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家里老人去世,子女不能回家奔丧该怎么办?

疫情之下,家里老人去世,子女不能回家奔丧该怎么办?

拼二胎、拼三胎、拼四胎,在农村里面重男轻女,一定要生个儿子的思想根深蒂固,对于绝大多数的北方农民来说,日子可以过得穷,生活可以苦,哪怕是家里面举步维艰,吃了上顿没上顿,那也一定是要生个儿子的,生个儿子不一定能光宗耀祖,但是能传宗接代,七个绣花女,不如一个垫脚儿,家财万贯没有子孙后代是一种遗憾,穷家破院没有儿孙,更是一种悲哀,农村双女户,多女户家庭,晚年最悲哀的事情,无非就是,久病床前无孝子,闺女婿再好也终究不是自己的孩子。

老人去世,家中无人,人生一场,只不过是过往烟云

村里面的刘老汉是个苦命的人,结婚以后,妻子生下两个女儿,就得了重病一命呜呼,刘老汉害怕两个女儿受委屈,就选择了一直单身,既当爹又当妈,含辛茹苦的把两个女儿抚养成人,而且为了两个女儿的学业,更是不惜负债累累,让两个孩子都读完了高中,考上了大学,虽然说不是什么很好的学校,但是在农村里面,两个女儿都考上了大学,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两个女儿大学毕业以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远嫁,一个南方一个北方,距离我们这个小山村,都是上千公里的距离,找的对象也都是普通人家,普通的工作,过着和大多数人一样普普通通的生活。

刘老汉因为年轻时候,干得活多,出的力气大,所以60多岁的年龄就显得非常苍老,浑身上下不是这里疼,就是哪里痛,一辈子的辛苦劳动也没有多少积蓄,生活的开销无非就是两个女儿,时不时地给他汇些钱来,老人家知道这个钱来之不易,因此也是能省则省,毕竟自己没有收入,一大把岁数了,总是不好意思给闺女们张嘴的。

两个女儿,刚刚出嫁的几年,每年逢年过节,一年还能回家个三五次,随着时间久了,回来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少,刘老汉性格孤僻,有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因此每天的生活都是在家中的院子里面,安静的坐着,眼巴巴的瞅着闺女嫁人的地方。

刘老汉死于一个寒冷的冬天,死了四五天才被村里人发现,去世的时候,手里面还拿着闺女上学时候的照片,等村里的人,给刘老汉的女儿拨通电话,两个女儿才知道自己父亲去世的消息,千里迢迢来奔丧,送老父亲一程的也只不过两个女儿,用两个女人的话说就是:家里面有孩子需要上学,不能离人,所以只能是两个人单独前来。

刘老汉没有举办葬礼,殡仪车来到县城火化了以后,两个闺女找村里人帮忙,就简简单单的入土为安了,两个女人痛哭了一场,直接就各自回家了,老人去世的三年里面,坟头的草都长满了,两个闺女也只是回来了一次,匆匆而来有匆匆而去,或许中年妇女们身上,各自有各种的压力,各人有各人不得已的苦衷吧,只是对于刘老汉来说,这一辈生活的未免太单调凉薄了一些。

疫情之下,家里老人去世,子女不能回家奔丧该怎么办?

今天下午,村里75岁的老人因脑溢血突发去世了。 老人有两个女儿,都在外地。老人去世的消息通知了俩女儿,可她们一时半会地回不来。因为疫情严重,还没有解封。 亲戚朋友们也一时拿不定主意,要不要等俩女儿回来呢? 友友们,你们认为这事该怎么办呢?

坐标鲁西南菏泽农村,我们这里前几天也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情,附近村里面有一个老人去世,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而且确定是不能回家奔丧,所以老人去世后的,所有仪式都是一切从简,都是自己家族里面的人,帮忙操办的。

老人家属于无疾而终,生前活着的时候,两个儿子也都是非常孝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常回家看看,老人家老了以后,儿子们直接就给自己的堂兄弟们转账了一笔费用,委托他们负责所有的后事,因为现在属于特殊时期,所以老人火化了以后,直接就把骨灰盒放在了,家里面的房子里面,等过一段时间,在举行葬礼,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所以村里人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都非常认可理解的。

客观事实来说,在农村里面,双女户家庭的老人去世,处理后事往往都会是一件,非常不好调和的事情,因为在我们这里的农村,女人是不能摔盆子的,所以送终,送老人最后一程的事情,只能是男人。

