位于科罗拉多沙漠和莫哈韦沙漠之间,这里气温最高可达56℃,平日里,空气中只存在微乎其微的含水量,若没遇到厄尔尼诺现象,这里都不会被雨水眷顾。

在死亡谷中,有一个魔鬼洞,这个洞穴中存在有一潭死水,这是两大沙漠中的一片绿洲,相比外界56℃的高温环境,水潭水温常年维持在33℃左右。该洞穴长22米,宽3.5米,最深处可达130米。

据地质学家估计,该洞穴形成于50万年前,就在这个洞穴里,生存着一群独一无二的鱼类,它们就是沙漠鱼。

世界鱼类多达3.6万余种,沙漠鱼是最珍稀的鱼类之一,因为生存在沙漠中的魔鬼洞,它又叫魔鬼洞鳉,简称魔鳉。据科学家研究,沙漠鱼已经在该洞穴生存了五万年之久,在没被发现之前,它们过着与世无争,世外桃源的生活。

1930年,沙漠鱼首次被人们发现,这种鱼儿体长不超过3厘米,有黄色和金属蓝两种颜色,在这潭死水里,瞪着卡姿兰大眼睛,游的飞快,这无疑点燃了人们的好奇心,于是,人们对它的研究开始了。

通过精密测量,魔鬼洞的水温始终在33.3~33.9℃浮动,好似被设定了程序一般,且水里含氧量极低,水温和含氧量的指标已经是所有鱼类的生存极限了,没想到沙漠鱼却生活的好好的。

通过观察,该洞穴最深处虽有130米,可沙漠鱼只能在24米以上的水域活动,主要常见于15米处。本就环境恶劣,还受限游动范围,沙漠鱼就像被施加了魔法,被禁锢了一般,可怜巴巴地生活于此。

它们只要超过了活动范围,可能就面临死亡威胁,它们的生存环境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牢笼,不得不说,沙漠鱼能在此栖息生活五万多年,堪称自然界的进化奇迹,因此,它们能活动的范围也被科学家评为脊椎动物已知的最小活动范围。

关于沙漠鱼的来源,主要有这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为,在冰河时代,死亡谷是一片浩瀚的汪洋,沙漠鱼的祖先就生活于此,世代繁衍,起先可不止3厘米长,最长可达10cm。

随着地壳和冰河运动,死亡谷变成了茫茫沙漠,自然界之神呼吁这里的生物赶紧撤离,可沙漠鱼太倔强,死活不愿离开。

最后,自然神为了垂帘沙漠鱼,同时也为了惩罚它,就给它们留了一块洞穴,赐予了一潭死水,命名该地为魔鬼洞,赐名它们叫魔鳉,也要求它们永远守护此地不得离开。

第二种说法为,沙漠鱼为外来物种,也是因为地壳运动,改变了它们原本舒适宽敞的栖息场所,相传在十万年前,它们在地下水系中不断涌动,最终来到了魔鬼洞,从此离不开了。

第三种说法为,沙漠鱼并没有在魔鬼洞生活五万年之久,可能是几千年前,被当地的印第安人或鸟类带进去的。

据说,印第安人喜欢吃鳉鱼,可能是被穿越沙漠的淘沙客路过此地,遗落于此。也有说是鸟类含着沙漠鱼飞越沙漠时,口渴了张嘴掉下来,进化后的结果。

自1930年被人们发现后,沙漠鱼的数量就在500条左右,因为它们的栖息地太小了,面对变化莫测的沙漠环境,其它物种都在随着环境迁徙适者生存,可沙漠鱼只能在魔鬼洞中硬抗,因为它们是被禁锢于此的物种。

即使在恒温的水潭里,它们也有自然的高低循环,秋天的自然死亡数量为35%,春季是65%。到了1966年,沙漠鱼不到400条了,此时的它们,终于被列入了濒危物种,开始受保护,人们为了降低人为侵害,在魔鬼洞建了保护区,在水潭四周架起了高达2.4米的铁丝网,到了1970年,数量来到了最多的550条。

