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没有未婚终老的故事?

身边有没有未婚终老的故事?

题主讲的故事,太凄惨了!70岁的女人,开中药铺,终生未嫁,药铺由侄子继承了,侄子却不给她养老,生病了还得由95岁的老母亲为她做饭。

我就不懂了,亲戚那样,为啥把财产给他呢?拍卖给别人,然后去敬老院,不好吗?

今天,我要讲的故事,目前,还没到最悲剧阶段,但是,故事的主人公对自己终身未嫁却难掩悔意,她晚景也很凄凉。

她叫晓云,是一位医生,家境优渥,有一个哥哥,移民加拿大多年。

晓云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离休。但是,父亲离休后不久,一场急病,未来得及抢救,暴亡。

剩下一个母亲,跟晓云一起生活。

晓云一米六五,体型好,五官端正,柳叶眉,丹凤眼,一笑俩酒窝。

给晓云说媒的,或者,同事或朋友中想追求她的人,数不胜数。

可是,无论怎样优秀的人,到了她老妈那,都被否了:

她母亲就是不想她搞对象,只想晓云跟她相依相伴。

就这样,晓云的婚事一而再再而三地搁浅。

后来,她索性不再看对象,不想谈恋爱了。

如今,晓云妈已经95岁了,已经瘫痪。70岁的晓云每天用轮椅推着老妈晒太阳、遛弯儿。

晓云的心头常掠过一丝愁绪:

老妈在她的照料下,每天高高兴兴的,可是,自己未婚未育,老妈百年之后,自己孤孤单单一个人,自己离开这个世界,是在那一年、哪一天,以什么状态离世?

晓云不敢深想这些。可是,自己现在的年龄,这些问题又时时冒出来。

她很后悔,自己年轻时怎么那么听老妈的话呢?如果她看好的,也愿意跟她相处的,当年跟她结婚了,有个一男半女,现在,也不至于这么寂寞。

身边有没有未婚终老的故事?

多年前我们街上有一个邓奶奶。听老一辈人讲,她年轻时候长得很漂亮,有一个情定对象,还没结婚就被抓壮丁去了国民党部队,她的那个对象一直一直音信全无,邓奶奶就一直一直在家里日日等天天盼……后来邓奶奶老了就在我们街上摆了一个很小很小的摊子谋取生活。我认识邓奶奶的时候,她就已经头发全白了。那个时候,每天看见她出来摆摊子,她的衣服裤子总是有轮有廓的干净整洁。她经常面带慈祥的笑容。她的脚是三寸金莲被包裹过的,走路总是一拐一拐的。知道她的事情之后,我情不自禁地对邓奶奶油生敬意。后来邓奶奶九十多岁的时候安详地带着她凄美的爱情去天国了!

身边有没有未婚终老的故事?

我老家的一个邻居杨阿姨当年就是为了等初恋,一辈子没结婚,现在70岁了一个人住在2间瓦房里,大夏天去田里帮别人收小麦,一天可以挣50块钱,亲兄弟不和她来往,生病了也没人管。

听家里的老人说,杨阿姨年轻的时候特别漂亮,梳着一双长长的马尾辫,头发乌黑发亮,大大的眼睛十分有神。

因为她那时候长相出色,身材也好,再加上从小像个男孩子一样喜欢翻上爬下的,身体灵活又矫健。

所以,当时村里的唢呐队看上了她,队里的人频繁地去她家,找她父母商量,让她加入到唢呐队里。

那时候唢呐队开始流行在吹唢呐的同时,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唱歌跳舞,但是人们的思想还相对封建,敢上台的人并不多。

杨阿姨对唱唱跳跳还挺感兴趣的,但是她的父母并不同意,觉得那是一件十分丢脸的事,会被人指指点点,影响名声,所以无论唢呐队的人怎么劝,就是不让杨阿姨去。

有一次,唢呐队的队长又带着一个长相帅气的年轻小伙子去了杨阿姨家,和杨阿姨的父母说,时代已经变了,不能再老思想了,唱歌跳舞是个轻松的活,比种地强多了,现在人家高中生都开始加入唢呐队了。

原来队长带着的那个小伙子就是他口中的高中生,那个年代的高中生十分罕见,这话让杨阿姨更加动心了。

再加上那个小伙子看起来眉清目秀的,正是杨阿姨喜欢的类型,不足20岁的杨阿姨就在那一次不顾父母的反对,当场答应了队长的要求,第二天就加入到了唢呐队。

刚好那个小伙子和杨阿姨是搭档,这更让杨阿姨动心了,在一段时间的相处后,杨阿姨发现自己认定了小伙子,发誓要嫁给他。

那个小伙子也很喜欢气质不像农村人的杨阿姨,两人私定了终身,约定好过两年就和父母说出想结婚的事。

但是,连一年的时间都没到,小伙子就忽然离开了,连个招呼都没打。

杨阿姨问唢呐队长怎么回事,才知道小伙子是在家人的要求下当兵去了。

原来小伙子只是唢呐队长的亲戚,那年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在家里没事做,就临时去唢呐队帮帮忙。

