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是怎么失踪的?到底有什么秘密?

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是怎么失踪的?到底有什么秘密?

1980年,彭加木带领科考队在罗布泊考察时,突然独自离队,离奇失踪。随后军方紧急动用了军车、直升机,一百多人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直没找到他的踪迹。

彭加木的失踪变成了一个谜,至今仍流传着很多关于彭加木失踪的说法:比如意外说,外星人说,叛逃说等等。当年彭加木是如何失踪的?在罗布泊沙漠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彭加木组建科考队,奔赴罗布泊找寻矿产资源彭加木是中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他虽然身患两种癌症,却几十年如一日地活跃在西部科学考察的第一线。

1980年,上级准许彭加木进入罗布泊考察两个月。彭加木得知命令后,迅速组建了一支11人的考察队。

这支考察队彭加木担任队长,除此之外还有三名司机,一名无线电发报员,动物学家,植物学家,化学家,水文地质学家等人。

由于队伍是临时组建的,队员之间都非常陌生,一些小矛盾就慢慢出现了。

出发之前彭加木和司机陈大化就发生了一些口角,原来当时有两辆车上的物资已经超过了汽车的承载量。

司机陈大化认为罗布泊道路艰险,如果汽车超重,可能会发生意外,反对这么做。但彭加木却认为很多东西都是必须携带的,并不能丢下。

车上拉的东西和设备一样不能少,可是汽车超重的问题又没法解决,两人陷入了僵局,谁也不肯退步。最后还是当兵的陈百录向司机陈大化做出保证,表示出了问题都由他负责,陈大化勉强答应了。

1980年5月2日,彭加木带领科考队从乌鲁木齐直奔马兰基地。因为当时罗布泊由部队看守,只有得到部队的准许后,才能进入罗布泊内部开展工作。

5月8日,彭加木一行人经过一周的休整,物资也已经准备齐全,他们开始了本次的科考旅程。

他们第一天到达了一个代号“720”的地方,这里驻扎着一个排的士兵。而且“720”距离当年原子弹引爆的中心只有20公里。司机陈大化由于路况不熟,所以一直没跟上。

这时,彭加木与司机王万轩也产生了分歧。王万轩认为大家都是第一次来这里,人生地不熟,到处都是沙漠、戈壁滩,很容易遇到危险,唯一一台求援的电台还在陈大化车上,我们应该停下来等一会陈大化。

但是彭加木一心着急赶路,不愿意浪费时间等人,这也导致了陈大化的车一直没能跟上。

虽然本次路途艰辛,困难重重,但幸运的是,他们在水和油快要耗尽的时候,到达了罗布泊的南岸米兰农场。

队员们都十分兴奋,他们成功了。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穿越罗布泊核心地带,他们沿途收集了不少第一手科学考察资料。

其他人都在庆祝本次考察的成功,但是彭加木却闷闷不乐,他认为本次考察没有实现原定的目标--找寻更多的矿产资源。

这时,他提出了一个令很多人不能接受的计划:重返罗布泊。

彭加木给出的理由是:上级规定的返回时间是6月底,现在还有20多天的时间。我们可以再次进入罗布泊,找寻一条新路线,试试看能不能发现更多的矿物化石和其他标本。

队员们都表示无法理解,这一次考察的凶险大家刚刚都经历了,此次考察的收获也已经很多了,为什么还要再进去冒险一次。

三个司机一看还要跑900多公里,坚决表示不去。一路上的辛苦不说,主要是怕遇上危险。大家都这样僵持着,谁也说服不了谁。

过了几天,新疆分院领导的命令下来了,批准了彭加木重返罗布泊的计划。其他人也只能接受命令,虽然心里并不情愿。

彭加木重返罗布泊,意外发生了本次重返罗布泊的行程,彭加木打算从米兰农场出发,沿疏勒河古道东行,到达库木库都克,再西行寻找进入罗布泊的新路线,然后横向穿过罗布泊,到达敦煌。

本次考察路线预计全程900公里,大约需要7天的时间。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如果水或者油已经消耗了一半,但是路程没有走到一半,他们必须返回。

在歇息了短短五天后,6月11日,科考队再次出发了。

出发没多久,他们就发现了自己远远低估了罗布泊的危险程度。在一片沙漠和戈壁滩中,他们迷了好几次路,车轮也陷入到了泥沙里,一天只能前进40多公里,汽油却消耗得很快。

一连走了三天,整个科考队才前进了150公里,7天走完900公里的计划根本就没有可能实现,整个队伍的情绪开始低沉了起来。

六月份正是酷热的天气,特别是沙漠地区,每天温度最低的时候都有40多度,地表温度更是高达75度,箱子里带的备用蜡烛全都热的融化了。

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队员们都有些丧气,埋怨的声音也多了起来。他们认为按照这样的速度前进,7天绝对出不去,而且物资也不够用,他们会在半路遇难的。