双女户家庭没有男丁,所以老人们,大都是在晚年,就会在家族里面,确定一个养老送终的人,作为自己的摔盆人,这个人会在平时照顾老人的生活,同样在老人百年以后,会理所应当的继承老人的房产,出嫁的闺女在我们这里是没有继承房产权利的。

老人选择的继承对象,都是自己家族里面的侄子,按照亲疏远近来做一个选择,这个侄子就是老人的继承人,老人死了以后,侄子会披麻戴孝送老人最后一程,逢年过节也要去老人坟墓前拜祭,并且当老人的女儿,前来拜祭老人的时候,侄子家里人会全程陪同,中饭管饭,把自己的家,给堂姐堂妹们,当一个落脚点,而堂姐堂妹们,也会把这个人格外看重,当做娘家人里面最重要的一个亲戚对待。

唯一出现矛盾问题的就是,有的堂姐弟之间关系不和睦,双方有矛盾有争议,所以就会造成一个情况就是,老人去世以后,女儿们不愿意把房产让给自己的堂兄弟们,就会导致双方出现问题,继而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那么结果就是:出嫁的女儿,选择把房产卖给自己村里面的人,这就导致和堂兄弟关系更加恶劣,所以老人去世以后,堂兄弟无人前去拜祭,逢年过节的时候,出嫁的女儿们,前来自己的娘家烧纸祭拜,也是无人问津,连个吃饭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综上所述来说,由于特殊情况,所导致的不能回家奔丧,情有可原无可厚非,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我们要重视和注意的是,农村双女户家庭,没有男丁的农村老人,他们的养老和后事处理问题,这中间牵扯到的利益纷争,会让双方懵逼了眼睛,希望当事人都能够各让一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我是农村小小李,认同我的回答就给我一个关注吧,欢迎你的点赞评论和转发。

疫情之下,家里老人去世,子女不能回家奔丧该怎么办?

现在正是疫情期间,很多城市都是在封闭状态,如果家里老年人去世,远在外地的女儿们,想回来奔丧,真是不允许的事,因为疫情的关系,都害怕把外地的疫情带到自己的家乡来,到时候会伤及无辜,也会有家乡的人民带来麻烦,但是这个无可奈何,真叫儿女们揪心。

我这里有个真实的故事,就在几天前,我表舅妈去世了,就给我们打电话,招呼我们去送她老人家一程,我表舅妈家在本市农村住,我们去参加也是很方便,因为我们是一个市。

我们开车到农村去的时候,刚到她们的屯子边上,就看到有人看管通行,我们拿出手机出示健康码,在量体温,一切都正常才放行,等到我们到表舅妈后,就看到屯中人都去参加,但是也没有多少人,因为不让人太聚集。

我们到那里后,就听我舅说我两个表弟在外地都没回来,如果回来都得隔离14天,等到他们隔离完后,去世的老人真的等不起,我跟我表舅说,现在正是疫情期间,我们要全民抗疫,无条件的服从规章制度。

在本市的亲朋好友,到场的屯中各位老少爷们,只能仰仗这些人帮助我表舅料理我舅妈的后事。

但是在疫情期间,办白事也是简单,不让人员太聚集,只是够用人手就行,也不让办酒席,人们办完事以后都各自回家吃饭,有十多个人就把这些事情办齐了。

现在都是新事新办,也不用人去抬着棺材,用个拖拉机拉着棺材就上山了,等埋上后也没有太多的礼仪,家人们带着悲痛心情就下山了,屯中的老少爷们都抄近道回家了。

现在正是疫情期间,在本市的还算可以,但是不能人员聚集,虽然这次我两个表弟没有回来送他妈妈一程。

但是他们在视频中已经跟我表舅妈做了最后的离别,虽然那一刻很沉重,但是他们终归见了自己妈妈最后一面,也了去了遗憾。

他们没有亲自回来送自己妈妈,他们也会感到很心痛,但是他们也有值得表扬的一面,舍弃小家顾全大家,不给屯中的老少爷们添麻烦,你说值给他们点赞吗?

疫情之下,家里老人去世,子女不能回家奔丧该怎么办?