科学家们看着沙漠鱼数量有回升的迹象,于是在1973年时,开始尝试圈养沙漠鱼,想把它们移到环境、水源和食物都理想的地方去,可沙漠鱼不领情,不是死亡就是绝食,第一批移出去的沙漠鱼都快死光了

科学家们不甘心,又移出去一批,这次改善了沙漠鱼的伙食,这次稍微领情了,在环境舒服的情况下,沙漠鱼居然变异了,科学家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沙漠鱼,可不想它变异,在资金有限等条件制约的无奈之下,又把剩余的沙漠鱼放回了魔鬼洞。

经过几十年的折腾,沙漠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即使有铁丝网护着,魔鬼洞中的沙漠鱼数量仍在不断下降。到了2010年时,科学家们终于仿制出了三个避难所。

这三个避难所在水温、日照阳光、含氧量等方面都和魔鬼洞的环境接近,不过,还是做不到100%相似,比如温度比魔鬼洞低2~3℃,溶解含氧量提高了两倍,目的是减少沙漠鱼的热量散发和呼吸压力。

看着沙漠鱼在避难所水池里欢快地游着,科学家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结果沙漠鱼的繁殖能力和“超能力”又让科学家们头疼了。

沙漠鱼的雌性和幼崽为黄色,雄性为金属蓝,成年鱼的寿命只有不到一年,每年繁殖一次,每次只能产卵直径为1毫米的鱼卵4~5枚,不管在哪种条件下,存活率均堪忧。

科学家从1973年开始繁殖,折腾到2012年时,只有不到50条沙漠鱼成功繁殖,可想难度系数之大,科学家说道,在培育过程中稍有闪失,就可能造成它们灭绝。

另外,沙漠鱼看似脆弱,实则它们能在高度缺氧的环境下蹦跶的“超能力”,换作其它鱼,早就死翘翘了。

科学家们繁殖出来的沙漠鱼,对于之前的沙漠鱼在越变越小,一度成为了不到2.7cm的小小鱼,可它们并没有因为变小而影响身体机能,照样游得飞快。

科学家纳闷了,这沙漠鱼到底是什么物种?通过研究才知道,沙漠鱼为了适应沙漠里的艰苦环境,不惜压缩自己的身体器官去迎合,最终,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表型可塑性”。

这完全和遗传学是相悖的,可沙漠鱼却拥有这种“超能力”,一种可以根据外部的环境和条件来做出重大改变的能力。

到了2012年,沙漠鱼的数量一度下降到75条,这又让科学家头疼了,只能通过投喂有利的食物,才可能保住它们的命脉。科学的力量是强大的,通过努力,到了2016年,沙漠鱼的数量回升到113条,科学家想用此办法继续帮助沙漠鱼繁衍生息。

可2016年4月30日这一天,因为三个醉汉的侵犯,差点让沙漠鱼遭遇灭族之灾。

2016年4月30日那天,三位年轻小伙子喝了酒,驱车经过死亡谷,鬼使神差下,它们闯入了魔鬼洞,看到水潭中清澈透明的池水,喝了酒燥热的身体急需降温,于是,他们脱了衣服,跳到水潭中游泳降温去了。

舒服过后,由于骤冷原理,他们的胃部翻江倒海,有一个小伙子没忍住,趴在水潭边一阵呕吐,呕吐物全部流到了水里。要知道,4~5月正是沙漠鱼的繁殖期,任何破坏都是毁灭性的。

这三个醉汉的侵犯,给沙漠鱼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待水潭指标稳定后,113条的沙漠鱼,最后只有命硬的38条存活了下来。同时,科学家为了惩戒他们,连同执法部门对这三位醉汉,分别判处五万元的罚款和一年监禁。

