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银行存款”换成“银行股”拿分红,会有什么结果?

如果把“银行存款”换成“银行股”拿分红,会有什么结果?

很多人一说到“银行股”分红,就会把“分红除权”挂在嘴边。会说银行股分红,实际上就是拿本金在分红。

如果对这方面不懂的人,还可能真的会被吓住,觉得他们分析的很有道理。

其实,这些人都是鼠目寸光而已。凡是说“分红除权”的人,都是一群投机分子。投机分子,是不配在股市中赚到钱的。

还是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分红除权”?以六大国有银行为例,每年的6、7月份都是集中分红的时间。

比如说,你当初花了5万块钱,购入了一万股的银行股。

分红的当天,每股分红3毛,那你就可以拿到3000块钱的分红。但是分红过后,你持有的银行股股价必跌。

每股分红3毛,股价就跌3毛。你持有的1万股,价值只有47000元。加上你的分红3000块钱,还是5万。

从表面上看,你拿到的手的分红,就是从你的本金里拿3000块钱出来,然后给自己分红。

这就是很多投机分子,攻击银行股的地方。

但是,不要忽略这两个问题:

第一,不管分红多少次,你持有的股票总数不变,还是一万股。

第二,股价有跌就有涨,只要持有时间长,就有涨起来的那一天。

银行股的精髓,就在于长期持有现在六大国有银行的股票分红,每年都非常的稳定,基本上都在6.0%以上的利息。像招商银行,因为效益好,甚至可以达到7.0%的收益。

你自己可以计算一下:

你花了5万块钱,持有一万股,每年分红收益保底6.0%以上。只需要十几年的时间,你拿到手的分红就超过5万块钱了。

那个时候,你手里的股票还是一万股。不管那个时候股价是多少,都和你没有关系。

难不成,过个十几年,六大国有银行的股价就降为0?降为负数?还是六大国有银行就突然倒闭了?

这都不可能!

你只要不出手,每年源源不断的分红,就可以让你赚的盆满钵满。

而且,时间长了,银行股价未必就不能涨起来。绝对有很多人,购买的时机不错,分红拿到了,股价也上涨了。

最后说下扣税的事情有很多啥都不懂的人,还在攻击银行股分红扣税的问题。

这真是一群神人。

只要银行股持有时间超过一年,分红就不扣税。你长期持有,最多就是第一年分红会扣税。后面的每一年分红,一毛钱的税都不用交。

很多人你说他不懂股票吧,他还知道扣税和“分红除权”。但是,你要说他很懂, 他又是啥都不知道。

一群投机分子,希望靠投机股票发财,最后的命运就是当韭菜。

银行股真的很不错,你不能用投机的眼光对待。它的精髓就在于“长期持有”。只要你不动,过个十年以后,绝对会让你赚的盆满钵满。

最后,如果你想购买银行股,可以选择分红过后购买,那时候的股价会稍微低一点。

银行存款的优势,就是灵活。银行股的优势,就是在于长期持有。

你能长期持有,购买银行股,绝对比你把钱存在银行更加的划算。

如果把“银行存款”换成“银行股”拿分红,会有什么结果?

可别再听信谣言,说银行存款不如买银行股拿分红了。

血淋淋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炒股是炒股,银行存款就是银行存款,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那些鼓吹银行股分红,远胜于去存银行理财的,都有很大的误导存在。

确实,有部分银行股,不仅分红不错,股价还涨了,但也有大把的银行股股价下跌惨重,分红都不够塞牙缝的。

比如曾经的无锡银行,2017年五月份,曾经被资金恶意炒作到23.84元,现如今股价6元,直接遭遇了“膝盖斩”,即便中途有分红,也是亏得一塌糊涂了。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苏州银行、常熟银行、苏农银行、张家港行、西安银行、民生银行等身上,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折兵。

而还有一部分银行,算上了分红,也只是刚好够保本,根本不赚钱,比如2018年至今的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

