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让你明白出嫁后回家就是客人?

什么事让你明白出嫁后回家就是客人?

那一年弟弟结婚,在老家举办婚礼,我带老公回家喝喜酒,在安排座位时,按老家的习俗,主婚人把我和老公安排在首席上,说“大姑姐和姑爷是家里的贵客,理应坐首席上”。那一瞬间,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这虽然是出于一种尊重,但是,同样也是一种疏离,我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和父母兄弟们亲热无间了,身份的转变,再回来时已是客人。而在婚礼的当天,舅舅提议帮我们拍一张全家福,我把老公也拉一起,心里想着老公是这个家的女婿,也算半个儿子。可是,舅舅却说这是全家福,女婿在一起算怎么回事?

2013年,父亲一直放心不下的弟弟终于要结婚了,这也是自从父亲走了之后我们家第一次办的喜事。弟弟是一个特别简单怕麻烦的人,本来不打算办酒席的,可是,母亲说我们那么多年都没有办过喜事,另外,结婚是人生中最大的喜事,就应该热热闹闹地办。

看着因父亲不在后一直都郁郁寡欢的母亲,难得有一件可以令她开心的事情,弟弟实在不忍让母亲难过,再加上我们的建议,弟弟才决定把自己的婚礼办得隆重一点,把所有的亲戚都请来喝喜酒。

弟弟结婚,作为亲姐姐的我比任何人都开心,为了能帮弟弟做点什么,我和老公提前回去。回到家后才发现,真的不是回家而是回娘家了。

我说要帮弟弟招呼客人或者帮忙收拾碗筷也行,可是,大家都说:你是家里的大姑姐,那还用得着你来做事,你就等着新娘给你敬茶吧。

不知为什么,听了他们表示客气的话,我心里特别难受,我知道他们也是按老家的习俗来办事,他们甚至希望出嫁的女儿回到娘家能感受到被娘家人的重视。可是,就是这份客气让我感觉自己受到了排斥,特别希望自己还像从前一样,不需要客气,而是永远的一家人。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视频,视频中有这样一句话:“明明是我长大的地方,回来却成了回娘家,明明是回家,却成了走亲戚,也成了我不买东西都不好意思回的家”。

这句话就是我的心里真实的写照,感觉特别不是滋味,家里的一桌一椅,甚至每一个角落都有自己抹不掉的痕迹和怀念,如果说这辈子有什么东西是永远不会忘记的,那肯定是这个陪伴自己长大的地方,也是我们最眷恋的家。

只是,世间这条路,走着走着,有一天,这个我们无比熟悉并眷恋着的家将只是娘家。唉,真的很心酸,也很无奈。

而在弟弟婚礼的当天安排座位吃饭时,这种客气中带着疏远的感觉就更明显了,来帮忙招呼客人的人把我和老公安排在首席上,说“大姑姐和姑爷是家里的贵客,就应该坐在首位上”。

那顿宴席,明明那么喜庆开心,饭菜那么香,可我却难以下咽,鼻头发酸,我宁愿他们把我还当作自己人一样去使唤,或者还像从前一样,拿个碗,随便夹菜,和家里的亲朋好友边吃边开玩笑,而不是被当成客人一样招待,端正地坐着,陪着笑脸,说着一些官方话。

到了新娘新郎敬茶时,按老家习俗,做姐姐的也有资格喝新人敬的茶水,当然,红包也是必不可少的。当时,大家都起哄说:大姑姐是贵客,红包要是不给大一点都有失面子。

大家当作热闹,开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母亲可能怕我难做就说:亲兄弟姐妹们,哪来的贵客,都是一家人,红包不论大小,心意到就好了。

其实,我是第一次喝新娘敬的茶,并不知道还有这么一道程序。所以,在随礼时就已经把礼金给了专门负责收礼的人了,如果再给的话就变成了双份的了。当然,喝了茶肯定是要给的,只是,可能就像母亲说的那样,心意到就行了,或者说圆了大家的面子就可以了。

吃完饭敬过茶之后,我那在镇上中学任教并开了一间照相馆的二舅舅拿出照相机,说家里添了新人,正是大喜的日子,他给我们照张不是全家福的全家福。

母亲本来不想拍照的,但又不想扫大家的兴趣,特别是母亲看见刚进门的儿媳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就半推半就地坐到中间的椅子上。而我想着老公也算是半个儿子,站在一起照相也无可厚非。