而且按照之前的约定,时间已经过了一半,但是道路只走了五分之一。一部分人认为为了安全,还是尽快返回吧。

彭加木看到队员的状态,非常生气。他告诉大家,根据前人的经验,只要到达库木库都克,一定能在那里找到水源。

虽然大家都知道彭加木有经验,资历老。可是如此冒险的事情,大家还是疑心重重,打心底里不想继续前进了。

讨论到最后,谁都无法说服彭加木改变主意,大家只好继续怨声载道的往前行进着。

当天夜里,沙漠中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帐篷都被刮走了,大家靠抓着固定的帐篷杆才躲过一劫。

经历了这次大风事件后,队员们情绪更是绷不住了,坚决表示不再往前走了。但是彭加木坚决不让步,还给大家做了思想工作。他说:“退缩就是逃兵,胜利即将到来,大家要坚持,不能后退”。

彭加木告诉大家,现在还远远没到最后一刻,我们还有电台,真到了危急时刻,我们可以呼叫军方的救援。

或许是彭加木的话激励了他们,也或许是知道有军方的救援,他们稍微放宽了心,大家埋着头又继续前进了。

失踪前夜,彭加木心事重重6月16日,这是彭加木计划重返罗布泊的第六天,队员们看上去都非常的疲惫。他们来到了第一站库木库都克以西8公里处。

两辆装设备的车行进非常缓慢,彭加木决定直接在此扎营,慢慢等待两辆车的到来。

他们带的汽油只剩下四分之一了,但是距离终点还很遥远。而且带的水虽然还剩下几十斤,但是在铁桶中装着,再加上高温的天气,桶里的水已经被铁锈污染了,根本没法喝了。

大家认为这就是“最后时刻”了,已经没办法再继续前进了,是时候启用电台呼叫救援了。但是彭加木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现在已经到了库木库都克附近,我们可以自己去找水。

随后,彭加木让司机王万轩开车带着他去找“沙井”,那里可能有水。“沙井”是找到了,但是里面却没有水,只有干巴巴的黄沙。

不甘心的彭加木又派出水文地质专家汪文先出去找水,汪文先找了几个地方,也没有找到水,无奈返回。他在黄沙中往下挖了一米多深,也没有见到水汽。汪文先断言:这里根本没有水。

彭加木还是不想呼叫救援,他想安排两辆车去120公里之外的地方找水,遭到了大家的反对。

因为汽油比较紧张,两辆车很可能由于油不够在半路遇险。如果只派出一辆车,万一半路车坏了,人更回不来了。

大部分人认为与其冒险找水,不如老老实实地待在原地寻找救援。

根据司机王万轩回忆说道,他当晚还和彭加木起了冲突。他想劝彭加木多为大家着想,彭加木指责他怕死,而王万轩则说这是为了大家的安全考虑。

事后,彭加木冷静了下来,主动向王万轩道了歉,但整个队伍的气氛还是比较尴尬的。

没过多久,科考队发现了十多头野骆驼。彭加木非常兴奋,连忙带人追了上去,最后成功捕获了一头母骆驼和一头小骆驼。

食物的问题解决了,但更令彭加木高兴的是找到了罗布泊野骆驼的标本,之前国内可是从来没有过。

16日晚上9点,科考队终于用电台向军方发出了求救电报,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意味着他们马上就能得到救援了。