甚至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2018年至今,算上分红复权,股价仍然处于低位。

只有部分银行,诸如招行、宁波银行等,收益才远超了银行理财,但并不是因为分红,而是因为股价上涨了不少。

由此可见,相较于银行理财稳稳的收益,银行股的投资,其实是非常需要选择银行的类型,以及入场时机的。

单单靠银行的分红来对比银行的存款,并不是一个非常理智的做法,两者也没有太多的可比性。

而大资金对于银行股的定位,也并不是什么分红,还是当作一个投资配置的品种。

所以,没有大资金会因为分红去选择银行股,因为分红本质上要除权,都是冲着银行股估值偏低,有投资机会,或者部分银行股有上涨空间,选择去配置的。

银行存款和银行股票分红的差别还是先给大家普及一下银行存款和银行股票分红的差别。

可能大家对银行的存款比较熟悉,就是将一笔钱存在银行里,然后约定1年3年5年,约定利息。

如果中途要取出,可以按照活期利息进行赎回,相对比较灵活,仅仅是损失部分的收益。

存单如果金额比较大,20万以上,可以做大额存单,利率可以上浮。

5年期的大额存单,一般利率都会超过4%,曾经非常火的时候,甚至还有5%以上的收益。

而股票的分红,却是不确定的,不仅时间不确定,金额不确定,分红率其实也不确定。

这三大不确定性,决定了两者本身没有太多可比性。

1、时间不确定。

银行存款的周期,是以存入次日开始计息,按照约定的时间期限,一次性到期还本付息。

股票的分红,是按照分红日期去计算的。

大部分股票是年度分红一次,少部分是半年分红一次,还有很多是年度都不分红。

银行股一般来说是按年分红,每年一次,分红的时间却不太确定。

如果按照年报分红,那么实际分红日期大概在5-6月份,如果按照中报来分红,大概分红日期是在9-10月份。

也就是说,你并不能准确地知道今年分红的时间点,具体是哪一天,在资金安排上,就存在一定的劣势。

2、金额不确定。

对于银行股的分红,其实是不确定的, 不仅因为银行每年的净利润是浮动的,就连分红比例也是不确定的。

今年赚1000亿,分红300亿,明年赚1200亿,可能只分红240亿。

通常30%左右,是银行分红的比例,但也会根据情况进行上下浮动。

但是银行本身并不太缺钱,也不缺资金的流动性,30%的分红比例,还是略显单薄了一些。

所以,对于股民来说,拿到手的分红,或多或少,但金额其实无法确保。

只能说大部分情况下,银行的分红金额比例,会高于普通的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

3、分红率不确定。

除了分红金额不确定以外,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分红率不确定。

分红率,除了与分红的金额有关,还和股票的价格有关。

同样是10股派3块钱,如果股价是10块,那么就是100块钱派发3块钱,分红率3%。

但如果股价只有5块钱,那么就等于50块钱派发3块钱,分红率6%。

也就是说,银行股的股价越低,分红率其实就会显得越高,股价高了,分红率自然就会低。

不仅如此,股价高,分红率低,下跌的风险也大,股价低,分红率高,下跌的空间小,上涨的空间就大了。

就分红率这一点而言,银行股就适合低吸买入,而不是追高买入。

另外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银行股的高分红率,其实是跌出来的,而不是银行股的业绩提高带来的。

因为业绩提高会让股价上涨,分红率并不会升高。

比如,这两年走势非常好的招商银行、宁波银行,按照招商银行目前50元的股价,10派12.5元的分红,实际分红率也就在2.5%,宁波银行,38块钱的股价,10派5元,分红率更是只有1.3%,分红都是极低的。

而分红率比较高的农业银行,股价不到3块钱,分红10派1.8元,超过6%的分红率,这两年的股价却从最高的4.8一路下跌。

看透这一点后,你就会发现,银行股想要依靠分红,其实并不是一件特别靠谱的事情。

银行股分红和填权银行股之所以并不太受到大资金待见,尤其是从分红角度去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除权。

