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树,七十不做衣,里面有什么讲究?

农村俗语: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树,七十不做衣,里面有什么讲究?

农村俗语: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树,七十不做衣。这句话,是从物品的功用,和个人私利的角度出发的。这里面,体现的是个人主义,并没有把子孙后代算在里面。

人过三十天过午,过去人平均年龄偏小。五十不建房,有两层意思:一是建房的过程非常辛苦,要请四邻亲戚帮忙,非常费时费事,年龄大了,折腾不起了;二是即使建成了,也不一定能住几天,性价比不高,还不如把老房子修修补补,混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六十不栽树,七十不做衣,道理也是一样的:费劲做成了,也是自己享受不到劳动成果。人生七十古来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六十栽树,十年成木,自己也享用不到。到了七十岁,即使费时月余就可做成的新衣,也不一定能穿到身上。

这句俗语,完全是站在个人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没有把“遗留子孙”算在里面。而且这句俗语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按现在的平均年龄,当然也不成立。现在我国平均寿命77岁,男74女79,这个俗语所说的,自然作不了数了。

农村俗语: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树,七十不做衣,里面有什么讲究?

农村俗语之中有很多关于年龄的说法,最为熟悉的莫过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而今天咱们要了解的是另一句关于年龄的老话,叫"五十不盖房,六十不载树,七十不做衣"。

五十不盖房

从字面上去理解很容易,即人活到50岁就不要去盖房子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对于古人来说,人生有三大要事,分别是盖房、娶妻和生子。如此一来,盖房子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完成,到了50岁再盖房子就是留给子女们。但是,不建议50岁时去盖房,毕竟这个年龄段的老人,体力已经不行了,精力有限,要去完成盖房这种高强度的体力活 不仅困难,而且存在一定风险。

古人盖房不像现在一样,可以叫上一大群亲戚、朋友,或者出钱请工程队,而是要主人亲力亲为,运材料、上房顶、打钉子等等活儿,对于一个50岁农村老人来说,很辛苦,很累。所以,建议这个年龄了就不要去盖房了。

六十不载树

人活到六十岁就不要下地栽树了。理由基本上跟五十不盖房一样,即60岁的年纪,体力、精力更不济,更经不起折腾了。所以,就不建议下地种树了。此外,这个年龄种树对于自己来说也没有了意义。一棵树木从栽植开始到长成参天大树,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嘛。那么,一个60岁老人去栽树,恐怕是看不到树木长大的那一天了,只能留给后人乘凉。

七十不做衣

七十古来稀了,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大幅度下降,甚至失去了功能。比如耳朵听不见了,眼睛花了,牙齿没剩多少颗了,等等。这个年龄要去做一件衣服就相当不容易,因为眼睛花了,穿针很难穿上,也就引不了线,做不成衣服。故而,不建议再做衣。

总结:五十不盖房,六十不栽树,七十不做衣,是古人通过丰富生活经验积累之后总结而得,告诉后辈五十岁了就不要去盖房子,六十岁了就不要去栽树,七十岁了就不要去衣服。其实,说白了就是让50岁以后的老人开始安度晚年,享受生活,不必再去做辛苦的活儿。

  分类:其它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