晚上的时候,队员们生起了篝火,围坐在火堆旁开心地吃起了野骆驼肉。只有彭加木看上去心事重重,只是不停地为火堆添加着柴火。

16日是极其漫长的一天,大家都非常兴奋,一直吃到17日凌晨才走回帐篷休息。

但是,这一夜,彭加木却没有回到帐篷里。没人知道他当时想了什么,做了什么决定。

彭加木失踪的当天,留下了一张纸条6月17日,天刚蒙蒙亮,负责后勤的陈百录就起床准备给大家做饭,做完饭后又回到帐篷睡了起来。

早上九点,发出的电报有了回应,指挥部那边同意进行救援,让他们原地待命,不要随意走动。

根据水文地质学家汪文先回忆,他当时立即拿着电报去给彭加木看,向他报告这个好消息。

可是,彭加木看到这消息并没有特别高兴,他埋怨道:“部队用直升机送一次水要花费六、七千元,这样的昂贵的水喝下去,他心疼”。

汪文先给彭加木汇报过电报内容后,也继续回到帐篷睡觉了,现在只能原地待命,确实没什么事可干。

直到中午的时候,有一位队员说:“彭先生不见了”。

队员们都陆续从帐篷里走了出来,汪文先看了看做好的早餐,果然没有人动。司机万王轩则表示,彭加木并没有跟他说过要上午出去找水这件事。

下午一点左右,司机王万轩准备去车上拿衣服,却意外发现了彭加木经常随身携带的一张军用地图,里边还有一张纸条。

纸条上写着:我往东去找水井,彭 17/6 10:30。众人以为彭加木这是自己外出去找水了。

军方出动直升机寻找彭加木,但毫无结果知道纸条的事件后,大家一开始并没有慌乱。因为大家知道,彭加木平时就喜欢自己溜达,说不定一会就自己回来了。

可是,一连等了两个小时,彭加木依旧没有回来。而且这个时间的沙漠正是温度最高的时候,大家开始慢慢的担心了起来。

在大家心目中,彭加木是个严谨的人,他说了往东,一定是往东走了。汪文先顾不得那么多,担心彭加木会出现意外,赶紧带了两个人开车往东开始寻找。

方向果然没走错,前面的沙地上出现了一串脚印,从脚印的大小来看正是彭加木42码的鞋印,这让汪文先心里稍微有了点底。

这个地方距离营地一公里,此时彭加木已经离开了4个多小时,开车顺着脚印追的话,应该很快就能追上。

但是随着车子继续往前开动,沙地变成了盐碱地,脚印也开始越来越不清晰了。车子还时不时地出问题,严重影响了搜寻的速度,他们选择了下车步行寻找。

到了傍晚,依旧没有找到彭加木的踪迹。他们停了下来,掏出手枪,开始向着四个方向轮流鸣枪,希望彭加木能够听到枪声,找到他们。

鸣枪结束后,他们在原地等了一会,见周围并没有反应,便开车回到了营地。

回到营地后,队员们都非常的担心。从彭加木离开到现在已经超过8个小时了,尤其是中午的时候,温度会急速地升高,而且在沙漠戈壁中根本没有遮阳的地方。

彭加木身患癌症,而且年龄也50多岁了,如此恶劣的环境,他的身体能坚持多久呢?

科考队愈发的不安,在晚上9点的时候,科考队利用电台给基地做了汇报,当时只是说:“出现重要情况,凌晨2点会再次报告”。

当天晚上,科考队在扎营的地方生了一把火,然后不断地向天空中打出彩色信号弹,希望能够帮助彭加木安全的走回来。

凌晨两点,汪文先拟了一份电报:“6月17日上午10:30分,我考察队长彭加木外出找水,至今未归。”

彭加木失踪第二天,军方送水的直升机到来了。 送完水之后,直升机开始在四周低空飞行寻找彭加木的踪迹。

直升机在营地附近飞行了半小时,甚至连地上的兔子都看清了,唯独没有找到彭加木的踪迹,直升机不得不返回了“720”。

汪文先继续带领了一支队伍在地面搜寻,他们首先来到了昨天脚印消失的地方。这次没有继续往东寻找,而是转向了东北方向。

果然,这次有了新发现,往东北方向走了没多久,又在地上发现了一串脚印。这说明彭加木走到盐碱地后没有继续往东前进,而是改变了方向朝着东北方走的。

随后脚印在一个地方开始徘徊不前,可能是彭加木体力不支,不知道自己该往哪走了。不仅如此,旁边的沙堆上还有人坐下来休息的痕迹。

脚印就在这里,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彭加木。队员们无奈又返回了营地,希望他能自己走回来。

当天夜里,营地附近刮起了一场沙尘暴。大家内心更加担心了,连续两天没有补给,再遇上这么大的沙尘暴,彭加木可能真的回不来了。

6月20日,解放军部队出动了两架直升机,一驾救护飞机,还有十多辆军车,100多人的搜救队伍开始在营地附近展开地毯式的搜索。

在长达10天的搜索中,他们甚至连野兔的数量都数清了,可却找不到一点彭加木的踪迹。本次搜救计划宣告失败,部队相继撤出了戈壁。

一个月后,基地部队和当地官方再次组织了一次搜寻,他们派出了181人,48辆汽车,重点对有水源的地方进行搜寻。

因为时间过了这么久,如果彭加木还活着,他肯定在有水源的附近。这次搜寻扩大了范围,但仍然没有找到彭加木。

同年11月,搜救队再次进入罗布泊地区寻找彭加木,这次搜寻的队伍相比前几次是最大的。参与搜寻的人数超过了1000人,每人间隔50米,依次向前搜寻。

他们搜索了方圆一千多平方公里,搜寻了整整41天之后,依旧是毫无结果。彭加木似乎在这片土地上凭空消失了,没有留下任何踪迹。

彭加木的失踪有什么秘密?近40年来,关于彭加木的失踪一事众说纷纭,有的人说彭加木是被杀害了,也有人说彭加木是被外星人带走了,也有一小部分不理智的人认为彭加木带着罗布泊的秘密逃往了国外。