可是,二舅舅却不同意,还说得非常难听,大概意思是说我老公是外姓人,而我们在照顾全家福,他来凑什么热闹,幸好老公听不懂我们的方言,不然的话心里该多难受。不过,老公看大家的表情还有当时的气氛也感觉到了,所以,他借故走开了。

那天所发生的一切让我感触特别深,也变得特别敏感,觉得非常压抑,在宾客散尽之后,跑到父亲生前的房间里偷偷流泪。看着空荡荡的房间,父亲生前睡过的床已经被拆走了,才几年的时间,父亲在世时的痕迹越来越少了,唯一留下的就有一张桌子,那是父亲收集马报用的。

记得以前每一次回家,都会看见父亲的桌面上堆满了各种马报。父亲没有任何的不良习惯,当然,他更没有自己的爱好,他所有的精力与心血都用来照顾养育子女们的身上,当我们都长大后,父亲终于可以歇一歇了,这时才发现,父亲却不知道该怎么打发时间,而马报却是他唯一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我们实在不忍再剥夺他的这点仅有的爱好。

可能是热闹过后的孤独吧,在那一刻,我多想父亲还在,哪怕什么也不做,能看见他就好。而我未出嫁时的房间已变成了弟弟的新房,父亲给我做的那张小床早已不见了,甚至找不到半点我曾经居住过的痕迹。想起以前还曾和弟弟抢房间,说这间房间是自己的,还把门锁起来,不让弟弟进去。

其实,哪有什么是属于自己的,从出嫁的那天起,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实际上,我们都从家里走出去了,连户口本上都已经没有我的名字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母亲走过来,在我身边坐下,长叹了一口气,说:每个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女人出嫁后,再回家时那就是娘家了,哪怕心里再难受也得忍着。

母亲还说了一些她的经历和感受,母亲是家里的老大,在那个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母亲几乎没有机会上学,很小就学会帮父母照顾弟弟妹妹,长大一点后就跟着父母下生产队挣工分,而除了大舅舅之外,两个舅舅和几个姨妈基本上都是在母亲的背上长大的。可能正是这个原因,几个舅舅和姨妈对母亲都格外地尊敬,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特别是哥哥上大学没钱交学费时,都是几个舅舅和姨妈帮的忙。

母亲说:“虽然在世俗上这是娘家,但是,这里永远是你的家,兄弟姐妹永远是你最亲的人,不管到什么时候,想家了就回来。我虽然不是一个让你们满意的母亲,但是,有我在的一天,你回来就会有口饭吃。另外,你也不要和你二舅舅计较,他虽然是一个老师,但是,想法还是比较保守的,况且,他还是长辈,就让让他吧。”

可能只有经历过才会感同身受,母亲的话给了我最大的安慰,同时,也让我感受了藏在母亲身上那久违的母爱。而那天晚上是我多年后再一次和母亲睡在同一张床上,闻着被子上陌生而又熟悉的味道,心里的那种伤感和不舒服也在慢慢地消失,我也学会了释然。

其实,我觉得母亲说得非常有道理,世间的路本来就是这样,不管是嫁出去的女儿还是成了家的儿子,小时候是兄弟姐妹,长大后就只是亲戚,这也是自然中的一个规律。

所以,与其觉得自己回娘是客人,会让自己产生不平衡或者说不舒服的感受,不如放开心胸去正视这个谁都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并坦然地去接纳并对家人多一点包容与理解,少计较,少抱怨,如果可以就多回家看看,努力经营好自己与家人之间的关系。

世间万物都在不停地往前移动,但是,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用一颗纯粹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记得有朋友说过:“想法简单了,生活也会变得简单”。

很多事情,只要不过度地去猜测、去脑补,其实,生活或者说人与人之间本身就很简单。

什么事让你明白出嫁后回家就是客人?