活下来的38条沙漠鱼都是“超能力”中的“超鱼”,通过科学家的努力,到了2019年时,沙漠鱼的数量又来到了136条,不过沙漠鱼的生存环境成为了热门景点,络绎不绝的人们为了一睹沙漠鱼的风采,难免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避难所只能作为沙漠鱼暂时的生存环境,更多时候还得仰仗于魔鬼洞的独有环境,对此,死亡谷发言人特里•鲍迪诺说过一句话,值得人们反思:

5万多年来,“魔鳉”战胜了冰河时代的严寒,忍住了沙漠气候的酷热,在死亡谷魔鬼洞日益缩小的栖息地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从鳉鱼身上,人类也能得到一些启示,不能再破坏它们仅有的栖息环境了。

同时,他也说道:相比北极熊等大型动物,沙漠鱼小小的体格,都无法让环保组织正眼看一下,保护?不可能的,这真是沙漠鱼的悲哀。

不过,科学家和动物保护组织是正道的光,他们为了保护沙漠鱼,前后几十年,在沙漠鱼身上,花费了不下450万美元,甚至为了保护魔鬼洞中的水源,不惜和当地知名的房产商打官司。

总的来说

从1930年首次发现沙漠鱼开始,数量就不足500条,以至于1966年快速被列为濒危物种。虽说保护之后,1971年数量涨到了550条,可环境变化和栖息地的改变,沙漠鱼的数量逐渐下降,到了2016年时,只有113条了,没想到2016年4月的最后一天,沙漠鱼遭到三位醉汉侵犯,最终只有38条命硬的活了下来。

再后来,在各方的努力下,沙漠鱼的数量回升到一百多条,同时,沙漠鱼为了更好适应环境,它们也把自身的“超能力”持续发挥到极致,不惜缩小和压缩自己的身体器官迎合多变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小的它们,前景仍然不乐观,灭绝只是迟早的事。

作为死亡谷魔鬼洞中的独有物种,沙漠鱼已经向世人展示了它惊人的生命力,不是科学家们不想把它们移到水源和食物充足的地方,而是移过去后,沙漠鱼可能会加快灭绝,它们是魔鬼洞中独一无二的,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独有的魔鬼洞配上独有的魔鳉(沙漠鱼),才是它们独有的生活方式。

最后,希望它能免受人们的侵扰,安安逸逸地在魔鬼洞中走完它们的进化路程。同时,科学家们在努力坚持下,希望沙漠鱼能再活五万年。

为数不多的“沙漠鱼”生存现状堪忧,为什么不将它们转移到水源和食物充足的地方?

仅有38条的“沙漠鱼”生存现状堪忧,为什么不将它们转移到水源和食物充足的地方?

沙漠鱼是一种罕见的鱼类,并且只分布在沙漠地区,从沙漠的环境我们都可以看到,在这样极端性的条件之下,“沙漠鱼”要生存繁殖下来,并非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从科学记载的情况来看, 全球暂时有记录的“沙漠鱼”是在美国沼泽地“死亡谷”,这是美国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区域,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最干燥、最热的地区之一。

所以不少人认为,这种鱼只有依靠这样的极端气候现象才能生存,确实可以这样说,但并非也是全部,沙漠鱼之所以在这个地方生存,也可能是因为出现了地质上的改变,所以才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状态生存的,在以前并不是以来这种环境,而是在如今演变之后生存完全依赖于环境,沙漠中罕见的水源是它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算是一种“濒危鱼种”。

仅有38条的“沙漠鱼”生存现状堪忧?

