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人去世,同村人不管在哪和多忙都要回去,白事为何看重?

农村有人去世,同村人不管在哪和多忙都要回去,白事为何看重?

生活在农村的,许多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地里干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暇之余就和邻居聊聊家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亲近一些。但是谁家在遇到红白事了,还有一定的规矩要遵守的。这便是农村里常说的“喜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自到”。也就是“喜事叫,丧事到”的经典俗语。即便现代社会,这句话依然适用。村里有老人去世了,同村的人不管在哪,有多忙都要赶回去帮个忙,怎么就这么看重白事?在农村,人们还就是特别重视白事。在我村里,有位老人去世后,没有人自愿去打坟,更别说去抬棺材了。就是他们家大办的酒席也很少有同村的人去参加,更别说随上份子钱了。打坟、抬棺都是自己掏钱。这是为何?原来这位老人多年前一直在供销社工作,村里大事小请他也不去。儿子顶替他工作后,也学了父亲的样,不与村里人打交道。他觉得没什么,村里人认为他父子都架子大,看不起人。

农村人的丧事对每家人都是最重要的,都会特别处理这种事情,那就是平时早为人。谁家有丧事了,不用事主家“叫”,都会自觉地去,问问看有什么忙可以帮。

有时候,亲人的去世是很突然的。衣服、棺材还没有准备好。需要购买物料缝制衣服,这衣服,也叫“老衣”或“寿衣”,还有铺的、盖的,都有几件几头的许多讲究,只有懂这方面的人才说明清。再说,这些物品都要用手工完成,需要的人手比较多。棺材现在都不自己制作了,一般都是订做。事出突然,有时候还不一定按时买到,要多方打听或托熟人周旋,别误了事。也需要村子人的帮忙。再说了,农村人丧事都要自己办个酒席,请大厨、租帐篷、碗碟、桌子,还要捡菜、蒸馍,人手越多越好,丧事才会按部就班的进行。

失去亲人的痛苦,是剜心掏肺的痛。特别是事出突然的,家人们也需要人照顾,丧事再简单也要办一下。哪还有心情和时间叫村里人来帮忙?都世世代代同村住着,早不见晚就见,即使过去有过恩恩怨怨。如今人去如灯灭,还有啥记恨的?也许还有过帮助自家的事,只是自己蒙在了鼓里。说起来,人们之间多少还是有一定的情感的。就是在忙,或者现不住在农村,过去的那份情谊还是有的。回去了,再见逝者一面,既是表达一种哀思,也是送逝者最后一程。

在许多农村,还是土葬的方式。人去世后,一直到入土为安,都需要人帮忙,比如说挖墓坑、抬棺等等,干这些活都是大家自愿的,并没有报酬的。事主只需要管几顿饭、给包烟抽,他们挺乐意,还抢着去。如果谁家为这些事给钱了,拿钱的一定不是本村人,说明事主在村里人缘太差的缘故。

农村办丧事,要按当地的风俗,各种程序、礼数都不能少,否则既不能显示出自己的“孝心”,也可能会被别人看笑话。而家里人去世,主人家都在悲痛中,心力交瘁,难以一一应对。农村办白事,具体的事务,大部分都依赖同村的人。至于亲门本家,都已经是“孝子”了,他们也忙,再说这些事民间还有“孝子”不能干的说法。

白事这种事,谁家都会遇到的。就算你身处何地,总要“叶落归根”的。到那个时候,也会是同样的心情,一样的处境,需要同村人的鼎力相助。都会在总管的安排下各执其事,尽心尽力。现在不论多忙,在哪里,都要赶回老家,也是为自己铺路,是未雨绸缪。

多少年来,农村的丧事都是这样办的,谁都会生老病死。都需要同村的人帮忙料理丧事。就算为了自家办事,有人能来帮忙,人们也会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别人,而不需要上门来请。这也是农村人纯朴、善良的一面,也是农村厚重的地方习俗。如今的农村,有很多是“留守”的,有人去世了,心情极度悲伤,许多事还手忙脚乱的,同村的人从“天南地北”回来了,才是同村一条心的表现,更重要的这事利人利己。从情理上说不看重也是不行的。

农村有人去世,同村人不管在哪和多忙都要回去,白事为何看重?

谢谢邀请。农村人传承传统习俗和美德。有人去世,主动去帮忙,这是农村人最基本的品德。如果这一点人品都没有,那将是一个没有人能看得起的人,也是一个没有人理的人。就是平时两家有矛盾的人,也会去帮忙,这样也可以把原来的矛盾化解。

农村人淳朴厚道,乐善好施,助人为乐。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办事方便,但"一家有事百家忧"的观念还在承传光大。所以,现在农村人,村里有老人去世,还要去帮忙。

农村有人去世,同村人不管在哪和多忙都要回去,白事为何看重?

不是“为何看重",而是必须看重。农村白事的最大特点就是“邻帮相助",这也是从古至今,延袭下来的老传统。无论谁家里有人故去,谁都不可能将己经去世的亲人,自己给埋到山上去。尤其是白事仪事的过程,比红事相对较繁索,复杂。所需要的人员,也会多一些。人家有事你不去帮忙,一旦轮到自己家有事,谁还肯来帮忙呢?再说,农村的红白喜事"人情链",早己把家家户户连在一起。人家在你这儿有"人情",你却沒有到场,这是农村人与人之间相处之大忌。所以,不管你有多忙,得到消息后,都必须要赶回去。(谢邀)!

栩大大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