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珀特之泪明明是玻璃制品,可为什么子弹都打不坏它的头部?

它能够正面承受子弹的冲击而完好无损,却挨不过手指的轻轻一捏,这个自相矛盾的物品就是鲁珀特之泪,一个让科学家困扰了400多年的普通玻璃制品。

玻璃在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同时它也是出了名的易碎品,相信大家都有过打碎玻璃的经历,只要稍有外部力量的冲击,脆弱的玻璃制品就会瞬间变成碎片。

不过,世界上存在着这样一种自相矛盾的物品。

它的头部几乎无坚不摧,子弹都打不坏它的头部;但它的尾部又非常脆弱,用手轻轻一捏就会“自爆”。它就是鲁珀特之泪,一个形状类似蝌蚪的普通玻璃制品

或许有人会好奇,为什么鲁珀特之泪的头尾两部,表现出了如此大的差异呢?

下面咱们一同探讨一下鲁珀特之泪的奥秘。

首先,咱们先了解一下鲁珀特之泪的起源

17世纪中叶,鲁珀特亲王将5颗蝌蚪状的玻璃球送给了英王查理二世。

当大臣们看到鲁珀特亲王送来的东西时,发出一阵嘘声和嘲笑,大臣们觉得这种普通的玻璃制品虽然造型怪异,但根本不上档次。

面对查理二世和大臣们的质疑,鲁珀特亲王并不在意,他将一枚玻璃球放在地面上,随后举起一把锤子,在众人的目光中狠狠的砸在了玻璃球的头部

让众人目瞪口呆的是,这颗玻璃球在锤子的击打下,居然完好无损,就连一点裂纹都没有。更让人惊奇的是,鲁珀特亲王用手捏住了玻璃球的尾部,手指稍稍用力,只见整个玻璃球从尾到头瞬间化为粉末。

由于玻璃球的形状酷似泪滴,又是鲁珀特亲王贡献的,所以它被人们称为鲁珀特之泪。

要知道,那个时期可是没有钢化玻璃、防弹玻璃这种东西,鲁珀特之泪可以说颠覆了当时人们对玻璃的认知,它身上两种相互矛盾的性质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好奇。

1661年,鲁珀特之泪送往英国皇家学会以供研究,直到400多年以后,科学家们才逐渐的了解鲁珀特之泪的奥秘。

为什么鲁珀特之泪的头部这么硬,就连子弹都打不坏

这就要从鲁珀特之泪的制作过程说起了。

其实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用高温加热使玻璃融化,让玻璃溶液自然的滴落到冷水中冷却,就可以制造出一个鲁珀特之泪。

融化的玻璃在滴进水里的时候,最外面的一层会先冷却凝固,可内部还处于熔融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部熔融状态下的玻璃会慢慢冷却凝结,体积会不断变小。

这时候内部的液态玻璃就会拉着固态玻璃的外壳向内收缩,让玻璃的外壳受到巨大的压应力。这个压应力高达700兆帕,几乎是大气压的7000倍。

这些压应力分布的非常薄,约占整个玻璃头部的10%,但正是这薄薄的压应力,才给鲁珀特之泪穿上了一层坚硬的外壳,让它的头部坚硬无比。

其实,我们可以把分布在外壳的压应力想象成一座坚固的“拱桥”,只要外部的受力环境不超过“拱桥”的承载范围,鲁珀特之泪自然不会受到破坏。

那么需要施加多大的力,才能把鲁珀特之泪的头部破坏掉呢?

为了寻求这一成果,国外的科学家把鲁珀特之泪放在液压机上,通过液压机不断地挤压鲁珀特之泪的头部。

最后的实验结果表明,液压机在达到20吨压力的程度,才把鲁珀特之泪的头部压碎,但液压机也被坚硬的鲁珀特之泪搞出一个小坑。

鲁珀特之泪的头部这么硬,为什么它的尾部这么脆弱?

这主要是因为先后入水顺序不同,鲁珀特之泪的头部质量最大,冷却速度最慢;尾部的质量小,呈一种细长的拉丝状,入水之后会迅速冷却。

这就让鲁珀特之泪冷却不均衡,整个玻璃内部受力不均匀。脆弱的尾部是鲁珀特之泪最大的弱点,尾部的坚硬程度就连一般的玻璃都比不上,稍一用力就会碎掉。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给鲁珀特之泪尾部施加作用力的话,整个玻璃都会变为碎末。

这是因为鲁珀特之泪的尾部一旦受到破坏,内部不均衡的压力就会得到释放,顺着玻璃内部的裂纹瞬间扩展到鲁珀特之泪全身,让这个玻璃“粉身碎骨”。

这个过程叫做裂纹扩展,它的速度之快可以达到每秒1450—1900米,是音速的5倍。

钢化玻璃和鲁珀特之泪的原理是类似的

钢化玻璃之所以比普通玻璃坚固的多,就是因为它的制作过程和鲁珀特之泪有些类似。

把普通的玻璃加热到软化之后,立刻放入冷水中,进行快速的冷却处理,让钢化玻璃的外壳形成一层薄薄的压应力,在压应力的作用下,钢化玻璃才会显得耐冲击。

而且钢化玻璃就算碎了,也会像鲁珀特之泪一样碎成大量的小颗粒碎片,不会伤到人。

说在最后

很难想象,鲁珀特之泪这种普通的玻璃制品,它的头部比钻石还要坚硬,尾部却有脆弱不堪。这两种自相矛盾的性质,在鲁珀特之泪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用科学的角度来解释的话,就是玻璃冷却速度不均匀导致受力不均,才制造出了外表独特,内部更独特的鲁珀特之泪。不仅在外观上赏心悦目,在内部构造上更让人叹为观止。

最后还要提一句,鲁珀特之泪破裂的过程真的很好看。

鲁珀特之泪明明是玻璃制品,可为什么子弹都打不坏它的头部?