根据《topick》在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沙漠鱼绝境生存5万年,如今仅剩38条,而1995年的时候,发现还有200条出没,所以确实这种鱼是在逐步的减少, 生存现状也是令人堪忧的。它们的唯一生的天然栖息地就只有一个名叫“魔鬼洞”的区域。根据科学记载的数据显示,这个魔鬼洞是位于美国沼泽地“死亡谷”,东部96公里处。

而这个“魔鬼洞”根据地理学家们的估计,洞深度至少有130米,形成已有50万年,但是这个洞并不大,简单的来说就相当于是一个“水池”。

这些所有的“沙漠鱼”种群都聚集在这一个“魔鬼洞”,因为地下水资源枯竭,濒临灭绝,沙漠鱼是比较小的一种鱼,也基本上没有办法生存下来。

所以准确的来说,“魔鬼洞”的栖息环境缩小正在灭绝这种生物,本身来说沙漠环境较差,并且也是以干燥的气候为主,要想使得“魔鬼洞”逐步变大,基本不太可能。

那为什么不将它们转移到水源和食物充足的地方?

确实,这个想法大家都很好,“沙漠鱼”既然数量在持续减少,为何就不能转移?上面我们也说了。

根据地理学家的估计,这个洞大约形成了已有50万年,但是这些鱼来到这个洞的时间,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也就在5万年左右的时间,并且可能是因为地震,洞穴的顶部坍塌。

让它和里面的水暴露出来,然后在“魔鬼洞”之中生存了下来,而且这个“魔鬼洞”的环境也非常的特别,水很缺氧,而且温度维持33.3℃~33.9℃。

这对大多数的鱼类来说,是鱼类能容忍的温度上限,然而沙漠鱼的行为有赖于其栖息地的环境。

所以我们在前面就说了,这种鱼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形成之后,才适应了这样的环境,但是它们在这里已经固定了下来,要想改变就很困难。

而这个时候人类想要将“魔鬼洞”的环境扩大,并且来让“沙漠鱼”增大,是很难做到的。而对唯一栖息地的过分依赖会使魔鬼洞的沙漠鱼易灭绝,科学家们确实也采用了一些办法。

根据科学报告指出,为了让“沙漠鱼”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扩大,不让这种鱼类灭绝,为此人们建了三个模仿魔鬼洞环境的避难所。

5年后发现,避难所中与魔鬼洞中的沙漠鱼的表现差异很大,这些差异还包括攻击性和求爱行为的差异,所以最终这项计划是真的失败 。

“沙漠鱼”完全是没有办法在人工建造的环境下生存。因为魔鬼洞从1990年开始就在缩小,所以如今人类要想保护这样的鱼类生存下来,真的还是没有办法,至今还没有科学报告公开找到解决的办法。

那沙漠鱼最终会走向灭绝吗?

从现有的情况来说,“沙漠鱼”确实科学界还没有找到繁衍的办法,并且加上这个“魔鬼洞”还在逐步缩小之中,等到有一条,当这个“魔鬼洞”彻底消失之后,那么这“沙漠鱼”走向灭绝就是必然的。

沙漠鱼体型、大脑和行为都很灵活,其发育受早年环境的影响很大,如果我们不能将其问题完全解决,这是不可能挽救的,就如上面人们已经建造过,模仿过“沙漠鱼”的生存环境,结果都失败了,所以这也是科学家们无法人工繁殖,繁育出来的原因之一,自然环境都解决不了,其他都无法做到。

这也说明了,这里面肯定存在一些人类还没有探索到的因素,但是作为这个“魔鬼洞”,本来就是很小了,保护都还来不及,如果再进行彻底研究,可能会更快的加速沙漠鱼的灭绝,所以其实这也是沙漠鱼研究的一个“困难之处”。

沙漠鱼进化的因素取决的方向太多了,只要有一种环境没有适应它都会发生转变。

所以综合情况来说,沙漠鱼最终会走向灭绝的可能性较大,除非这个“魔鬼洞”的自然栖息地“水池”出现了增长情况,不然这是不可能反转如今的局面,对于这种稀缺性的鱼类,就看未来科学家们如何去把控,是“放手一搏”直接进入到沙漠鱼的栖息地去一探究竟。

还是就看沙漠鱼自生消失或者自身恢复,我们也只能看他们自己的决定了.如今沙漠鱼的困境确实难,在科学家们的面前也是面临到多重问题。

下¹场大雨⁸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