这些说法没有事实依据,真实性更是低之又低。

首先,对于彭加木被人杀害这一说法,根本没有证据。当时在彭加木身边的人只有剩下的10名科考队员,虽然彭加木与多人有过矛盾,但是工作上的小矛盾,各抒己见,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而且彭加木还是他们的队长,在那个年代,大家都知道彭加木身份特殊,更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犯下大错。

其次,对于彭加木被外星人带走的说法更是荒诞。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见过外星人,外星人只不过是人类想象出来的生物。

人们习惯于把找不出原因的事情,归结到外星人身上,外星人只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

那么彭加木到底去哪里了?为什么一点踪迹都找不到呢?

从当时的环境来看,彭加木可能是在找水的途中,经历了沙尘暴或者流沙,被风沙埋了起来。

因为,在第二次搜寻的时候,搜救人员还发现了当时被打死的野骆驼的遗骸,但是它几乎就要被流沙全部覆盖了,只剩了一条腿露在外面。

试想一下,野骆驼这么大的身躯,也抵不住流沙的掩盖。如果彭加木因为缺水晕倒在地,也有可能会被流沙掩埋,导致无迹可寻。

写在最后:

彭加木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在第一次穿过罗布泊后,他没有惧怕恶劣的环境,主动要求再次进入罗布泊,为的就是能够多为国家做一点贡献,早点找到矿产资源。

40多年过去了,虽然彭加木失踪的事件依旧没有解开,但我相信,他一定在罗布泊的某个地方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是怎么失踪的?到底有什么秘密?

1980年5月8日到6月17日,是彭加木第三次领导科考队进入沙漠,正是在这一次考察中,他再也没有回来,截止目前为止尸体也没有找到,因此关于他的故事和传说,有许多个版本。

有人说,前些年,有人在美国见过他;也有人说,前些年,在苏联见过他。因此有人就说 彭加木是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也是国际上比较缺乏的这一类人才,所以或许是美国的直升机,或者苏联的直升机,把他从罗布泊接走了。

因为前两次科学考察的条件更差,彭加木就认为第三次科考是建立在前两次考察的基础之上的,有了更多的经验。再加上第三次科学考察的装备也比前两次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加强,应该更有把握。

可就是这第三次出了很大的问题,碰上极度恶劣的天气:沙尘暴和无数次沼泽陷车,还有可怕的迷路。

到了6月16日,他们到了罗布泊东岸库木库都克。在这时,汽车的汽油基本没有多少了,更要命的就是水只有十几公斤,并且因为装在铁桶中,经过连日的高温已变成了黑色,并且充满了铁锈味道,根本没有办法饮用。

当天晚上9点,彭加木向马兰基地前沿指挥部“720”发出了求救的告急电报:“我们今天20点到达库鲁库多克以西大约十公里,我们缺油和水,请求紧急支援油三百公斤,水五百公斤,现有的水只能维持至十八日。

第二天,当地驻军首长回电:“同意送物资,就地待命。”但需要确认一下坐标,并再次确认地名是不是库木库都克。随即科学考察队发出了坐标:东经91°50′;北纬40°17′。并且告知将在营地插上一面五星红旗。军队决定马上安排直升飞机援救,先送500公斤水。

就在6月17日,这一天,彭加木担心天气因素可能导致飞机救援也不会那么顺利,建议还是先自行组织找水。

彭加木认为库木库都克本身就是“沙井”的意思,并且在前两次考察前,经和军队的同志们聊天,这附近确实存在水源,向东走就有一个“八一泉”。

前一天,副队长汪文先先去找水,并没有结果。随后彭加木亲自去找,同样是一无所获。但根据军用地图标示来看,离库木库都克不远标有“红八井”、“红十井”,库木库都克又是“沙井”,稍远一点还有“八一泉”,不远处又是疏勒河古河道。

从理论上看,应该可以找到水,但他们当时也许是缺少了解,沙漠中的水是流动的。也就是说就算地图无误,也不一样能找到水。

彭加木和其它队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其它队员认为,国家不会放弃他们,现在地形不熟,军队也答应支援,最好是就地待命。彭加木认为,根据这几天的气候表现,直升机送资源不一定能成功,还是应该接着找水,同时等军队回复。