看过《三体》小说得都知道,三体人发射了一颗形状类似“水滴”的武器,就将人类的太空战舰悉数摧毁。而水滴的密度是相当高的,基本上内部是没有杂质和间隙的。也正是凭借着极高的密度,水滴才可以用碰撞的方式赢杀伤太空战舰。

只不过,水滴也只存在于小说中,现实中可没有这样的武器。不过,用玻璃制成的鲁伯特之泪的外形与水滴极为相似,也具备极其坚硬的特点。

众所周知,玻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较差的抗拉强度,较差的热稳定性。也就是说,发生加热或者敲击这种情况时,玻璃就会碎裂。基本上,一般的玻璃制品都有这个特性。除了特殊的玻璃制品以外,如防弹玻璃,鲁伯特之泪等等。

所谓的鲁伯特之泪,就是指让熔化的玻璃,在自然状态下,落入冰水中,形成的制品。

该制品的形状与眼泪极为相似,最早是在17世纪初的荷兰被制造出来的,在1625年时传到了德国的梅克伦堡。紧接着又到了1660年,鲁伯特亲王将这种玻璃液滴制品献给了查尔斯二世国王,所以才被称为鲁伯特之泪。

鲁伯特之泪与一般的玻璃制品的特性有着较大的差别。

其整体呈现头部极为坚硬,尾部极为生脆的特点。头部硬到连子弹都打不穿的地步,且在子弹撞击到头部的一瞬间,子弹被击碎,而鲁伯特之泪却毫发无损。经过试验,鲁伯特之泪的头部抗压能力高达近30吨。也只有超过30吨的重物,才可以从头部将鲁伯特之泪击碎。

就以AK-47步枪为例子,其发射出去的子弹,在击中目标时产生的能量在190千克~300千克,距离30吨还差的远,根本就摧毁不了鲁伯特之泪。

说过了头部极为坚硬,而鲁伯特之泪的尾部极为脆弱。基本上用手就可以从尾部,让鲁伯特之泪粉碎。

也就是说,鲁伯特之泪的弱点就在其尾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鲁伯特之泪具备以上的特性呢?

鲁伯特之泪之所以具备以上的特性,是因为其结构上的受力不均匀。

而导致鲁伯特之泪的结构上受力不均匀的原因主要就是:当熔化成液态的玻璃入冰水时,由于冰水的温度较低,使得玻璃表面迅速冷却形成外壳。

而内部的玻璃还仍然保持着液体状态,等到内部的玻璃逐渐冷却凝结成为固态时,体积是要变小的。一般来说,从液态变为固态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所以体积也是要变小的。

这时内部的呈现液态状的玻璃,就要拉着已经是固态状的外壳收缩,导致靠近表面的玻璃受到很大的压应力,同时核心位置的玻璃也被拉扯向四周,也受到拉应力。

先入水的玻璃体积大,冷却慢;后入水的玻璃体积小,冷却快。也就是说,先入水的玻璃头部内部的压拉应力形成了一个平衡状态,而尾部就像一般的玻璃制品。所以说,在这种内部应力的作下,使得鲁伯特之泪的头部极为坚硬,尾部极为生脆。

当从鲁伯特的尾部进行破坏时,裂纹就从具备玻璃易碎特性的尾部,迅速四散开来。使得裂纹瞬间传遍全体,导致鲁伯特之泪支离破碎。而根据高速摄影技术的观测,鲁伯特之泪裂纹的传递速度,可以达到1450米/秒-1900米/秒。和主战坦克发射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速度,相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鲁珀特之泪明明是玻璃制品,可为什么子弹都打不坏它的头部?

“鲁珀特之泪”是一种形似蝌蚪的玻璃制品,“泪珠”部分异常坚硬,即使用锤子敲击也毫发无损。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如果它的尾部破碎。

鲁珀特之泪这种奇特的性质,其实这都是应力“搞的鬼”。在鲁珀特之泪制作过程中,滚烫的玻璃在遇到水,表面快速的冷却,而内部还是不软不硬的状态,当内部冷却时,外部却在收缩。这无形在玻璃的表面施加压应力,而内部却产生拉应力,两种力形成一个奇妙的稳定。为什么轻轻在鲁珀特之泪的尾巴上一捏,他便粉身碎骨的特性也就能解释了。因为这应力的平衡被破坏了。

其实像这种原理也被广泛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比如钢化玻璃便就是这样生产的,鲁珀特之泪的一些特质也被赋予在钢化玻璃上,他硬度高,但不能普通的玻璃那样随意切割。大家认为未来的太空军舰会不会像《三体》描述的那样呢?虽然鲁珀特之泪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但是也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

大雄的猫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