杨阿姨天天缠着唢呐队长问小伙子当兵的地址,然后给他写了信。

回信中小伙子让杨阿姨等他,说他复员后就会娶她。

杨阿姨感觉十分幸福,每天睡觉时都会抱着那封信。

后来她继续给小伙子写信,但是再也没有得到过回信,她安慰自己,可能是小伙子太忙了,或者管得太严了,没办法给自己回信。

因为天天心里没着落,杨阿姨在台上表演的时候状态也差了很多,总是出错不说,还闹出过不少笑话。

又有一次,她在跳舞时注意力不集中,出现了失误,把自己的腰闪到了,在家里躺了好几个月才恢复,但是从此不能跳舞了。

这个时候,唢呐队里又进了几个新的女演员,也用不到杨阿姨了,她也没再去过那里。

不知道过了多久,唢呐队全部搬到其他城市去了。

在唢呐队走之前,杨阿姨专门跑到队长跟前问那个小伙子的情况,但是队长说自己也不清楚,只是远房亲戚,很久没联系了。

杨阿姨就只好回家,继续满怀期待地等着。

她写的信,依然是如同石沉大海。

到了该结婚的年纪,去她家里的媒婆特别多,都想给她介绍对象,并且介绍的小伙子也都不错。

但是,杨阿姨十分执拗,一个都不愿意见。

后来杨阿姨的母亲以死相逼,要求她相亲,她二话没说,就拿出一瓶农药跑出了家门。

她的父亲一看,连忙追过去夺走了,他十分清楚自己女儿的脾气,急的时候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她父母也不敢管她的婚事了,想着她等几年没消息,自然就不再等了。

然而,一直等到杨阿姨30岁,都还没有任何消息,杨阿姨却依旧在倔强地等着,只要听到别人在她面前提给她介绍对象的事,她必定会马上翻脸。

又等到了40岁,杨阿姨的父母都身体很差了,没有精力管她,只是让她的哥哥和弟弟劝她,赶紧趁着还年轻,找个好人家结婚过日子。

但是不管兄弟们如何给她分析,杨阿姨就是不为所动,从始至终只有一句话“我们说好了,他一复员就会回来找我和我结婚,见不到他我不结婚”。

有一次,她的弟弟太气愤了,打了她几巴掌,她还是没什么反应。

50岁的时候,她的父母都已经去世了,侄子侄女们都快长大成人了,而杨阿姨还在痴心等待着当年的小伙子。

经常有邻居和她提起这个话题,她也不回避,总是大大方方地说自己相信对方会回来找她。

现实是残酷的,杨阿姨大概也知道,那个小伙子回来的机会很渺茫,她开始用劳动麻痹自己。

只要是我们那里有人找干活的人,她必定会去,不管是多累的活她都干。

农村的挣钱机会不多,也就是给别人种种或者收收庄稼,一天可以挣几十块钱。

一到夏天,村里那里留守老人的儿女就会找人帮忙收庄稼,出的钱也不多,很多人都不愿意干,但是杨阿姨就愿意。

每个夏天,都可以看到她挥舞着镰刀,帮助别人割那里小片的收割机收不到的小麦,热得满头大汗,日收入也就50元上下。

在她快60岁的时候,她的哥哥找人给她介绍过几个单身老头,她仍然见都不见就拒绝。

她的哥哥很生气,最后气得和她断绝了关系,扬言以后她老了不要找侄子侄女们管,自己的选择自己承担。

她也不在乎,还是天天干活。

如今的杨阿姨已经70岁出头了,还是天天在地里干活,身体还算硬朗,两年前生过一场大病,兄弟几个都不管她,还是靠着邻居们的帮忙才度过的。

她现在已经不提自己的过往了,如果有别人提起,她只是无奈地摇摇头,叹息一声,不说什么就走开了。

村里有人说,当年那个小伙子早就结婚了,现在都快四代同堂了,幸福得很,早就忘了杨阿姨。

也有人说,那个小伙子是知道杨阿姨的情况的,但是没勇气面对,也不敢和家人坦白,就是个缩头乌龟。

我想,她应该对自己年轻时的选择后悔吧?

幸亏杨阿姨一直为人不错,和周围的邻居们相处得非常好,所以遇到事情时,邻居们也愿意尽力帮她的忙。

她曾经说过,自己有一笔不大不小的存款,专门用来感谢最后照顾自己的人,已经立好遗嘱,唯一的愿望是自己生命终结的时刻,有人守在自己身边。

希望她如愿。

xx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