当6月17日中中午,大家都在吃饭的时候,军队发了回电:6月18日由飞机先送500公斤水,请原地待命。

司机王万轩去车时拿衣服,没看到彭加木,却只看到了摊开的地图,还有一张纸条:我向东去找水源了,彭。

随后国家安排了十几架飞机、几十辆汽车、几千人拉网式的寻找,都没有任何结果。

之后的几十年间,经常有人找到尸体都认为是彭加木,然而经过DNA比对,都被否决了。

到底彭加木为什么会失踪?其实原因很多。

第一,罗布泊在哪?罗布泊是由几个湖泊组成的,但经过几十年专家的研究发现,这些地下湖泊是移动的,在经纬度上下偏差一度之间来回移动。也就是说,在沙漠中找水,靠当年1980年代的技术,根本就是不靠谱的事。

第二,彭加木是不是在冒险,还是赌气?因为飞机送水需要花费7000块,因此想节省这笔钱。然而事故发生后,国家运用了十几架飞机、几十辆汽车、几千人拉网式,这个花费更是超百万,难道不是成本更高吗?

第三,彭加木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到现在尸体也找不到。根据专家研究说,沙漠中有很多沙眼,就象现实生活中的陷阱,人掉进去之后,就会被吸进去,可能深埋几十米,除非当地发生大的沙球移动,可能重见天日,否则是找不到的。

第四,彭加木到底去哪了?罗布泊到底有多危险?曾经在这一区域,在千年前有个楼兰国,后来就凭空消失了,成了历史迷团。

后来又有许多人在这一区域离奇死去。1949年,从重庆飞往迪化(乌鲁木齐)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1958年却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它,机上人员全部死亡。

1950年,新疆军区的一名战士在战斗中失踪,后来也是在出事百公里之外的罗布泊东部发现了尸体。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辆客货小汽车去罗布泊找水晶矿,一去不返。两年后,人们在一陡坡下发现3具卧干尸。汽车距离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1995年夏,米兰农场职工3人乘一辆北京吉普车去罗布泊探宝而失踪。后来的探险家在距楼兰17公里处发现了其中2人的尸体,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汽车完好,水、汽油都不缺。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失踪。当直升飞机发现他的尸体时,法医鉴定已死亡5天,原因是由于偏离原定轨迹15多公里,找不到水源,最终干渴而死。死后,人们发现他的头部朝着上海的方向。(余纯顺就是上海人)1997年,甘肃敦煌一家3口在父亲的带领下,前往楼兰附近寻宝,结果一去不复返,最后3人尸体被淘金人发现。

太多太多的迷团等着我们去解开,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死在这一区域,难道这里中国的百慕大三角吗?

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是怎么失踪的?到底有什么秘密?

哈哈,看了一些人的回答,果然五花八门,还是我杨角风来给大家一个靠谱的答案吧:

关于彭加木失踪案,这些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各种猜测也是不断,但最终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我们必须要回到问题的本质,以及所有证据的源点,在此基础上再重新推断可能的去向:

关于几种结果论,比如被谋杀说,比如叛逃说,比如双鱼玉佩说,这些歪门邪说,我们就不一一反驳了,虽然有一定道理,可惜都缺乏证据支持,不足为信。

而彭加木失踪前的所有迹象,表现给众人的不过是几个科考队的证言,以及他的日记。

后来国家发动了四次大规模搜查,调用了飞机、越野车,以及大批军队地毯式搜查,最后还是一无所获。

几十年后有人在罗布泊发现几具干尸,最终检测结果也是排除了是彭加木的可能性。

我们就看目前留下来的信息,比如大规模搜查:

“第一阶段是从彭加木脚印消失处的东北面开始……第二阶段是脚印消失处的北面和西北面……第三阶段是脚印消失处的南面和西南面……第四阶段是脚印消失处的东面和东南面……”

这四次搜寻,都提到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彭加木失踪的时候是留有脚印的,只不过脚印在走了大约十几公里后,消失了,在这前面还找到了彭加木吃的大白兔奶糖糖纸……

在他消失前的头一天,还给驻地发了电报:

“我们缺水和油,剩下的水和油只能维持到明天。”

对了,他们还抓到一只野骆驼,在这次电报上也讲了。彭加木失踪的时候,留下了一个地图册,地图册上夹着一张纸:

“我往东去找水井。彭。六月十七日十时三十。”

发现这张纸的是司机,发现的时间是六月十七日下午一点左右,也就是在彭加木消失了两个半小时之后才发现。

而彭加木的身体也不太好,目前已经处于了癌症晚期,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而且他留的字条有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日期被涂改过,我们大家都知道,作为科考员,尤其又是队长,而且还处于用电报传递信息的时代,他们对时间的敏感度必然高于普通人,作为一名每天都要写日记,每天都要记录的人来讲,正常情况下,不会写错时间的。

除非,这时的他不正常!