我怀孕八个月的时候,打电话给妈妈,想回娘家让她伺候月子,因为婆婆在我嫁过去前就已经过世了。妈妈说,弟媳妇已经怀孕了,在家里养胎,我回去做月子会不方便。

我说,弟妹怀孕我做月子又不矛盾,而且我们还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可是妈妈语重心长地和我说,姑嫂两个长时间住在一起会有矛盾,我不是不愿意帮你伺候月子,我是怕你和你弟会有矛盾。

我当时觉得我妈考虑问题比我深刻,就没有要回去过月子,花一万多块钱请了个月嫂。

孩子满月后,我妈来我家看我,我把儿子抱给她看,她高兴地抱起孩子,我看着儿子说:看看是谁来了?叫奶奶!是奶奶来看我们了!

我妈听了,纠正说:叫外婆,我是外婆,不是奶奶!我当时觉得我妈真刻板,我婆婆已经不在了,叫奶奶又怎么了?

我老公每天都要上班,白天只有我一个人在家里,要自己做饭自己带娃,挺累的。那天中午妈妈做的全部都是我爱吃的。

吃饭的时候,妈妈抱着孩子,让我先吃饭。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多么希望妈妈能多陪我几天。我红着眼睛对她说:妈,你能在我家多住几天吗?

看得出来,妈妈也被我搞得有些难过,她说:你一个人做饭带孩子,我也很心疼,但是你爸不会做饭,你弟妹还怀着孕,我不回去不行啊!

下午,我抱着孩子流着眼泪送走了妈妈,妈妈虽然不能在我家多住几天,但也没有叫我回娘家住几天。妈妈走后,我心里空落落的,觉得自己很可怜,也很失望。

这时候我觉得妈妈变了,以前我没有出嫁的时候,也看不出来她有多偏心弟弟,现在为什么感觉她好像一点都不心疼我了?

孩子四岁的时候,我带着孩子打算去娘家过暑假。而且侄子也在家,我带孩子过去的话,儿子正好有个伴一起玩。

心里想得美美的,打算在娘家住一个暑假,等孩子幼儿园开学再回来。去之前,我特意到超市里买了很多零食。也给爸妈和小侄子买了礼物。

拖着大包小包来到娘家,爸妈高兴地为我们杀鸡宰鸭,我心里想还是娘家好,除了带儿子和小侄子玩,其他什么事都不用做,还可以睡懒觉,真舒服。

但是,住了一个礼拜后,我却想回去了。那天上午,我爸从街上买回来一些卤菜,其中还有一只烤鸭。

小侄子看到了吵着要吃鸭腿,我妈就给他扯了一只鸭腿。当时我儿子在睡觉。中午吃午饭的时候,我爸拿出酒杯喝点酒,其他人围在桌边吃饭。

那天我妈主要炒了三个时令蔬菜,还蒸了一个鸡蛋羹,其他就是我爸买的卤菜了。我儿子嘴比较叼,很多菜都不吃,几乎所有的青菜都不吃。

小侄子挑食没我儿子严重,而且我看他饭前已经吃了一个鸭腿,就随手把盆里另一只鸭腿夹到了儿子碗里。

侄子看到儿子碗里的鸭腿,闹着还想吃鸭腿,我夹了一块鸭肉给他,说你饭前已经吃了一只鸭腿了,这只是哥哥的。

小侄子听了就大声哭了起来,弟妹之前一直吃饭默不作声,看着小侄子越哭越凶,她恼怒地放下碗筷,把小侄子抱离椅子,用力地拍了一下侄子的屁股,侄子哭得更凶了。

看着弟妹的一顿操作,我很尴尬,觉得像拍在我的脸上一样。儿子不知道事,放下啃了一口的鸭腿,望着表弟幸灾乐祸地笑。

弟妹怒火未消,继续在吼骂小侄子,我爸看不下去,过去把小侄子抱在怀里,回到饭桌边。侄子性格很犟,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嘴里还在嚷嚷着吃鸭腿。

我爸对我儿子说:把你的鸭腿给弟弟吧,下午我带你去街上玩,我们再去买!儿子舍不得给,没有说话。我爸可能以为儿子同意了,就从儿子碗里夹走了鸭腿。

小侄子啃着鸭腿,我的儿子却红了眼睛,他是一个比较隐忍的孩子,没有像侄子那样大吵大闹,只是红着眼睛,一直低着头,假装扒拉碗里的饭。

我不想孩子和我爸难堪,把儿子抱回了房间。看他没吃饱,就任性一回,拿出零食让他吃个够。儿子一边吃饼干一边和我说:妈妈,我想回自己的家!