在疫情当先的情况下,我用我自己的亲自过程来回答这个问题,才是最现实的回答。

我在今年的元月二号由于慢阻肺发作,住进了我县的县医院,在元月二号也是我县疫情进入到高风险的一天,全县,市进行封村,封城,封小区,封路,凡是经过我县市的高速公路上下车的车一辆都是禁止上下,高速铁路车站都全部封死了。

可是就在元月三号,我的慢阻肺突然加重,进入到了抢救的壮況下,可是我只有一个儿子,还是远在外省的几千里外地,作为病人抢救人人都知道后果是什么?我只有一个闺女,在抢救的过程中不得不告诉我远在几千里以外的儿子。

当我儿子得到消息以后是什么样子的心情,这是人人都会体会到的,可是根本买不到我地的高铁车票,飞机票,无奈只有开车回来。

当我抢救过来清醒以后,和我儿子通电话的时候,他已经是开车在高速公路上跑了一千多里的路程,我告诉他就是回来到了我县城的跟前,就是眼能看见县医院里面的我,也是下不了高速公路,因为是疫情的高风险地区,不会三几天就会解除封避,还得返回去。可是他还是意义故行的要回来,在我再三的胁迫下,我儿子不得不又返回了去。

作为我和我儿子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滋味,我儿子当时该怎么去决择呢,一方面是疫情,一方面是自己的父亲在医院里面抡救,厉果是什么又该怎么办呢?只有疫情当先,忘掉自己的父亲在医院里面的抢救和一切的一切,又返回了原工作单位,因为是疫情当先。

疫情之下,家里老人去世,子女不能回家奔丧该怎么办?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请各位看一下我村的一位族侄回家奔丧,但又回不了家,只好退票的情况。

这位族侄以前是夫妻俩同在上海务工,今年因为母亲患病,两个姐姐都远嫁异地,就把妻子留在家中侍候母亲。

但那个全世界至今都耐何不了的癌病,这位老人也一样不能幸免。花了不少的金钱,受了不少的痛苦,依然是良医乏术,药物不灵。

做媳妇的想,丈夫出去不到两个月,又不知老人到底能扛多长时间,中途就没有叫丈夫回来。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尤如灯油已干,说灭就灭,就在上个月的二十几的晩上突然暝目而逝,撒手西归。

公公走的早,做媳妇的一人在家,幸好有几位热心的伯叔在家,帮助把老人入了棺。

好在现在通讯发达,妻子连夜通知丈夫,妈妈已经过世了,叫他迅速回家。

做儿子的,母亲患病,因为生浩所迫,外出谋生,平时疏于侍奉,本就难过,听到噩耗,真是泪流如雨,泪水顿添浦江水啊。

他找老板“借”了一些工资,买了张最近的一列高铁票。心急如焚准备回家办理母亲的后事。

可真是破屋偏遇连天雨,行船单遭顶头风,就在他准备好要出发的时候,他们所居住的小区封了,不能出入。

他流着泪水,告诉执勤人员他是回家办理母亲后事的,但无论怎么说,依然不能放行。

失母本已悲,更悲不能回,生时不能侍奉,死后不能尽孝。此心此情,各位可想而知。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不能回家就是不能回家,疫情如战情,只能服从管理呀。

以前听公婆讲,那年他家隔壁的叔祖母去世,叔祖母的儿子正在越南战场上,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他只能泪往肚里流,把悲痛化为力量。他们连在一起夺取某高地时,他冲锋在前,英勇杀敌,荣立三等功一次。

现在这抗疫,也像作战一样,个人只能服从国家了。

家中的妻子得知丈夫不能回家后,先是生气呀,你儿子不回来料理后事,叫我一个女人来披麻戴孝,时前时后怎能胜任。

她妻子是一位很精明能干的女人,更是一名孝媳,在婆婆病卧期间,求医问药,汤汤水水,问前问后,从不怠慢,就象服侍自己的母亲一样,很多儿子也未必能做到这样。

她把丈夫的情况向在家的家庭叔伯一说,他们也都是表示无奈,都愿意来帮忙协办她丈夫的后事。

尤其是隔壁那位当年参战未能尽孝的叔叔,更是热心热情,帮忙打条,所有要办的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唯一遗憾的只是灵前跪拜的是儿媳妇,不是儿子。有时,是学校请假的孙子替母亲跪拜奶奶。

村里领导得知这个情况后,为她家安排好老人去火化的车辆和接洽事宜。

好在他们那里做农村还未发生疫情,老人下葬那天,来了不少的亲戚朋友,村里为他家准备了充足的口罩,热热闹闹的,有人把这情景拍下了视频,发给了远在上海的孝子。

就这样,疫情之下,一场孝子未能到场的孝事圆满结束了。

疫情之下,家里老人去世,子女不能回家奔丧该怎么办?

没办法,只能是遗憾了,我老妈二十天前去世的,我姐给我视频让我看了老妈最后一眼,终身难忘,从此那个家再也没人等我了,妈,我想您…

樱木花道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