而且头一天抓了一只野骆驼,其实跟着骆驼就能找到水源,这是野外生存最基本的知识,可惜他并没有这样做,最起码彭加木可以带着骆驼或其他科考人员一起出发。

彭加木离开时,明明驻地有很多科考人员,为什么不打声招呼再走,而是采取留字条的方式,留字条当然是希望别人看到,可是为什么不放到明显的地方,反而夹到书中?

而他留的字条又表明了自己走的方向是东,还注明了时间,那就表明他还是希望在发生意外之后,大家能去找他。

而他离开时,只带了四斤水和几颗大白兔奶糖,刚才也说了,他足迹消失的地方离驻地已经有十几公里了……

在50摄氏度的天气中,走了十几公里,简直就是自杀!

由此我们推断:

彭加木这是第三次进入罗布泊,他是植物病毒学家,第三次考察是他逼着队员参加的,明知道缺水缺粮,但是为了给国家省钱,不太愿意求援,但最终还是求援了。

他往东找水井,特意提出了“水井”,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他确实知道前面有水井,第二种就是他状态处于恍惚中,本来是写水,但是多写了一个字,从他涂改日期来看,第二种可能性比较大。

此时的科考队属于原地待命状态,而他自己身体开始承受不住,毕竟是癌症晚期,他急于找出罗布泊某些鲜为人知的秘密,所以强撑着要进行研究,说是找水,很可能是找其他的东西。

但是他太急了,大家别忘了夹字条的那本书是地图册,既然他要出发找东西,应该带着地图册才对,可惜他没带。

更可惜的是他走着走着就体力不支,于是在走了一半的时候吃了大白兔奶糖,扔地上也有糖纸,后来搜查人员发现的。

一般干旱情况下,越吃糖越渴,这是常识,彭加木不可能不知道,显然,他确实是体力不支加精神恍惚了……

终于,他走到了一个地方,再也走不动了,一头栽了下去,至于载到了哪里,这就无从得知了……

彭加木真实的想法应该是这样的:

自己体力不支,癌症晚期嘛,不知道还能不能撑到救援队来,但是自己还有未完成的事业,打算去完成,又怕一去不回,所以留下张纸条,即使死在了外面,大家还能找到尸体,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尸体真的不见了……

至于去了哪里?

我猜,可能去了火星吧?

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是怎么失踪的?到底有什么秘密?

彭加木是一位致力于科学的人。 1925年出生于广东省,1947年毕业于当时的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生物学专业,彭加木的生活与中国的科学探索紧密相连。

1956年,已经是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着名生物学家,当彭听说中科院将在新疆组织大规模考察时,他立即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并提出了申请。

彭加木,一位着名的中国科学家,在远征罗布泊时消失了。

“我非常希望探索边界。我有勇气在旷野铺平道路,”彭加木在当时对中科院郭沫若(1892-1979)的申请信中写道。

1957年,他被诊断出患有恶性肿瘤,但在上海康复后,彭加木立即返回新疆进行进一步探查。

彭加木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了他的考察。他参加了多次科学考察,前往中国西北部的罗布泊沙漠,世界上最干旱的地方之一。尽管条件恶劣,彭加木还是毫不犹豫地跋涉到沙漠中。乘汽车,马,驴和骆驼,他在那次旅行中旅行了数千公里。 1980年,彭带领一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到罗布泊进行新的研究。

6月17日,在考察几天后,他在留下一张纸条说他出去找水后突然从营地里消失了。

他再也没有回来过......

寻找彭的失踪

当知道彭加木失踪后,立即采取了救援任务。军方派出10多架飞机,直升机和数百名战士搜寻他。

来自上海和山东省和江苏省的六名警察与他们的警犬一起搜查。

没有发现彭加木的尸体。 1980年11月,另一个搜索小组开车进入该地区进行另一次尝试,但没有找到任何结果。

彭加木发生了什么?

在他的着作“与彭加木一起考察”中,彭的助手兼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前任主任夏训成回忆起这一搜索。一种可能性是彭加木被沙尘暴埋葬了。 6月16日至17日之间,风速高达10度。 “我们发现一只骆驼被埋没了,只有一条腿的下半部分在沙子之上,就在它丢失三天后,”夏训写道。

另一种可能性是彭加木被松散的沙丘覆盖。旅行者和探险家经常使用这些山丘来抵御强风和阳光,但沙丘容易坍塌。

彭加木的消失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在他去世后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伟大探险家、科学家和冒险家之一。人们仍然希望有一天他的遗体能够找到。

每当考古学家宣布在罗布泊地区发现一具尸体时,彭加木的前同事和中国人民都希望它属于那个不怕进入罗布泊沙漠的人。

所谓秘密,可能是无中生有,这些秘密为彭加木失踪增添了一些神秘。

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是怎么失踪的?到底有什么秘密?