儿子虽然只有四岁,但是他能够感受到我爸的区别对待。我心里也很难受,我觉得虽然儿子虽然比侄子大,但也大不了一岁,我爸怎么能这么做呢?

第二天,我提出要回家。我爸没有挽留,只是叫我妈给我装点家里的土鸡蛋,回去蒸给儿子吃。

我妈送我和儿子去车站坐车,我妈红着眼睛和我说:妮子,不是妈不想你们在这里住。只是,住久了你和你弟妹就会有矛盾,两个孩子打打闹闹让你弟妹心烦。我和你爸老了,还是要靠你弟。有些事,你别往心里去。

后来,我便很少回娘家了。自己买车以后,过年过节去了也就吃顿饭,然后就回家。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我不想让我妈为难。

我觉得不管是谁,如果当你出嫁以后回到娘家感觉自己是客人,你都不要觉得悲伤难受,你嫁人了有了自己的家,你就应该独立,不要再把娘家当做你的港湾。

另外,人和人之间要有合适的界限感,父母和子女之间也是一样。合适的界限感会让关系越来越和谐,没有界限感的话就会产生更多的矛盾。

父母年纪大了,你经常去父母家蹭吃蹭喝,那就是啃老,是对他们生活的打扰。如果娘家有哥哥或者弟弟,经常去娘家就更不合适,那样会让你的父母很为难。

什么事让你明白出嫁后回家就是客人?

奶奶在世的时候,有一年奶奶说想我了,让大姑姐捎信给我,让我回家住几天。在家只住了一天,就回家了,就因为一袋奶豆,女儿和小侄子抢起来,母亲说了一句话,让我很不是滋味,觉得自己是这个家里的客人了,这个家再没有我位置了,我冒着大雨去了妹妹家了。

当年女儿三岁的一个夏季,有一天大姑姐,骑着自行车回来了,她在婆婆那吃完午饭,来我家告诉我,奶奶想我了,让我回家呆几天。于是第二天,带上女儿去了娘家。大姑姐和娘家同住一个村子。

进了娘家院里,奶奶正在晒茄干,把煮好的茄子,掰开搭在晾衣服绳上,看见我推着自行车进院,高兴地说道:傻丫头,四五个月了,也不回家看看我,我做梦都想你了。“奶奶,我这不回来看你了吗”?我笑着说道。

随后我从车筐里,拿出在镇子上割的三斤猪肉,递给奶奶,奶奶接过肉,嗔怪地说:还买什么东西,你刚成家,小家花钱的地方多着呢?有钱给孩子买的好吃的,别苛待孩子。她一边说话,一边把肉送进屋里,转回来抱女儿,女儿有点认生,不喜欢太姥姥抱,直接跑进屋里。

母亲没在家,只有六嫂和三岁的小侄子,在屋里看电视,她听到外面说话声,她走出房间,正好和女儿撞在一起,六嫂扶助女儿,笑着说道:这丫头够猛的,差一点没摔倒了,还好我急时扶助,快进屋跟小哥哥一起玩去吧?六嫂又回房间了。

六哥的儿子,跟我女儿同岁,他是正月出生的,我女儿是冬月出生,他比我女儿大十个月。

那时父母,奶奶和六哥住在一起,六哥还没有分家,六哥在外打工。

奶奶晒完茄子,洗完手开始活面,然后叫六嫂去菜园里,摘几个西葫芦,等母亲回来调饺子馅儿,中午吃饺子,奶奶最爱吃饺子,不管什么馅都爱吃。

六嫂刚摘回来西葫芦,母亲就回来了,她去给三嫂喂猪去了,三哥出去做小生意了,三嫂去她姨家了,她表弟结婚。母亲看到我们娘俩也很高兴,也说多长时间没回家了,有自己小家了,忘了这个大家了,也不想爹娘了,我只好解释一番搪塞。