对于资金来说,享受到银行的分红,但市值会等权的下降。

如果持仓周期短,分红甚至还要扣税,等于是要贴税了,还不如分红结束后再进行买入。

这也是很多人不喜欢银行股的主要原因,总觉得自己的钱,分红给了自己。

所以,在这里必须纠正几点。

1、银行股分红是实实在在的分钱。

从分红的规则上来看,所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分红,都是真金白银的。

很多投资者不明白分红的规则,只是单纯地觉得自己没有赚到钱,账户的价值没有变化,甚至还变少。

账上多了一笔现金,但是账面市值降低了,等于是自己给自己分红了。

但实际情况是,股票市值本身就是一个很“虚”的东西,而分红却是一个很实的东西。

分红的钱,并不是通过股票市值抛售而来,而是实实在在的从上市公司账面上划走的。

这就好像你家的房子,本来价值是500万,因为房子里有100万的现金,现如今你把100万的现金转走了,房子的价值变成了400万。

房子的价值需要通过交易来确定,并不代表一定就是500万或者400万,但100万现金是很实在的。

分红的底层也是如此,银行把钱给了投资者,银行的市值出现下降,但这个市值其实并不是准确的,本身也是可以浮动的。

所以呢,分红并不能完全说是一个很虚的东西,而是要把市值和分红分开理解,明白除权的意义所在。

当然,除权的设计本意,是杜绝资金套现,在分红前买入,分红后就套现走人,带来市场的剧烈波动。

2、分红除权决定了银行股投资主要不是靠分红。

但分红要除权这样的规则,直接限制了银行股的短期交易价值。

或者说,绝大多数资金,尤其是中短线资金,压根不会冲着分红这件事,去持有银行股。

分红前,分红后,市值的变化微乎其微,那么资金对于分红的概念,就很薄弱。

所以,资金介入银行股的目标,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股价会上涨。

背后的逻辑也就两条,第一条,银行的业绩会提升,第二条,银行的估值有修复的空间。

对于业绩提升的银行,诸如这两年的招行、兴业、平安等,股价走出了缓慢的牛市格局。

当然,四大行也并非不增长,只不过这增长的比例很低,保持在个位数,远低于预期,甚至出现过短暂的下滑,这让资金炒作的动能不足。

对于银行的估值修复,其实主要就是指下跌过后,高分红率的银行有上涨的需求。

当分红率超过5%,甚至部分银行达到了6-7%,那么资金就会觉得,银行股下跌周期临近尾声,有上涨的需求和反弹的空间了。

冲着估值修复去的资金也不少,助推了银行股能在一个较低的点位,发起一些行情。

3、短期的除权并不会影响长期的填权效应。

再说说银行股分红的填权效应,因为长期来看,填权是一个必然趋势。

你可以这么理解,还是一套房子,价值200万,今年你赚了50万,分红拿走了20万,剩下了30万,房子是不是该涨到230万了。

但由于房价的波动,导致了房价下跌了50万,那么你的房子,价值是150万,加上剩下的30万,就是180万。

但凡你每年赚50万,分红拿出20万,留下30万,那么房子里的钱,其实会越来越多的,倒逼着房子慢慢地上涨。

这就好像银行的净资产,正因为每年净利润的增加,分红后留存的金额增长,越来越值钱。

如果股价不涨,分红率势必会越来越高,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

就好像,3块钱的银行股,每年分红除权0.2元,它不可能过个15年,除权到只剩下0元的。

当股价跌到2块钱,分红率就成了10%,自然有资金会去投资,当股价跌到1块钱,分红率就涨到了20%,那更是会遭到疯抢。

之所以会存在填权效应,是因为分红本身没有影响银行继续赚钱,而不断地赚钱会让银行本身的价值越来越高。

但有一点需要明确,分红的填权,不代表你在超高的价位买了股票,填权就能给你补上你的追高被套。

分红的填权,只是享受股价在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区间,填权效应会把分红除权带来的缺口给弥补掉,回归银行股本身的价值,而不是市值财富。

普通投资者该做银行存款,还是买银行股?其实这个问题,上文能完全看懂,心里就一定有数了。

银行股的投资,并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简单,也根本和银行存款没法比。

之所以很多人在银行股的持有上赚到了钱,是因为2018之前的10年,都是银行的快速发展期,银行的成长性还不错,而现如今银行的成长性,已经进入了缓慢增长期。

银行股最近几年的调整,也是基于整个银行行业的大环境,制约了银行的总体发展。

这种大背景下,普通投资者想要投资银行股,尤其是冲着分红去的,一定要注意几点。

1、投资周期的不确定性。

现如今你真想进入银行做投资,对于投资周期的耐心,少不了。

简单地说,投资周期可长可短,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

如果单纯只想拿分红,那么3-5年的投资周期,是必须要熬得过去的。

如果是打着分红的旗号,指望股价上涨带来赚钱效应,那么就看如何踩点了,短则数月,长则可能也是3-5年。

熬不住资金周期的,尽量不要指着靠银行分红来赚钱,银行存款更实实在在。

2、选择相对高分红率时入场。

如果你就是冲着分红去的,那么就一定要选择高分红率的时候。

当然,高分红率并不代表每年都能保持,还是要注意一下银行的业绩,是否出现滑坡。

比如业绩滑坡,今年10派5块,明年只有10派4块了,那么股价下跌个20%,也是很正常的,因为净利润都下降20%了。

当然,这种情况在银行股上并不常发生,相对来说,银行的业绩还是有一定保障的。

3、选择高成长性的银行股。

最后就是如果可以选择,依旧是选择高成长性的银行股。

还是拿招行来举例,可能现在50块钱的股价,10派12.5,分红比例只有2.5%。

但如果你把时间回拨5年,2017年公布的年报,10派7.4元,等于是分红增长了近70%。

如果按当时的股价买入来算,现如今的分红比例,就有4.25%了。

如果再回拨5年,2012年公布的年报,10派4.2元,如今的分红比例就高达12%了。

成长性,让银行股的分红,其实是在增加的,同时银行股的股价和市值也都在大幅度提升。

股票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投资,不要以静态的眼光去看待分红,永远以动态的成长性为第一考虑的因素。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整个市场里,真正意义上取得不错的投资回报和结果。

如果把“银行存款”换成“银行股”拿分红,会有什么结果?

我同事就是2014年2.5元买入中国银行股票长期持有,现在成本下降到一块钱了呗!他说再持有几年相当于银行股票都是白送的啦!每年分红收益都有几十万,拿着分红收益再低价买入中国银行股票呗!每年股票数量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多了呗!

黄荣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