自上世纪80年代美国公布罗布泊“大耳朵”卫星图片以来,关于罗布泊的各种神秘传说就未曾中断,“大耳朵”是罗布泊东湖的干涸湖盆。研究发现罗布泊古湖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为了揭开罗布泊的神秘面纱,无数科学家、探险者舍生忘死深入腹地。其中就是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他的失踪之谜至今都未解开。

彭加木,生于1925年,广东番禺,1979年任新疆科学院副院长。他先后15次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3次进入罗布泊进行探险,1980年6月17日在罗布泊失踪。我们就从他失踪过程、搜寻过程及后来的各种传说来说说彭加木的失踪之谜。

彭加木的失踪过程1980年6月5日,科考队队长彭加木率领9名科考队员,历尽艰辛耗时一个多月,首次由北向南成功纵穿罗布泊,到达罗布泊南岸米兰农场。在此科考队休整了5天,于6月11日驱车向东继续考察,途中曾遭遇沙尘暴和几次陷车。16日下午2点,科考队到达罗布泊东岸库木库都克以西8公里处。

6月16日下午,彭加木捕获小野骆驼一只。科考队从米兰农场补充的汽油和谁已消耗消耗殆尽,按计划,还有400公里路程。经过紧急讨论,他们决定就地找水。当天下午没找到。晚上开会决定,向当地驻军发电求援。彭加木起草了电报稿:“我们缺水和油,请求紧急支援油、水各500公斤。”

6月17日上午,部队回电同意援助油和水,要求提供营地坐标。之前他们为找水的事发生过激烈争吵,彭加木认为飞机运水代价太大,坚持要找水。在沉闷的气氛中,彭加木走出帐篷去看地图。下午1时,司机王万轩到车里取衣服时,在一本地图册里发现一张纸条,写道:“我向东面去找水井。彭。六月十七日十时三十分。”大家非常吃惊。彭加木冒着50℃多的高温单人找水,这在沙漠里是极其危险的。

彭加木的搜寻过程大家都在焦急等待,到下午3点,彭加木还没有回来,队员们着急了,马上出动车辆,向东找去。没走多远,在枯死的芦苇和杂草的沙地上发现了彭加木的脚印。于是就沿着足迹一直寻找未果。又发现土包上有人坐过的痕迹,还有一张糖纸,于是继续寻找还是没有结果。晚上通过点燃篝火、发信号弹、打车灯等方式,希望彭加木能安全返回。6月18日凌晨两点,科考队不得不向部队报告了彭加木失踪的消息。新闻发布的同时,罗布泊也迅速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大规模寻找。

第二次搜寻:1980年6月20日,当地驻军和地方政府共出动136人次,空军部队出动直升飞机9架次、安-2型飞机3架次。地面人员在出事地点30公里范围内反复搜寻;直升飞机进行30米低空搜索,范围扩大到60公里。安-2型飞机从甘肃一直向西进行低空搜索。机上搜索人员在空中飞行4个多小时。一个星期后,负责搜救部队某部参谋长朱平总结:彭加木已失踪10余天,不敢再做乐观假设了,并请上报第三阶段的搜索工作。

第三次搜寻:1980年7月7日,这次搜寻分三路,分别从敦煌、八一泉、库木库都克三个地点同时出发。地面搜索为主,空中搜索为辅,搜索范围加大。本次共出动181人、48辆汽车,飞机搜寻29架次,飞机运送物资和人员40架次,空中搜索达100多小时,搜寻范围4000多平方公里,历时近一个月,没有发现彭加木。

第四次搜寻:为了驳斥彭加木逃美国传闻,1980年11月20日,中科院组织了最后一次搜寻。参与的单位有中科院、新疆军区独5团、通信兵部队、汽车56团、兰州407部队等。搜寻的范围是库木库都克周围及脚印消失处周围,疏勒河故道周围,八一泉周围,红十井周围。方法是采取“拉网”战术,点、线、面相结合,两人之间距离不超过80米,凡是找过的地方插上红旗为标志,达到不漏一个沙丘、一丛芦苇、一处空白的目标。历经41天,搜寻面积1011平方公里。最终依然没有找到彭加木的遗体和任何一件遗物。

彭加木失踪的传言彭加木失踪后的各种谣言及传说猜测甚嚣尘上,最先炒作的就是关于彭加木外逃美国的的消息,最后通过搜寻及家属证实,谣言不攻自破。后续又出现了更为离奇的各种说法,有以医生身份杜撰的“发现尸骨”说,“双鱼玉佩”说等等。

