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发生冲突,作为孩子是否该参与调节?

你好,当父母发生冲突时,作为孩子大都会用”自己的方式”介入”调节”父母的冲突。这是基于孩子安全感需要而”自发的行为”。

大多数父母作为孩子出生后第一任养育者,会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依恋。因此在孩子心中,父母是”天”,是其能活下去的关键存在。当父母发生冲突时,孩子所感受到的,便是”天塌了”,当然年龄越小的孩子,所感受到”天塌了”的感受更直接。

因此,出于天性和安全感需要,孩子大概率会介入父母中间”参与调节”。当然不同年龄的孩子,基于不同的人格基础,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调节”。

诸如有些孩子会通过讨好父母来进行调节;有些则会做”信使”,充当父母之间的通信员;还有一些会通过自己的犯错,而使得父母形成攻守同盟,来管教自己,从而形成短时间父母又重新在一起的”假象”。

从”边界”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父母作为夫妻关系发生冲突,是在夫妻的边界下进行”冲突型”沟通。而孩子与父母属于亲子关系,并不适合介入夫妻关系的调节。

让孩子充当一部分父母的调节作用,会大大消耗孩子内心的安全感以及情绪能量。同时会干扰孩子形成更为健康的边界感和亲密感。

因此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觉得当父母发生冲突时,首先避免孩子在场。其次夫妻之间的事由夫妻自己处理。最后无论夫妻之间如何冲突,都要明白”夫妻冲突与孩子无关”,不要让孩子做了夫妻冲突的”替罪羊”或者”沟通桥梁”,这都不是孩子应该承担的”职责”。

欢迎关注我@心理咨询师海德

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学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

上海心理学会会员

沙盘游戏分析咨询师

团体沙盘游戏分析咨询师

当父母发生冲突,作为孩子是否该参与调节?

不知道你指的孩子是多大的孩子。我来分享一个身边的故事:

邻居两口子总是吵架,女方声音很大的斥责男方。有一次邻居家的小朋友刚好在我家玩,她今年6岁了,正准备上小学。

忽然听见邻居家传来吵架声,声音特别大,我家宝宝说妈妈,是谁生气了吗?我还没开口,邻居家的小女孩说:“没事,是我妈妈在骂我爸爸呢,我爸爸肯定有做错什么事情了,他总是做错事情,袜子也是乱丢,家里乱七八糟都是他弄得,我妈妈就不这样。我妈妈会收拾的特别干净。”

我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问小女孩:那你爸妈吵架的时候你做什么?

小女孩回答:他们吵就吵呗。关我什么事,我是小孩子,他们大人都是要吵架的。

听得出来小女孩对爸爸的抱怨非常多,我相信这些观点都是妈妈输送的。

当父母发生冲突的时候,自己要不要去调节,其实这个问题不应该问孩子,而是应该问大人,有些时候父母会以孩子作为攻击对方的工具。这是一种非常不理智的做法,让孩子过多的介入大人之间的矛盾,引起孩子对家庭的情绪内耗。而且孩子很容易养成暴躁、冷漠、孤僻的个性,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为人父母,还是应该去注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去争吵,即使争吵了也要和孩子解释清楚。

当父母发生冲突,作为孩子是否该参与调节?

可以,一般情况下,父母在吵架问题上,对孩子都保持着警惕感,这是傻子都知道的事情,在孩子面前要注意影响,所以有孩子在场的情况下,父母很快可以意识到影响,并停止争吵。

但是,如果父母的冲突是因为教育你而引起来的,尤其是当你做错了什么,双方对处罚你的意见不一致,产生冲突,我劝你不要往枪口上撞,因为这个时候当和事佬反而可能引起爹妈的同仇敌忾——都是因为你!

如果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导致冲突,在还没发生打斗之前,只是语言上的争吵,孩子的介入要强势,能有理有据的说出父母争吵对自己的影响,很可能会平息战争,毕竟,再愤怒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面前都是柔情似水一般。

对于父母的冲突,有建设性的调节应该放在争吵之后。在父母双方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问题的时候,孩子要学会从双方的尊严出发,充当和事佬,比如,以母亲的立场去对父亲投其所好,以父亲的立场对母亲投其所好。简单来说,就是孩子这个时候要做父母的代理,替自己的父母向双方道歉,但表现形式要婉转,不能是直接的那种,因为情绪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

以前看过一篇关于孩子参与调解父母冲突的帖子,大概说的是:

一对父母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在这次争吵中,他们的孩子居然学到了一些脏话,可见当时争吵的激烈程度。这对父母吵完之后,各自回屋,双方都不想道歉,或者说双方都不想第一个道歉。

当时,孩子十几岁。他决定充当一次和事佬。他知道意会胜于言传,于是他做了两份父母爱喝的饮品,其中一份饮品,他送到妈妈的房间,说是爸爸让送来的,还拍了几句马屁,因为当时他妈妈质问他:为什么你爸爸不自己拿来?

孩子就说:爸爸这个人你也知道,他很了解你,他跟我说你是那种很坚强的人,会独自处理不好的情绪,这让爸爸觉得你是与众不同的,他也不想打搅你,他知道自己刚才做错了,所以才叫我把奶茶送给你。

孩子的妈妈顿时就不说话了。随后,孩子将另一份饮品送到他爸爸那里,他跟他爸爸说这是妈妈叫送来的。

这时候,意会胜过言传,孩子的爸爸对孩子表达了歉意,随后问孩子,妈妈是不是还在生气?

孩子就说,待会你自己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最后的结果是,孩子的父母和好了。

故事过程很简单,但揭示了一些很基本的东西,作为父母,都会站在孩子的成长上,家庭的和谐上,来考虑一些问题,包括在冲突上进行自我调节,以及弱化家庭中的自我意识。有一种父母除外:过分的注重自己的感觉。

下雨的天气没有你 分类:情感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