吃饭的时候,父亲才从地里转悠回来,说今年的庄稼长势好,又问我家的怎样,告诉他我家的也很好。

午睡后女儿要去,找小侄子玩,可是小侄子还在睡,我哄着她去外面玩,然后又拿出来零食,一袋奶豆让她吃。午饭女儿只吃三个饺子,她不爱吃饺子,也没吃饱,母亲还怪我太惯孩子了,使得女儿挑食。

为此奶奶和母亲争辩,奶奶说道:现在一家只让生一个两个,哪像过去生那么多,都当小狗仔养,能活就不错了,现在的孩子金贵,能不娇惯吗?又不让多生。母亲听奶奶这么说,也就没再继续说啥。

小侄子醒了,出屋来找女儿玩。两个小家伙玩得好开心,屋里屋外跑,小孩子饿得快,女儿还想吃奶豆,我把剩下的两袋,分给他俩一人一袋。本来我买八袋奶豆,上午刚回来,就分给小侄子四袋,给女儿留了四袋,没吃午饭时,女儿就吃了一袋,睡醒觉又吃了一袋,所以就剩两袋了。

小男孩吃得快,一会功夫,小侄子的那袋子就吃完了,他看见妹妹的还有挺多的,他就想要,我商量着女儿,再给小哥哥一点,女儿摇头不肯给,我就哄着女儿说:吃没了妈妈一会还带你们俩,去食杂店买。

女儿正在犹豫时,小侄子看见妹妹不愿意给,就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母亲听见哭声,急忙从屋里跑了出来说道:怎么了谁惹我大孙子哭了。我急忙解释一切,母亲没听我说完,一把手从女儿的手里,夺过奶豆袋子,倒在手心里一些,把剩下不多的,几粒奶豆袋子递给女儿,女儿看袋子少了很多,也大哭起来,说姥姥抢她的奶豆了。

我见母亲一连串的举动,也生气了,“妈,你太霸道了,你应该商量孩子,她会给的,不要硬夺,又把她也抢哭了,”母亲接过话茬:小孩子商量啥,直接拿过来就完事了,哪儿那么磨叽,让我大孙子哭。

然后母亲看我女儿还在哭,就更难听地说道:你再哭,滚回你家去,不要在我家里哭个没完,你回去找你奶奶去,

“你的孙子是孙子,我的孩子就不是孙女吗?有这样当姥姥的吗?直接抢孩子的东西,”我说完站起身子,领着女儿进屋收拾东西,推上车子,把女儿放好,坐好,走出了院子。

我刚要骑上车子,觉得后车架有人拽着,回头看看是奶奶,她一手拎着一个西瓜,另一只手拽着车架子,说道:走啥啊?我刚买的西瓜,还没吃一口就要走,不说呆几天吗?我气乎乎地说:不吃了,留着给明天六哥回家吃吧!

原来吃午饭时,父亲说天太热了,吃完饭他要去买一个西瓜,母亲急忙说,明天再买,等六哥一起回来吃。

六哥在外打工,出去三个月了,有人给家里捎信,说明天回来。母亲说西瓜太大,一天吃不完,到明天会坏掉的。

我知道母亲一辈子节俭,啥都舍不得扔掉。我也没让父亲去买,况且我也不爱吃西瓜,这个我一点都往心里去。

可刚才的一幕,太伤我的心了,女儿出嫁就这样对待吗?真的是客人了吗?看来在母亲心里,孙子永远是孙子,外孙女永远是外人客人。那么我又是什么人,不也是客人吗?

下午四点左右,天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奶奶劝我回去吃西瓜,我哪还有心思吃啊?

当时母亲看我推车子,也很生气说道:结了婚脾气见长,事儿多了小孩子性子。

在这当中,始终没见六嫂的影,她是睡着还是装着听不见,我就不得而知了。中午包饺子她也没现身,到吃饭时才走出房间,就是摘了几个西葫芦。

骑上车子刚走出村子,一阵阵雷声,响个不停,天就要下雨了,我怕浇湿女儿,急忙拐进妹妹住的村里,大雨就下起来,因为妹妹家,离娘家村二里地相隔,还好没淋湿衣服,在妹妹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回的家。

从此以后我很少回娘家了,我该尽义务的我尽,其它的很少掺和。和婆家人搞好关系,好好孝敬公婆,把自己的小家经营好,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Y. 分类:生活