最离奇的要数“双鱼玉佩”事件。有人说彭加木在罗布泊的古遗迹中发现了具有神秘力量的双鱼玉佩,它可对生命体进行“镜像复制”,在一次实验中,彭加木被复制,担心此事泄露会掀起轩然大波,于是彭加木改名换姓隐匿于世。显然这件事情是属于编故事类型的。多年以来,在罗布泊发生了太多的离奇死亡和失踪事件,这都使得罗布泊这片不毛之地更加神秘。

关于彭加木失踪一事,目前有两种可能存在:第一,被流沙掩埋。据当地气象记载,6月6日晚到17日上午,当地有10级左右的大风,沙丘形态不断随着风向前推进。发现6月16日捕获野骆驼已被流沙掩埋,仅露出一只腿。因此,这种估计可能性较大。第二,被雅丹包松土掩埋。在库木库都克附近地区,分布有数百个高低不一的雅丹土包,这些雅丹土包,由于受到风的吹刮作用,经常发生崩坍,彭加木可能为躲避风沙或太阳被掩埋。但要证明这些说法,必须得找到彭加木的遗物或遗骨。彭加木失踪之谜,不会是一个永远的不解之谜。也许几十年,几个世纪,人们可能有机会发现彭加木的遗骨。

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是怎么失踪的?到底有什么秘密?

罗布泊,向来都是一个充满着神秘传说的地方,从楼兰宝藏到沙漠尸人,无不吸引着世人前去一探究竟。

从古楼兰时代的一汪碧水,变成近现代的一片荒漠,罗布泊历经了沧海桑田的转变,只留下来死亡之海和生命禁区的名头。

1980年5月,著名的时候生物学家彭佳木带领着一支科考队伍进入了罗布泊,试图解开罗布泊的奥妙。

然而,彭加木却没能走出这片死亡之海,永远的消失在了无尽的荒漠之中。 1980年6月17日上午10时,彭加木独自外出寻找水源,只留下了一张歪歪区区的纸条,便从此渺无踪迹。

彭加木失踪事件,引发了大家各种各样的猜测,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外星人有人认为彭加木无意间窥见了外星人在罗布泊的活动,因而被外星人带走了。

当时盛传在罗布泊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双鱼玉佩,可以对生命体进行复制,复制的生命体可以存活一个星期。

因此有人认为这个双鱼玉佩是外星人遗失的东西,被彭加木拿到了。

第二种:超自然现象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罗布泊就像百慕大三角一样,存在着一些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彭加木就是遇到了这种超自然现象才失踪的。

第三:被美苏带走了还有一些人人为,彭加木发现了一些非常神奇的东西,被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所获知。

为了获得彭加木所发现的东西,美国(苏联)想办法从罗布泊带走了怕彭加木。

第四种:谋杀彭加木留下的那张纸条,确实是疑点重重 。上面有修改的痕迹就不说了,而且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彭加木为什么要独自一人去寻找水源?

2005年时,在罗布泊发现了一具干尸,身上带有多出受伤的痕迹,属于被人击打所致。很多人传闻那具干尸就是彭加木。

有人认为彭加木和考察队员之间存在有某些难以调和的矛盾(有一种说法是彭加木坚持不向基地求救送水过来,因为直升机送水过来花费太大),因此某些队员便谋杀了彭加木,并伪造成彭加木失踪的样子。

第五种:自然灾难罗布泊当时是一片沙漠,自然环境恶劣。我们知道,沙漠会有两种非常恐怖的自然现象:沙尘暴和流沙。

不论是沙尘暴也好,流沙也罢,都足以让一个人消失的无影无踪。也许彭加木就是运气不好,被沙尘暴或者流沙所吞没。

对于以上这些说法,有的很玄乎,有的则是令人毛骨悚然,有的则是相对真实的自然灾难。对于这些,个人不做什么评价。

结合自己所看到的一些资料,我也提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罗布泊下面蕴含着丰富的钾矿,而钾矿则是存在于卤水之中(2000年开始已经对罗布泊地下的钾矿进行开采,抽出来的卤水让罗布泊重新恢复了水域,下图就是开采后卤水形成的水域)。

再结合罗布泊历史上确实是存在过水域的,因此在罗布泊的某些地方,存在一些着盐沼(类似于沼泽一样的地方),被一层薄薄的黄沙所掩盖,一旦人踏上去,极有可能被吞噬。

当然,对于彭加木为什么要独自一人去寻找水源,而且还要留下纸条,确实疑点重重。其他队员们当时在干嘛?为什么没有和彭加木在一起?

向晚.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